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编者按:如何加强小、初、高各学段之间的衔接,构建符合人才成长规律的完整的教育链?本期,本栏目特邀专家——北京教科院课程与教材发展研究中心朱传世老师就如何整体规划学校的中小一贯课程,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意见。
北京景山学校是一所教育改革试验学校,为进一步研究初中教育与高中教育、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的衔接培养问题,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学校于2011年成立了初、高中五年贯通实验班,打通8至12年级的培养通道,实现了部分学生十二年一贯的基础教育。学校在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改革人才培养体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和内容等方面进行了统筹研究,构建了全过程、贯通式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因此,本期我们还为您呈现景山学校在贯通实验班的课程建设与有效管理方面的经验与思考。
中小一贯既是一种办学体制,也是一种办学思想和追求。从办学体制来看,包括九年一贯、六年一贯和十二年一贯三种建制;从办学思想和追求来看,无论是中小一贯制学校还是非一贯制学校,绝大多数学生都要经过十二年连贯性教育,这意味着每所学校都要考虑教育对象十二年的全程成长和终身发展,而不是“铁路警察各管一段”。如何整体规划学校课程呢?
方向上把住标
在新的时期,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调整以及课程改革给基础教育注入了新特征,在确保义务教育的公益性、统一性和义务性的同时,中小一贯课程建设在方向上还需要把握住以下几个向标。
1.“人的成长与发展”永远第一
学校教育是人的教育,它伴随着人的成长。基础教育既要遵循童年成长的规律,又要帮助儿童构筑他们的梦想,所以,它应该是丰富童年的教育,而不是告别童年的教育。长期以来,我们把教育简单化地看成是自然人社会化的过程,更有甚者,像驯养动物一样一个阶段接一个阶段地训练学生。人是大自然的风景,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性格是人的母性,它让人与自然界保持亲近的联系。可惜教育的过程变成了去母性的过程,这是一个巨大的错误与伤痛。中小一贯课程建设要把这个错误纠正过来,绝不要把小学、初中、高中变成三个和自然隔离的笼子。中小一贯课程要整体设计引导儿童社会化的进程,改变课程促进学校发展的主导思维,去除政绩观、排名观、以牺牲大多数儿童为基本过程的精英教育观,树立全体儿童健康成长和为终生学习与发展奠基的观念,学校课程内容和环境要促进人性中自然性的保留和善性的发展。一句话,让儿童在学校这个既有自然特性也有社会面貌的环境里过上丰富有趣的生活并成人成才。
2.“立德树人”与“为人师表”并行
立德树人是党和国家新时期教育方针的浓缩,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要贯彻基础教育的始终。“立德树人”立的是修养、心性、伦理、公德,树的是品行、格调、才情、境界。在操作层面,学校往往把“立德树人”分成不同的方面或等级,然后按照不同的年级、学段分步实施,如小学爱家、初中爱国、高中爱党,又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每个要点分布在不同年段落实。实际上,“立德树人”是不可分割的,没有必要单摆浮搁地教,也不必分层分类推进。“德”表现为对待人、事、景、物的态度,在待人接物、处事做事、观物赏景、环境判断与参与态度中就可以潜移默化地加以引导与教育,事事如此,时时如此,处处如此,不断思“过与不及”,不用“久而久之”,“德”便可立起来,“人”便可树起来。学校据此建立参与和创造生活的态度系统和必要的仪礼系统(绝非繁文缛节的礼仪),并有意识地营造环境系统,便可达到“不教而教”的效果。当然,作为引导的“师者”,为人师表不可或缺。在各种教育场合,都会存在“反教育”,学校也不例外。有的学校在体制机制方面就存在“反教育”的因素,有的教师的内在社会标准和外在行为表现都不经意地表现出“反教育”的倾向,这些很容易被学生习得。这需要学校和教师自我觉醒,否则“立德树人”便成了口号和自我掩饰的挡箭牌。
3.“生态发展”与“特色发展”齐进
基础教育一贯制课程建设涉及课程思想、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条件、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保障等方方面面,每一个方面又有上位、同位、下位以及外围系统,每个系统里面还有许多枝枝节节,这需要运用生态发展的理念,使各方面各得其所、各呈其功而又协调一致。同时,学校要根据“特色立校”的发展思路,做好基于学校、师生实际和自身优势的特色定位,并融注在教育、课程、教学、文化、环境等各个方面。从纵向来看,生态发展和特色发展也应体现在各个学段。
4.“依法治校”与“民主管理”协同
在深化課改的今天,学校整体格局发生了许多变化,比如,由一校一址到一校多址,由分学段办学到一贯制办学,由独立学校到联盟校、集团化学校,由区域统管到学区制改革,还有名校办分校,等等。学校建制的多样性,给学校治理提出了新的命题。无论怎样变,依法治校是第一要义。在此基础上,还要从教育的合理性角度平衡好“法无授权即禁止”“法无禁止即可为”两类办学行为,一方面避免自我裹足,另一方面也要避免钻法律空子,践踏法律的尊严。特别是在国家放开部分课程自主权的情况下,要明确好权力种属及性质,充分利用好权力,但也不能滥用权力。这其间,加强民主管理要协同开展。学校建制的多态性使得管理矛盾突出,最好的药方便是营建民主管理制度和氛围,以此让学校内部的全体人员都享有课程建设与保障的权力,同时,加强内外部成员对学校课程的民主监督,避免各自为战、相互掣肘。
原则上定好调
中小一贯课程建设是要修建一条打通各学段的高品质的基础教育课程跑道,为此,在课程建设中要遵循四个基本原则。
1.整体性原则
所谓整体性原则,就是要整体考虑基础教育的长度、宽度、厚度和核心,以此确定基础教育对于未来人才质量的奠基作用。从长度看,每一个学段既要前瞻也要后顾,更要高瞻远瞩,决不能画段为牢。有的小学教师把中学描绘成地狱,以此吓唬贪玩的学生;初中教师埋怨小学没有打好基础,高中埋怨初中某些知识没有教;至今还有不少地区和学校把学段考试作为唯一评价,一考定乾坤……这些都是短视的结果。从宽厚和厚度的关系看,基础教育重在打好做人的基础、知识的基础和方法的基础,强调教宽、学宽、考宽,而且教活、学活、考活,而不是无限地提高难度,把学科教学搞得尖深短窄、繁难偏怪;一味地机械训练,把学生学习的动力弄没了;冰冷地去情感,把曾经热情的学生变成冷面冷血人。从核心看,要尽快确定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终生发展所不可缺少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
2.连贯性原则
所谓连贯性原则,就是让各教育要素、课程要素、教学要素在各学段间能无缝衔接,在“点-线-面-体-网”的建构上循序渐进,在结构中的位置与功能相匹配。现在,学段之间、学科之间各要素的不衔接,已经形成了认知障碍和认知冲突;各要素自持其重,无限膨胀,使学生身心俱疲、不堪重负。
3.协同性原则
所谓协同性原则,就是与学校课程相关的各部门之间加强沟通与协调,表现为:学校整体和各部门之间的体制与机制的协调,目的、任务、过程与结果的协调,问题的协商与解决,以及学校与上级部门、平级单位、涉教单位之间的协调。协同的目的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保证工作线上的流畅,避免阻滞、内耗、产能过剩或不足。当然,协同并不是齐步走,而是主辅分明,各尽其职,且不越位。遵循协同性原则特别要考虑工作线末端学生的承受状态。一段时间以来,课程改革大做“加法”和“乘法”,而所有“加”和“乘”的结果最终都落在学生一人身上,学生是否能接住并消费掉,是要大打问号的。
4.融通性原则
所谓融通性原则,就是指各种有界的要素之间加强融合,找到彼此的输入端、输出端和融合点,能打通则打通,减少头绪,避免简单地连缀、缝合,避免遗漏、重复交叉与割裂。为此,首先要梳理课标,使各学段的课程标准融通起来;然后融通三级课程,构建学校一体化课程体系;接着加强学科内部和学科间的融通,使学生具有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还要让学科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融通起来,学以致用。
策略上见成效
中小一贯课程建设涵盖学校课程建设的全部内容,每项内容都涉及具体策略。
1.课程设置与教育哲学保持一致并体现出层递性
课程设置是落实学校教育哲学的主体部分,但一些学校的课程设置与教育理念、育人目标、办学目标等教育哲学是脱节的。从理论上讲,无论学校采用什么样的教育哲学,都是人类公共的理论,也并不意味着其他的理论就格格不入,应当以此“牵一发而动全身”,带动学校教育的全面实现。学校的教育哲学应发挥统领作用和提振作用,要融入到各个环节,成为重要的维度之一,同时体现出基于不同学段的层递性。例如,有的学校主张“生态教育”理念,课程设置中就要将生态理论灵活运用进去,融入每个领域、学科以及课程文化和环境中,在不同学段区分开来,最终透过学生的发展呈现出效果。
2.课程文化成为学校文化的核心和有机组成部分
学校文化建设备受重视,一些地区以评促建,效果明显。但发现,也有学校文化建设与课程无关,这叫“贴文化”。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和有机组成部分,因此,课程文化也要成为学校文化的核心和有机组成部分。课程文化涉及教师文化、学生文化、组织文化、管理文化、学科文化和课程环境文化等,既有物质层面、制度层面的,也有精神层面的。在课程建设中,要加以区分,有的文化需要中小学一以贯之,有的文化学段性质要相对明显。
3.课程结构设计合理并体现一以贯之和纵横衔接
课程结构涉及到课程名称、课程分类及分层、课程群及具体的课程门类、修习方式、学时安排等,中小学要按照国家政策一体化规划。纵向学段上,既考虑12年基础教育的特点和要求,又兼顾各学段学生发展的特征。横向分类上,各课程类属可以按照领域、素养或学科划分,无论怎样,要注意各类属之间逻辑自洽、主次轻重合乎要求,三级课程比例协调。纵向分层上,无論是基础类、拓展类、研究类(特色类、融合类等),各层课程门类清晰,在横向类属里面有对应关系,层递关系相对明显,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情意发展规律。
4.课程内容依标进行校本化改造并增加特色维度
无论是国家课程还是地方和校本课程,课程内容都要遵照课程标准。国家课程标准是底限标准、共同标准,学校要根据学生情况进行校本化改造。校本化改造除了增、删、调、改等技术性内容改造以外,还有最重要也是最难的两项工作:课程标准的缝合和融合,以及增加学校特色维度。一是课程标准的缝合和融合。课程标准制定过程中,中小学往往是分开编制,缺少细致统整,留下了不少遗憾。这些需要缝合起来。例如科学课程,小学3-6年级开设了,到了初中,初二才开设物理,初三才开设化学,初一属于断裂带。再如,有的地区初三没有开设史地政,未来高考不分文理,必然要考史地政,自然初高中就是断裂的。此外,学科内容也存在学段不衔接的情况,偏理科的课程更明显。学科之间更是这样,初高中的数理化生课程之间,往往缺乏彼此照应,物理需要数学奠基的时候,数学知识缺位,生物需要化学知识奠基的时候,化学知识缺位。这些需要从课标到教材实现全面融合。二是增加学校特色维度。如果学校以创新教育为特色,就要在课程门类、课程标准校本化改造中以及课程内容方面增加创新维度,体现创新特色的一体性。
5.课程实施关注学科育人和实践育人并指向高效
课程实施是正式课程落地的过程,是育人的根本途径,特别要关注学科育人和实践育人。二者结合,就是关联学科世界和生活世界,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这样学习,学生学得有趣,记得牢固,还能发现问题,主动探索,学习便是高效的。当然,在实施方式上,还要根据不同学段的特点、学生的不同学习风格、内容的难易度,灵活合理地使用玩中学、做中学、游戏中学、游历中学、活动中学、体验中学、信息条件下学等方式。
6.课程评价与新中高考改革趋势对接并实现超越
考试与课程对接,考试支撑和服务于课程,这是新一轮课改的趋势。这就要求不仅仅是初三和高三年级才关注中高考动向,而是中小学都要关注。虽然“考什么教什么”中“考”与“教”的条件反射式的连带格局没有打破,但“什么”的内容变了,变成了与新人才内涵相一致了,这是重大信号。当然,教育的目光不能仅仅盯在考试上,还应该放眼长量,在达成考试目标的前提下,超越考试,帮助学生实现人生价值,同时过上幸福生活。
中小一贯制课程建设是项系统工程,内容庞杂,以上只是提纲挈领,其中的每一个具体环节还需要深入探讨。例如,各学段课程供给水平和学生课程消费能力的差异,各学段课程内容的起点、高度、坡度、切入点、垫脚石的研究,校长、教师思维方式、组织方式、行为方式对于推动中小一贯大时空、多边界环境的适应性,跨学段、跨学科课程设计与教学研究的制度建设和能力储备,主题化、综合化背景下的中小课程衔接问题,升学压力和生涯规划双重干预下对一贯制课程的影响,等等。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