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借助数学阅读材料 挖掘数学文化内涵——略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文化渗透策略

时间:2024-05-07

☉李熙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数学教育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这一思想也贯彻于数学教材的编写中。小学数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其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认知水平起着重要作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将文化渗透其中,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目前部编版小学数学教材,专门设计了针对数学知识进行拓展介绍的数学文化内容,如“生活中的数学”“你知道吗”等栏目,这些数学文化内容主要以“数学阅读材料”的形式出现,目的是让学生阅读与数学知识相关的文化背景资料、数学家故事、数学史等内容,使学生充分地了解数学知识的发展历程,增进数学知识的应用观念,进而激发学生的数学探究欲望,发展学生的数学学科思维。同时,小学生由于年龄小,他们在接受数学知识学习时,非常喜欢听教师讲一讲与数学内容相关的文化知识,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然而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教师并没认真挖掘这些数学阅读材料的价值,导致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文化的渗透不够深入。因此,在新课标背景下,数学教师一定要借助数学教材中的相关内容,挖掘并渗透数学文化。

一、借助数学文化内容,体现数学育人思想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传统文化内涵非常丰富,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认识这种文化的价值,并积极渗透在课堂教学内容中,培养学生的知识素养,提高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水平。同时,由于我国古代数学思想丰富、内容深刻,在教学中教师要发掘这些素材,但目前大部分小学数学教师仍缺乏系统的、整体式的教学理念,无法有效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因此教师要重视教学内容中的文化因素,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价值与作用。小学阶段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学科教学承担着重要的育人任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数学育人的目标,落实在课堂教学当中。[1]而数学教材中的阅读材料为实现这一教育目标提供了可能。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适当给学生讲一讲富含正能量的例子,例如数学家如何艰辛研究,最后取得成功的故事。通过这样的故事引领,让学生在榜样作用的熏陶下,树立专心致志、努力学习、攻克科学难题的信心和远大的理想,为实现自己的抱负而奋斗学习,进而培育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品德修养。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开掘阅读材料中“你知道吗”栏目的价值,使其成为渗透思想教育的绝好素材,结合教学内容,及时进行引导学习。

例如,在学习《因数与倍数》这节内容时,教师可引入我国数学家陈景润证明“歌德巴赫猜想”的例子。结合教材内容中的“你知道吗”栏目,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你知道吗,哥德巴赫在多年前提出了自己的猜想,最后在21 世纪中期由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最终证明了‘1 +2’猜想,并在这一领域内取得了卓著的成就。”再如,学习《圆》这节教学内容时,教师可结合相关的教学内容,给学生介绍《周髀算经》,让学生充分了解我国古代数学的发展历史,以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又如在学习《圆周率》这一节教学内容时,教师引入祖冲之的故事,让学生了解他在中国数学史上的突出地位,把圆周率推演到小数点第七位,这一成果要比西方科学家的研究早了一千年。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渗透文化元素,将我国的传统数学文化与现代小学数学教学相结合,实现我国传统数学文化的传承。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大多采用直观性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实际上小学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基本能力为主的教育,而在基础知识教育当中就需要考虑如何渗透我国传统数学文化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文化是重要的一部分内容,教师要立足于教学的实际需要,开掘课内外数学阅读素材。一方面能够拓展学生的数学知识面,促进他们对相关数学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意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渗透数学文化,发展数学思维

新课标理念中非常重视知识与文化的融合与渗透,作为一线老师一定要做好二者的结合,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积极渗透新课标理念,重视文化内涵的渗透。[2]尤其在新课标下,小学阶段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效地将教材上体现出来的数学问题和方法进行有效的引导。其中小学阶段的数学课堂教学要渗透有关的知识点和文化内涵,才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整体学习水平。亚里士多德说过这样一句名言:“只有对事物产生了惊奇和质疑,才会促进思维的发展。”[3]换而言之,思维由质疑生成,同样的道理,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借助数学文化设计问题,如果这些问题都是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学生就会非常感兴趣,能够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意识,进而提升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鸡兔同笼问题》时,教师给学生介绍了教材上的常用方法之后,就教材中的数学阅读材料,继续向学生进行提问,“同学们,你们还有解决这类问题的更好办法吗?”学生对此进行讨论与交流,教师在最后总结时引出“你知道吗”栏目中的我国古代有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抬腿法,并带领学生学习这一方法的内涵,使学生明白我国古人的实践智慧,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知识视野,调动了学生参与数学问题探究的兴趣。

再例如,学习《两位数相乘》一节内容时,教师可借助教材中“你知道吗”阅读材料中介绍的我国古代“铺地锦”的办法,借助多媒体进行动画演示,让学生通过直观形象的过程,明白古代数学文化中所蕴含的数学原理,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让学生充分领会这种数学思想的实践内涵,并运用相关知识到生活中去,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升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新课标也提倡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任何一门科学知识,只有运用到生活实践中,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才是最有价值的,数学知识同样如此。

三、运用“综合实践”活动,提高实践感知能力

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认识到数学这门学科的价值,通过学习先进的教学理论,创新课堂教学的模式。教学实践证明,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是提高学生数学知识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结合教学需要,精心设计一些适宜于学生发展的课堂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知识的迁移与内化,形成能力,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4]尤其是要通过综合实践活动,积极渗透数学文化的内容,要将文化渗透到课堂教学中,提高实践感知能力。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国家也越来越重视小学数学课程的改革创新,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重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而要将文化渗透到课堂教学中,需要教师和小学数学教学相关人员共同努力和积极探索实践教育教学新模式。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教学实践形式,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并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进行渗透。小学数学不仅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同时还担负着提高国民素质的重任。目前小学数学部编教材中设计了“综合与实践”内容,其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在具体教学时,教师要借助这一栏目内容的设计,带领学生阅读相关材料,展开更加有益的数学实践活动。同时,在这类实践活动中渗透了丰富的数学文化内容,对于培养学生数学兴趣,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5]因为小学生比较好动,对于抽象的数学知识,最好的学习方式就是实践感知。

例如在学习《神奇的莫比乌斯带》一课时,教师可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综合实践活动,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感性认知能力,领会“莫比乌斯带”神奇之处,体验到这种数学思维在生活中的独特性。再例如,“数学乐趣——滴水调查”中,可让学生就自己生活周边的用水情况进行调查,如每个班级的日常用水量,家中未关紧的水龙头的滴水量等,通过这些与生活紧密相关的调查,不但增强了生活中时时有数学知识的认识,而且借助精准的数据,培养了学生的节俭意识。通过这类实践活动,学生收集到了大量的实验数据,进行科学分析,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真正达到了知行合一的教育目标,把理论和实践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不但体验到了数学学习的乐趣,更重要的是接受了数学文化的熏陶,提高了学生思想认知能力。

四、开掘数学趣味文化,激发探索数学兴趣

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数学认知、理解、掌握相关数学知识和能力的重要阶段,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十分必要。数学文化是数学知识的载体,学生通过接触数学文化,提升分析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进而提升自己的数学素养,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6]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创设有意义且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游戏和想象中学习、感悟其中蕴含的知识。当前小学生在学习上存在很多误区和不足的地方。而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关键时期,要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教师通过各种方式和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并掌握所学到知识,形成正确的思维习惯,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才是学习产生动力的源泉。尤其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兴趣决定数学能力的高低。目前小学数学阅读素材中,设计了许多的趣味化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因为小学生的年龄小,认知能力弱,兴趣才是他们产生学习欲望的源头,因此,在具体课堂教学中,教师可结合相关的教学内容,给学生讲讲有趣的数学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促使学生不断地进行思考,进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提高对数学问题探究的兴趣。

例如在部编本五年级教材“你知道吗”栏目中,有涉及“数字黑洞”知识的补充介绍资料。数学黑洞本身是一个充满趣味性的知识,为此教材中也设计了相应的练习题。如果单一介绍这一知识,学生会觉得枯燥,难以理解,无法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带领学生一同来验证一下“123 黑洞定律”,通过具体的、趣味化数学知识,学生一下子感受到了数学知识的神奇之后,“觉得数学真是一门非常奇妙的学科,从而激发了他们探究数学未知世界的兴趣,树立了数学学习的信心,并把这些认知表现在日常的数学学习过程中”。[7]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新课标明确提出在课堂教学中重视渗透文化的教育功能,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此,作为一线数学老师,一定要立足教改前沿,学习先进的教学理论,深入钻研教材,挖掘教材中数学文化教育的最大价值。同时,教师应从自身出发,根据当前课堂教学情况以及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分析,将我国传统数学文化思想渗透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去。首先,小学教师应加强对传统数学文化的了解和认识,让学生知道我国传统数学是如何诞生的。其次,小学教师应让学生感受到不同时期数学家所运用过的算法和工具等。再次,小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其年龄比较小、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等特点会使小学生很难理解这些内容。但教师应运用多媒体技术对这一方面进行重点讲解和强调,使小学生可以感受到我国历史上数学家所运用过的算法和工具等内容。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