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每周五的下午,我校教师“自己的”社团课程就会在校园里各个角落有序地开展起来。丰富多样的课程内容和形式,让教师和学生从固有的课程体系中暂时脱离,进入属于“自己的”课程领地,享受属于“自己的”课程时光。我“自己的”课程——绘本剧课程,也在英语专用教室里上演着,虽然学生们的表情还略显生硬,语言表现力也欠缺,但都掩饰不住他们的专注和热情。回想当初在学校的引领和呵护下创设“自己的”课程并逐步实施的各种场景,颇多感慨。
2015年秋季,学校开始实施“引领教师建构‘自己的’课程的实践研究”的课题研究。根据课程的实施计划,首先需要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兴趣爱好拟定自己的课程,并进行申报。当时,我和教研组的同事们正浸润于江苏省教研室立项课题“戏剧教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的研究和实践中,恰巧本人又执教了一节英语绘本的戏剧教学公开课,备课过程中对戏剧教育有了更深切的认识和感受。于是我决定将绘本剧表演作为“自己的”课程,希望依托原汁原味、文化内涵丰富的英语原版绘本,运用戏剧艺术的教学手段,进行角色文本学习、体验,绘本剧创编、排练、表演等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强化角色体验,感受戏剧的魅力,从而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化素养和教师本人的专业水平。
怀着忐忑的心情我提交了不够成熟的课程方案,结果出乎意料地出现在了学校发布的课程名单上,就这样,我踏进了自我建构课程的“殿堂”。
如何让停留在构想层面的课程落地实施?学校进行了周密而详尽的部署。
首先,学校制定了一系列的规范制度并完善硬件设施,全方位支持课程实施。学校创建了一批学科教室和专用场地,为课程实施提供了场所。我“自己的”课程场地——英语教室,拥有丰富的英语元素和自由移动的桌椅,学生们置身于浓厚英语氛围的同时,又能灵活地使用教室空间;学校将社团课程写入课程表,让“自己的”课程与其他课程处于同等“地位”;学校还努力为各位教师“自己的”课程提供展示的平台,组织展示活动及教研活动等,让更多的个性化课程可以走得更好更远。
其次,学校充分利用团队资源来提升课程实施水平。课程创立初期,学校组织团队精心打磨每一门课程,在充分尊重、认可教师个性特质的前提下,确保课程实施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由教研组长和若干教学骨干组成的英语课程审核组,对英语相关课程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必须具备的客观条件等方面进行审核、评定和修正。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组织了课程招募活动,让相同志趣的教师组成团队,集众人智慧于一课程,各展所长。大家分工协作,各司其职,确保课程的有效开展。
自由开放的课程形式、个性化的课程内容,成全了教师的个性化生长,也激发了教师的潜在能量,最终促进了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在学校平台的引领与呵护下,我与“自己的”课程积极地进行着互动,这段历程让我觉察到自己的潜在能力,唤醒了自己的学习意识,用心呵护课程成长的过程更像是一场美妙的发现和体验之旅。让我们继续在路上,发现课程更美的风景!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