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瞿 婧
文字是文化的载体,而小古文更是对历史的凝练,其中不仅叙述了丰富的故事,也蕴藏了宝贵的人文精神。然而,小学生的古文阅读素养仍旧处于发展阶段,如何提高这一时期的古文教学质量,也成为每一位语文教师思考的关键问题。对此,教师应当主动地从小古文的特色出发,结合学生的古文分析特点,优化传统小古文教育形式,在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中,提高学生对小古文的理解质量,从而让学生喜欢小古文、爱学小古文。
顺应素质教育理念的发展,在当前语文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不再采用灌输的方式引导学生分析古文,而是教给学生分析小古文的方法,使得学生遵循自己的认知规律,对小古文进行解读。在这一学习方式下,学生不仅能够读懂、读通小古文,也可以发展自学能力,在离开课堂后,仍旧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完成对小古文的分析,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杨氏之子》这篇小古文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先为学生讲述小古文分析的方法,具体如下:第一,先通读古文,了解小古文基本含义;圈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和不认识的生字词;第二,读通古文,解释不理解的字词和不认识的字词;第三,细研古文,认识小古文中的每一句话;第四,整理古文,深刻分析古文内涵。随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按照上述流程对本篇古文进行分析,使得学生在先略读、后细读的过程中,认识到发生在梁国杨姓家中九岁男孩的故事,感受杨氏之子的聪明机智。
显而易见,教师为学生渗透学习小古文的方法,并给予学生自主分析小古文的机会,能够有效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得学生有效掌握解读小古文的技巧,把握学习小古文的规律。
与教师单向灌输小古文内涵的学习方式相比,教师组织学生根据小古文的内容进行角色扮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同时,角色扮演的学习方式,也可以让学生与古文中的角色融为一体,促使学生真正地站在角色的角度亲历故事的发展流程,增强对小古文内容的理解。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伯牙鼓琴》这一小古文的施教来说,在教师引导学生认识了“哉、巍、弦”等生字后,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展开角色扮演的活动,提高学生对小古文内容的理解。首先,学生通读古文,了解俞伯牙和钟子期之间真挚的友谊。随后,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挑选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扮演,并与扮演不同角色的学生形成一个团队,共同演绎古文中描述的内容。在学生进行扮演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掌握整个故事的走向,也可以透过主人公的视角理解“知音”的内涵。
显然,通过角色扮演的学习活动,能够让学生在理解古文的同时,保持自己的童心,点燃分析小古文的动力,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以便学生在积极建构小古文内容中,不断提高理解的效果。
在组织学生进行小古文的学习时,教师能够看到,不同学生的小古文分析能力存在明显的差异,有的学生能够较快地理解小古文的内容,把握小古文的内涵,而有的学生则需要消耗更多的时间才可以认知小古文的知识。所以,为了让全体学生都可以获得成长,语文教师有必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古文分析素养,为学生安排差异性的学习任务,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古文学习需要。
例如,在教学部编版小学语文《书戴嵩画牛》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先结合以往的古文教学经验,对学生的古文分析能力进行分析,并按照每位学生的特点,将学生划分为“提高层”和“基础层”。随后,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设定不同难度的学习任务,如对于“提高层”的学生来说,教师为其提出“本文的写作手法是什么呢?”等问题,引导学生在自主解答上述问题中,提高对“一事一理”写作手法的认识;而对于“基础层”的学生来说,教师就可以设定“本篇文章中主要讲述了什么故事呢?”的问题,使得学生在强化信心的同时,完成对古文内容的理解。
可以看出,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古文分析素养,为学生安排不同的学习任务,能够有效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促使学生在维护自己自尊心的同时,发展古文分析的能力。
总而言之,在小古文的教学中,教师应当考虑到学生初学古文的特点,主动地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特点,安排小古文的教育方式,以便在全面发展学生自学能力的同时,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地融入课堂,不断增强学生学习小古文的质量。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