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阅读兴趣的路径

时间:2024-05-07

☉王永文

在全面教育体制变革的大背景下,小学语文的教学逐渐注重对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尤其是在综合素质教育理念的引领下,对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也受到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小学语文老师应当基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通过有趣的教学方式,逐渐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阅读兴趣的培养,让小学生能够提高语文学习中独立思考的能力,在愉悦的环境中完成对语文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本文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如何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进行了研究。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的重要性

(一)提升小学生的语言积累量

小学阶段的学生因为生活阅历较少,思维与理解力还较差,加上词语认知有限,因此在进行语文学习的时候常常会面临较多的困惑。而通过语文阅读教学,进行阅读兴趣的培养,对于提升小学生的语言积累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持续阅读,能够帮助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认识更多的语言表达方式与使用语境。并且通过不断阅读与持续性的经验积累,能够在实际的生活中进行运用,从而提高小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通过大量阅读词汇的积累,掌握良好的阅读技巧。大量的阅读,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小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达到语言词汇量扩充的目的。阅读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了解阅读内容的背景以及不同题材文章的语言表达方式,在此基础上经过一定的整理和拓展,达到语言积累的目的。

(二)培养小学生的语言敏感性

语文学习非常注重语言敏感性的培养,通过提高语言敏感性从而形成良好的语感。大量的阅读活动能够帮助小学生提高对语言的敏感度,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更好地理解阅读中文章不同表达情境下的含义。语言敏感性是小学生对文字的敏感程度,也是小学生了解作者写作意图的重要形式。语言敏感性是一种无形、感知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长期语言环境的影响逐渐形成。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学生的阅读教学,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结合诵读、默读或分角色阅读等多种方式,可以更好地让小学生了解不同文章作品中语言的结构,从而帮助小学生提高语言的敏感性,形成良好的语感[1]。通过语言敏感性的培养,能够引导小学生更加主动地进行语文的学习,为更高质量语文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阅读作为一种听力与表达相结合的学习形式,能够帮助小学生更好地体会文章表达的内涵,从而获得更多的阅读感悟,领悟文章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三)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新课标的改革明确提出了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同时明确指出语文作为一切学习的基础,要逐渐加强对学生汉语文字的教育,让学生通过阅读的方式更好地把握语言文字的魅力。语文综合素养是基于语言表达与思维能力的重要能力表现,需要文字识别、学习习惯、思维方式、表达积累等多方面的综合教育。通过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可以逐渐帮助小学生打破语言表达的瓶颈,形成良好语言的积累,进而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通过大量的阅读了解不同文章中展现的文学意境,并且通过阅读不同的作品中文字的表达方式,能够帮助小学生储备更多的语言表达方式,从而形成深厚的语言文化底蕴。同时通过语文阅读的方式,还能够帮助小学生提高思维能力,通过文章意境的熏陶,培养正确的人生观,提高语言表达能力[2]。小学生一旦养成了阅读的兴趣和习惯,就会具有不断创新与求知的欲望,想要探索更深层次的语言表达与阅读领域,从而领悟出更深层次的人生道理。

二、提升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兴趣的路径

(一)创设良好阅读环境氛围

在日常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学生阅读环境与良好氛围的营造,通过积极的阅读氛围,让小学生在潜意识中发现阅读的乐趣,从而提高阅读兴趣。要通过适宜阅读情境的创设,让小学生在特定的情境当中体会阅读文章传达的情感,从而获得更深的阅读体会。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努力为小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通过适宜阅读氛围的营造,让小学生能够更好地沉浸到文章阅读中,不被外界环境所干扰。

现在很多的小学都建设有图书馆,一些班级中也有读书角。同时在网络发达的今天,各种电子图书资源也非常丰富。教师要充分运用这一优势,为小学生的阅读进行良好氛围的创设。逐渐转变传统形式下的阅读方式,引导小学生独立阅读习惯的培养。在良好的阅读环境下,让小学生充分体会到阅读的美好,培养小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更好地感悟到阅读的乐趣。例如在进行《爬山虎的脚》一文教学时,教师可以首先通过多媒体的方式进行文章背景的导入,让学生充分了解文章写作背景之后再进行文章的阅读,这样在文章的阅读中能够提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同时也能够加深阅读的效果。此外,还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好奇心的特点,对于一些景色描写的文章,增加身临情景阅读氛围的营造,提高阅读效果,激发阅读兴趣[3]。例如在《春风吹》一文学习的时候,由于文章是讲述春天美丽景色,所以在进行文章学习以前,教师就可以先让学生想象春天的景色特点并描绘出来,或者带领学生走到户外,充分感受春天的存在。通过这种真实阅读场景的营造,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描绘的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注重阅读技巧教学指导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阅读技巧的教授,对于培养学生良好阅读兴趣也十分关键。“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应当通过适宜的方式教会小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掌握阅读的方法。很多时候阅读兴趣的缺失,是因为学生不会阅读造成的。因此通过正确阅读技巧的教授,也是提高学生阅读兴趣的重要方式。语文课本作为学生学习阅读技巧的基础素材,教师需要基于语文课本教材内容,向学生进行阅读技巧的教学指导,让学生能够学会根据不同的课文内容采用不同的阅读方式。通过阅读技巧与适当方法的教授,指导学生提高对阅读文章主旨的把握能力,更好地抓住文章的主旨,提高阅读效率。

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如若是一篇文章的阅读,就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教学目标进行文章的通读与详读。首先浏览文章通篇,了解文章大概主旨,然后逐字逐句通篇阅读,深入挖掘作者写作意图,并学会文章生僻字。但是对于多篇文章阅读的要求下,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学会快速阅读,根据文章的题材和内容选择适当的通读方式,采用问题引导的方式进行文章的阅读。再例如对整本书阅读的情况下,教师则可以先通过书本大概背景与人物关系的介绍,让学生在阅读之前提前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然后进行阅读[4]。例如在《老人与海》书本阅读的时候,就可以先通过段落讲解的方式,向学生介绍整本书的写作背景以及基本的内容梗概,然后引导学生合理安排时间进行整本书的通读,并完成阅读笔记。这样学生就可以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提高对阅读的兴趣。

(三)适当拓宽课外阅读广度

在进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要求下,单纯依靠课本内容已经难以满足教育的要求,需要学生在充分掌握课本内容的基础上不断进行课外内容的学习,提高阅读的广度和深度,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积累量。因此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中,需要适当拓宽学生课外阅读的广度和深度,通过更广范围阅读内容让学生提高对阅读的兴趣。更大范围的阅读与积累,能够丰富学生的阅读经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可以结合学生不同个体的差异性与兴趣点,进行针对性与个性化阅读内容的推荐,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进行课外内容的阅读和学习,这样能够通过兴趣的方式带动学生对阅读的兴趣。要通过适当课外阅读的方式,引导学生拓宽知识领域。

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课外阅读读物的推荐,逐渐引导学生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同时还可以通过一些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引导学生自主进行课外读物的阅读。例如可以设置固定班级阅读课的方式,规定统一阅读时间进行自主课外阅读,让学生能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自己喜欢读物的阅读,既能够达到拓宽知识范围的目的,还能够提高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四)运用问题引导教学方式

想要切实提高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就需要首先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兴趣点。通过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兴趣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内容教学,能够形成更好的语文教学效果。小学生尚处于好奇心很强的年龄阶段,因此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时候,就可以充分运用这一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在实际的教学中,如果只是一味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的方式进行文章的理解,学生可能很难很好把握文章的主旨,难以学习到文章重点。所以教师可以采用问题引导的教学形式,通过阅读之前抛出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文章的阅读,这种形式不仅能够深化课堂互动,更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

对于问题方面,可以围绕三个角度进行问题的创设。一是可以采用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角度,结合阅读文章与实际生活的关联进行问题的提出,例如《渔夫的故事》一文,就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假设自己是渔夫会如何对待这条鱼。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注意渔夫的做法,还能够让学生在阅读之后,通过情景再现的形式形成对文章更深的理解。二是可以通过连环问题的创设,引导学生更深层次的思维能力发展。可以采用分部分阅读的方式,每阅读一部分就让学生思考相应的问题,并且在问题的提问上也采用环环相扣的方式,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涵。三是通过细节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注重文章重点内容的学习[5]。例如在《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阅读的时候,可以提出为什么父亲要挖废墟以及父亲为什么相信儿子活着等问题。一方面提高学生阅读中对细节的关注度,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独立思维能力,提高对阅读的兴趣。

(五)形成有效阅读激励机制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还需要通过合理的阅读激励机制进行学生阅读效果评价,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帮助学生形成高质量阅读的效果,而这也是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途径。通过有效阅读激励机制的形成,能够帮助教师对学生的阅读效果进行及时的评价和反馈,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能够便于教师及时对学生阅读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

小学语文阅读要注重对学生个性化与多元化阅读习惯的培养,但是也需要基于一定的阅读核心,因此有效的阅读激励机制必不可少。通过阅读的评价,能够提高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深度,从而达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目的。例如在《快乐王子》一文学习的时候,就可以采用分组阅读与角色表演的方式,将班级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让学生在阅读之后以小组的方式进行角色表演比赛。这样既能够对学生的阅读效果进行掌握和评价,同时还能够通过有趣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更加深入地了解文章不同人物的内心。通过良好的阅读激励机制逐渐培养学生的阅读与理解能力。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