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常规教育当从小处、实处切入

时间:2024-05-07

张礼霞

内容摘要规则是管理班级最常用的工具,是一个班级形成良好班风的先决条件。遵守规则也是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提高个人修养的方法之一。我国的《小学生守则》里包含了很多学生团队意识、合作意识以及集体观念的培养,强调社会公德、个人修养,但内容笼统、模糊,小学生难以理解。国外的《小学生守则》强调个人意识,重个体性长成,语言口语化,实用性强。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年纪越小的学生,需要越具体细微的行为指令,只有把标准锁定在学生能够做到、易于接受的切入点上,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坚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

关键词小学生守则历史性传承个体性长成规则意识

暑假中我带着十几个学生参加“读书走天下”的夏令营活动。学生们很少有机会参加这样的活动。更很少有机会这样长时间地出远门,心情自是十分激动。从上火车开始,孩子们就三个一群、五个一伙交谈、吃喝起来。不时地传来一阵阵笑声,床铺上堆着行李,床铺底下的鞋是横七竖八。巧的是在火车上。我遇到了在淮海工学院作交流的十几个外国留学生。他们进入车厢把行李放到行李架上后,就坐到自己的床铺上,并且把鞋也带到自己床位旁的架子上,即使是上铺的也不例外。在车上他们自己做自己的事,彼此间互不干扰,偶尔讲话声音也很小。自己的鞋不能随处乱放,不能占用别人的空间,不能影响其他人,就这样一些小小的细节深深地震撼了我。

“规则”是规定出来供大家遵守的制度或章程。应当说,我国一向注重儿童的规(守)则教育,旨在通过规(守)则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但是,结果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如意,甚至出现了如前所述让我们尴尬的现象。问题在哪里?通过对中西方(主要是美、澳、日等)《小学生守则》的比较研究,笔者发现了一些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一、中西方《小学生守则》的主要特点

比较发现,中西方《小学生守则》存在着很大差异,总的看来,我国的《小学生守则》大而空,具体的特点有:

一是重合作、团队精神的培养。我国的《守则》里包含了很多学生团队意识、合作意识以及集体观念的培养。例如: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有益的活动,热爱集体,团结同学,互相帮助,关心他人等。强调的是为别人我们该怎么做,让学生有一种奉献精神,有一颗善良的博爱之心,让学生明白付出亦有回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二是内容面面俱到。中国的《小学生守则》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有着浓厚的文化色彩,与中国的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守则》渗透着《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内容。归纳起来,热爱祖国、集体、大自然等方面的有两条;社会公德方面的有四条;个人修养方面的有三条,学习方面的有一条,其中有些条目又互相渗透。大到热爱祖国,小到待人接物,学校学习、个人文明修养、社会公德方方面面都涉及到。你把做的事情往上套。总能找到相关的条目。

三是琅琅上口,便于记忆。读一读《守则》,细心的你会发现:语句基本上由四字词构成(十条中全部由四字词组成的就有六条,另外四条中也有近一半的四字词)。学生读起来琅琅上口、便于记忆。

四是概念宏观,不易实施。从内容上来看中国的《小学生守则》,学生很难理解,它远离了小学生的实际,语言不便于小学生接受,体现了很强的成人意识。缺乏小学生特色。就第一条来说,“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听起来都明白,但具体操作起来恐怕就连大学生也难以实践。第五条“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生活习惯文明健康”。怎样才是自尊自爱,怎样才能自信自强,什么样的生活习惯才是文明健康?这又给孩子出了一道难题。

西方的《小学生守则》则是小而实:

一是强调个人意识,重个体性长成。例如美国《小学生守则》中“总是称呼老师职位或姓氏;可以在座位上与老师讲话;所有作业必须自己完成;如果听课有困难,可以约见老师寻求帮助”等。对于孩子“为自己”比“为别人”更容易理解也更容易操作,但这并不是说他们主张个人主义,因为个体的完善才能带来社会的完善,当个人实现了全面、良好发展,集体主义等目标就自然实现了。

二是内容细小、具体。西方的《小学生守则》看起来没有条理,对小学生的要求也显得简单,在指导学生如何上学、生活、保护自己等方面都有明确的要求。例如美国《守则》中的“任何缺勤或迟到,都要出示家长的请假条”。澳洲《守则》更具体,到校时间、考勤、着装等规定都一一列入其中。制定《守则》的相关人员并不试图让小学生一下子成为道德优秀、知识渊博的完人。

三是语言口语化,具有儿童特色,学生易懂。小学生的年龄大约是6-12岁。在这个年龄阶段孩子的认知水平较成年人有一定差异。你告诉学生可以称呼你某老师,学生马上就明白;你要求孩子要自尊自爱。学生就不知道该如何去做;你告诉孩子“如果听课有困难,可以约见老师寻求帮助,老师会高兴地帮你”,他会不懂就问;如果你说“勤思好问,乐于探究”,学生连探究是什么意思都还要先了解一番。

四是实用性强,方便实施。从国外的几个《小学生守则》来看,在指导学生如何上学、生活、保护自己等方面都有明确、具体的要求,并且每一条都和小学生息息相关。比如:美国《守则》中的“上、放学时走规定路线,靠右行”;日本《守则》中的“遇地震、火灾等紧急情况时,按老师指挥迅速行动”;澳洲《守则》中遇到“迟到”、“缺勤”等情况时的各种规定,老师好参照监管,学生好参照执行。

二、中外《小学生守则》的比较分析

从儿童心理行为发展来看,我国的《小学生守则》多是体现国家意志和道德规范,而忽视了儿童的特点、发展规律和接受能力。在小学里实施的规则,应该根据教育心理学儿童发展理论来制定。年纪越小的学生,需要越具体细微的行为指令,而不能给出太抽象笼统的规则,那会使他们在实施行动时感到困惑。我国现在的《小学生守则》如果去掉“小学生”和“学校”几个字。几乎适用于所有的大、中、小学生,能够成为社会的道德规范。看起来是教育学生胸怀远大目标,但没有具体实施的过程,起不到管理约束学生的作用。如果学生习惯于这种有目标却没方法的形式,就容易使学生好高骛远而又缺乏实干精神。如此,一些现象的出现就不足为奇了:《思想品德》课得100分,却不会弯腰捡起地上的纸屑:“粒粒皆辛苦”的诗句烂熟于胸,却随手扔掉吃了一半的馒头;充满激情地大段背诵爱国主义教育的格言警句。却对自己父母、同学不礼貌……而国外的很多《守则》采取的多是具体化规则。如美国《守则》中“缺席时必须补上所缺的课业,向老师或同学请教”,就很明确地告诉学生如果因为一些事情没能上课,就必须补交作业。向老师、同学请教把课补上。澳洲《守则》中“服装规定:学生必须穿指定的校服,如果不穿校服,需要有家长签名的条

子”。学生习惯于行为规范化,善于遵守具体规则。所以我们看到很多国外的孩子更能做到言行一致,诚实守信。

从培养学生个性长成来看,人的传统有三个层面:一是生物性的遗传;二是历史性的传承;三是个体性的长成。从世界各国的情况来看,第一层面的问题很难改变,所以我们一般关注不多,争论的地方在历史性的传承和个体性的长成上。

我们中国人的习性偏好似乎是先历史传承后个体性长成,在精神上重权威,在知识上重记忆,在人格上重涵养,所以我们看到的中国《小学生守则》中多是对前人良好品德的继承。如“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礼貌待人”。而西方则是先个体性长成后历史性的传承,在精神上重自我,在知识上重创新,在人格上重个性。所以他们的《守则》更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如美国《守则》中的“可以在座位上与老师讲话”,“所有作业必须是自己完成的”。

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各有千秋,但我们别忘了,历史已经进入“现代社会”,在列国纷争的局面下。中国要崛起,无论是从效率,还是从竞争来说,都必须采用“先个体的长成后历史传承”的教育模式和文化模式。中国文化目前最缺乏的不是什么“文化认同”,而是生命个体的生存权利和创新精神!《小学生守则》既然是来要求小学生,就要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能力,要做到精而细,便于行。要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有利于管理育人和预警功能的统一;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从对学生的约束力来看,中国的《小学生守则》对学生来说利害关系并不明显,可看可不看,违反了之后最多老师批评,也没有什么惩罚,养成学生无所谓的态度。在美国,违反《守则》内容之后的惩罚是非常严厉的,违反纪律的行为最终都会折成分数从总成绩中扣除。德国对教育的惩戒形式也为我们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根据教育惩戒方式的严重程度,将教育惩戒分为教育性措施和维持秩序的措施:教育性措施依据学校的教育目的,基于教师的专业自主权即可行使,具体包括教师与学生家长谈话、取消学生参加学校郊游、参观表演的权利等;维持秩序的措施有书面告诫、转班、暂时离开学校等。

我们的教育主管部门也应当制定明确、具体的规范和违规的相应惩戒措施,以便学校和教师在运用时有明确的规定作为依据,同时也是对学校和教师的一种监督管理。

三、对我国《小学生守则》的思考与启示

制定细则,在实践中树立规则意识。《小学生守则》就是一个大的方向,而具体的实施却要把它具体化,所以,我们有必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相关的实施细则。为了让细则能够更好地被同学接受,家长支持,我们可以通过学生、家长、老师一起来讨论制定。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从身边的每一个人做起,以这个作为教育的突破口,在讨论交流、确定执行中教育自己,认识规则的重要。每一学期的开学第一周,我总是会先制定本学期需要遵守的规则。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研究,组长负责记录,在班级汇总,最后由对此感兴趣的家长提出自己的建议。这是大家共同参与的结果,是对学生权利的尊重,使规则由外在的约束变为内在的认识,由他律变为自律。教师、家长、学生讨论、制定的过程就是一个对规则认识并认同的过程,执行起来大家也乐于接受。

开展活动,在体验中强化规则意识。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他们更愿意在活动中接受教育。“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环境”怎么变成学生从行为上遵守的规则呢?我在班级设立了生物角、回收站,开学时学生从家里带一些植物来学校,学生轮流照顾,平时班级的一些废品回收。班级管理员用卖的钱再买一些植物或者金鱼、乌龟之类的小动物,以小组为单位照顾这些动、植物,放长假时学生就把它们带回家养。开展这样的活动,学生对校园的一草一木,更是加倍爱护。《小学生守则》第六条“积极参加劳动,勤俭朴素,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又如何实施呢?每一次双休日,以及寒暑假中。我总是会布置一条特殊的作业,“每天至少做一件家务事”,并且让家长把每天孩子做的事情作一个评价,这既是一种监督,督促孩子每天都做;又是一种鼓励,家长的笑脸会让孩子更乐于去做;更是一个改进,家长的评价会让孩子更出色地完成任务。

营造氛围,在和谐中养成习惯。对规则的崇尚和坚守,是一个人的良好习惯,是一个班级的良好班风,是一个学校的良好氛围。在一个大家都遵守规则的环境中,比较容易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比如大家都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在路口等候,你一个人就不好意思“身先士卒”;在一个公共场合,大家都保持安静,你就不好意思大声喧哗;这个地方干净整洁,你就不会随手乱抛,这对大多数人都适用。平时我们给孩子营造一种良好的班级环境,遵守规则,一以贯之,不贪多求全,从每一个细节抓起,动员家庭长时间共同努力。例如,孩子们一到校,总是讲话声不断,教室里成了菜市场,怎么办呢?我动员家长给孩子准备一些课外书,中午到校之后在教室里看书,不想看的可以去操场上活动。一开始学生不是很适应,看书时也会交流。我对同学们讲,看书时肯定有一些想法,你想和同学交流,得用悄悄话,小到只有你们两人听见。刚开始需要我的监督,渐渐地即使我不在,教室里也很少听到大声喧哗的声音。

鼓励表彰,在愉悦中遵守规则。对于学生做得好的地方,我们要大力表彰,让学生感受到遵守规则的幸福感和自豪感。学校为此专门设立了奖项,每周一的集会时,会公开表彰,并奖励课外书籍。表彰范围小到主动捡起地上一张废纸的同学。大到参加各种比赛的获奖学生。学生对此乐此不疲,每一次表彰都会影响很多同学,虽然不能达到人人主动维护,但能够做到自己遵守。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