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陶昌宏
笔者作为北京市特级教师到西部进行支教活动,为当地的高一学生上了一节《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现场课。这节课的教学过程包括“创设情景—形成问题、学生活动—体验平衡、实际情景—建构模型、实验探究—平衡条件、理论解释—平衡条件、应用结论—解决问题、课堂小结—感悟方法”7个主要教学环节,是本刊上一期的文章《核心素养理念下物理教学设计的探索与实践》的实践案例。
设计思想
1.本节课是一节物理规律应用课。平衡状态、平衡条件是牛顿运动定律的基础性应用。
2.本节课采用讲授与探究性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3.让学生用身边物品体验平衡、感受平衡是有条件的。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第一,恩格斯曾说:“在希腊人那里是天才的直觉的东西,在我们这里是严格科学的以实验为依据的研究结果,因而也就具有确定得多和明白得多的形式。”在恩格斯眼中,实验非常重要。以实验为依据的研究结果,能够得到确定的形式,而且一定是简洁的形式。
第二,恩格斯曾说:“相互作用是事物的真正的终极原因。只有从这个普遍的相互作用出发,我们才能了解现实的因果关系。为了了解单个的现象,我们就必须把它们从普遍的联系中抽出来,孤立地考察它们,而且在这里不断更替的运动就显现出来。一个为原因,另一个为结果。”这段内容启发我们,相互作用是普遍规律。尊重规律,才能掌握因果关系。解决某个具体问题,要确定好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孤立出来,观察其变化,方可找到变化的原因。
第三,2017年版课程标准中提出科学探究的课程目标。其中的关键词“问题、证据、解释和交流”,对科学探究做了高度概括,指出了探究教学的目标,是我们教学的依据和行动指南。
第四,“物理教学的基本特征”教学理论模型,其核心内容为“物理教学要坚持以创设问题情景为切入点,以观察实验(事实)为基础,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核心,以提升学生探究能力为重点的基本特征”,启发我们在物理教学中,要将其中的“情景、实验、思维、探究”关键词所表达的内容,进行有机联系和有效设计,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
教学背景分析
1.主要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学习“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学生在初中学习了“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下,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和二力平衡”。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将二力变为多个力,将二力平衡变为多个力的平衡,研究多个力作用下的平衡条件,对平衡条件进行科学、简洁的表述,对平衡条件进行理论解释,学会对一些生活现象、生产现象做出解释。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是牛顿运动定律的基础性应用,对形成关于力和运动的观点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2.学生基本情况
笔者上课之前对当地高一新生做了一些了解。根据多年课堂教学实践经验,对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做了如下预判和预设。
①学生经历近半个学期的物理课程的学习,对运动的描述、力及相互作用有一定的初步认识;对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有了一些经验,但实验能力薄弱。
②学生整体对自然现象、生活现象关注的比较少,联系实际的意识和能力比较缺乏,动手实验能力有待提高。
③学生设计探究方案不熟练,进行实验探究时操作不规范、不熟练,完成探究时间较长。如果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确有困难,可采取其他方式。
3.主要教學方式及主要探究内容
本节课主要采用讲授与探究性教学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探究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设计
①建立共点力的概念,知道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状态,掌握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运用平衡条件能够解释一些实际问题。
②通过具体的平衡现象,渗透物质及相互作用观念;通过具体的平衡现象,培养建构物理模型的意识和能力;通过体验物体的平衡,使学生觉得物理就在身边,物理有用、物理有趣、物理有意义;通过实验探究平衡条件,培养学生使用弹簧测力计进行测量、记录、画图分析等的能力,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意识和能力;通过解决平衡现象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推理能力。
③教学重点:获得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
④教学难点:实验探究平衡条件。
2.教学资源设计
主要器材: 弹簧测力计、刻度尺、钢环、细绳、拉杆箱等。利用上述器材探究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
3.教学过程设计
环节一:创设情景,形成问题。
上课开始,请一名男生将课前放在教室后面的行李箱拿到讲台前。从而引出问题,为什么人们都习惯性地手拉着行李箱,而不是推着行李箱,让学生尝试从物理学的角度进行解释。
教师演示平衡现象,如燕子的平衡、钢叉的平衡、体操运动员的平衡等。学生观察后,教师指出:平衡是万事的基础,自然界中的平衡现象随处可见,并请学生举出实例。
环节二: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平衡。
现场发给每名学生一支2B铅笔,请学生用一个指头使铅笔处于平衡状态。让学生体验二力平衡是有条件的。
环节三:观察实际情景,建构模型。
展示图片,让学生感受建构物理模型的过程,看到物理问题源于实际。教师组织学生对模型中的球体进行受力分析,认识共点力。启发学生达成共识——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是有条件的。
环节四: 实验探究平衡条件。
请学生设计实验探究方案。学生在自主设计实验探究方案时,全班学生基本上没有明确的思路。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组织学生看教材,说明实验器材,并明确研究对象。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得出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即合力为零。
环节五:理论解释平衡条件。
教师组织学生对平衡条件进行理论解释。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做了合理的解释。
环节六:应用结论解决问题。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开始。笔者呈现上课之前到超市拍下的一张拉着购物车的照片。学生们一看照片都笑了。
接下来展现建构物理模型的过程。
请学生解释为什么人们选择拉行李箱。
环节七:课堂小结,感悟方法。
组织学生完成如下小结内容——
请学生思考,这节课最大收获是什么?
教师指出:采用实验探究的方式得到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我们尊重实验结果。
教师指出:平衡条件不仅能够解决模型化的题目,还要学会解决实际问题。解决问题时的基本思路:确定研究对象—建构物理模型—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列方程式。
4.板书设计
板书体现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教学思路。
这节课的板书呈现为左右两部分。左侧为主要教学流程,右侧为例题的图。
左侧板书顺序书写以下几项内容:
第一项:体验平衡。
第二项:探究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
第三项:解决问题。
第四项:小结。
板书的第一、第三、第四项内容仅写标题即可。第二项板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这节课的知识,还要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了解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因此板书还要呈现重点词语“共点力”“平衡状态”“平衡条件”;要写出“实验结论:合力为零”;要写出“理论解释:牛顿第二定律”。
5.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课内评价:课上完成对手拉行李箱而不是手推行李箱的物理解释。
课外评价:请学生们思考并解决以下问题。
完成本节书中的练习与评价的内容。
课后反思
本节课基本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课上得比较简洁,层次分明,体现了物理学大气、基础、普适、实用、亲切、简洁之美。做课堂小结时,三名学生分别表达了他们在本节课中的最大收获。
这节课中学生一直兴致勃勃,从行李箱导入引起了他们对平衡现象的兴趣,在体验平衡、探究平衡条件等教学环节中,学生情绪一直很饱满,说明学生对实际问题、动手实验等有兴趣。今后我将继续追求让学生觉得物理有用、物理有趣、物理有意义的教学境界。
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动手实验的能力比预想的还要欠缺一些,这个环节用时多了,导致课堂小结比较匆忙。
本節课的板书设计得比较好,但对现场书写不太满意,仍需练习和改进;教学语言还比较亲切,但不够精练,重复的话显得多了。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