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陈延军:做语文教育永远的追梦人

时间:2024-05-07

陈延军,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语文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北京市特级教师,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全国基础教育科研先进个人,北京市海淀区中小学“十二五”期间“基础教育名家”。

陈延军老师在多年的语文教育实践中,形成了自己“慧性教学”的特色。主持过多项国家级、市区级研究课题,有多节展示课和多篇论文获国家级、市级、区级特等奖、一等奖和最佳精品课奖。陈延军老师的语文课程被教育部科技司评为“蓝天”教育资源“精品网络示范课程”。陈老师多次到全国各地培训教师,培训教师人数达三百万人,陈老师的课以“朴实、平实、扎实”获得同行认可。

很多人说,陈延军老师是个奇葩。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奇葩”有两层涵义,一是奇特,一是美丽。

说他“奇特”,是因为坚守。1991年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陈延军老师自愿来到了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成为一名普普通通的小学语文教师。在很多人看来,作为重点大学的毕业生,这小小的三尺讲台只不过是陈延军的起点,终有一天,他会离开这里,去往更广阔的天地。然而,没有人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依然站在这小小的讲台,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在基础教育的一线,辛勤耕耘。

说他“美丽”,是因为追求。讲台虽小,梦想却大。语文教育,是他的职业,更是他的信仰。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陈延军老师一直在追求语文教育的本真、创新和完美。他不断地探索着语文教育的科学规律,扬弃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他执着地追求着语文教育的至高境界,引领着语文教学的改革方向。

慧性教学——他的教育之术

每当有人问“您想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时,陈延军老师总会不假思索地回答:“会思考、会学习、乐观生活的人。”其实,对教师来说,让学生学会,并不难,而让学生会学,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陈延军老师也曾经是一名学生,他从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受益,却也深刻地意识到传统教学的积弊。传统的课堂教学以填鸭的方式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却忽视了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和发展的可持续性。因此,陈延军老师提出了“慧性教学”。

让学生在课堂上翻身做主人,这是“慧性教学”理念的出发点。“慧性教学”要求教师用自己的慧性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勤思、善思、能思、会思,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对语文课程产生兴趣,在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中不断探索新知,灵动地全面发展。

为了实现“慧性教学”,陈延军老师在课上课下都下足了功夫。

在课堂下,换位思考是“慧性教学”的秘诀。在给学生上一节新课之前,陈延军老师总是先给自己上一节课。他先反复研读新课内容,明确课堂教学目标,找出这节课的知识点和生成点,理清重难点,然后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教学情境和课堂问题。一节课怎么开头,选择什么作为突破口带动全篇学习,怎样展开教学过程,怎样收尾,他都要反复思量。在这个过程中,他把自己想象成学生。如果按照这种方式讲授,他自己能听明白,那么学生也就能听明白了。

在课堂上,陈延军老师将“慧性教学”分为“三步走”。

第一步:引导学生学——打牢扎实的基础知识。在课堂上,陈老师对每节课传授什么知识把握得十分清楚,他引导学生首先要掌握语文本身的知识——字词句段、语修逻文。他常说基础知识不能丢,这是工具,一节课的学习要有“干货”。传授知识是教学的根本和基础,没有知识,就没有“智”的积累,更谈不上“慧”。

第二步:引导学生思——以精心设计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例如,《丝绸之路》中有这样的句子:“牧草由绿变黄,又由黄变绿,雁阵向南飞去,又从南方飞回。一转眼,就是十一年过去了。”陈延军老师遵循“理解—感悟—品味—表达”的规律,这样向学生提问——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怎样才能写出这样的句子?这样的问题使学生主动思考,将自己带入情境中,体会如何通过语言抒发感情,自然而然地由“智”生“慧”。

第三步:引导学生用——创设环境,让学生敢用语言、活用语言。例如,《落花生》中有这样的语言:“我们姐弟几个都很喜欢——买种的买种,动土的动土,灌园的灌园。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这样平淡的语言在很多老师眼中并没有出彩的地方,陈延军老师却觉得这句话有滋有味:朴实的原生态语言中充盈着劳动的快乐之感,读起来有着跳跃欢快的韵律之美;动作词语重叠着连续使用,简洁又生动地描写了姐弟几个合作种花生的劳动过程。这样的语言非常适合学生应用在写作中,能简洁明了又意味深长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因此,他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自己创设情景,按照这样的语言表达方式进行创作。学生们兴趣高涨,写出了这样的句子——“今天家里来了客人,妈妈说了要吃饺子。我们几个都忙开了,和面的和面,拌馅的拌馅,擀皮的擀皮,包饺子的包饺子,大家都沉浸在劳动的快乐中了。”“做值日的时候,扫地的扫地,拖地的拖地,擦桌子的擦桌子”……

让学生在课堂上从“会”走向“慧”,从“知”者走向“智”者,是陈延军老师提出“慧性教学”的初衷,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他离设想的目标越来越近了……

教文育人——他的教育之道

语文教的是什么?是知识,更是道理。

文道统一,是陈延军老师对语文教育的理解。在他的教育观里,课本中的每一篇文章都体现出鲜明的价值取向,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语文教师不仅仅要教授学生语言知识和技能,更要挖掘语言文字中蕴含的深意,在语文学习中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的教育,使思想教育似春风化雨深入学生的心灵深处。

教文育人,陈延军老师至少做了三件事。

把道理活化在对文章的品读中。语文课本中的很多文章,看似简单,实则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它既是一种情感的表达,也是一种价值观的体现。例如,陈延军老师经常提起的许地山的《落花生》。这是一篇简短的小文,年幼的学生可能会说“这篇文章就是在说花生啊,有什么好学的”。但实际上,它用最朴实的语言说出了珍贵的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学生们不懂文章的深意,陈延军老师就让他们认真品读文章,思考为什么父亲的话会深深地“印”在作者的心上,这个“印”意味着什么。他告诉学生,1921年,许地山开始创作时就以“落华生”为笔名,勉励自己要做一个具有落花生品格的人,可见,父亲的话对作者产生了多么大的影响。这样,学生就懂得了这篇文章的意义。在此基础上,他更进一步,教导学生要像文中所说的那样做一个有用的人。

把道理活化在对语言的积累中。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会遇到很多哲理深刻的语言,但是他们却往往看过就忘了,更不记得其中的道理。陈延军老师意识到,在教学中,教师有必要教会学生积累记忆的方法,给学生创造积累记忆的机会。因此,他让每个学生都准备一个积累本,将自己学习的蕴含深刻道理的语言记录下来,并经常翻阅。在课堂上,他经常采用不同的形式,反复提及会对学生的人格塑造产生重要影响的文章和语言,通过重复记忆的方法加深学生的印象。

让道理从文字走向生活。其实,学习道理并不难,难的是转化,也就是“行”理,让道理从学生的书本走向学生的生活。教师要给学生提供用“理”审视自己言行的机会,这样,有助于学生确立自己行为的价值取向,走好人生之路。陈延军老师的课堂既是语文课堂,也是育人课堂。在教学中,他经常会让学生对照文章中的道理审视自己的言行举止,让学生们说说自己是不是做到了文章中所要求的。这样的语文学习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也影响了学生人生道路的选择。学完《落花生》一课后,很多学生都表示要像作者父亲所说的那样,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在陈延军老师身上,语文教师的职责被重新定义了,因为他一直在做的不仅仅是教授学生语言和文学,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人生之路上做精彩的自己。

以爱为本——他的教育之魂

是什么让陈延军老师始终坚守在基础教育的一线,在小学讲台上一站就是34年?是身为教师的责任和担当,更是对孩子的热爱,对教育的热忱。

在陈延军老师的眼中,从来没有差的学生。在他这里,每一个孩子都会被呵护、被尊重。他对每个学生的教育方式都是以欣赏式和鼓励式为主的,他常说,要以养花赏花的心态对待每个不同的孩子。即使碰到其他老师认为很棘手的学生,他也没有苦恼过。

在陈延军老师的班上,曾有一个学生很聪明,但是却比较叛逆,任老师怎样要求,总是不喜欢做作业,遇到作文更是零效率,甚至一个字都不写。陈延军老师就采用角色互换的方式与他谈心,鼓励他由一句话,到两句话,再到一段话,慢慢开始训练。在他的鼓励下,这个学生每天写一点,一个学期下来,从一开始的作文只写一句话,到最后竟然能完整地交出一篇文章。在这个过程中,陈延军老师始终对学生充满了耐心和鼓励,学生每多写一点,他就会在本子上画上一个笑脸和大拇指,并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老师的信任和支持给了这个学生莫大的温暖和动力。

2012年4月的一天,陈延军老师正在带领学生进行室外观察学习,传达室保安告诉他有个人要见他。进来的是一位二十七、八岁的年轻人,他见到陈延军老师的第一句话就问:“陈老师,您还记得我吗?”原来,十多年前,他曾经是陈老师的学生,在班上是大家公认的喜欢恶作剧的孩子。在六年级的第一学期,他移民去了澳大利亚,十多年过去了,他已经在国外拿到两个学位,其中一个是汉语言学位。这个学生说:“陈老师,在国外拿到汉语言学位是很不容易的。我之所以能拿到汉语言学位,多亏小学时您给我打下的基础。”学生说的话,让陈老师感动,更让他体会到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有价值的。陈老师记得这个学生也是从不爱写作业,即使写作业也是乱七八糟的,但是陈老师对他从没有训斥,没有惩罚,相反,给他作业减半,时时给他标记“大拇指”符号。就是这样的鼓励,让学生感受到了温暖,收获了自信,自然而然就对学习有了兴趣。就是在学生一次次的成长过程中,陈延军老师感受到了爱的力量和教育的快乐。

爱,是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这是微爱;爱,是让更多的学生接受到更好的教育,这是大爱。陈延军老师是学生的老师,也是青年教师成长的引路人,他毫无保留地和青年教师分享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陈老师每学期安排几次集体学习,首先从理想信念上对青年教师进行指导,使他们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和前进的动力。他根据每个教师的特点,量体裁衣地进行个别性、有针对性的指导。例如,有的老师所学专业和教学课程不太吻合,他就让老师利用课余时间一边工作,一边找对口专业进行再学习;有的老师目标不是很清楚,他就用自己的亲身经历鼓励老师找到自己的专长;有的老师教学语言和孩子有距离,他就亲自示范,指导老师说“孩子能听明白的话”;有的老师不会写论文,他就请来市区教科研经验丰富的老师细致指导……

2000年以来,陈延军老师一直坚持将寒暑假用于公益支教上。他组织北京市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到昌平、怀柔、门头沟等地义务支教,多次参加中国青基会在辽宁、北京、云南等地组织的“希望工程”义教活动,参加北京师范大学组织的贵州、四川、甘肃、陕西等贫困地区的支教活动。陈延军老师将自己的知识留在了这些偏远地区,更将自己对教育的一片热诚撒播在了这里的老师和学生的心中。

令陈延军老师印象最深刻的是,2008年汶川地震后,在四川绵竹齐福镇中心小学支教的经历。“在密不透风的板房里,冒着一次次余震的危险,我给当地的老师们上课和讲座。”离开前,一位年轻男老师说:“陈老师,听了您的课我很受启发,送您一个笔记本留作纪念吧。”这个笔记本,他至今带在身边,“这代表了灾区教师和北京教师的心灵沟通,礼物虽小,情谊不浅。”这份珍贵的情谊让陈延军老师感动,也坚定了他“愿将一生献教育”的信念。

在小学教室的讲台上站得更稳一点,让语文教育的梦想飞得更高一点——这两件事看上去那么矛盾,却在陈延军老师的身上完美地融合。或许正是这样的矛盾,让他成为那朵最奇特又美丽的花儿,扎根在教育的沃土上,扎根在学生的心中。

编辑 于萍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