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以课文为载体训练低年级学生概括能力

时间:2024-05-07

☉车雨燕

针对低年级小学生开展的概括教学活动并非完全以语文认知为切入点,在实施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除了强调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解读之外,还要关注学生信息搜集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步发展,只有抓住文本的核心内容展开概括教学活动,才能使小学生及时掌握语文知识。基于这一教学要求,要重视课文载体的开发:在课文当中挖掘关键信息,围绕着课文资源展开语文训练活动,在概括的同时加工、汇总语文知识,推动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一、训练学生概括能力的教学意义

(一)培养学生信息搜集技能

概括能力指的是一种结合语言互动传递关键性语文知识的技能。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概括能力的发展受到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等基本素质的同步影响。深度发展小学生的概括能力,可以提升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敏感度,对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具有积极作用。在实施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概括能力,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信息搜集技能:在进行语文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对课程中的语文知识及相关知识点进行解析,从而形成语文理解能力。在尝试概括文本的同时,学生可以对课文中的必要信息与非必要信息进行分析,从而掌握关键的信息搜集技能。[1]概括是对信息的高度简化,发展学生的概括能力,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信息搜集技能。

(二)提升学生语文阅读能力

概括能力的发展离不开语文阅读活动的支持,拥有出色概括能力的学生,其对于文本的解读、认识也是极为深刻的。在教学中关注学生概括能力的发展,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技能:学生在阅读的同时对教材中的关键信息进行分类加工,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语文知识点。除了课堂上的阅读交流之外,基于概括互动的语文教学还可以围绕着课外的阅读活动发力,让学生在分享文本的同时主动整合阅读经验,形成良好的阅读技能。

(三)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出色的概括能力可以发挥出启发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价值,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语文知识进行汇总。在尝试进行概括的过程中,所选择的切入点不同,学生内在素养的发展进度也不尽相同:对课文资源进行概括,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与应用素养;对课文中的文化素材进行概括,发展学生的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出色的概括能力能够帮助学生在更短的时间内掌握语文知识,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教师要强调概括活动的内化,将学生加工后的学习成果转化为学习经验,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二、基于低年级课文培养学生概括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图示材料引导学生概括文本

低年级学生的语文学习经验不足,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多是依靠教师的引导才能掌握语文知识,学习效率得不到有效提升。针对学生的这一成长特点,应该为学生直接展示语文学习资源:针对文本素材提出语文学习任务,将抽象的文字转化为直观的教学对象,发展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2]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低年级小学语文课文加工为图示材料,结合“看图说话”教学锻炼学生的基本概括能力,提升低年级语文教学质量。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乌鸦喝水》的教学为例,可以将低年级小学语文课堂上的课文资源加工为四格漫画,利用漫画呈现语文知识。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与学生展开交流互动:阅读漫画,思考一下,每一格漫画当中呈现了怎样的画面?四格漫画分别围绕着“乌鸦口渴了,找水喝”“乌鸦找到了水,喝不到”“乌鸦用石子提高水位”“乌鸦喝到了水”四个过程展开。在帮助学生掌握漫画当中的基本内容之后,结合图示材料继续开展强化训练:依靠语言将四个故事串联起来,通过图示材料协助学生概括课文内容。直观的语文教学资源能够进一步调动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主动整合语文知识。教师要做好图示素材的开发、应用工作,用低难度的教学资源调动学生开口表达的热情,从而提升低年级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二)口语交流锻炼学生概括技能

语文课堂上的概括活动围绕着学生的口语交际技能逐步发力,学生掌握了通过口语进行表达、交流的基本能力,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探究语文知识,达到复杂的语文学习要求。[3]在实施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结合课堂上的口语交流任务锻炼学生的多元概括技能:提出口语互动与学习任务,结合口语表达引导学生概括文本资源,进而逐步整合语文知识。在开口互动的同时梳理文章结构,在进行表达的过程中补充关键信息,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口语交流能力,帮助学生精准概括语文知识。在培养学生的概括技能的过程中设计口语交流任务,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整合语文知识,提升学生的口语交流热情。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小公鸡和小鸭子》的教学为例,可以结合课文资源从不同的角度锻炼学生的语文概括能力。一方面,是对文章内容的学习,要求学生分别扮演小公鸡、小鸭子两个角色,推动故事情节,展现文本中的故事情感。另一方面,针对学生的互动交流过程展开概括教学,以“哪些角色,发生了哪些故事”为突破口,引导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分享语文知识,锻炼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在锻炼学生的概括技能的过程中,当学生给出概括结果之后,要指正学生身上存在的相关问题:为保障概括的精准性与短篇幅,文章中的对白、内心想法不需要概括,只要说明故事的基本结构即可。口语交流活动为学生提供了概括有关文本的全新载体,让学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展开语言交流,对课文的核心内容进行解读,进而逐步发展学生的语文概括能力。

(三)小组合作帮助学生提炼文本

低年级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虽然没有全面发展,但在学习、应用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其已经形成了互动交流的热情。要锻炼学生的语文概括能力与语文应用技能,除了基础教学活动的设计之外,还要引入相应的小组合作交流活动,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炼文本资源,进行语文学习,从而发展学生的语文创造力。[4]教师要强调学、说、读的多元结合,在实施教学的同时引导学生提炼文本资源,在教学课堂上分析语文知识。以教材为对象组织交流活动,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提炼文本资源,整合语文知识,可以带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创新实施,逐步发展学生的语文创造力。在小组进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探究语文知识,各自发力,对课文中的关键信息、语文资源进行整合加工,在进行概括的同时掌握语文知识点。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棉花姑娘》的教学为例,为了帮助学生解读有关课文素材,可以建立围绕着小组交流发力的概括教学模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交流等学习活动,对课文中的关键故事进行加工。首先,是对角色的解读,《棉花姑娘》这一故事围绕着棉花姑娘被蚜虫危害的故事展开,所以可以用“棉花姑娘被虫子伤害了”作为开端,调动学生总结、概括的兴趣。其次,是对故事情节的解读:青蛙和小燕子虽然都能够捕捉害虫,但它们无法吃掉植物上的害虫,所以无法帮助棉花姑娘。最后,对故事结局的概括:棉花姑娘身上来了一堆七星瓢虫,这些瓢虫将可恶的蚜虫吃光了。在概括的过程中,结合故事情节与学生共同分析课文内容,进行语文知识的解读、加工,在随后的教学指导活动中,学生共同分享学习经验,从不同的视角展开语文概括活动,锻炼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四)利用趣味载体引导学生搜集信息

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依旧要重视学生基本互动技能与语文应用技能的发展,在实施教学的同时打造趣味性更强的教学方案,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整合语文知识。基于这一教学要求,可以通过趣味载体来引导学生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活动中开发趣味教学平台,以课文为背景,为学生提供学习语文知识、积累学习经验的机会。结合不同的教学载体加工语文资源,锻炼学生的语文理解能力与相关应用技能,为学生概括能力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教学支持。教师要重视趣味教学载体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的应用,创新小学语文教学模式,依靠趣味化教学平台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让学生在搜集信息的过程中不断学习语文知识。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寒号鸟》的教学为例,可以利用语文思维导图实施教学活动。在阅读课文之后,依靠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整合语文知识,锻炼学生的各项语文学习与应用技能。教师以“寒号鸟”为关键词,利用思维导图作为引导,帮助学生记忆文章中的关键故事:在关键词上方,增设“降温”的标注,代表夜晚到来,要求学生结合课文概括寒号鸟的行为;在关键词下方,增设“升温”标注,代表白昼到来,让学生概括寒号鸟在白天的行为。教师通过思维导图的引导,让学生概括故事。在结合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的过程中,要重视学生基本信息搜集能力的发展:对于语文概括活动来说,并非所有的信息都是可用的、有价值的,在要求学生进行概括的同时,要积极培养学生的信息搜集能力,对文本中的有关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非所有的信息都可以起到概括课文的作用,在进行概括的过程中,要将有效信息与无效信息区分开来,以此来锻炼学生的各项语文学习能力。教师只有利用趣味载体引导学生搜集语文知识,掌握语文学习的多元突破口,才能保障教学质量。

(五)专项训练帮助学生快速概括

随着语文教学活动的逐步推进,学生的概括能力也在逐步提升。如果教师在学生尝试概括文本的过程中频繁干预学生的学习过程,则整体的教学质量很难得到保障。为促使学生形成独立概括文本、理解语文知识的基本能力,要重视专项训练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概括文本知识,创新语文教学模式。以课文为载体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应该尝试设计专项训练活动,引导学生快速概括文本,整合语文知识,以此来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与理解能力。部分学生对于语文概括活动缺乏认识,将概括活动单纯理解为“简略课文内容”的语文表达,忽视了文章中的关键信息,这对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极为不利。在围绕课文培养学生概括能力的过程中,要强调信息的保留与加工,提升学生的概括水平。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小马过河》的教学为例,可以结合课文开展专项训练活动。教师在班级内组织概括竞赛,要求学生以课文《小马过河》为对象,轮流对文本进行阅读、概括,在布置了第一环节的阅读任务之后,围绕着概括能力训练的有关要求展开教学活动,对课文《小马过河》进行概括:用简短的语言说明一下《小马过河》描述了怎样的故事?阐述了怎样的哲理?在提出了问题之后,要求学生开展多元互动学习,对文本故事进行加工、复述,以最为简短的语言描述故事的核心情节与发展过程,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语文概括技巧。在围绕着课文发起专项训练活动的过程中,除了要求学生概括文本内容之外,还要重视学生评价活动的导入,针对学生的概括结果积极落实教学评价工作;除了强调概括的完整性之外,还要强调语言表达的流畅性,学生共同参与到评价活动当中,能够在评价的过程中分析课文内容,完整保留故事结构,这样的概括才是有价值的概括。

综上所述,发展学生的语文概括能力,可以推动学生的语文理解能力、信息搜集能力、语文阅读技能等基础技能的快速成型,让学生在阅读、表达的过程中掌握文本精髓,从而提升语文教学质量。低年级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较差,对于文本资源缺乏认识,在实施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教师要关注读、说与思考的多元联动,汇总关键信息,整合课文中的语文知识,阅读、思考多元合一,为学生概括能力的发展做好准备。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