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绿色教育”理念引领区域教育高品质发展

时间:2024-05-07

北京市石景山区教育委员会

“绿色教育”源于对现代社会与教育的反思,“绿色教育”本质上是指尊重生命和生命的价值,遵循人的身心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坚持自然与社会、科学与人文有机联系,运用科学的教育行为和方法,促进师生生命价值共同提升,实现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其核心要素包括科学、人文、健康、可持续发展。科学主要是指教育要遵循人的身心成长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人文强调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体现对生命和生命价值的尊重,具备人文精神;健康突出强调要关注师生的身心健康,关怀每一个生命个体的成长;可持续发展是指教育要关注多元的发展主体,努力实现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并要以当前发展为后续的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石景山区“绿色教育发展实验区”项目是石景山区联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在全区范围内开展的一项具有重要时代意义的教育综合改革实验,通过绿色课堂改进、学校文化与品牌建设、师德建设、基本理论研究、学前教育、学生领导力培养(飞翔计划)、黄庄职业高中品牌校建设等七个项目组进行重点推进。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大学学术资源和区域教育发展实践资源紧密结合,以尊重、理解与关怀每一个生命个体,尊重生命、尊重规律、尊重差异,唤醒与激发学生生命活力与潜能,促进每一名学生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理念,统领区域教育改革发展,将“三个尊重”真正融入到各个中小学校(幼儿园)的办学理念中,使之逐渐成为石景山区教育人共同遵循的价值观,打造石景山绿色教育品牌,构建和谐、民主、生动、活泼的教育生态环境,引领区域教育走上一条内涵发展、品质提升的绿色教育行动之路。

“绿色教育”体现对生命的尊重

“绿色教育”是尊重、理解与关怀每一个生命个体的教育。“绿色教育”指出:学生是具有生命意义的人,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有思想、有感情、有人格,教育者要真正将学生作为一个生命、一个人来看待,用心、用情感呵护生命的健康成长;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生命个体,不是他人的附属,具有独立的人格,教育者要深刻认识学生人格的独立性,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每一个生命都有其成长的环境、经验、个人历史、独特的个性特质等,教育者要在充分了解学生背景与特点的基础上,怀着同理心真正去理解学生,真心去接纳学生。

“绿色教育”是充满人性关怀的教育,要求教育者发自内心地爱每一个孩子,关怀每一个孩子,让孩子能够在校园里沐浴人性的光辉。“绿色教育”促进学生精神生命的成长,注重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要求教育者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培养学生人性、善良、友爱、尊严、自信、进取、乐观、理性、自立、自制、自省、自觉、毅力、勤劳等品质。“绿色教育”发展学生生命的一切天赋力量和能力,要求教育者充分认识学生的智力类型、个性特质、爱好特长等,以更好地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促进学生的特长发展,促进学生生命潜能的开发;“绿色教育”充分认识生命的超越性,注重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绿色教育”要求教育者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深刻理解学生是不断发展与超越的人,激励学生不断进取,不断超越自我,走向完善。

案例一:生命因我而动听

在北师大专家的指导帮助下,2010年,石景山区爱乐小学提出爱乐教育理念,以“追求真、善、美的幸福人生”作为学生培养目标,以“幸福起点,美好家园”作为学校的发展目标,将“生命因我而动听”作为学校的校训,希望每个生命都在这里精彩怒放,每个生命都能享受幸福,传递幸福,创造幸福。

由于先天的小儿麻痹症,李慕瑶同学不能像别的孩子一样跑跳嬉戏。在刚刚踏入爱乐实验小学的第一天,李慕瑶妈妈流露出对于孩子能上学的欣喜,同时也有对于孩子能否适应学校生活的担忧。

但入学后,老师们鼓励李慕瑶和同学们一起在音乐课上学习唱歌和音乐知识。她听得比别的同学更专心,唱得比别的同学更卖力,动听的歌声感动着老师和同学们。可遇到演出她总会遗憾地说:“我还是别去了,老师带着我太麻烦了!演出服装我也穿不了!”每到这时,老师都会鼓励她:“没关系,你可以的!”演出路上,老师格外照顾她,扶她上下车,为她找残疾人洗手间。穿不了裙子没关系,穿男生的裤子。正是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关心、照顾下,她自信地走上了舞台,和同学们一起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和掌声。经过三年的音乐学习,李慕瑶对音乐充满兴趣,歌声动听的她还能自信地和同学们一起站在舞台上展现自己。李妈妈看到这一切,喜悦溢于言表。音乐带给了孩子自信,同时也给了家长信心。

“爱育智识,乐纳人生”是爱乐实验小学办学理念的核心。爱是教育的起点,爱乐实验小学的老师用真诚的爱教育李慕瑶;以音乐为载体,老师帮助李慕瑶形成了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在学习的过程中,她不仅悦纳自己,而且悦纳他人。

案例二:生命因灵动而精彩

2010年,石景山区八角北路小学成为“石景山绿色教育发展实验区”学校文化与品牌建设项目学校。在教委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北师大专家团队的指导下,学校逐步形成了以“灵动教育”为核心的办学理念,秉承“生命因灵动而精彩”的教育思想,倡导在教育的引领下人人慧心灵气、个个创造精彩的学校文化体系。为了清晰地明确学校文化系统,学校随着北师大的专家走进每一个项目学校,每次活动反复研究专家的点评,广泛查阅资料,力求能从中得到启发。同时结合学校实际不断思考、提炼、构建,在不断否定中反思、改进。在不断思想碰撞中,学校提炼出“灵动教育”作为学校的文化符号,进一步挖掘“灵动”的内涵:“灵”主要指“灵魂”“心灵”,“动”主要指“触动”“感动”。灵动教育是指触动灵魂或心灵的教育。它要唤醒学生灵动的生命意识,培养学生灵动的思维品质,在灵气跃动的集体中,培养充满智慧、富有活力、生命灵动的学生。

学校确立“一样的生命,不一样的精彩”为精神价值引领,着重体现“尊重差异,开启灵性,走出精彩”的教育理念,并以此确定了学校的办学目标——创建灵动飞扬的校园、灵气跃动的学园、温馨和谐的家园,寓意是:在八角北路小学这片沃土中,教师、学生、学校会洋溢着蓬勃的朝气,神采飞扬的灵气,融洽温馨的和气。

在此基础上,学校确立了育人目标,即:培养内涵灵秀、创意灵活、身手灵敏的北路人。具体包括灵活、智慧、创新、超越四个要素,重点以灵动教育的特色理念引领学生自主发展,在丰富的教育活动中激发、挖掘、培养灵性与智慧,让每一个生命在八角北路小学都充满智慧、富有朝气,走出精彩!学校文化核心已经明确,学校依据“灵动教育”将工作划分为五个部分,初步确立了学校文化体系,即:校园有灵气,师生有灵性,家校有灵犀的灵动管理文化;激活灵性、滋养灵慧、彰显灵气的教学文化;内涵灵秀,创意灵活,身手灵敏的育人文化;滋养创造的灵性的课程文化;境显灵韵,构思灵活的环境文化。

随着对学校文化与学校发展的理解更加深入,学校把“灵动教育”内涵归纳为慧心灵性的教师、个性灵气的学生、内涵灵秀的教学、境显灵韵的环境,不仅使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有了清晰明确的方向,也使学校发展的脉络逐步清晰。同时,“灵动教育”的思想对教师的教育理念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学校确定了“灵动教育”思想后,教师们都有了一个共同的教育理念,做慧心灵性的教师,培养内涵灵秀、创意灵活、身手灵敏的学生,是全校教师的目标。学校文化使得教师们的努力形成一股合力,进而更有效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而学生无疑是最大的受益者。

“绿色教育”体现对规律的尊重

“绿色教育”是认识、理解与遵循生命成长规律、认知规律和教学规律的教育。

“绿色教育”要求了解与遵循生命成长的规律,要求认识和遵循知识本身的规律,深刻理解每个学科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跳出应试教育的惯性思维,真正回归学科教学的本质:文科类重视人文性,注重感知、理解、体验、情感等,提高学生的人文、文化素养;理科类重视科学性,注重思维、质疑、理解、探究、联系实际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绿色教育”要求理解和遵循教学的规律。要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要注重帮助学生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让学生在已有认知经验的基础上生长出新的知识;要注重学生的理解性学习,指导学生理解知识背后隐含的原理或模式,有效进行知识的迁移;要注重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学会自主阅读、自主思考、自主探究、自主归纳、分析和总结。

“绿色教育”要求课堂以思维建构为核心。课堂始终以学习者为中心,围绕学科教学目标、学生特点等,将教学目标问题化,循序渐进,通过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多样的教学方式,切实提升每一个学习者的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满足不同智力类型、学习风格学生的不同需要,让课堂充满思维活力。

案例三:构建中小幼一体化的课程文化

京源学校是一所集中学、小学、幼儿园于一体的十五年一贯制学校,许多学生要在这里度过从幼儿到儿童、少年直到青年的人生成长的最重要的阶段,在这里初步形成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奠定他们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思想品德、情感、知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基础。这要求学校必须本着对学生终身发展和一生幸福负责的态度,着眼于整个基础教育阶段,高度关注学生成长的连续性与系统性,关注各学段的相互联系,整体设计学校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实现各学段人才培养的有效衔接。同时,充分考虑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身心成长的特点和认知规律,着眼于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长,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适合个性发展需要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和实践活动。据此,学校开展了创建“纵向有效衔接,横向丰富多元”京源学校育人模式的探索工作。

“纵向有效衔接”指通过系统设计并实施中、小、幼一体化的培养目标体系与课程体系和教育活动,克服各学段相互割裂、缺少联系的弊病,把整个基础教育阶段有效衔接起来,实现人才培养的连续与高效。纵向衔接课程关注的是人才培养的基础性与连续性,课程内容和结构强调连续、系统和完整。京源学校从人文基础素养、科学基础素养和身心健康与生涯发展三个领域建设开发了中、小、幼一体化的课程体系。

在人文基础素养培养方面,重点开发了中、小、幼一体化的系列经典阅读课程和系列美育课程,阅读课程规定了幼儿园小班(3岁)至高中年级(18岁)各学段的阅读书目,编印国学经典课本中、小、幼各一册,制定了《中、小、幼一体化阅读课程实施纲要》。美育课程从音乐和美术两个方面开发了系列课程,与中央音乐学院合作,在中、小、幼同时开设了以音乐促进学生发展的实验课程,在北京教科院和北师大、首师大专家指导下开展了生态式艺术教育实验。

在科学素养培养方面,学校开发了中、小、幼一体化科学素质培养课程,依照自然科学六大主题,精选了450个京源学生从幼儿至高中要做的科学实验和科学活动。学校还开设电影课堂,通过让学生观看精彩纷呈的科教电影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带领孩子们走进自然世界,学习、观察、了解和研究自然现象。在身心健康与生涯发展方面,开发了中、小幼连续进行的心理成长辅导课程、生涯规划课程,学习能力培养课程等。

为了加强初高中教育衔接的研究,学校整合了初高中主要课程,制定实施了六年一贯制的课程试验方案,为志愿参加此项试验的同学成立了试验班,2013年9月第一个试验班的同学已经升入高中。

学校尝试建立中小学一体化大教研机制,整合中小学课程,尝试九年一贯制课程体系的建设研究和学制实验。开展小学低年段与学前教育的衔接试验,进行由幼儿以游戏活动为主的学习方式向课堂方式转变的研究,研究如何建立过渡期,帮助学生适应课堂学习的要求,顺利完成由“小朋友”向“小学生”的转变。

“纵向衔接课程”将中、小、幼各段的学习活动串在一起,使学生得到更加完整、连续、系统的培养,使学生的成长成为了一个不间断的完整过程。

案例四:用社会性发展引领园所发展

2010年1月,石景山区师范学校附属幼儿园作为区第一批“绿色教育发展实验园”,将“社会性发展”作为亮点,与北师大专家团队一起努力打造品牌幼儿园,推进区域学前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三年来,借助区“课程建构与教师专业发展一体化”的课题研究平台,借助北师大专家的引领,师附幼在园所管理、课程建构、教师专业发展等工作中取得了成效,园所发展呈现积极向上的态势。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