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通过项目教学将核心素养内化到课堂教学中

时间:2024-05-07

崔琰

中国教育学会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心“第三届全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术会议”设计了以“链接与赋能:新时代教师的全专业发展”为主题的24场工作坊,来自全国各地的参会人员在主持人的带领下,组成24个学习共同体,围绕相应主题进行体验式学习、多视角对话交流,达成深度理解,获得成就体验,并对大家共同建构的成果进行总结、提炼与升华。本期,我们选取“核心素养导向的项目式教学实践”工作坊、“基于《教师培训标准》的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工作坊、“基于标准的数学学科教师专业发展”工作坊,介绍工作坊的设計与实施。

“核心素养导向的项目式教学实践”工作坊基于海淀STEM教育协同创新中心航天类STEM课程研发团队的研究成果,结合初中科学类课程标准,让参与者通过交流、观察和设计,体会如何通过项目教学开展航天类STEM课程,将核心素养内化到课堂教学中。

STEM课程来源于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这几门基本学科,也是目前全球公认的最适合培养学生未来综合素养的课程,对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核心素养具有独特价值,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科学及工程的思维和素养,解决无法用单一学科或研究领域解决的现实问题。

海淀STEM教育协同创新中心开发了具有航天背景的区域STEM课程。本次工作坊选择月球基地相关的项目式学习,是一个基于真实情境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融合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工程、艺术、经济、法律、政治等多个学科,能帮助学生形成独特的跨越学科界限的知识视野和思维习惯。在设计工作坊的过程中,将工程思维贯穿应用于STEM课程的设计、实施、评价、反思等过程中。

工作坊的流程首先是理论介绍,包括STEM教育与核心素养、项目式学习如何实施、如何在学科教学中体现STEM理念。目的是通过案例分析了解项目式学习教学的必要步骤。

接下来以月球基地设计为背景,通过头脑风暴和交流讨论,参与者概括项目式教学的主要特征并以小组为单位尝试设计一个月球生态舱。具体环节包括背景知识介绍、任务提出与分解、头脑风暴、文献调研、设计制作、交流展示、改进提高。最后,通过交流讨论再次反思项目教学实施的过程及方法。

在背景知识这个环节,首先用嫦娥四号的照片和视频吸引参与者的兴趣,通过真实的历史事件,增强参与者的爱国情怀。在学习者的调查研究环节,用三个问题(“关于月球,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还想知道什么”“我们学到了什么”)了解参与者对于月球的认识,并通过交流对月球的认知,互相补充和完善背景知识,从而引出项目主题——搭建月球基地。

接着,进入任务分布与分解环节:搭建生态舱的外部模型,并设计一套生态系统。设计生态舱是一个以工程设计为导向的项目式学习,涉及多个学科的知识。涉及的学科知识可以与相关科目的课程标准相关联。实际上,这是一个任务拆解和制定评价标准的过程,需要明确给出设计准则或设计需求,即要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约束条件有哪些。设计目标需要可视化,目标只有看得见、摸得着,参与者才能明确地朝着目标前进。任务分解得越细致,学生对项目的理解越深,项目完成的可控性就越强。

接下来的头脑风暴环节,基于参与者已知的、熟悉的问题:地球上一个闭合的生态循环系统包括哪些因素?在此基础上,延伸出未知问题:月球的特殊性可能会导致哪些问题,采取什么解决方案?参与工作坊的每个小组成员讨论可能的解决方案,并派一名代表对其中涉及的多学科知识以及设计环节进行有条理的汇报,这个过程有助于提升参与者的交流表达能力。

在设计制作之前,可以鼓励参与者共同讨论并制定过程性评价量规以及参与者互评量规。例如,过程性评价量规可以包括任务的理解与拆分、分工与合作、舱体的外观设计、模型的搭建等;互评量规可以包括海报设计、答辩表现、创造性与合理性分析、成本预估等。这一过程对提升参与者的批判性思维、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非常有益。

模型搭建和海报制作这一环节是本次工作坊的重头戏。每个小组的成员根据本组的设计蓝图,运用插件搭建出月球基地生态舱的外部模型,并制作海报进行设计说明。这个环节指向参与者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展示了项目式教学的独特魅力。

工作坊的尾声,每组代表交流展示,并互相提出改进建议,让参与者反思设计的优缺点,讨论如何得到现有的设计,采用了工程设计中的哪些环节,如何改进设计,从课程中学到了什么。教师再从课程要素、学生活动、教师活动三个方面进行自评。

来自全国不同省市的教师参与了本次工作坊。课后,教师们纷纷表示收获很大,并尝试通过项目式学习让STEM教育在课堂上落地实施。

核心素养导向的项目式教学中,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是在真实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培养的,以航天为背景开展STEM教学,融入了家国情怀和科学精神、工程技术,培养了参与者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不仅仅是帮助者,更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通过布置任务推进项目,通过提问引领学生思考和反思,从而真正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