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三位一体”理念下的暑期“养正行动”

时间:2024-05-07

《易·蒙》中有语云:“蒙以养正,圣功也。”浙江省武义县王宅镇中心小学的“养正”行动由此而来,希望通过“养正行动”系列教育活动,引导儿童在校做一个有个性、会学习、知荣辱的好学生,在家做一个有孝心、会自理、担责任的好孩子,在社会做一个有教养、会共处、守公德的好公民。通过一年的“养正行动”,学生们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均有所发展,但习惯的养成并非朝夕之功,假期继续“养正”很有必要。2018年暑假,是我所带的一年级学生经历的第一个暑假,如何有意义有意思地度过是我和家长共同关心的话题。学期末,我在和学生充分沟通的基础上设计问卷调查,科学分析学生的诉求,充分考虑继续“养正行动”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然后共同制订“你好,暑假”之“小麦中队暑期养正计划”。学生、家长、教师共同执行该计划,开展一系列符合学生身心成长规律的活动。由此,“你好,暑假”项目的落实将学生的假期生活与“养正行动”连接起来,致力于学生整体素养的提升。

一、“三位一体”项目计划实施前测

“养正行动”是我校德育活动的主线,实施已有一年,在假期继续实行“养正”计划既有实践基础,又可拓展延伸。因此,学生、家长、任课教师在暑假来临之前共同参与假期计划的制订,三者各司其职,相互促进,一改以往假期学生离开学校即陷入无序、无责的状态。

问卷调查显示,43.75%的学生在假期里最希望发展自身的“合作交往能力”,40.63%的学生则希望发展“解决问题能力”,而“学科学习能力”则排名第三,这为暑期项目内容确定提供了有力依据。结合具体实际,我和任课教师先确定生活技能、智能开发、体育锻炼、行为习惯等方面为主要内容,继续深化“养正行动”,孕育成长能量。以班级假期养正计划为大方向,学生们在家长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情况,又制订假期个人计划。个人计划从学生、家长的实际出发,尊重个体差异,为养正计划的全面落实提供了可能。最终,我们制订了如下暑期“养正”计划:

小麦中队暑期养正计划

愉快的暑假即将来临,让我们在假期里继续落实“养正行动”,深化好习惯,做一名合格的耕读学子。

“养正计划”之正身篇(生活运动)

1.每天10分钟,进行标准的坐姿、站姿训练,微信打卡。

2.每天锻炼半小时,学习一项新的体育技能。

3.跟家人学做5道拿手好菜,拍照分享,记录学习过程和感悟,与小伙伴比比厨艺。

4.和家人一起亲近大自然,欣赏风景,开阔视野,愉悦身心。拍照分享。

养正计划之正气篇(安全卫生)

1.注意安全,学习交通安全常识及防溺水知识。开学进行交通安全知识大闯关。

2.开展一次假期“交通安全小卫士”小队活动,劝告行人文明过马路。

3.注意个人卫生,早晚刷牙、洗澡,清洗自己的衣物,写相应的日记五则。

4.承包家中部分卫生工作,如扫地、洗碗、擦桌椅等。

养正计划之正心篇(学习文明)

1.每人制订一份暑期个人计划并上传到班级微信群。

2.在推荐书目中挑选5本书进行阅读,每次阅读需要打卡,并做相应的手抄报五张,开学后择优评奖;亲子共读书籍至少一本,开学后进行“书香家庭”评选。

3.注意文明学习,家长负责记录学生的文明表现;做“文明劝导员”——发现不文明的现象要进行劝导。拍照留存。

暑期养正计划需要大家共同落实,请家长支持,以上活动班主任同步参与。祝愿大家过一个愉快、充实、平安的暑假。

二、“三位一体”暑期教育活动的实践过程

假期开始,意味着学生们熟悉的学校生活秩序被打破,这时候需建立新的暑期秩序,以满足其身心发展需要。而在这个过程中,家长、教师要各司其职,促进学生发展。

(一)教师介入

1.前期引导。

一年级的学生合理安排暑期生活的能力还有限,教师的适时介入显得尤为必要。在暑期计划制订之初,教师全方位考量,确定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诉求又延续学校德育活动的假期“养正”主题,为暑期活动开展提供了载体。

2.中期评价。

暑假期间,师生间的空间距离变远,但在“互联网+”时代,沟通还是比较方便的。通过学生个体或学习小组上传的各种资料,教师在整理分析后,适时给予学生鼓励和指正,为学生暑期活动继续合理、有序推进把握航向。教师的评价也给予学生继续活动的信心和动力。

3.后期深化。

假期活动项目丰富多彩,但不能随着8月30日的到来就戛然而止,经验要总结,不足要反思,利用暑假成果为新学期助力,这重任自然落在教师身上。开学报到之前,我通知所有学生准备体育技能或厨艺展示,报到之日便是他们大显身手之时。

新学期伊始,开学第一课便是学生们的主题发言——暑期养正汇报。通过这个汇报环节,学生们对暑假生活进行了回顾和总结:有劳动的充实,有掌握技能的自豪,有对大自然的喜爱,有享受父母亲情的温馨……

接下来,我让学生们将暑期心得制作成手抄报,然后贴在教室后黑板上。除了手抄报外,学生们还带来了手工作品以及亲手种下的绿植。整个教室,处处可见学生们的暑假成果,处处透露着学生们的快乐。

(二)学生自主

1.建立学习小组。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互动,满足学生对于“假期里和同学共同开展活动/完成作业”的诉求,我们以学生兴趣爱好为参考,让学生自主组建学习小组,家长们根据具体实际,分工合作。小颖、小涵、小可三人一同学习游泳技能,家长便轮流接送;小欣、小辉、小伊、小华等四人组团参加趣味数学活动,家长便轮流监督他们的作业完成情况;小凯、小颖、小晖相约一同探索大自然,家长们便组团出发,全程陪伴,既愉悦了身心又增进了亲子关系……

总之,暑期学习小组的建立不仅丰富了学生们的假期生活,也将家长从假期不敢松懈的状态中解放出来,使得时间安排更有弹性。通过学习小组活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增强,合作交往能力得到发展,“养正行动”得到进一步落实。

2.共享学习成果。

为了切实提升学生们的实践能力,我要求学生在假期掌握一项生活技能,大家最终将目标锁定在做菜上。假期里,学生们不断尝试,烹饪出各色菜肴。每次做菜时,家长都会在旁指点,并记录下孩子做菜的全过程,发到微信群中分享。这就为学生们提供了互相点评、鼓励和学习的机会,学生们下厨的劲头越来越足。隔着屏幕不能品尝美味,但学生们想要切磋、共享的热切之情越发高涨,于是纷纷组队,开学时进行现场“厨艺比拼”,共享劳动成果。劳动教育贯穿在日常生活中,润物无声,效果显著。如小涵在开学报到当天一早准备食材,做了好多美食,然后带到学校与其他同学进行分享,这为新学期的开始添加了别样乐趣。

(三)家长主导

1.组建家长互助群。

假期漫长,计划的落实与学生的发展都应该脚踏实地,而家长是计划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人物。为了共同的目标,家长们团结一致,建立了互助群,如“亲子阅读群”“三姿训练群”“生活技能群”等,家长们每周按时提醒学生,不定时抽查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而学生们在家长的帮助下,每日完成计划后都及时在微信上“打卡”,记录下假期生活中的点滴。所有同学都可以在群里看见他人的完成情况,“互助群”里互通有无,你追我赶,好不热闹。有了“家长互助群”,家长们的参与度大幅度增强,家长逐渐成了自觉的教育者,与孩子们一起享受生活与学习中的快乐。

2.创建学习共同体。

基于学生成长的需要和家长教育意识的觉醒,家长们在假期中自发组织孩子开展暑假项目。小田的父母在家开农家餐馆,他们便邀请部分同学到家,亲自教大家做菜;小禹的爸爸对绘画很感兴趣,于是小禹邀请好伙伴们去他家跟着爸爸学画画、做手工;小颖的爸爸带着小颖与小颖的好伙伴小涵一起参加游泳、足球等项目训练,长达半个月。在此期间,学生之间的关系更进了一步,小颖的爸爸甚至说自己多了一个女儿……家长主动创建的这些“学习共同体”,让学生改变了交往对象,有了不同于在校时的体验,合作交往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共生互助能力都得到了提升。

三、活动成果及反思

1.开发多元暑假文化。

暑期“养正行动”的实施颠覆了传统的暑假模式,让学生们从书本中解放出来,可以近距离地接触自然、接触社会,锻炼出强健的体魄,滋养出充沛的情感。他们在生活上逐渐实现了自立,在学习上实现了自主,在交往中实现了自强,“养正行动”花开有声,这符合“全面育人”的教育观,为学生适应开放而多元的社会打下基础。

2.生成合作创生的家校文化。

通过暑期“养正行动”项目,学生、家长、教师三者都建立了学习共同体,主体意识得到发展。家长教育意识的萌发让他们切实履行家庭教育职责,从而内化成自觉的行为。

3.全方位的资源整合。

暑假不只是用来完成暑假作业的,它还需要引导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实现一定的发展。学习共同体的建立既满足了学生自身的发展需要,又克服了学生能力不够全面、家长空闲时间不多等弊端。学习共同体之上更有共同价值观的建立,从内而外将学生、家长、教师凝聚在一起,朝着共同的教育目标前进。

总之,暑期“养正行动”活动以学生、家长、教师为切入点,较好地提升了学生的各项技能,让他们的身心得到发展,且在实施过程中,学生、家长、教师都有了长足的进步,这有助于学生下一阶段的学习和发展。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