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论学校书法教育的三个阶段

时间:2024-05-07

就“书法教育”的概念而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书法教育”是指一切从事书法学习的活动,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等多种教育形式;而狭义上的“书法教育”是指书法的学校教育。本文所论及的“书法教育”是指书法的学校教育,即我国目前教育体制下所开展的学校书法教育。目前的学校书法教育大致可以分为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两大阶段,而基础教育又可以分为小学和中学两个阶段,高等教育又可以分为本科和研究生两个阶段。但就书法教育而言,小学和中学的书法教育都属于基础阶段,学习的内容也主要以书写技能为主;书法本科教育阶段才称为专业化教育,学习的内容是一个相对全面的课程体系;书法研究生教育是本科教育的提升,学习内容也有别于本科阶段。因此,笔者认为,就学校书法教育而言,其实主要包括书法基础教育、本科专业化教育和研究生高层次教育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的教育目标究竟该如何定位?三个阶段之间又是怎样的关联?如何在这三个阶段实现书法人才的培养?笔者试作简要梳理。

一、书法基础教育阶段应重视书写技能

就目前的书法教育而言,基础教育是最为薄弱的环节。教育部最新颁发的《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将书法、国画和篆刻合并为《中国书画》课程,这课程属于高中美术课程的“美术表现模块”,是选择性必修课程。其中对书法和篆刻的教学内容有这样的要求:其一,通过对书法、篆刻经典作品的赏析,了解书法、篆刻作为中华文化象征的意义,认识书法、篆刻的种类和不同艺术风格,以及中国书法、篆刻艺术独特的学习和创作方式。其二,了解不同书体(如篆书、隶书、草书、行书和楷书等)、篆刻的基本技法和创作方式,通过书法、篆刻的临摹与创作练习,体悟中国书法、篆刻的艺术特征和审美趣味。可见,书法和篆刻的技能是中国书画课程的重要内容,但同时要求高中阶段要了解书法、篆刻的艺术特性和审美趣味,这个要求与《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宗旨是一致的。

《纲要》中提出,中小学书法教育要“适度融入书法审美和书法文化教育”。对于中小学书法教育阶段而言,“书法审美”主要是指书法艺术欣赏。我国的书法存在篆、隶、楷、行、草等各种书体,每种书体的审美标准不尽相同,都各具特色。在我国古代书法史上,出现了许多风格多样的书法家和书法作品,风格不同,审美趋向自然不同,对于不同风格的书法作品如何欣赏其美感,也是中小学书法教育中需要适当考虑的。中国书法本身就是一种特有的民族文化,无论是书写器具、书写内容还是作品样式,都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特征。中小学书法教育除突出书写实践教育外,适度融入书法文化教育是非常必要的,让学生在提高书写技法的同时,逐步了解相关的书法文化,对我国文字的演变、书法名家名作的基本情况、书法形制的基本特征、书写内容和书体特征等等相关知识有所了解,让学生明白书法教育不是简单的书写技能教育,更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

从教育部《纲要》的理念可知,中小学书法教育的开展是书写技能教育与文化素养教育同时进行的,基本书写技能的培养是基础,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是书法教育最重要的内容,但书写技能教育不是书法教育的全部,所以《纲要》中提出要“在教学活动中适当进行书法文化教育,使学生对汉字和书法的丰富内涵及文化价值有所了解,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由此可知,中小学书法教育中所提倡的书法文化教育主要是对汉字和书法的内容及文化价值有所了解,以便学生在提高书写技能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这同时也说明书法不仅仅是一种技能,更是一种文化。学生只有对书法有了相对准确的定位,才有利于他们将来学习书法或者从事书法专业的相关工作。

二、书法本科教育阶段应突出专业特色

目前,我国已有百余所大学招收书法专业的本科生。从理论上说,如果中小学书法教育已经普及,那么能够考进大学从事书法专业学习的学生,无论是书法技能还是对书法艺术的审美认识,甚至包括对书法文化的了解都具备了扎实的基础。但是,我国中小学书法教育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全国绝大多数中小学都没有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开设书法课程,导致目前正在接受大学专业化教育的书法生,有相当一部分是因为文化成绩不够考入大学,但为了获得大学文凭,经过时间不长的书法专业强化训练而考入大学成为书法专业生,当然也有小部分书法专业学生具有很扎实的书法基础,并立志在书法方面有所发展。

对于文化和书法技能两个方面都基础不一的学生,本科阶段的书法教育究竟该如何定位?笔者曾在拙著《当代书法的人才类型与教育》一书中提出,根据当今社会对书法人才的不同需求,可以将书法人才大致划分为以下六种类型:即艺术型书法人才、学者型书法人才、文人型书法人才、师范型书法人才、应用型书法人才和综合型书法人才,这些人才的专业化学习都需要通过大学教育得以实现。目前高校中的书法专业由于所依附的大学性质不同,大学中所具有的教学资源和办学理念不同,不同高校在设置书法专业时,在培养目标等方面有各自的人才定位,不同类型的大学可以根据社会对书法人才的需求,结合自身的教学资源优势,有目的、有特色地合理设置书法课程。

从课程设置这个层面来说,大学的不同专业其实就是不同的课程设置群。书法专业之所以有别于大学的其他专业,就是因为这个专业的主要核心课程与书法有关,包括书法技能、书法史论、书法鉴赏等诸多课程。而本科阶段的书法教育,无论哪种类型的书法人才都必须重点开设书法技能课程,这是本科阶段书法专业化教育的根本所在,只有书法技能达到了一定的水准,与之相关的文化素养和理论课程才能真正发挥作用。从人才分类的层面来说,尽管书法技能是本科阶段的核心课程,但区分不同人才类型的课程不是书法技能,而是师范类、史论类、文化类、应用类等其他课程版块,这些版块的课程设置不同,才有可能培养不同类型的书法人才。因此,不同大学对书法专业的定位、书法人才的培养目标和书法教学的方法等诸多方面看似存在很多差异,但也凸显了不同大学设置书法专业的特色,使不同类型的书法人才都能得到合理的专业化教育。

需要指出的是,对于书法人才的培养,由于人才类型的差异性较大,许多决定这些人才之间差异的因素并不完全是通过高等教育来实现的。换句话说,仅仅通过高等教育这条途径,并不能完全实现书法人才的培养。所以,对于书法人才的培养,从培养途径来说,既离不开高等院校的教育,也不能缺少社会其他各类途径的培养。从培养方式来说,既有高等院校的课堂教学,也有社会机构的专项培训,还包括艺术考察、艺术实践等诸多方式,而且这些培养方式是相互交叉的。也就是说,无论培养什么类型的书法人才,都需要多种培养方式的相互结合,只是不同类型人才之间,所采取的培养方式又有各自的侧重点,或者说,这些培养方式在不同类型书法人才的培养上所起的作用并不是等同的。

三、书法研究生教育阶段应凸显学术性

经过书法专业的四年本科教育,而考上研究生攻读硕士学位,或者将来攻读博士学位,这些学生就迈进了书法的高层次教育阶段,这个阶段的教学内容与教育方式都应有所改变,以便让他们毕业后成为高层次的书法专业人才。

相比书法本科阶段的专业化教育而言,凸显学术性是研究生书法教育阶段的主要特征。学术性主要体现在学术意识、学术思维、学术能力等方面。而且,学术性不仅仅是指书法理论的学术研究,也包含了书法技能学习中的学术思考和审美取向。在研究生教育阶段,每个学生都要在导师的指导下初步具备学术的前瞻意识,能够较为娴熟地应用恰当而科学的研究方法,找到自己的学术研究领域,以便将来能够在学术研究方面长足发展。但同时,作为书法专业的研究生,在书法学习和创作过程中也要具有独特的学术思考,无论是临摹还是创作,其作品中都要体现这种学术性。书法技能的学术性主要包括书法学习过程中的风格取舍和字体选择,更主要的是创作时对笔墨语言的理解,对书写技巧的表现,对点画线质的提炼,对字形结构的处理,对章法空间的安排,对气韵气势的流露,等等,这些都属于书法技能所包含的学术性。

此外,研究生阶段的学术性还应该包括书法审美情趣的趋向和审美境界的提升。审美境界是慢慢养成的,对于书法研究生而言,在读书和学习前人书法的同时,逐渐形成自己的审美境界是非常必要的,这种审美境界应该有自己的特色,不同于其他书家。其实,古代书法作品中所流露出来的或清秀,或文雅,或静穆,或古拙,或野逸,或率真……种种不同审美,就是古代书家胸中的审美境界,这种境界一旦养成,便是自己的风格。书法研究生就有必要从学理上明白不同审美风格的差异,在书法学习过程中要逐渐明确自己的审美取向,在创作时写出自己认为具有美感的书法作品。更为重要的是,研究生阶段要通过读书提升个人的综合素养,弄清书法发展的康庄大道,立足传统,在传承经典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个人的艺术风格,最终成为高层次的书法专业人才。

就书法的长足发展而言,通过学校教育培养一代又一代的书法专业人才是必不可少的途径。但任何教育都是分阶段的,书法教育也不例外。因此,要使书法教育走向正规,使书法人才培养形成良性循环,就要在不同阶段体现书法教育的不同核心内容,较为科学地实现书法教育内容的阶段化划分,让受教育者在不同阶段的学习中得到螺旋式进步,最终成为书法领域中杰出的人才。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