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提起传统时,我们在说什么?

时间:2024-04-24

文|梭 梭

提起传统时,我们在说什么?

文|梭 梭

“小鲜肉”一向是无敌的,可是这一次张艺兴却在电视剧《老九门》中遭遇“滑铁卢”,只因为他在剧中饰演的戏曲名伶“二月红”的扮相太业余。

原本呆萌可爱的张艺兴在行内人看来其实是非常适合京剧扮相的,可是业余的京剧化妆让他的虞姬扮相丑出了天际。有行内人指出,专业的京剧演员化妆是要勒头的,这样能让五官都吊起来,眉毛眼尾的妆都是要向上挑,看起来更精神。张艺兴则明显没有勒头,眉毛完全是一字显得非常没有精气神,或者说非常丧气,再加上胭脂、片子、服饰、举止等细节的疏忽,很难让人相信他是一个京剧名伶。事实上,演员通过化妆、服饰、表演等各方面的努力就是为了赢得观众的信任,进入自己表演的规定情境中,进而相信整个故事,才能看得进去,看得下去。一部作品要是输在最容易克服的妆容细节上,那真是很难让观众对其他部分有更高期待了。更何况《老九门》这种民国盗墓题材作品中,传统细节比比皆是,一点做不好,很容易变成“满盘皆落索”。

同样是运用京剧元素,当年的《霸王别姬》因为《老九门》如今又被屡屡提起,片中张国荣饰演的程蝶衣之所以能够成为影史经典,固然有人物设定和演员个人表演的成功,但影片对细节的雕琢也是功不可没。可以想象程蝶衣如果顶着二月红的这副尊容,还唱着“我本是女娇娥,又不是男儿郎”,观众会作何等感受?《霸王别姬》是不是还能成为经典?如何还谈得上“通俗中见斑斓,曲高而和者众”?

运用传统元素,在如今的影视剧文学作品中可是一个热门,为的就是迎合越来越自信的中国观众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发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厚积薄发。但如何正确使用传统元素却并不简单,肯用心去琢磨的也更少了,反而弄巧成拙的例子因此就多了。

正在热映的国产动画《大鱼·海棠》对中国传统文化可以说是倍加推崇,故事中的很多关键情节都与传统文化息息相关,但也有人批评其只有传统文化的空壳,并未真正领会传统文化的精髓。这还得从影片中的配角们说起,片中的赤松子、火神祝融、厚土、句芒、混沌等人的设置,灵感来自古籍《山海经》、《列仙传》、《搜神记》、《诗经》等。创作者也表示,创作过程中会时不时翻阅《山海经》、《淮南子》、《诗经》等古代典籍。可以说,他们对这些传统典籍的应用,就像是给观众打开了一扇大门,让人们看到了丰厚的传统文化宝藏。可令人遗憾的是,创作者对传统元素的应用仅仅止步于此,这些传统怪兽的出现仅止于现身,并未发挥更多作用,使人觉得难以解渴。

对于传统古籍的再挖掘,《大鱼·海棠》并非孤例。如今影视文学游戏等各行各业都流行“IP论”,寻找一个好IP成为首要任务。在这样一个疯狂求索IP的年代里,充斥着上古传说,被誉为“史地之权舆,神话之渊府”的古代奇书《山海经》因此重新火爆起来。2015年火爆一时的《捉妖记》《大圣归来》中都有《山海经》的影子。不管是《捉妖记》中长着六个手脚的萌萌哒小妖王“胡巴”,还是《大圣归来》中和孙悟空作战的大反派、没脸没形的大肉虫“混沌”,都是创作团队翻遍《山海经》,从那些稀奇古怪的妖物身上学习构造法则,再创造而成的形象。

在游戏行业中,《山海经》更是备受欢迎。一位北大专门研究《山海经》的教授表示,一家国内知名游戏公司邀请他去给员工们讲课。但并不是因为他们对古典文化有兴趣,而是要开发一款和《山海经》有关的新游戏,教授不用讲文学理论和典籍史料,只要说说《山海经》里的怪物都长什么样就行了。对于《山海经》感兴趣的不仅有中国人,好莱坞也没放过它,《博物馆奇妙夜3》中就有《山海经》中的九头蛇妖相柳和主人公大打出手。可以看出,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创作者对于《山海经》的理解都止于一本现成的“妖魔鬼怪全集”,并没有更努力地去开发它的丰厚价值。

《山海经》如今备受追捧,是因为它展示了中国人思维最奔放、想象最自由的时代,对于只是信仰“拿来主义”的现代人,当然再难有那样的想象和叙述。可是如果我们对传统的推崇仅仅停步于靠着对传统的罗列、展陈去赚钱,而不能从中汲取精神灵感和精神的传承,去探索更广阔的世界,注入新的生命力,那还能说是对传统的真正推崇吗?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