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让实验为小学数学课堂助力

时间:2024-05-07

⦿陈香兰

数学实验是在数学课堂中,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的操作与实践活动,旨在帮助学生探索数学规律、内化数学概念、检验数学猜想,是灵动学生思维提升学习力的有效手段。以往的数学课堂,教师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当成储存知识的容器,直接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毫无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而言,致使学生无法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时间久了,必将阻碍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因此,教师应对实验教学引起足够的重视,设计多元化的实验,为他们提供实践的机会和广阔的思维空间,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在“实验”中变得“可视化”,最大化课堂教学效益。

一、运用实验,实现概念内化

概念是数学的“细胞”,是构建数学大厦的基石,也是构建数学知识体系的第一要素。数学概念理论性、概括性强,传统的数学课堂中,教师对概念的教学,教学方式简单、单一,是将概念直接呈现给学生,然后机械讲解,让学生进行记忆,学生无法掌握概念的本质属性。显然,这样的教学方式是不足取的,教师应根据教学的概念,为学生设计实验,丰富学生的表象,加快概念内化的历程。

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教师拿出一副三角尺,让学生回顾三角尺上面每个内角的度数:⑴90°、60°、30°;⑵90°、45°、45°,不难发现,它们的内角和都是180°。但如果现在就揭示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学生肯定难以接受。于是教师问道:“是不是任意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呢?”于是教师让学生进行实验:先在纸上任意画一个三角形,然后想办法探究它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学生很快进入到了实验操作中,首先画出三角形,然后想办法进行验证。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学生想到的验证方法有:运用量角器,量出所画三角形每一个内角的度数,然后相加;也有学生将所画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剪下来,然后拼在一起;③也有学生将所画三角形的内角折在一起,看是否可以拼凑成平角。通过实验,学生们得出了三角形内角和为180°的结论。

上述案例,教师针对所教学的概念性知识,为了强化学生对概念的认知,教师直击学生的思维,为学生设计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抓住概念的本质,提升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刻性。

二、运用实验,促进规律探索

数学知识体系中,有很多的定律、法则、规律、结论,这些内容的学习,如果教师直接将知识告知学生,学生难以理解。因此,对规律性知识的教学,应让学生经历发现、探索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的告知。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具有思维含量的实验,通过层层深入,引领学生发现规律,得出结论。

在教学商不变规律时,教师并没有直接将商不变规律的具体内容直接告诉学生,而是为学生设计了这样的实验:在屏幕上出示了一道很简单的除法算式60÷20=3。然后引导学生将这道算式中的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然后再求出每道算式的结果,观察一下,看看有什么发现。学生们很快进入了实验中,有将被除数和除数同时缩小的,如:(60÷2)÷(20÷2)=3;(60÷4)÷(20÷4)=3;(60÷10)÷(20÷10)=3;也有将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的,如:(60×2)÷(20×2)=3;(60×3)÷(20×3)=3;(60×4)÷(20×4)=3……写出这些算式后,让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学生们发现:在除法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者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教师趁势揭示商不变规律的内容,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发现进行了完善。

上述案例,对于规律性的知识,教师没有直接告知于学生,而是为学生设计实验,为结论的得出铺平了道路。学生在完成实验的过程中,逐步触及知识的本质,提升了学习效果。

三、运用实验,提升运用能力

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是小学数学课堂的重要目标,也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以往的数学课堂,教师在教学新知后,设计机械、重复的练习,压缩学生的思维过程,造成思维断层。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营造实验的情境,培养学生举一反三、活学活用的能力。

在教学比例时,教师向学生问道:“我们学校最高的,有多高?”尽管学生们每天进出校园,但没有一个学生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于是,教师将学生带出教室,测量出不同竹竿的长度和影子的长度,并进行记录、计算,学生们发现这些竹竿和影长的比值是相等的。于是得出结论: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物体的高度和影长成正比例。这时,教师将学生带到学校最高的大树前,启发学生思考如何测量出它的高度。有学生提议,可以先测量出大树的影长,然后运用刚刚的结论进行解答。学生们很快确立了方法,并付诸实践,顺利地得出了结论。

列夫·托尔斯泰曾说:“知识,只有当它靠积极的思维得来,而不是凭记忆得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识。”上述案例,教师在完成教学内容后,为学生设计了实验,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总之,在数学课堂中运用实验,可以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从“听数学”转变为“做数学”,变“观看演示”为“动手操作”,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激活学生的思维,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让数学课堂彰显生命的活力。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