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戚白杨
众所周知,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小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但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与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努力培养他们的自主阅读习惯,不断提高其阅读能力,引导学生把语文知识运用和积累实现有效转化[1]。这样,才能不断扩大学生们的阅读范围,进而使之养成自主阅读的良好习惯。所以,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习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激发认知活动最好的方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小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因此,老师改变教学方式,在阅读教学中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始,一步一步地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能使他们养成自主阅读的良好习惯。教师在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前,必须要让他们明白阅读的目的是什么。众所周知,阅读的目的是从文本提取信息,进一步与阅读者大脑中已有的知识相联系,从而达到深入理解文本的效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可以让小学生扩展知识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阅读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课本上的内容,更是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教师要主动探索出科学的方法来使学生对阅读更感兴趣。那么,教师在给学生进行阅读指导之前要精心地设计,通过不同的教学策略,让他们领悟和感受阅读的魅力。例如,在教学《找春天》时,教师可以事先在多媒体上播放一段春天的景象,让同学们根据播放的动画来找春天,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从而把学生引到今天要讲的课题内容中来。通过课文的阅读,课后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去教室外寻找春天的影子。这样不仅让学生对阅读产生了兴趣,更是乐于去阅读、去思考。总之,教师要下大力气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真切地体会到阅读所带来的快乐,从而使他们更热爱阅读。与此同时,在设计阅读时一定要注意层次,循序渐进。对待不同的年级有不同的阅读要求,可以让学生做一些不同层次的阅读,感悟阅读材料中的情感,提升阅读能力。
新课改实施以来,语文教师充分践行新课改教育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倡导学生学会分享各自的学习方法,进而实现共同提高的目的。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分享教学是小学生比较喜欢的一种教学方式。因为它可以让学生在交流中掌握知识内容,学习氛围轻松,毫无压力感,也更容易学习到一些新的内容。教师在开展分享式教学活动时,应事先做好各项教学准备。这就需要教师拥有极高的专业素养。教师要把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拿出来让大家共同讨论,让学生们在阅读过程中把自己的心得及时分享,这样有利于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提升[2]。例如,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之前,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和查阅一下关于鲁迅先生的相关资料,以及他所写的一些小说文章。让学生对于鲁迅先生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们把自己课外阅读到的一些知识内容点分享给其他的学生听。教师也可以推荐学生去读某本书籍。“你觉得哪个故事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就会发表感言,从而引入今天要讲的课题内容。通过对课外知识的相关预习和同学之间的交流分享,能使课题的学习更加投入,这样也是在无形之间鼓励学生去多阅读,去积极阅读掌握知识,培养了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而学生通过课前大量的阅读,能更好地学习课文知识内容。学生有了阅读的习惯,学习语文课程自然是轻松了。
教育心理学研究认为,阅读是一种心智活动,需要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而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发挥课堂的主导作用,要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不单单是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还应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阅读的习惯[3]。阅读方法有很多,最主要的是培养学生信息筛选能力。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能够熟练提取文本中的信息,并处理信息,将阅读材料中值得熟记的部分记录下来,用于处理提出的问题。经过日积月累,他们的阅读能力就会逐步提高。在阅读的过程中还应让他们养成摘抄的习惯。在阅读中遇到非常好的段落时,就用笔把它们摘录下来,这样做有很多益处,一方面可以提高小学生阅读时的筛选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增强知识的积累量。在阅读中,可以把平时看过的报纸、杂志上对自己有帮助的内容剪下来,进一步地丰富自己;可以学着梳理文章所述事件的顺序,对自己阅读过的文章进行整理分类;可以将获取的阅读片段运用于自己写作中,活学活用,且使知识得到巩固,一举多得。例如,学习诗词《浪淘沙》,这是一篇写古代历史的词,中心思想在诉说了词人心中无限的痛苦,表达了他的亡国之痛。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背诵熟记,感悟词人的心情,还可以让学生摘抄词中的经典的句子,以便日后可以引用。这样使学生能够牢记自己所阅读的知识点,对于写作水平的提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现代教育理论重视家长教育的重要作用,认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发挥家长的作用。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的提升固然需要通过课堂完成,但也应该发挥家长的监督与指导作用,让学生养成课后自主阅读的良好习惯。教师可以通过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下共同完成[4]。例如,在教学《传统节日》时,因为这一教学内容涉及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课堂上教师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对传统的节日进行思考,再播放多媒体课件,进行补充和讲解,课后,教师就要和家长取得联系,让学生在课后把这个任务完成好,与上面开展分享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日后进行读书感想汇报。这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地位。学生通过查找资料、调查采访、小组合作、动手实践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了解传统文化知识,感受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在教学这一内容时,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揭示课题后,让学生说说生活中有哪些传统节日,它们的来历是什么,要学生们深入而全面地了解这些中国传统节日。这就要教师及时梳理学生所提出来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进入自主学习探究环节。与此同时,要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完成,要求学生把节日的汇报分别采用介绍资料、演一演、做表格的方式来完成。这样,学生们就会与家长共同讨论中国传统节日方面的有关文化知识,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巩固了课堂中所学的知识。
我们知道,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很强的学科。而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并能够运用到语言实践中去。实践证明,阅读的习惯是通过实践培养起来的。有了好的自主阅读习惯之后,学生的阅读量就会一步步提升。可以让他们从阅读中去不断领悟,慢慢地掌握正确的方法,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5]。小学语文课本容纳的知识量远远不及课外阅读内容,大量的语文知识在课外,这就需要同学们在课后业余时间去阅读更多的课外书籍。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的时候,要正确地引导小学生多读一些课外书。各种教育报刊都是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资源。例如,在教授《我来编童话》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课外童话书籍的分享阅读活动的形式来进行,可以让学生们把所看过的童话故事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换,可以把自己编写的童话故事读给同学听,这样让学生去阅读,也能学以致用。教师也可以给予奖励机制,每个月评出一名课外阅读书籍最多的学生予以奖励,并以此为榜样,鼓励学生在课外多阅读,让他们养成定期阅读的好习惯;也可以布置一些课后阅读感想等,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后记录自己的所感所想,这对提高阅读能力有着不小的作用。
认知心理学家奥苏泊尔认为:“有意义的认知活动既能够提高个体的学习能力,而且能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稳定的学习方式。”由此可见,阅读习惯的形成与认知能力存在一定的关系。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形成对今后的学习与生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阅读习惯的培养让学生有浓厚的阅读兴趣,并学会了如何阅读。此时,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展示阅读能力的机会,以增强学生的阅读信心。教师可以坚持每天利用一节语文课的前几分钟时间安排同学们进行自我阅读所带来的快乐进行分享,让孩子们展示阅读成果,分享阅读快乐。例如,在教学《不懂就要问》时,教师可以让同学们针对阅读的词句进行提问。同学们会对某个词句发生争议。如有学生在展示自己搜集到的成语时,错误地把“春夏秋冬”一词归到成语类中,这就属于典型的不良阅读习惯。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用来自主思考,共同解决他们心中的疑问。这样,不但让学生学会了自主阅读,更让他们在阅读中学会了自主思考。同时,也让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进而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的激情。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会掌握良好的阅读习惯,让良好的阅读习惯助力学生阅读深入进行,从中感受到“我读书,我快乐”的目的。
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人类的认知活动是在积极的情感体验基础上进行的,并深刻影响着思维意识的发展。”长期的应试教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阅读活动,甚至让小学生感受不到童年生活的乐趣,更不可能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习惯。这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不符合,让阅读活动成为知识的灌输。因此,我们应该丰富学生的阅读活动。通过丰富阅读活动激发学生的内心体验,让小学生在阅读活动中感受阅读的快乐。例如,在教学《羚羊木雕》时,为了让学生理解这篇课文,改变传统机械的阅读模式,为学生设计出快乐阅读的教学情境。利用小学生喜爱表演的这种心理特征,让学生通过自编自演把课文的内容情节展现出来。这样,让所有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得到激发,并且在体会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感知人物的性格特点,进而产生积极的内心体验。
语文学科的内涵与外延是相等的。小学语文教学应该树立大语文观,让学生不仅在课堂中获得知识,而且能在生活实践中体验知识。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能仅仅满足于教材,局限于教材,而应该立足于教材适当地向课外延伸。如教学完一篇课文后适当地进行拓展延伸,再赋予课文以更多的内容,以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我们知道,生活是语文知识的源泉。适当的课外阅读可以为学生注入更多新鲜的知识,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感悟知识。例如,在教学《春晓》时,就让学生搜集一些有关描写春天的诗词,课堂上请他们将搜集到的材料介绍给大家,进行集体分享。还可以不定期开展阅读交流活动,看看谁搜集有关写春天方面的诗词多,谁背诵的有关春天的诗歌多,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这样,既有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也实现了语文教学由课内到课外的延伸,从而体现了大语文教学观。
综上所述,培养小学生自主阅读习惯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就需要教师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开始,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对未来的学习与工作都是有帮助的。所以,教师要立足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同时要求家长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监督,从而使学生能有一个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