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班主任要成为家校共育的有心人

时间:2024-05-07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言谈举止、品格德行和气质品位对孩子个性、人格及行为模式的建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这样说,家长的行为习惯常常会决定孩子一生的走向。黎巴嫩诗人纪伯伦说:“如果父母是一张弓,孩子就是搭在弓上的箭。”每个为人父母者都在竭尽所能、绞尽脑汁地书写着自己的家庭教育这篇“鸿篇巨制”。但因为每位家长的家庭教育理念不同,呈现的这篇文章便也是风格迥异。案例让我们看到了家校共育发挥的巨大作用,也让我们看到架设“家校共育之桥”,班主任能做的有很多。

一、感家长未感,有一颗敏感之心

社会中的各行各业,在从业之前几乎都会经过一段职业培训,但父母这一“职业”没有职前培训,因此对于孩子身上出现的问题,很多家长都是“不知不觉”。但是教师不同,因为接触的学生多了,接触的家庭多了,学生的问题往往一眼就能看出来。侯老师接手新班后,晓义就给老师出了难题:不肯上学,还对老师破口大骂。但出于教师的敏感,侯老师还是从晓义的言语中初步判断出了他的问题。

这么一个孩子,在自理能力方面又极差,种种迹象表明其家庭教育一定存在问题。有人说“每一个问题学生背后都有一个问题家庭”,虽说不是绝对的,但也确实有一定的道理。教师职业的敏感能让我们看到问题学生背后的“故事”,从而去追溯整个故事的源头。这颗“敏感之心”是我们引导家校共育的第一步,只有发现问题才有解决问题的可能。教师要留心观察学生的表现,及时把握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不良动态。一个细小的动作或微妙的神情,都可折射出学生的心理。教师要在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及行为表现的基础上,对学生将要发生和可能发生的思想问题和行为倾向进行预测防范,把工作做在前头,取得第一手资料。

二、急家长未急,有一颗同理之心

班主任发现了问题后如何与家长沟通并取得他们的支持与配合呢?此时,技巧固然重要,但是“真诚”是唯一的“法宝”。虽然教师和家长各自所扮演的角色不同,但大家的目标是相同的,都希望被教育者健康成长,这也使得双方的合作拥有了坚实的基础。在与家长的沟通中,作为班主任应多换位思考,站在家长的立场想一想,这样就能使双方情感接触,心灵碰撞。侯老师的“主动”就是其“真诚”的表达,正因为这样的主动,让教师获得了更多的信息,对于孩子的问题“了然于心”,从而能给予家长更多有效的家庭教育指导。

在家校共育中,一般都是班主任发现问题找家长沟通,很少有家长主动与班主任交流。而且每个班级中总有一部分家长怕见班主任。每次开完家长会,愿意留下来与班主任进行个别交流的,往往是一些各方面表现不错的学生的家长。那些怕见班主任的家长,要么是孩子学习成绩平平,要么就是孩子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成绩较差的,这些家长有明显的自卑感,见到班主任,唯恐避之不及。由于家长与班主任没有交流,也就更谈不上与班主任合作、进行家校共育了。

班主任主动与家长沟通,急家长未急,把一颗为学生健康成长的赤诚之心捧在家长面前,必然会感动家长,缩短班主任与家长的空间与心灵的距离,产生亲近、共鸣、信赖的效应,让家长感受到班主任对其子女的关心和爱护,从而获得家长的信任,取得家长对学校教育的真正理解、支持。

三、学家长未学,有一颗好学之心

要走好家校共育之路,教师的家庭教育知识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同样需要学习、学习、再学习。案例中晓义能有大的改观,得益于侯老师能针对孩子的问题给予家长一定的家庭教育指导。侯老师那些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有些源于职业积累,有些源于自身经验,有些源于身边的案例,更多的应该是源于学习。

近年来,从国家层面到学校层面,对家庭教育重视程度越来越大,各种学习培训也纷至沓来。有些教师认为自己还没有成家,学习家庭教育知识太早。“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面对没有任何经验的家长,教师没有丰富的“知识”支撑,如何能取得家长的信任,从而对孩子的成长有所帮助呢?

千万个学生就有千万个家庭,但是不同之中还是有共性的,因此教师要善于学习,面对各种各样的家庭,找到可以互相借鉴的方法,为家长送去“及时雨”,让家长们“豁然开朗”,让孩子能得到及时的教育引导。

四、明家长未明,有一颗澄澈之心

为人父母是一生的大事,所有的人只要成为父母,就是“一生只为一件大事而来”。也因为如此,有些家长便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一“事业”中去,为孩子的人生做好全面规划。有的家长对孩子的每一天都做好详细部署,事无巨细,似乎唯有如此,才是做到了尽心尽职。案例中的晓义就是这样一个被过度保护起来的孩子,都已经读三年级了,还没有一个朋友,学习能力、生活能力很差,家长却不知道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非洲候鸟对自己刚孵化出来的幼鸟关怀备至,像天下所有的母亲一样,在孩子的整个幼年时期,它们几乎一刻不离其左右,生怕有外来物种伤害自己的孩子。但在幼鸟成年以后,非洲候鸟就会离开尚处于学习捕食阶段的小候鸟,来到一个环境优美的河边定居,每日里闲庭信步,自由飘荡,悠游闲适。有生物学家这样分析非洲候鸟的“自私”:一是因为这类候鸟生性喜欢自由;二是因为它们十分会保护自己,进入老年后会更加爱护自己,不让外力干涉自己,哪怕它是自己的孩子。世间怎会有这样的母亲?但细想,却觉得是有道理的,百分之百的爱,足够饱满但也太过沉重。领受的人双手满满,却也失去了将属于自己的东西抓在手里的能力。爱孩子,会以一种不计后果、不求回报的方式为他付出所有。把自己的一切悉数交给孩子,让他两手满满,但是似乎忘了终有一天自己会离去,那时给予孩子的一切都将消失。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家长看不清楚,教师却应该有一颗澄澈之心,看清楚家长没有看清楚的,把严重的“后果”呈现在家长面前,那么家长便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及时做出改变。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