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刍议德育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渗透

时间:2024-05-07

⦿钟世江

一、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德育教育是一项对于小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人生”的作用的教育工作。小学生往往身心价值观还不完善,缺乏正确的道德认知,这个时候,德育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能够让学生了解做人最基本的道德修养,同时扭转“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同时德育教育能够有效地培养起学生,对于事物的正确认知,提升学生在未来发展中的应对和可能。

二、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德育的促进作用

(一)转化感知理解 单纯的德育教学,最多只能添加事例来帮助学生进行思维的发展和对道德理念的理解。但是信息技术课堂的丰富性和新颖性,保证了学生在德育学习中,不会对道德教育产生抗拒心理,而是将这种德育教学转化成了一种感知的理解教学。学生在信息技术教育中,通过计算机应用,对课程中更加形象地文字、图形、声音、影像等等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感知和理解。将这种道德理解,最终反映在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中。把从小事的行为上改变,渗透到信息技术教学中,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完成德育的培养。把硬性的输出教导,转化为感知理解教育,这就是信息技术对于德育首要的促进作用。

(二)创新影响体验 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教学中,创新教学方式是不同于以往的课程,需要探索、需要讨论的。可以说,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本身就是带着创新教学方式的一门课程。小学生的社会经历少,体验少,相对的道德和情感的体验就是少的。那么信息技术的教育优势就得以体现,那就是创造更多的新奇的体验。这些体验并不需要实实在在地发生,只需要是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课堂进行模拟就可以了。学生通过这种创新的方式,获得自身对生活的新的体验,也就是获得了自身对于认识的新的理解。在体验中丰富自身的道德情感。

(三)建构互动的课堂 信息技术教学对于实践的高度重视性,对于建构一个互动性的课堂有着很大的前提优势。在信息及时教学的互动中,学生的主体思想更容易偏向教学内容,这个时候在教学内容中结合德育教学,就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互动的课堂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形成了一个知识的体系,道德认识和发展,就在这个互动的知识体系中被学生自我吸收,成为他们自己的道德观念和认知。这样通过互动的课堂学到的道德知识,更容易建立起学生自己的正确价值观,有效地提升了德育教学的效果。

三、德育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的渗透方法

德育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的渗透方法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就是将教材内容、实践教学和德育教学三方相互结合,作用到课堂中。

(一)《综合实践活动》与德育的结合 人教版教材三年级教材最后课程为《综合实践活动》,这一课程内容,学生的自主性很大。但是《主体策划》方面,没有一个明确的定向。这个时候,教师完全可以根据德育教学的需求,定向一个正向的道德理论为教学主体策划的方向。学生在德育的框架内,进行主体的策划,就会产生自身的道德理念、想法,这些想法可能还不够成熟,那么在课程最后的《评价与交流》,教师就可以进行正确的引导,将学生的道德理念给予纠偏。这个过程,是由教师引导,学生自发的道德观念的思考,最终也是作用在学生身上的。对于学生的德育培养有着非常大的正面作用。

(二)《浏览网站》与德育的结合 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学期教材的第一课即为《用浏览器上网》。其中分别有《访问网站》和《浏览网站》的教学内容。如果只是教学生打开浏览器进行内容浏览,那么这个教学是一个基础的教学。如何将德育内容和上网浏览的内容结合到一起,才是教师需要思考的。这里给出的方法是,直接将学生的浏览内容进行规划,让学生浏览到正确的道德理念的网站。如政府机关对外网站、教育类网站、国学类网站等等。或者直接给学生一个作业命题,如:当生活中遇到交通违章或事故时需要登录哪些网站和做哪些处理?对于父母的工作你有哪些了解,网上有哪些介绍?对于学生发散的思考方向,不需要过多的约束,教师只要给予一个明确的德育方向引导就可以了。

四、结语

信息技术作为一个现代化的技能教育,并不是和传统的德育教育相互排斥的。正相反,它在和德育教学的融合中,给德育教学带来了丰富的活力。未来,德育教学将对小学信息化技术课堂有着更多方位、更多角度的渗透,而小学信息化技术课堂也会因为德育教学的到来,给学生们带来更多的帮助和提升。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