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谈物理教学中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时间:2024-05-07

李立东

物理学是一门基础的自然科学。高中物理课程肩负着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任。能否完成这样的任务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学思路,即看教师仅仅是想完成教学任务,还是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明确说明:学生要学习终身发展的物理基础知识和技能;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发展好奇心、发展科学探索兴趣,有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创新首先要有创造性,高中阶段物理教学的创造性可理解为:有新思想、新意思、新观点、新设计、新意图、新做法、新方法。

回顾本轮高中新课程改革,从教材的安排上看,我们会发现对学生创造性培养的要求有显著提高,体现了培养创造性的顶层设计。表现为:一方面,加强学生对物理学发展史的介绍。让学生体会物理学家们追求科学真理,顽强的毅力和坚定的意志,敢于质疑和挑战权威,敢于冒险的创新型人格。另一方面,教材中许多实验由原来验证性实验转换成探究性实验。比较这两种模式,探索性实验模式明显增加了思维长度,在观察、提出问题、猜想、验证中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发展,情感得以体验,赋予学生更多发展创造性空间。

从普通高中物理课程评价标准上看,重视学习过程评价,不以考试结果作为唯一评价标准。测验和考试命题应该注重理解和应用,要设计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联系实际和社会的开放性试题。对于创造性的培养是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力支撑。

在教学实践中,我从以下四个环节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在新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新课教学中,学生要学习新的物理学知识、新的物理学方法、新的思维方式,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最佳时机和途径。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插图、彩页所蕴含的创造性;教材中和生产、生活相联系的物理实例或仪器,如磁场中质谱仪、回旋加速器、电视机磁偏转等。

2.在习题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教师例题讲授中,在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基本物理学思想和方法的同时,更要注重问题意识、注重对典型例题的改编,在问题和改编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改编的方向是:改变题设条件、讨论临界状态、改变物理情境。教师在学生改编基础上,给予点评、归纳和总结,使部分或少数学生的改编结果让全班学生受益。

以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加速问题为例:一个重力可以忽略的带正电粒子,初速度为零,在竖直放置的两块平行金属板间加速,已知粒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q,粒子最开始靠近带正电极板,两板间加速电压为U,求粒子达到负极板速度大小。教师分析物理过程以后,学生给出两种方法:一种是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求解;一种是动能定理求解。学生改编如下:可以改编成初速度不为零问题;可以是带负电粒子从负极板开始加速;可以改变两极板间距离;可以改编成粒子经过此加速电场后,再进入一个减速电场,求减速电场中电压;也可以把给出的已知量中任何一个换成未知量求解。改编过程激发了学生创造性热情。在此过程中,学生还总结出改变两板间距离,不会影响粒子的最终速度。

3.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无论是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小实验、探究性实验,学生都会观察到一些新的现象,遇到一些无法解释的问题,会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起解决问题的冲动,将冲动赋予行动过程中就会表现出创造性。实验中,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路是:完成规定的实验外,尽一切可能多做试验;尽可能将演示实验改为分组试验;鼓励学生利用生活中的物品多做小实验;定期开放实验室;组建实验兴趣小组;鼓励学生对已有典型实验提出新的设计方案。

4.在课后作业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课后作业可分为阅读性作业、查阅文献性作业、实验性作业、研究型学习作业,最常规的是解题性作业。作业的布置遵循多样性、灵活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让学生有探求新知识、新方法、新现象的欲望。比如,查阅文献作业、研究性学习作业和小实验作业、培养创造性作业的要求,确定查阅文献提纲、制定研究型学习方案和实验方案;具体实施过程中要点、数据记录;整理、完善内容。作业批改环节,无论对哪种作业形式,教师都要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性,即使是错误的方法、错误的过程、错误结果都要发现思维中的亮点,加以保护。

学生创造性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中学阶段是一个人发展创造性的关键时期,教师要竭尽一切可能创设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训练的良好环境,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创造愿望。

编辑  王宇华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