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在美育文化场域下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时间:2024-05-07

李志伟

我的一位学生曾经画出了这样一个故事——在海边,每天都有很多海星被冲上岸,这些海星会被做成工艺品售卖。但是,有一个小女孩每天都会在退潮的时候把这些海星捡起来,一个一个地扔回大海里。有人问她:被扔回去的海星还会被冲上岸来,这样做有什么意义呢?女孩说,只要有一个永远都不会被冲上岸,那么她所做的事情就是有意义的。

分享这个故事的时候,学生们讨论着通过这个故事感受到了什么。很多学生在故事里感受到了不放弃的精神,抑或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对弱小生命的悲悯情怀。我想,这些情感体验都蕴含着一种人格内涵。而教育最终要解决培养什么人的问题,通过美育进行人格培养,影响和塑造受教育者的生命,让他们拥有良好的生命状态、优雅得体的行为方式、乐观的人生态度以及高贵的精神,通过培养学生向上向善、至真至美的行为追求,让他们成为由内而外散发灵性的精神高贵的人。良好的生命状态是在一个文化场域里经过长期润泽和涵养而生成的,因此,学校文化建设应该以构建美育文化场域为基点,实现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育人目标。

关注教师优质生命对人格培育的影响,构建美育文化场域

教育是生命影响生命的事业,教师的行为示范、审美价值追求直接影响与他们朝夕相处的学生,浸润、涵养学生的生命成长。因此,每一个教师做好自己,就是在做最好的教育。培育教师的优质生命,是构建美育文化场域,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关键所在。

1.构建精神培育生态,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是培育教师优质生命的前提

精神培育生态的营造对人的影响是无形的,也是深刻的。学校提倡打造“好人学校”,以师性修养为抓手,建立“倡自修、重成效、严制度、正导向”四位一体的师性修养长效机制;坚持构建良好的精神培育生态,以涵养的方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教师队伍建设的各个方面,将打造合格、可靠、价值观正确的教师队伍作为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首要之举。

良好文化氛围下,教师队伍建设坚持师性修养和道德自律的统一,使教师通过师性修养的锤炼树立坚定地做“教育引路人”的信念,用自己良好的生命状态和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引领和影响他人。由此,学校涌现出大批优秀教师,他们成为全校乃至北京市百姓心中的道德楷模。良好精神生态的营造和优良作风的带动,让优秀、高贵的品质融入每一位教师的精神血脉。

在这样的美育文化场域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立足于立德树人的方向和目标,从而有效地涵养学生的必备品格,培养拥有良好的品德修养、厚博的爱国主义情怀,能够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拥有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对党的使命和国家的事业有强烈认同感的学子。

2.追求教育工作的赋能增值,注重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培育教师优质生命的基础

深化教育改革要求改进学科教学的育人功能,强化教师育人能力的培养。教师需要树立“把学生放在中央”的教育价值观,把自己作为基础教育阶段培养链条上的一环,打通自身的知识能力结构和基本意识,以核心素养培养为目标,致力于九年甚至十二年长链条人才培养,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要拓展教师成长的资源观和意识观:在区域上,教师要有将自己放到集团中、学区中、盟贯带中连贯培养的意识及资源观和课程供给观;在领域上,要设计打破学科界限、跨学科深度融合的课程;在课堂上,要从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的角度来组织教学,对教育教学各环节进行结构性提升。这就要求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术业有专攻”,更要跨界学习,博采众长,学会合作,依靠团队合力攻坚克难,追求教育工作的赋能增值。

学校建设教师学习共同体,全面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在组织机制上,建设项目式群主管理模式,构建新型合作关系,形成主动发展的内在驱动机制;实施集团教师培训研究基地建设计划,集聚和培养专业团队。在运行机制上,坚持“靶向培训”的原则,即根据被培训对象的实际需求制定培训任务,以保证培训的实际获得。此外,坚持“因势定训”的原则,对应发展目标提供培训课程。在实施内容上,坚持目标导向,重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依据教师队伍一段时期内呈现出来的实际问题和有待解决提升的地方,精准、动态地设定目标,加强教师的专业精修和兴趣选修,关注前沿理论和问题;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教师教育课程体系,融入教师培训,从传统文化中发掘和遴选核心素养,促进教师对核心素养的理解,引导教师专业发展方向。

教师学习共同体模式的建设为不同学段、不同学科、不同知识结构及智慧水平、思维方式和认知风格的教师提供一个交流经验、分享智慧、润养身心的平台,也為不同职业发展需求的教师提供了更为自主、多元化、有选择性的培训平台。契合了教育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范式的转变,有助于教师紧跟教改形式,提升发展能力、服务能力和加工能力,转型升级教育教学策略,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有助于教师拓展资源观、课程供给观和贯通培养意识,形成主动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实现教师能力结构的供给侧结构改革,服务于更多的学生,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关注课程美育对人格培育的影响,构建美育文化场域

教育的重要载体是课程,学校的工作只有课程化才会拥有旺盛的生命力,美育也是如此。在学校层面,关注课程美育需要抛开功利思想,把美育真正放在五育并举的重要位置,将其视为人的全面健康成长的必需品而非附属品,将美育课程开足开齐。鼓励教师在关注生命成长、尊重生命成长规律的前提下,丰富完善精神培育课程。学生社团、学长课堂、校园“参议政”、校园讲坛、文化游学、博物馆之旅、名人故居行、走进名企、走进高校、走进军营、走进自然等课程开拓了学生视野,让学生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凸显了教育的生命性、生长性、生成性。我们深知,个性化、特色化发展的核心是学生的本性,我们给学生以生命需求的,学生报我们以生命的成长和精神的发展。

此外,教育教学中强调全员美育的观念,让教师真正意识到并做到课程美育的开发和渗透。语文课堂渗透的文学情思之美、数学课堂展现出来的逻辑之美、哲学的思辨之美、生物学的生命之美,甚至教师设计的精美板书、规范绘图都会带给学生综合的审美体验。这些显性或隐性的课程,只要有意识地开发和引导,都可以支撑学生整个成长过程,从而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学生自身感性与理性的和谐,进而实现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

关注实践活动的熏陶和润养对人格培育的影响,构建美育文化场域

生活中的美是无处不在的。生活中的美学并不是仅仅让学生学习美学知识,而是促进审美判断能力的形成,这就需要在美育课程构建中关注实践活动的熏陶和润养。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也要求教育者以学生的实际获得为目标,把更多的资源给学生,让学生走出教室,增强实践体验,以开放的胸怀和眼界构建开放的、多元的、具有可选择性的教与学的新模式,实现学生“宽”向发展的目标,将学校打造成为适合每个生命成长、发展和完善的美育文化场域。

基于此,我们注重社会实践课程化。加强对“四个一”工程、游学实践、社团实践以及德育实践等实践类活动的课程化管理,将社会实践课程化。多学科教师课前走进国博、首博、抗战博物馆,编辑“博览手册”,明确课程目标,设计实施内容,强化教学监控与评估,保证了“四个一”实践课程系统化、规范化。我们对游学课程进行了顶层设计,制定成套系的课程化学习手册,突破了重“游”轻“学”的壁垒,使其成为拓展学习的一种必要方式和途径。课程化的社团实践是主流课程的重要补充,真正成为了学生的第二课堂,是学生相互交流学习的基地,也是开发潜能、展现自我的舞台,极大地激活了学校的课程文化。我们以“习惯养成”课程为主线,以“公民素养”课程为核心内容,坚持做到德育实践化、实践课程化。我们注重社会实践的综合化,坚持实践导向,综合培养,打开教室和学校的大门,构建广义的教育资源供给,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体验、探索,提升综合素质,满足个性化成长需求。

美育应该是始终处于情感之中的,不应该只是贴在墙上或写在文件当中,或者只是一个空洞的概念。最重要的是,教育者要通过规划和设计让它体现在学生的行为当中,让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在生活中提纯成长的养分,完成审美过程,积淀审美力量,形成审美人格。

编辑 _ 于萍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