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赵荣红
学校始终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特别是年轻教师专业发展作为学校发展的第一要务,积极营造“在辛苦与快乐中成长”的工作氛围,倡导“尊重+公正=快乐”“实干+巧干=效率”的工作原则,力求在教师中形成自我发展、自我提升、自我创新的内在发展机制,全面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
第一,推行两个模式,让教师发展有重点。
“教研科研一体化”的校本研究模式。围绕“打造高效自主课堂”这一教学研究重点,学校每学期确立1-2个研究突破点,化大为小,层层推进,如学标的制定与达成、问题设计的精准性、活动及规则的适切性和趣味性等。各教研组和教科研小组根据研究主题定期开展活动。例如,上学期末,教科研小组进行了“规则的适切性、趣味性”专题总结会。大家交流了自己对规则的理解及如何依据活动制定恰当的规则。此外,教科研小组根据研究主题设计观察量表,开展课堂研究,推出示范课。教研科研一体化,使科研不再神秘,不再高不可攀,使教研内容更加明确,教研方式更加规范。
“体—线”式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将教师专业学习、常规教研、校本培训整合為一体,将课前准备、上课行动、课后反思串联成一线,使教学实践与教师学习、教研、培训有机结合,“线”“体”交融,并列推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建立教师自主学习资源库。每学期干部教师通过多种途径搜集关于“打造高效自主课堂”的理论知识、课例、教学设计、课件等,分学科、分年级整理在不同文件夹内,供教师随时学习使用。学期末,教研组长将本组成员搜集的资料整理后上交教学办。
专题式听评课活动。每学期初,我们对全体任课教师进行常态课普听,课后围绕本学期研究重点与任课教师进行详细的评课、议课。每次常态课,我们均要求同学科、同教研组教师参与听评课,一改过去领导评课唱独角戏的状况,变“一言堂”为“众言堂”,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地位。同时,每一次评课既是对上课教师课堂教学情况的诊断与指导,又是对所有听课教师的集中培训。教师在听评课的过程中转变了观念,提高了认识,起到了一举多得的作用,确保了专题研究扎实、有效地推进。
第二,提升三个内力,让教师发展有信心。
“敢争创”精神铸合力。自2012年初开始,我们每年对教师提出一个字的要求。2012年,提出“敢”,鼓励教师敢于争先,敢于亮剑,以最好的精神面貌走上改革的舞台,以“我能行、我们能行”不断地激励自己。2013年,提出“争”——勇于争先不退缩。2014年,提出“创”——创佳绩、创影响力、创品牌。“敢争创”精神的提出,激发了教师内在的教育热情,教师们围绕“自主教育”理念,人人努力,个个争先,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帮扶带机制提能力。为加速教师的专业发展,我们采取了师徒结队、专家引领、骨干示范、观看名师课例等方式。在听课学习时做到“三看三反思”:一看名师或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处理生成,反思自己在教学中是否把握住了教育时机;二看名师或老教师如何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反思自己在这方面做得怎么样;三看名师或老教师如何把新课程理念运用于教学实践,反思自己运用新课程理念的状况。每次专家来校,尽量安排年轻教师上课,听完专家评课意见后写下自己的感受。这种有目的的听、思、做、改的过程,促进了教师能力的提升。
内修外练强功力。学校明确提出要加强“五功”的修炼,即课标研读功、教材分析功、教学设计功、基础基本功(包括“三字”,即钢笔字、粉笔字、毛笔字;“两hua”,即简笔画、普通话)、反思提升功。先后进行了课标辅导、课标知识竞赛、说课竞赛、教学设计比赛、朗读比赛……为每位教师准备了小黑板和书法字帖,每周上交2份书法作品,每月评价一次。同时,积极选派教师外出参加培训和区级各类比赛,如解题竞赛、说课竞赛及各类赛课,内外兼修,全面提升了教师素质。
在一个又一个的活动中,教师的自主性得以发挥,教师的教学观念有了明显转变,教学方式不断丰富,而且“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教研之风在校园内逐步形成。在一次又一次的历练中,教师们体验着研究的快乐、成长的幸福。
编辑 _ 李刚刚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