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模拟+”活动助力培育法治观念核心素养

时间:2024-05-07

文/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附属学校 熊春颖

小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此时在孩子心里埋下法治的种子尤为重要。《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在工作要求中强调,要“以贴近青少年实际、提高教育效果为目的。法治教育要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贴近青少年生活实际……要更多采取实践式、体验式、参与式等教学方式,与法治事件、现实案例、常见法律问题紧密结合,注重内容的鲜活,注重学生的参与、互动、思辨,创新形式,切实提高法治教育的质量和实效”。

为了达到《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的要求,学校可以引入“模拟+”活动助力培育小学生的法治观念核心素养。比如,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依托“模拟+”活动引导学生发现社会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并对这些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调查,再通过诸如提交模拟提案等手段解决问题,使他们感受法律、丰富实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协商民主机制等产生认同,从而形成法治观念、提升核心素养。

本文将以笔者所在学校开展的“模拟+”活动为例,探讨其如何助力培育青少年法治观念核心素养。

一、“模拟+”活动缘起

我校“模拟+”活动源于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组织的“模拟政协”活动。开展“模拟政协”活动的目的是通过模拟人民政协的提案形成过程,体验人民政协的组织形式、议事规则以了解和体会中国特色的协商民主政治制度,旨在强化青少年的“四个意识”,坚定其“四个自信”,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四大素质能力”,即发现问题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合作交流能力。

基于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面向小学部中高年级学生,我校组织学生开展“模拟提案”“模拟议事”等“模拟+”活动,让他们在协商、民主的轻松氛围中议身边事、社会事、国家事,进而关心社会生活、合理建言献策、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法治意识,这是促进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新探索。而对于学生来说,在参与“模拟+”活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学习运用法治思维采取正确的方式维护权利,再联系相关法律规定找到法律依据结合所学法治知识进行宣讲,可有效提升自身的法治观念核心素养。

就这样,依托“模拟政协”活动,我校创新小学中高年级道德与法治课活动形式,延伸拓展出“模拟法庭”“法治情景剧”“法治宣讲团”等系列活动,最终形成了“模拟+”特色活动课程。在该活动课程的带动下,我校学生的法治观念核心素养得到了明显提升。

二、“模拟+”活动策略

在我校小学中高年级开展的“模拟+”活动,主要以“模拟政协”“模拟现场”等形式呈现,通常采用以下策略进行组织安排。

(一)充分挖掘文本,用足教材资源

笔者对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中高年级段教材进行过深入研究,并对教材中有关内容进行了重点梳理,整理出了教材中涉及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举例说明:《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的学校”的最后一课“让我们的学校更美好”。本课由两个框题组成,第一框题是“我们的成长天地”,第二框题是“我为学校出点力”。本课的重点为第二框题“我为学校出点力”,即培养学生对学校的责任感。在课本中,通过“调查”这一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关注学校存在的不足,使其愿意为改进学校的不足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也是整个“我们的学校”单元的教学落脚点。教材中为学生提供了范例与指导,笔者将其与“模拟+”活动相结合,鼓励学生组成小组开展调查,最终提出建言。

(二)适当补充素材,拓宽思维视野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笔者指导学生将时事新闻带入课堂学习,并结合所学对其发表看法。学生从众多社会时事新闻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并且依据事实做出正确的判断,形成自己的观点,加深对相关内容的理解。

通过“模拟+”活动,学生们开始关注国家大事、社会生活,并从中感受法治的力量,形成了利用法治思维解决问题的意识。比如,通过对《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修订、《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的出台等的关注,学生们从法治视角感受到了国家对未成年人、对学生的保护与关爱。学生们还能够结合自身生活实际,从司空见惯的小事中敏锐地察觉到关于教育的热点话题,比如到校时间、课间下楼活动、课外班、课后托管、睡眠时间等,并思考制定这些政策的目的,透过社会现象看本质,从而有针对性地对学校、社区等提出合理建言。

从传统文化到社区环境,从老年代步车到电子产品的使用,通过“模拟+”活动,学生们发现了社会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只不过他们不再像以前一样对其视作理所应当,而是积极分析产生原因,进行问卷调查,分析调查数据,寻找法律依据,最终提出合理建议。有些学生还受到家长、社区等多方面的影响与启发,进一步深入思考,提出了十分有价值的建言。以我校获北京市青少年模拟政协优秀建言奖的作品《关于陆地冰壶进校园的提案》为例,为大家介绍“模拟+”活动的设计理念与框架。

附:

关于陆地冰壶进校园的提案

一、案由

为响应国家发布的《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年)》,发展冰雪教育,建设冰雪特色运动学校的规划,我提出陆地冰壶进校园的提案。陆地冰壶是以冬季奥运会冰壶比赛项目为基础,以队为单位,在陆地上进行的、适合大众广泛开展的体育运动项目。陆地冰壶既是冰壶运动的延伸,又是扩展。

二、分析

冰壶被称为“冰上国际象棋”,它不仅能锻炼我们的体魄,还能训练我们的思维;同时,它作为一项集体运动,能培养我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但是,传统的冰壶项目对环境、场地和赛道都有着比较严苛的要求,一般的学校难以满足。另外,正规的冰壶自重约40斤,对选手的臂力要求极高,广大中小学生的身体条件难以达到。

而陆地冰壶运动在保留传统冰壶运动优点的同时,可以不受传统冰壶对环境和参与人员身体的限制,很适合中小学生日常参与、锻炼。

陆地冰壶的队伍组成、赛道组成、基本比赛规则等均与传统冰壶一样,并且具有以下优点:

1. 不需要真冰场地,不需要电力制冷,移动灵活方便,可随处搭建、拆装;

2. 一年四季都可以开展,不受地域、气候、场地限制;

3. 简单易懂,上手快,安全性强,趣味性强;

4. 非常有利于锻炼学生脑力和体能。

冰壶运动无身体对抗,因此安全性极高,但每一次投壶都需要观察、思考、沟通、执行,尤其是执行,非常锻炼体能,所以每一次投壶,都是对身心的一次挑战。

三、结论

建议在中小学范围内普及陆地冰壶运动,大力响应***总书记提出的“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号召,丰富学生们的日常体育文化生活,培养冰壶后备人才,助力我国冰雪运动事业发展。

在一次次“模拟+”活动中,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发挥,他们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头脑思考社会现象,用自己的行动表达想法。这个过程,是参与、反思、表达的过程,更是法治意识逐渐萌发与成长的过程。

(三)结合案例宣讲法律条文,加深法治印象

笔者曾组织学生开展法律条文朗读、宣讲活动。这种朗读、宣讲并不是刻板地读出法律条文或在课堂上机械地讲解法律知识,而是结合具体的事例或鲜活的法治案件,在理解事实的基础上进行的知识内化过程。这样做能够加深学生对法治的印象,树立法律权威。

(四)体验法律程序,培养法治程序意识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教材中关于“选举产生班委会”一课很适合开展“模拟+”活动,通过活动,学生可以进行民主选举,体验“发布竞选公告”“自愿报名参加”“竞选人演讲与答辩”“无记名投票”“公开唱票,公示结果”等民主环节,感受民主选举流程。

除课本外,在“模拟法庭”社团活动中,学生们也可自主创编法治情景剧,借来服装、道具,体验法庭庭审的流程;在“模拟政协”社团活动中,学生围绕社会问题搜集资料,设计调查问卷,分析问题原因,提出合理化建议,体验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政治制度。丰富的“模拟+”活动,让学生在不同的模拟情景中体验与感受,法治意识逐渐增强。

(五)积极大胆建言,将想法落实到行动

教师指导学生开展“模拟+”活动提出建议之后,可以鼓励学生向相关部门大胆建言。但在向有关部门建言的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梳理汇报思路,创新汇报形式,制作演讲文稿,确定发言人、发言主题及顺序等。不论结果如何,这样的参与过程能够增强学生的体验感、发现问题后想要解决问题的责任感以及作为国家小主人的主人翁意识。举例说明:参加“模拟政协”活动的小委员们在搜集资料、调查数据、分析原因的基础上形成了关于“校园垃圾分类”的建言,之后他们决定向校长提出他们的建议。在建言会上,几名小委员面对校长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并把他们的分析与建言清晰而完整地呈现了出来。校长听后表示支持,为鼓励他们,校长还表示要在下一步的工作安排中优先考虑他们关于“校园垃圾分类”的建议。校长的支持更加激励了小委员们的行动,在后续的垃圾分类实施过程中,这些小委员们积极承担了班级和学校的垃圾分类引导员、志愿者等工作,并带动全校学生的法治观念核心素养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三、“模拟+”活动体系构建

我校“模拟+”活动历经五年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在设计与实施的过程中,笔者所在学校的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准确地把握了道德与法治学科法治观念核心素养的内涵和价值,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模拟+”活动,初步构建出了“模拟+”校本活动课程体系,探索出了依托“模拟+”活动提升学生法治意识的形式与策略。教师们在研究过程中还提升了自身对课题的研究能力及设计、组织、实施“模拟+”活动的能力。而学生在参与“模拟+”活动的过程中,法治意识得到了较大提升,体现于课堂思考与表达、作品呈现等诸多方面。

随着活动的开展与实施,笔者初步形成了针对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模拟+”校本活动课程构想。见下图。

初步构想,小学部一至六年级结合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模拟+”活动。其中,低年级重在感受活动过程,以图片形式提交模拟提案,在班级成立模拟议事厅,树立规则意识,运用协商讨论的方式解决问题;中年级学生重在开展模拟法庭和法治宣讲团活动,通过活动感受法律的严肃与权威,并结合教材主题进行法治宣讲,增强自身法治意识;高年级学生需通过模拟民主选举和法治情景剧,结合教材按照民主选举流程选举班干部,录制法治情景剧,进一步增强自身法治意识,进而形成法治观念核心素养。

综上所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模拟+”活动的实施,促进了教师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深入理解,加深了对学生法治观念核心素养的认识,拓展了其视野与思维,提升了其设计与实施能力,真正助力了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发展。在今后的“模拟+”活动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应更加注重课堂实践,注重活动实效,注重学生体验,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培养学生法治意识探索出更广阔的新天地。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 教师活动:

(1)教师提问:什么是公民权利?

预设答案:身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才享有的权利。

(2)教师追问:什么是公民“基本”权利(即,如何理解“基本”的含义)?

预设答案:由我国宪法规定,是公民生活中最根本的权利。

(3)游戏环节:基本权利知识大赛

游戏规则说明:本课堂游戏以“基本权利知识大赛”的方式进行,分为四个环节,以对应公民基本权利的三个部分以及其他内容。游戏采用积分制,教师需将学生分为三组。在游戏过程中正确回答问题的小组可以获得加分,答错不扣分,最终得分最多的小组获胜。游戏中的问题分为两种形式:必答题与抢答题。

(4)在介绍了公民基本权利的概念以及“基本权利知识大赛”的规则之后,教师为学生讲述如下案例:

小云爸爸妈妈的工资收入在当地属于中等水平,爷爷奶奶每月能领到养老金,妈妈还是县人大代表。早餐后,小云去上学,爸爸妈妈去上班,爷爷奶奶去公园散步。这是他们平凡而幸福的一天。

教师提问:从小云一家人的生活中可以看出,他们享有哪些公民基本权利?(针对每位家庭成员说出一项权利即可)

请三个小组的组员进行讨论,之后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给出本组的答案,并记录在黑板上(或者多媒体设备中)。

各小组组员回答完毕后,教师暂时不公布答案,各小组组员要带着问题进行接下来的课堂学习。

2. 学生活动:

学生先思考并回答问题(1)(2),然后小组讨论(4)中的案例。

3. 设计意图:

首先通过问题(1)(2)引导学生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两个主要概念有初步了解:“由宪法规定”“是生活中最根本的权利”。

其次通过游戏(3)以及分组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进行自主思考,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最后通过(4)中的案例为学生留下待解决的问题:“基本权利都包括什么?”由此激发学生深入学习的兴趣。

二、新课讲授(一):政治权利和自由

1. 教师活动:

(1)教师首先向学生介绍政治权利和自由所包含的三项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包括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监督权。但不讲解具体法律条文。

(2)游戏环节:抢答题。

教师给出三个案例,学生在阅读案例后,抢答该案例中公民行使了哪项政治权利和自由。

案例为(具体案情略):

①某地172名高中生行使民主选举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②余某诉新浪微博案(言论自由);

③三博士上书申请审查国务院《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监督权)。

(3)游戏环节:必答题。

将《宪法》文本分发给三个小组,请各小组组员自行阅读,并寻找相关法条,补充下表内容(只补充“权利内容”以及“具体法条”两答错则由其他小组补充。

(4)教师讲述权利意义,并补充“剥夺政治权利”的内涵。

2. 学生活动:

学生在游戏环节(2)的抢答题环节思考并回答问题;在游戏环节(3)的必答题环节参与小组讨论并自主学习。

3. 设计意图:

首先通过游戏环节(2)的抢答题环节,了解三项政治权利和自由的权能。

其次通过游戏环节(3)的小组讨论,了解三项政治权利和自由的具体内容。

最后通过课堂讲解(4)的教师讲授,了解三项政治权利和自由的意义。

权利内容 具体法条 权利意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宪法》第三十四条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基础。政治自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宪法》第三十五条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监督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宪法》第四十一条公民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行使监督权,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三、新课讲授(二):人身自由

1. 教师活动:

(1)游戏环节:抢答题。

教师给出四个案例,学生在阅读案例后,抢答该案例中涉及了哪一项公民基本权利。

案例为(具体案情略):

①某超市搜身案(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②齐某案(姓名权);

③陕西黄碟案(住宅不受侵犯);

④电信公司保护资料案(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教师纠正学生对四项公民基本权利的表述有误的地方,并说明“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中,除了姓名权外,还包括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等。

(2)游戏环节:必答题。

2. 学生活动:

学生在游戏环节(1)的抢答题环节中思考并回答问题;在游戏环节(2)的必答题环节中参与小组讨论并自主学习。

3. 设计意图:

首先通过游戏环节(1)的抢答题环节,了解四项人身自由的权能。

然后通过游戏环节(2)的小组讨论,了解四项人身自由的具体内容。

权利内容 具体法条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宪法》第三十七条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宪法》第三十八条住宅不受侵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宪法》第三十九条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宪法》第四十条

四、 新课讲授(三):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1. 教师活动:

(1)游戏环节:必答题。

教师介绍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所包含的几项基本权利。

(2)游戏环节:抢答题。

请学生分享和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相关的生活经历。包括:课桌上的学习用具(财产权)、父母上班(劳动权)、医疗保险(物质帮助权)、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受教育权)、电视剧的编写和表演(文化权利)等。

学生回答正确加分,答错不扣分。

(教师可以启发、提示学生相关的生活经历)

(3)针对财产权,需要给学生多方面的提示:生活中的小物品(身边的课本)、大物品(家中的汽车、房屋)都是财产权的体现;而我们对物品的拥有以及物品被损坏后要求赔偿的权利,也都是财产权的体现。

2. 学生活动:

学生在游戏环节(1)的必答题环节参与小组讨论并自主学习;在游戏环节(2)的抢答题环节思考并回答问题。

3. 设计意图:

首先通过游戏环节(1)的小组讨论,了解五项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的具体内容。

其次通过游戏环节(2)的经历分享,了解基本权利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最后通过课堂讲解(3)中,教师对财产权的讲解与强调,了解财产权的重要性。

权利内容 具体法条财产权 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宪法》第十三条第一款劳动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宪法》第四十二条第一款物质帮助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宪法》第四十五条第一款受教育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宪法》第四十六条第一款文化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国家对于从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事业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宪法》第四十七条

五、新课讲授(四):其他内容

1. 教师活动:

(1)游戏环节:必答题。

请三个小组的组员进行讨论,找出其他并未归入上述分类的公民基本权利。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回答,三个小组相互补充。

(2)教师说明其他公民基本权利包括:平等权(《宪法》第三十三条)、宗教信仰自由(《宪法》第三十六条)等权利。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特别保障。

(3)教师引导学生重新思考之前所讨论过的小云一家的案例,各小组要再次进行讨论,找出最终的答案,游戏结束。

(4)教师留下思考题:不是我国公民的人是否拥有“公民”基本权利呢?

2. 学生活动:

学生在游戏环节(1)和小组讨论(3)中参与小组讨论并自主学习。

3. 设计意图:

首先通过游戏环节(1)的必答题环节、课堂讲解(2)的教师讲述,了解其他公民基本权利的具体内容。

其次通过小组讨论(3)的重新思考,找到正确的答案。

最后通过(4)的思考题,进一步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价值与意义。

教学反思本课旨在从教材内容以及法律原文出发,将最准确的知识教授给学生。课程的亮点在于三个方面:第一,从课程设计方面来说,本课程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道德与法治”课内容相对枯燥,教师讲授容易千篇一律,往往无法调动初中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游戏导入的方式,将传统的课堂转变为游戏比赛的场地,通过小组积分的方式激发学生的竞争心理,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进而带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进行自主思考。第二,从法治教育方面来说,传统教学法常常止步于教材,教师往往只会照本宣科,进行内容讲解。本课程引入《宪法》文本,教师在讲授课程时变得“有法可依”。这种通过阅读法条,理解法律知识的学习方法可以更好地与高中乃至大学的法律专业课程对接。第三,从权利性质方面来说,本课程的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对于公民基本权利划分的三种类型具有不同程度的亲切感:学生生活中很少接触到政治权利与自由,因此学生一般对该类型权利比较陌生。而人身权利则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他们即使对于公民基本权利并不了解,也对该类型基本权利有一定认识,但是此类基本权利通常是在该权利被侵犯的情况下才会体现出来,因此学生对这类权利的认知并不充分。而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主要是社会性质的权利,国家对于这类权利具有提供相关服务的义务,因此学生及其家庭在社会中经常会接触到类似的案例。由此,在最难理解的第一类权利的教学中,教师应当先通过简介与案例相结合的方式给学生创造了解的机会。在较难理解的第二类权利的教学中,教师应通过案例让学生辨认权利,继而产生学习的兴趣。而身边经历最多的第三类权利,教师可让学生直接了解其内涵,之后再去找寻身边相关的经历。这样的教学设计可以让我们充分利用学情,突破难点,同时达到多种观点在课堂中发生碰撞的目的。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