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张跃梅
语文课堂是鲜活的,面对文本,学生的感知体验也是丰富的。但当下语文课堂都是表现为一个问题向一个答案的追寻过程。教师就成为答案的传道者。这种教学无形之中就泯灭了学生的内在个性,有的为了凸显所谓的“求异、发散”,故意标新立异的情况更是屡见不鲜。这样的教学容易产生认知的误差,同样无益于学生素养的基本发展。尤其是学生在文本价值的感知上出现了问题,我们的教学该如何进行引导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谈谈对这一方面的思考与实践。
由于学生理解能力和生活经验的限制,很多文本与学生当下的现实生活有着一定的距离,他们在感知文本、理解内涵时,往往出现遗漏甚至是偏差的现象也就在所难免,教师就需要采用告知的方式,激活学生的反思意识,从而形成拨乱反正的教学效果。
如在教学《牛郎织女》时,有部分学生认为王母娘娘之所以拆散牛郎织女,是为了遵守天庭制度,是铁面无私、大义灭亲的高尚之举。这样的理解显然与民间故事创作的初衷背道而驰。教师先是对学生能够创造性地理解进行了表扬,但随后又引领学生结合文本的语境具体思考:天庭的制度是什么?你觉得这样的制度合理吗?从而让学生认识王母娘娘的行为背后揭示是天庭制度的不合理,王母行为只是为了彰显自己的权威而已,将学生的认知引向了伦理道德与制度合理性层面上来,深化了学生对文本的认知。
学生有自己的认知与理解,这是应该值得尊重的。但这种体验如果有悖于普世价值,就需要教师及时的指出问题,并依循着他们的认知思维厘清自己的错误。这就意味着尊重学生的个性化体验是应该的,但必须要建立在一定的标准和共识之上。如果教师只能局限在惊叹之中,打着尊重的旗号,对学生的错误不闻不问,那就完全是在误导学生。因此,在学生对文本的感知出现错误时,就应该立场鲜明地告诉学生,并让学生在自我反思的过程中实现对文本的深度解读。
由于文本内容本身的复杂性,加之学生自身生活经历、思维方式的完全迥异,他们对于核心问题的认知没有原则性的大问题,但在程度把握、维度探寻上时常会出现一些小的偏差。然而教师往往对这样的偏差认知熟视无睹,最终导致学生细致性辨析能力的丧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语文核心能力的不断发展。
例如在教学《公仪休拒收礼物》时,很多学生对公仪休“拒收礼物”的行为难以理解,产生了这样的认识:有的说公仪休小题大做,收一条鲤鱼并不算什么,根本谈不上违法;有的学生甚至认为公仪休有点狡猾,不想接受还说自己闻到鱼腥味就想吐……由此看出,学生对当时的文本背景和传统习俗还不够了解。教师则为学生补充了《史记》中关于“鲤鱼”的典故,从而让学生认识到鲤鱼非同一般,在当时是一件非常珍贵的礼物。在这样的资料拓展中,学生纷纷认识到管家的主人就是利用公仪休的这个嗜好,想和他套近乎,从而认识到公仪休的拒绝,正是一种清廉的表现。
学生还处于生命的成长阶段,他们对于美丑、善恶的分辨能力还有待提升。从学生原来的认知来看,具有高尚品质的公仪休却成了一个嗜鱼如命、目光短浅、油腔滑调的小人了。任何一篇文本的产生都有着其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教师切不可将多元解读异化为多元标准。这一案例中教师正是紧扣学生认知上的偏差,为学生拓展了相关资料,创造条件引领学生修正自己的观点。
教材文本的价值和意识应该高于学生现有的认知能力,这样才有学习的“嚼劲”,学生才能从中吸收营养。但这种“嚼劲”的存在,常常会形成学生认知的障碍,教师就需要在学生产生困惑时,打开学生认知思维,丰富学生解构文本、体悟内涵的路径。
如在教学《狐狸与葡萄》时,面对想尽办法但却没有弄到葡萄的狐狸,形成了“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酸葡萄”心理,大家究竟应该怎么看待呢?尤其是当下社会呈现出来的开放、多元状态,对这一问题的认知就不能完全局限在原有的层面上。为此,教师就需要引领学生先从固有的认知出发,让学生认识到这是狐狸在自己安慰自己,也是一种自我欺骗的行为,意义不大。随后,教师则从当下社会的普世价值出发,鼓励学生探讨:狐狸的做法究竟有没有什么可取之处呢?从而将学生的思维引向自我安慰、调整心态、减轻压力的维度上来。
这种结合时代文化背景的个性化体验,应该得到教师的充分认可。学生的认知只要不违背真善美的基本原则和文本的价值取向,就应该被欣赏、被尊重。教师所需做的就是进行艺术化的点拨与引领,切不可给予强行硬塞,否则就会拐进另一条生硬的胡同。
著名文学评论家刘勰在其论著《文心雕龙》中指出:才高者原其鸿裁,中巧者猎其艳辞。阅读本身就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落实文本价值,就需要以尊重为前提,将阅读的权利交还到每个学生手中,让学生在教师不断的告知、点拨与引领的过程中对自己的认知进行完善、修正,不断逼向文本表达的真意。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