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苏玉萍
微型班会是近几年教育领域中备受教师喜爱的新型教学方式,微型班会的宗旨是:“用最少时间,达最高效果”。由于用时短,受时间、地点等因素影响较小,每次仅针对一个主题进行高效探讨,所以微型班会的主题可以涵盖与学习相关的任何方面。教师与学生可以抓住日常的任一细节,随时开展微型班会,从而提高微型班会的时效性,进而大大提高教育的有效性。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仅是注重自身教学目标的实现与教学任务的完成,在教学时一味地采取知识输出,就会使得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灌输,而忽略了个性发展需求,长此以往,就会抑制学生的学习热情。基于此种情况,教师需要利用微型班会了解学生实际需求,制定个性化教学目标,进而提高教学成果。
一个人的心理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出生的婴儿阶段,到少年阶段,再到青年阶段,其心理发展水平随着不同阶段的到来而发生变化,整体呈上升趋势。这也导致每个个体在不同阶段,会产生与该阶段相符的心理特征和个性化需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尊重这种差异性,从而制定符合这种差异性的微型班会主题[1]。
例如幼儿阶段。幼儿时期的学生年龄小,缺乏自觉性,不能够持久集中注意力,喜欢打闹和表达。同时,幼儿在这一时期养成的学习习惯对未来学习具有长久性影响。因此,教师为培养幼儿养成“一日之计在于晨”的阅读习惯,可以举办主题为“我和我的故事书朋友”微型班会。教师首先需要制作2 本空白故事书,命名为《班级故事集》,然后要求学生每天阅读一篇小故事,最后将故事讲给同学和教师听,并告诉学生:“每天早上讲故事的同学会获得一枚小红花鼓励,并且该同学的故事会被记录在《班级故事集》进行展览”。学生听到后,都很积极主动地问,“老师,是不是什么故事都可以呀?背不下来可不可以读啊?是只在早课前进行吗?”教师依次回答学生问题,并引导学生探讨,“为什么故事会要在早上进行呢?”从而引出“一日之计在于晨”的学习理念,进而通过理论和实际行动,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学习习惯。
在学习过程中,几乎每一位学生都听教师讲过这样一句话:“你们是最难教的一届”。在教育发展进程中,由于社会发展、时代进步等多种因素影响,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性愈发明显。学生的个性化差异,也是时代进步的反映,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的出现与普及,知识获取途径的多元化,新知识内容的不断出现等,都在推动学生个体差异化发展。
面对这种实际情况,教师需要积极转变思想,在教学中不要将自己的思想强加在学生身上,要意识到学生有拥有自己思想意识的权利,并且由于每一位同学的生长环境、人生体验各不相同,其产生的价值观念也是不一样的,教师要尊重、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基于此,教师可以开展微型班会,主题为“我想象中的班主任”,采取不记名方式,收集学生对班主任的期望和要求,进而制定符合学生需求的教育方式,提高教育有效性。
传统班会主题多、针对性不强、流程老旧、模式僵化,无法顾及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微型班会的主体对象就是学生,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得到充分满足。微型班会拒绝形式主义与拿来主义,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感兴趣的事件,制定符合学生思维认知水平的精练主题班会内容。这样不仅有利于满足学生学习和情感的需求,增强微型班会的针对性,提高学生参与热情,还有利于做到有的放矢,通过微型班会,促使学生真的有所收获。
为了有效解决问题,微型班会在主题选择时,要尽量将主题范围控制在一定小的范围内,探讨的问题也要具有专一性。微型班会的主体是学生,因此,在选择主题时需要从学生自身的学习过程、思想矛盾、学习环境、情感困惑等方面出发,筛选出指向性较强并且具有探讨价值的细小问题。
但是,在微型班会进展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突发状况,教师需要把控全局,及时调整策略,适当将突发的问题矛盾选择“留白”,让学生专注本次微型班会主题,对“留白”问题进行会后思考,或者直接作为下次微型班会主题。
由于微型班会不受时间、地点约束,在发现问题时,可以立刻开展微型班会就问题进行讨论,因此大多数微型班会的开展没有明确的时间,具有随机性。所有微型班会不存在学生提前准备发言内容的情况,使得微型班会内容更具有真实性和时效性。
开放性问题教学也是目前教师采用的主要教学方式,其具有良好的问题延伸性,因此开放性教学与微型班会相结合,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综合学习能力。
例如,针对幼儿教育,教师为培养幼儿自觉性,设计了主题为“我们的‘自觉花园’”微型班会。首先教师需要准备白色、红色、粉色三种玫瑰形状的彩纸,白色玫瑰意为我会自觉;粉色玫瑰意为我能自觉;红色玫瑰意为我很自觉。教师将三种颜色代表三种含义的玫瑰彩纸放到黑板前,并在黑板上画出“自觉花园”,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表现,选择不同颜色的玫瑰彩纸,最后将玫瑰彩纸种到“自觉花园”里。当教师说开始后,所有学生一拥而上,现场开始混乱,玫瑰彩纸遭到摧残,“花园”也遭到了破坏,而学生却没有意识到这场混乱,依旧手舞足蹈。在安抚好学生后,教师看到惨不忍睹的现场,并没有责备学生,而是抓住开放性教育契机,针对主体特性,调整教育策略,设计新的微型班会内容,即“明天的自觉花园”。根据刚才的状况,对学生表述,“这次‘自觉花园’之所以没有成功,是因为拿到白色和粉色玫瑰的同学需要时间让其变成‘红色玫瑰’,所以再等一等,给这些同学一些时间,明天我们再开展一次种玫瑰活动,相信我们明天的花园里一定会开满红色玫瑰的。”
在教育不断深入发展背景下,教师也需要拥有更高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微型班会主题的选择,需要教师从细节出发,抓住每一个具有探讨价值的教育契机;微型班会形式的选择,需要教师紧随时代发展进程,提高自身创新意识,设计出符合学生需求的微型班会形式,进而提高教育有效性[2]。
由于微型班会主题单一,用时短,因此在出现突发情况时,教师往往会选择“武力镇压”。这种方式虽然可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安静下来,但也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因为在教学中说教的方式是学生普遍不愿接受的,会导致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
为有效规避上述问题,教师在进行微型班会设计时,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主题,另一方面需要改变单一的微型班会形式。例如,可以利用现代化技术,开展视频会议、微信、QQ 群聊等,进而提高学生参与微型班会的积极主动性,促使学生从班会中获得有效知识,提高教育的有效性。
教育的目标是育人,育高知识、高素质的人。电视节目《感动中国》专注于向人民群众传达充满积极正能量的人物事迹,在这个节目中没有大篇幅理论的说教,而只是利用镜头,将我们身边的感动事迹传达出来,这种简单的表达方法,更容易与受众群体产生情感共鸣。
基于此,创新型教师也要善于捕捉学生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情感迸发、情绪表达时的表情变化,将有意义和鲜活的表情形态、正能量行为、道德事件,通过手机镜头记录下来,让学生感受身边存在的正能量,并将正能量不断传递出去。
综上所述,随着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发展,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微型班会对学校德育和人文教育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尊重学生发展的个性化、差异化;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洞察学生心理发展,适当取舍班会主题,针对主体特征,及时调整教育策略;创新微型班会形式,打造创新型教师等方式,探讨微型班会设计、开展策略,实现教育的有效性。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