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顾烨
心理班会增添班级管理艺术
顾烨
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全面发展、成才必备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班主任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和班级管理工作的要点之一。心理班会课的实践和运用,能够有效促进班级成员的心理健康、提高班级凝聚力,让学生在集体互动的智慧中有所思、有所得,从而帮助班主任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效能。
心理班会课;心理健康教育;班级管理
心理班会课是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工作具体结合的有效途径,使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有机地渗透到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去。笔者作为班主任,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通过在班级内部开展心理班会课,探索心理班会课在增强班级成员的心理素质和提高班级凝聚力方面的促进作用。
心理班会课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其聚焦的大多数问题具备一定的代表性和共性。班主任在设计心理班会课时,通常会根据学生实际生活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和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选取主题。心理班会课面向班级全体成员,受众者多,相比一对一或小团体形式的心理辅导,更能够将心理教育和心理辅导投射在更广泛的区域,在更大的范围中产生影响;班级成员置身于班集体中,参与班级心理班会,能够更自然、更有效地接受教育。
心理班会课的开展,能够有效地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使一些极有可能在学生群体集中爆发的心理问题,在萌芽阶段就得到有效的疏通和应对处理。例如,高一下学期笔者在班级里开展了主题为 《如何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心理班会课,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学科优势、择业方向和未来规划等方面因素,帮助学生更好地分析自身状况,在高一学期末文理分科抉择的焦虑产生之前,做出更合理的判断。结合与学生、家长的沟通所得的信息,针对目前青少年较为自我的个性和青春期叛逆等问题,设计了主题为《爱》的心理班会课,启迪学生探索“爱”的内涵意义,引导他们懂得如何真正地爱自己、爱生活、爱家人和朋友,并将爱的正能量传递给他人。在这节心理班会课的前期准备阶段,笔者号召学生收集智者、名人关于爱的理解和警言,并组织部分学生排演了一组迷你情景剧。学生们通过观察、分享和讨论,反思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懂得如何爱自己、爱生活,并恰如其分地对家人和朋友表达爱。
心理班会课让学生自然地接受心理教育,在集体互动的智慧中有所思、有所得,有效地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师生之间的良好沟通在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中都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是形成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青少年处在生理和心理的成长期,面临着诸多学习、生活的困扰和压力,需要班主任和德育工作者的耐心引领。心理班会课所呈现的师生沟通互动,有别于谈话式沟通、调查式沟通和书面式沟通等形式,可以让置身于班集体的学生们更为自然有效地接纳教师的指导和帮助。班主任可以凭借心理班会课上与学生的各种互动,包括小组合作、心理游戏、辩论会、团体心理活动、讲授等,以更为“交心”的模式来引导学生自主地思考、分析、体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将丰富多彩的团队心理辅导活动运用到班会课上,需要班级全体成员的参与。在师生、生生间的互动之下,班级成员们在心理班会课中参与度较高,进一步促进班集体凝聚力的增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会分享和倾听,相互陪伴、理解和信任,共同成长,共同进步,自我认识和接纳他人的意识提高。
在高二下学期,笔者设计了以“精力管理”为主题的心理班会课。首先,笔者通过讲授法,让学生初次接触精力管理的理念及范畴。我们所熟悉的时间管理理念一直强调的是恪守的规划、分分秒秒的时间限定,而一天的时间恒定仅为24小时,在学习和生活中,学生的精力和投入更是主导因素,理应成为关注的焦点。再好的时间规划,如果没有充沛的精力、合理的投入和消耗,也将止步于一张行程安排表。其次,在引导学生意识到精力管理的重要性及相关原则后,用取材于学生生活实际的案例重现,鼓励学生进行探讨和分析。继而,通过分组合作和调查问卷的形式,帮助学生整理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在这节心理班会课中,学生并没有被动地聆听教师的“教导”,而是自发主动地摸索“精力管理”这个新理念,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积极调整,从而提高了高二转战高三时期的学习动力和效率。班级成员在小组合作中形成相互支持、相互帮助的紧密关系。
良好的心理环境是学生投入和接受教育的前提,心理班会课中,班主任可以缔造更多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机,使班级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到心理班会课的活动中,让他们有所收获,并将所得延伸至课堂之外。
班级日常管理工作中,学生出现的群体性问题是心理班会课的主题来源,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是自然融入日常班级管理的。班级管理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关键,直接关系到班级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与其他形式的强化教育和纠正式教育不同,心理班会课以一种更为柔和、细致的方式向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学生在心理班会课的模式中,能够更有效地接受教育;班主任能够凭借心理班会课的开展,于细微处求精深,加强对班级的日常管理,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升。
笔者所在班级为高二理科班,学生在原高一年级时分属于不同的班级,班级管理细节各有不同。因此,笔者在高二学期初,开设了《缘来而相聚》心理班会课,鼓励学生积极展现自我,与班级新成员增进交流。大家群策群力,博采众长,一起制定了新的班级公约和守则,细化了班级日常管理条例,并实行班主任和班干部引领、组织下的班级自我管理模式。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新的班集体和班级管理模式,而是主动地参与班级管理,也形成了互相影响、互相学习合作的氛围。这样一次心理班会课的开展,为未来两年的学习生活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也是班主任观察了解学生的良好开端。
每个学生都是一朵待放的花苞,班级管理中适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滋养心灵,灌溉灵魂,健康成长;也让班级常规管理优化,让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班级常规管理工作中去。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具有相对独立性,又兼有一致性。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顺利完成成长各阶段的适应与发展,为德育夯实基础,也为当代德育内容进行必要的补充;而德育是心理健康的内在前提,两者的同构共建、互相渗透是对班级学生个体道德发展和心理健康养成的助力,也是现代教育工作者就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方面应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心理班会课对于教育工作者尤其班主任,寻找心理健康教育及德育的契机有着深层次的影响,能够有效地带动整个心理健康辅导和德育,对班级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心理班会课,是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班级德育和常规管理的重要途径。
G441
A
1005-6009(2016)51-0015-02
顾烨,江苏省苏州中学(江苏苏州,215007)教师,二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心理班会课。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