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精准视域下小学数学以问引学教学策略

时间:2024-05-07

☉朱晓燕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人们对“高质轻负”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建立比较宽松的师生关系,就必须做到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精准。所谓的“精准”,就是“对症下药”,以学为基础,而这种学是建立在学生的基础上的,也是教师在实际工作中要解决的问题。

一、精准教学与以问引学的定位及应用意义

精准的教学需要教师在课堂上了解班级中学生的学习状况,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来指导学生的学习。精准教学要以学生真实的学业状况为依据,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才能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达到教学的目的。

数学是小学教学的一门重要课程,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判断推理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生成数学学习的六种技能: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数学建模,逻辑推理,数学抽象。在数学学科中,要加强对数学学科的研究,必须采用更加科学的方法和更加丰富的实践性课程进行教学活动。

培养学生的最终目的是要学习用数学的眼光去看真实的事物,用自己的数学思维去看待真实的生活,用自己的数学语言来描述真实的生活。以“问”为特点,以“学”为中心,将生活环境或教学的问题转化为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使其首先遭遇的是“困难”,进而生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愿望[1]。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相互探索,沟通交流,教师引导,然后解决问题,总结规律,建立解决问题的模型,进而获得学习和发展的能力。把“学答”改成“学问”,真正把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到极致。在学生的积极探索与创新思维中,“主体”真正被逼着“主动”,能够观看、思考、学习;学会了说,积累了体验,真正把“以问引学”的课堂教学水平推向一定的高度,提升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二、精准教学中以问引学的实施

(一)以问引学,培养学生独立思维

独立思考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养成的一种优良的学习习惯,也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增强学生自主思维的自觉性。针对学生提出的浅显问题,教师应该在解答之前就做好准备,引导他们进行问题的观察和反思,帮助学生提高问题的解答水平,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例如说,一年级下《认识人民币》的教学,要让学生意识到人民币是很常见的,一年级的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都会接触到很多关于货币的知识,这方面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课堂教学,例如:利用计算机演示人民币(纸币、硬币),并通过提问来指导:(1)哪些是人民币?(2)可否将人民币作为一种可用于日常消费的十个一角的问题,引出元、角、分的进率,但是这种问题也会束缚住他们的思想,让他们没有充分施展的余地。其实,教师可以把人民币的元角分作为“待解决”的问题,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二)以问引学,培养学生深度思维

问题的设置要贴近学生的认识水平,教师要在上课之前做好问题的预设,把握好学生的生成资源,找准问题的关键,对问题的难点和关键问题进行适当的引导,使他们在问题的启发下开始思维,认识和掌握数学知识,使学生的思想活跃起来。

例如,在小学数学二下《角的初步认识》中,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了几个物体的角,问道:“你能说一下,这些物体的角有什么相似之处吗?”在学生互相沟通以后,教师又提出第二个问题:“请你为这个角的各部分起名字好吗?”在回答这个问题后,教师可以紧接着提出第三个问题:“在现实生活中,你能发现什么角?”问题的设置具有时间上的要求,如果用新的知识来进行评判,就会出现思考的死角,因此问题的设置必须具有启发意义和指导意义,努力促进学生的理性探究。而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则有利于学生从不同的视角去看、去思考、去调整、去转变自己的思想。

教师要善于发现和预见到学生的集思求解情绪,适时提问,从而激发和指导他们的思考,这样才能使他们的思考更加深入,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水平。

(三)以问引学,培养学生启发式思维

在课堂上,教师不能仅是传授课堂上的知识,还要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来引导学生快速理解和掌握知识推导的方法和过程。因此,教师要根据新老知识之间的关系,认真进行思维训练,激发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寻找答案。

在五年级十进制的除法学习中,学生已有了除二三个数字的运算技巧,要以此为基础,指导学生如何解决十进制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对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来进行练习,让学生回答13.1÷131 的问题,并指出除数是整数的运算规则,然后让学生去想,把除数转换为整数的关键之法是什么。通过对已有的数学运算的体会,使学生能够逐渐理解数学中的“解法”。数学学科的知识关系密切,层次分明并有着强烈的渐进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探究环境,为他们准备必要的学习手段,鼓励他们积极进行思维活动,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数学学科的知识体系内在联系密切,呈现出层次分明、渐进性强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重视新、老知识之间的关系和联系,要积极创造适合于探究和对比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改变思维方式,让他们能积极进行思维活动,从而达到构建高效课堂目的。

(四)以问引学,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

在课堂就某一问题的讨论中,学生的意见截然相反,正确的意见和错误的意见并存,并且在以后的作业中,学生仍然会重复出现错误。教师可以安排学生继续进行讨论,培养学生具有包容、多元、求同存异的批判思考能力。

例如一个最典型的数学问题:22 名学生一起出游租船,一条船上最多4 个人。有一个问题,就是“租5 条小船,还是6 条小船”?赞成租赁5 条和赞成6 条船的人数差不多。所以这个问题很有必要在课堂里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分为两组:一是A 组认为要5 条船,二是B 组认为要6 条船。经过双方意见的交锋,最后,学生觉得“剩下的2 个人也要租一条小船”,于是决定要租6 条船。学生在辩论和思考的过程中,对自己的思想进行了梳理,从而使自己的思维具有批判性。

三、根据学生状况精准定位,实施教学策略的调整

教师要根据自己的认识能力和经历来指导学生的数学学习。在进行教学之前,必须精准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而课前测试则是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测量,是“精准”的关键所在。教师可以利用网络的优势,将预测性的问题推向学生,并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搜集资料,掌握学生的情况。

(一)精准知识点维度定位

数学是一种逻辑严密、层次分明的科学。大部分教师都自以为做好了应对“毫不知情”学生的心理准备,但是,如果没有正确地理解到学生的真实出发点,就会造成学习成绩好的“吃不饱”、学困生“消化不了”,这无疑会极大降低教学效果。所以,在理解课本、掌握逻辑知识的同时,也要认识到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基础,探讨学生对知识的认识程度。

例如,可以使用“任务框”之类的即时生成数据的应用程序,如钉钉网站,就可以将学习的内容转化为基础的预测题,例如,通过网络阅读收集到的信息,让学生知道自己的学习范围,然后针对他们的最近发展区域,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

(二)精准方法点维度定位

条条大道通向罗马,同样的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教师要收集和分析资料,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掌握他们的学习方式。根据学生知识基础,按照他们的思路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把握学习的最佳方式。

举例来说,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租船问题”,在解答中,使用图形解答的学生比例为46.2%,使用数字法解答的学生占27.6%,使用运算法解答的学生占26.2%(有些学生使用的是多元法)。根据以往的测试资料得知:最好的解题方式仍是绘图法,少数学生可以使用“数字图”来表达,这一组的学生对问题的认识更加的透彻;能用数学表达问题进行解答的,对问题的模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分析,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就可以明确:指导学生从用具象图形来解决问题,变成用抽象的公式来解决问题。

(三)精准能力点维度定位

能力点维度的考核,就是看你会不会学习。一个人的实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不过教师可以在刚开始的时候,就为他们绘制一张“个人画像”,再经过一段时间,进行绩点累积(一共有四级):0 级,意味着没有任何概念;1 级表示概念构建的失误;2级表示能说出重点,但表达得不精准,听不懂;3 级能掌握重点,表达精准。教师要经常评估每个人的思维水准,精准注意每个人的思考水平[2]。掌握好了学生的素质,就可以为教学作好准备,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状况,决定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应该扶多少、扶多久、什么时候放手等等,这样,教师就能为自己学生的将来着想。

四、精准练习查漏补缺,发展学生个性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提出了“遗忘定律”,指出“遗忘”发生在“学习”之后。所以,必须要有适当的每日锻炼。教师可以根据资料的统计,了解到学习者在网上学习的完成情况和正确的程度,从而为每个人的学习行为作出精准的指导,促进他们的人格发展。

(一)精准进行思维漏洞的定位

在传授新知识之后,教师可以借助网络的形式将有关的练习进行推演,然后用“大数据”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分析,并将其思维的改变记录下来,例如运用完成的正确次数、练习完成的时间和频次等等,让学生能够对所学到的东西进行实时直观地了解。

以二年级下册为例,教师在完成“有余数除法”知识点讲授后,再以习题箱为基础,推出10个后测验题,以测试其对“有余数除法”之理解。通过数据的统计,发现在运用“余数要小于除数”(黄色和蓝色数据)的情况下,对使用“除数×商+余数=被除数”的方法有很大问题(61%的人会出错)。通过课件箱提供的资料,教师可以通过钉钉软件进行一对一的教学:优秀生的思维引导,中级生的重点知识点拨,学习困难学生的知识精髓的讲解。

(二)精准进行学后不足的弥补

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后,由于忘记而产生了问题,这时就可以有目标地使用教材资源;也有一些学生的悟性较差,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挑选一些相对差的区域进行视频教学。若教师在教学后的练习中,有什么需要再加强的地方,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状况,将其拍摄成短片,并将其上传到钉钉的平台供学生自行研究。若发生团体问题,亦可于课堂内再作解释[3]。通过网络技术,可以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最合适的教学途径,以适应不同的学习需要。

(三)精准进行认知获得的鼓励

当学生在遇到问题而“补学”能力不够的时候,可以使用诸如“作业箱”等的教学软件来进行每日的练习;对那些有较高水平的学生提出几个难题,使他们不再局限于“会”,而要达到优秀;对那些成绩差的学生来说,主要是推动基本功的巩固,让他们有可能从不会到会。依据记忆规则,可以定时地推出各种主题供学生温习。在巩固推送的过程中,还可以将各种题目的理解程度进行分类,以便以后的学习和推荐时,有更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五、结语

在小学数学中实施精准教学,要重视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用能力,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不囿于课本知识,要通过扩大知识面教学,确保学生形成良好的思考习惯,形成运用逻辑思维对问题进行解析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