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题教学的优化策略

时间:2024-05-07

☉李 艳

问题解决题是小学数学练习中的重要题型,主要用于考察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相信身处教学前沿的诸位教师也深有体会,学生应用能力水平的高低,不仅反映着数学教学质量的好坏,也是对教师能力的考查和检验。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一味“讲”,也应适当关注“练”,并注重把握“练”的度,避免因过度的练习,消磨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握学生的学习需求,“对症下药”,才能使问题解决题的教学获得优化,使学生真正受益。

一、优化问题设计,感悟解题策略

如何优化问题的设计是教师进行问题解决教学的关键。问题问得恰到好处,才能够启发学生思维,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望[1]。教师在设计课堂问题时,不能简单地抛出问题,而应当从“激趣”角度出发,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迫切地想获得新的知识。对此,教师可以尝试运用生活化元素为学生设计启发性问题,以此来激活学生的答题兴趣。

例如,教师在教学“角的度量”时,并未采用以往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两个角的大小来认识角的度量,而是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设计了一个游戏情境,让学生通过玩《愤怒的小鸟》游戏来感受角度变化的乐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进行有效引导,学习解题策略

(一)引导把握关键词

问题解决相较于其他题型而言,文字较多,需要学生有一定的读题基础。对于大部分小学生而言,年纪较小,注意力难以集中,常常会出现“读了下句,忘了上句”的情况。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指读”和“圈关键词”的策略进行读题,帮助学生找准解题信息,读懂题目要求。在学生读题时,一边用手指“指着”题目信息,一边用笔“圈关键词”,更有助于集中注意力,使学生养成边读边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例如,教师在教一年级学生做问题解决时,教材中出现了这样一道题:“有24 条红金鱼、10 条黑金鱼和6 条黄金鱼,红金鱼和黑金鱼一共有多少条?”于是,教师要求学生边读边用手指出相关文字。在学生读完题目后,教师又要求学生在“红金鱼”上面标记对应的数量“24”,在“黑金鱼”上面标注“10”,并圈出问题的关键词“一共”。当学生再次回顾题目,也就明确了题目的重点信息,知道要排除“6”做加法运算,列出正确的计算公式。可见在问题解决中,“指读”和“圈关键词”的重要价值。

(二)引导学生画图

1.在画图中发现错误

相信不少教师常常会碰上类似的情况:学生已经意识到自己出错了,却找不到错在哪里。这主要还是由于学生没有真正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对此,教师可以借助画图,帮助学生找出错误点。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解决问题“小刚有10 枚邮票,小明有6 枚邮票,小刚再给小明多少枚邮票,两人的邮票就同样多?”时,学生不假思索便根据已有知识经验写出了式子:10-6=4(枚)。很遗憾,这个解题是错误的。考虑到这一问题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而言,在理解上存在一定困难,对此,教师借用一些简单的图形表示邮票,通过画直观图帮助学生理解问题信息。

在图片的辅助下,学生认识到,之前的式子错在将小刚多出的邮票全都给了小明,这样就导致小明的邮票数反而比小刚多了。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发现,只需要小刚将多出来的部分分出一半给小明就行。正如这一案例所示,借助画图能够将抽象化为直观,方便学生理解题目用意,找准错因,进而顺利解决问题。

由此可见,教师对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需求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因而能够做到“按需培养”,以此促进学生能力的有效发展。

2.在画图中理清思路

部总关系和相差关系是现行教材中一年级学生需要掌握的数学知识。在一年级的上学期,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数学知识积累,懂得“用括线和问号表示的实际问题”,因此在解决数量关系相关问题时,教师可以引领学生通过画线来理清题目要素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分析问题。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解决“已经摘了23 个桃,树上还剩5个,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这一问题时,就采用了画图策略,带领学生进行解题。学生通过画括线,明确了“23”为已摘部分,“5”为余下未摘部分,题目要求原来的总数,因此,学生用问号在总数位置进行标记,由此得到括线图。此时,学生再次回顾括线图便能整理出其中的关系:已经摘的部分+剩下的部分=原来的总数。接着,教师对原题目稍作修改,变成了“摘了28 个桃,吃了一些还剩7 个,吃了多少个桃?”,让学生自行完成画括线图,并列出计算公式。学生根据此前的经验,很快便画出括线图,总结出了新的数量关系:摘的总数-剩下的部分=吃掉的部分。

可见,在恰当的时候将画图引入问题解决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清解题思路,实现“问题解决”的第二层目标。

三、熟悉问题类型,掌握解题规律

在学生积累了一定的数学经验、能够运用一定的数学方法自主解题后,便进入了辨别题型阶段[2]。在这一阶段中,教师要重视因势利导,将以下两种意识渗透于解题教学之中。

第一种是审题意识。在学生拿到题目后,不要急着让学生动笔解题,而要引导他们提取题目中的关键信息,读懂题目,才能理顺解题思路。

第二种是合情推理意识。当学生读懂题目后,要引导他们根据已知信息进行推理。通过“从题目中你懂了什么,这道题属于什么题型”“说一说该题目的已知量和未知量”“哪些量可以通过推算获取”等提问,培养他们的推理习惯。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解决“电影院卖出200 张电影票,其中成人票每张80 元,学生票每张40元,总票房为14000 元,院线卖出成人票和学生票各多少张?”这一问题时,就有如下教学安排:教师通过假设法,引领学生列出虚拟票房公式200×80=16000(元)。考虑到实际票房与虚拟票房之间的缺额为2000 元,教师又通过假设,让学生将一张成人票转换为一张学生票,则票价减损为80-40=40(元)。最后,学生得出来答案:学生票2000÷40=50(张),成人票200-50=150(张)。

从上述案例中可以看出,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在熟悉题型的基础上,迅速反应与该题型相对应的解题方法,并通过反复巩固练习,实现其对各类题型解题规律的有效把握,自成一套解题方法。

四、进行有效归纳,积累解题经验

不少学生常常有一个错误认识,以为计算出答案后,学习任务也就顺利完成。事实上,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在学生完成解题后,还应注重反思。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有反思意识,引导学生在解题后回顾计算过程,从多角度探寻解题思路,以进一步活跃学生思维,加深解题认知。解题思路的形成,通常是在反复的练习、验证、反思中形成的,因此,要重视反思过程,让学生在反思中学会总结,善于总结。

要让学生形成问题解决的思路,需要通过抽象思维演绎问题的发展经过来化难为易。小学数学题虽不会过于复杂,但也会暗藏一些陷阱,有的题目会将信息故意混淆,有的题目则用暗语进行表达,以此来迷惑学生,使得他们在无意间做出错误决策。例如,在解决问题“甲、乙两个水管同时往水池中放水,甲管每分钟注水3 升,乙管每分钟注水5 升,水池容积为24 升,两管齐开,何时能将水池注满水?”时,会发现题目设计就有一定的暗示性。

该题目属于一道相遇问题,但题目全文并无与路程相关的关键词提示。在这道题中,水池的蓄水量实际上就相当于相遇路程,而注满速度相当于速度,注满水的时间相当于相遇时间。如果学生没有熟练掌握相关变式,确实难以找准解题的关键。

学生数学素养的最终形成,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娴熟的解析问题的技能外,还要求学生善于处理复杂的综合题。问题解决的题型复杂多变,并不能用单一的解题思路来顺利解答,要求学生有很强的应变能力。对此,教师应当从多角度启发学生思维,先易后难,逐步扩展,将同类型题进行多次变式,引领学生在反复练习和归纳中总结出多元化解题方案,能够独立完成综合问题的解答。

总而言之,问题解决作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常见题型,是考验学生综合运用水平、提高学生思辨能力的有效手段。对于正处于智力发展黄金期的小学生而言,学会不同的解题思路,有助于开发思维潜能,令他们终身受益。对此,数学教师应重视问题解决教学,采用科学的教学方式,聚焦于问题解决,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