时间:2024-05-07
钱音
好教师 好主体 好课程
钱音
伴随新课程的实施,三级课程管理政策的出台,教师角色自然从单一走向多元。教师不仅是课程执行者和实施者,也是课程开发者和建设者。教师即课程,无疑突出了教师课程中的主体地位,也给教师带来新的挑战。
课程管理;课程活动;学科融合
2001年,伴随新课程的实施,三级课程管理政策的出台,教师角色自然从单一走向多元。教师不仅是课程执行者和实施者,也是课程开发者和建设者。教师即课程,无疑突出了教师课程中的主体地位,也给教师带来新的挑战。面对“被选择”,每个教师不能不思考:我要怎样跟进、改变、强大自己,做一名好教师,成为一个好主体,给孩子一门好课程?
一名好教师,一个好主体,首先要有“领导的意识”。由于传统学校课程管理体制的影响,一线教师最急需要迈过的坎,就是课程领导意识的缺失。习惯了遵从,习惯了课程是专家权威的编制,课程是教科书、教学科目的认识,长期的课程惰性早已根深蒂固。“领导”则意味着教师课程意念的唤醒,课程态度的改变,意味着一种有责任的担当,一种“舍我其谁”的自觉践行。它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课程领导范式,是教师认定了“她”的心中得求,怀揣强烈愿望与梦想,从新课程标准出发,课堂上、教学中“心不换物,物不至”的积极行动,大胆尝试,纵使她虐我千百遍,我心依然当她最爱。“领导的意识”,彰显了教师是课程的内在要素之一,是课程的一部分,也隐示了教师是重要的课程资源。这种自我意识的觉醒与定位,将有助于发挥好主体在课程管理中应有的主动性。
一名好教师,一个好主体,其次要有“创客的视界”。好课程是创生出来的,是教师对课程的理解领悟,将个体的人生体验、社会阅历、个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在课程活动中,并将自身的人格品质、独特的思维方式、对学生的基本理解等形象转化为潜在的课程,再运作实施,有效转化为学生层面课程的动态过程。创生需要创意,是一种“探索一切可能”的创造,最后才将自己的创见使出来,并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发展价值。拥有“创客的视界”,才更有利于发挥教师主体在课程开发中的创造性,站在更高更远的视域重视学科间的融合、学科知识的整合,重视教师、学生、教材等多因素的整合,契合学生富有好奇心和创造力的天性,为学生学习提供更好的环境、资源和机会,让他们在一个真实的世界里动手、探索、体验与提高,从而“解开美味的方程式”,知道这道菜怎么做才最好吃,直接将“米其林餐厅”开到家里。
一名好教师,一个好主体,再次要有“工匠的精神”。不做“教书匠”,并不是说教师不需要工匠精神。若取法匠气,只能成为亦步亦趋的教书匠;但取法匠心,就有可能成为“巨匠”,即成为“人师”。相对于做产品,课程实践更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专业技术活。其间的丰富性、多变性、生成性往往“计划没有变化快”,这就更需要教师有计划地预见,机敏地警觉并即时地应对,做得越细致越好。且因为课程对象的特殊性与独特性,离理想的境界——为每个孩子设计课程,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所以课程实践一直在路上,永远没有最好,只能尽力追求更好。这更需我们本着“工匠的精神”,怀着纯粹的匠心,用最初的心做永远的事,投入百分百的专注,追求一丝一毫的极致,像于漪老师一样,一生秉持“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的初心,本色不改,这样才可能完美,最终成为大家仰望的大师,实现自己的梦想。事实上,也只有脚踏实地,日益精进,教师底蕴厚了,其课程地位才能确立,课程价值才能实现,自己独特的理解与创造才会在课程开发中落地生花,才会展现出主体在课程建设中的独特性,也才会有越来越多的教师发出这样的慨叹:我就是语文、我就是数学、我就是课程……
好教师、好主体、好课程,相辅相成;领导意识、创客视界、工匠精神,缺一不可;理念上跟进、行动上改变、细节上强大,方能在课程践行中游刃有余,不面临“被选择”后“被淘汰”的尴尬。纪伯伦曾有过这样一段经典描述:“从你的心中抽丝织成布帛,仿佛你的爱者要来穿此衣裳;热情地盖造房屋,仿佛你的爱者要住在其中;温存地播种,欢乐地收刈,仿佛你的爱者要来吃这产物;用你自己灵魂的气息,来充满你所制造的一切。要知道一切受福的古人,都在你上头看视着。”那么,在课程开发、管理、建设中,也让我们专心、专注、专业于这一件事,用信仰的执念无限地趋近至善,自成境界。即便终不能至,但心向往之且勇敢行动之!
G423.06
A
1005-6009(2016)53-0016-02
钱音,江苏省无锡市甘露学校(江苏无锡,214107)副校长,高级教师。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