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朱向阳
摘要教师队伍建设是农村学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的关键课题。面临学校合并后新教师多、老教师少、骨干教师缺乏的困境,学校通过承办各类研训活动、开展名校结对、推动教师教研,营造适合教师成长的生态环境;通过引入校外专业力量、整合内部力量、打造学科团队,实现了学校从完全借力到自我生力的成功转型。
关键词农村教育;教师团队建设;卓越教师;学科教研周;值日校长;首席导师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384(2018)10-0046-03
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发展最关键也是最困难的课题之一。“教育如同农业,必须顺应天时,精耕细作”,其中“顺应天时”可以理解为“乘势”,“精耕细作”就是“使力”。学校教师队伍建设要乘势而上,就需要学校管理者审时度势、凝心聚力、御风而行。笔者在2013年至2017年间曾担任浙江省义乌市义亭小学的校长,其间努力探索农村小学在转型过程中的发展之路,对如何提升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有了较深的现实体验和实践积累。
浙江省义乌市义亭小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老学校,创办于1900年,时称“民义学堂”。2012年8月,三校合并搬入新校园,学校开启了新的发展阶段。义亭小学是许多农村小学发展的缩影,学校经历文化重建、教师队伍重组,办学规模迅速扩大,仅2013~2016年,新进教师77位,占全校教师的53%;教龄三年内的教师62位,占全校教师的43%;骨干教师则屈指可数。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势是事物的情况或趋向。就教师成长而言,如果缺乏良好的条件,那么就要造势;如果趋向良好,那么就需顺势;如果方向相反,那么就得逆势。
1. 造势育环境
义亭小学经历学校合并后,办学规模急剧扩大,师资结构变得复杂,新教师进的多,骨干教师留住难,面对这种现状,学校在教师团队建设之初就需要造势。
其一,开门迎客,活动造势。俗话说:客人是福。学校打开校门迎客,积极承办各类研训活动,营造良好氛围,为教师创造成长机会。近几年,学校承办了包括各学科省培项目、学科名师教学展示、市各学科教研、各类综合研讨现场交流等数十次市级以上的研训活动。组织活动虽然会加大工作量,但只要学校和教师将之视为教师专业交流和成长的契机,就可以为教师团队成长创设良好的条件。
其二,名校“艺友”,平台造势。学校的发展需要好伙伴,需要好平台。作为基础薄弱的农村学校,义亭小学创造条件成为市地教学改革实验校、数字校园试点校、省市实验学校研究会成员单位、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实验学校等。学校先后与省内多所名校结对,通过互访互动,相继在学校管理、文化建设、师资培养、教学改革、学科教研以及跟岗轮训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合作交流。与名校结对,与名师为友,为教师发展搭建了优质的平台,也增添了学校和教师成长的底气和信心。
其三,“和、乐、行、卓”,文化造势。学校文化对教师团队建设具有持续的显著影响。义亭小学学校文化的主旨是“和乐”,文化建设着力突出“和、乐、行、卓”,体现为“和而不同,乐在其中,行微建著,求其卓越”。积极务实的学校文化为教师团队成长明确了价值取向和行动方向。学校在文化建设上尤其重视微文化建设。“行微建著”就是通过把一个较大的任务化大为小,从小处着眼,经过不断地努力和改进,达到追求卓越的目的。我们注重工作的精细化、行为的操作性、效果的真实性,重在点滴积累、坚持不懈。例如:学校每周一次的微调研,关注教师的教学纪律、教育行为,通过调研、反馈,持续跟进,不断规范和优化教师教学行为。
2. 顺势添动力
当教师团队成长的良好条件和氛围初步具备后,学校就可顺势而为,做到事半功倍。
其一,以学为乐,顺乐学之势。教师成长,乐学是基础。学乐教育,已成为义亭小学的办学特色。在推行教师进教室办公后,学校利用腾出的办公室给每个年级设置一个专用的教研室,其功能定位是教学研究、阅读交流、休闲放松,里面放置了教师自己选定的各类书籍。学校每年还让各学科教师参与学校报刊的订阅,给每位教师一定额度的专业刊物订阅权利,每学期还有针对性地组织不同学科、不同类别的教师阅读名家著作,开展读书交流活动。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教师爱上阅读。
其二,教学研究,顺乐思之势。乐思是教师专业进步的源泉。义亭小学每个年级教研室和学科办公室门前都有一块展示教师风采的专栏,“晒”出各式各样的作品。教师们有的“晒”教育心得、教学反思,有的“晒”課堂观察日记、教学基本功,还有的“晒”小作品……教师们互帮互学,共同提升。2015年学校课题首次获市规划课题科研成果一等奖,2016年获省科研成果一等奖,给学校和教师以极大的鼓舞。
其三,上课磨课,顺乐行之势。教师的生命在于教育教学实践。义亭小学35周岁以下教师每学期要“晒”一节课,35周岁以上教师每学年“晒”一节课,这些课都要在学校多功能厅和录播教室的大舞台展示。学科组要提前安排,“晒”课前一天,学科组长和备课组长通知全体教师,人人可参与听课、评课。为提高学科活动的针对性,学校还开展学科教研周活动,如语文周、数学周、英语周、艺术周、体育周等,有上课研讨,有趣味活动,有板报展示,大家参与其中,共同行动,品味收获,体验成功。
3. 逆势谋发展
教师及团队成长的环境和条件不可能都是正向的,也不会都是顺境。这时学校就要逆势而为,化解障碍,改善条件,扭转不良状况。
其一,克难解困,提升教师职业认可度。由于各种原因,现在教师的职业自豪感逐渐淡薄,职业倦怠和价值否定已成为影响教师成长的最大障碍。为此,学校开展了各式各样的活动来提高教师的职业认可度,如“我心中最美教师”主题沙龙、“教师幸福指数”调查、教师节“赞一赞身边的伙伴”、学期末新教师“夸夸我的师傅”等活动。让教师及时得到肯定、褒奖和支持,提升了教师的职业认可度,增强了教师对职业的依恋感和满意感,逐渐找到了职业成就感。学校倡导的“责任改变命运,态度创造生活”的行动准则也渐渐镌刻到教师的脑海里,体现在教师的行动上。
其二,进教室办公,用形式倒逼理念落实。现在的学校和教师不缺想法缺行动,不缺理念缺实践:说是要平等民主,但依然难改师道尊严;说是要师生交流,但往往仅限于课堂教学;说是要同伴互助,但常常仅关注自己任教的学科。为真正改变教师的行为,学校就从形式的改变入手,通过开展以“进教室办公,撤销讲台,开放课堂”为主要特征的改革,倒逼教师将理念真正落实于实践,全面、真实地了解每一个孩子,打破学科本位思想,与不同学科教师建立良好的协同教育关系,促进教学生态的改善。
其三,挑战自我,做最好的自己。教师成长的最大障碍往往源于自我否定,要成长首先要树立信心。于是,学校就想方设法给教师加压力、调状态,通过教学比武把他们内心的激情和潜能挤压出来。随着技能比武、教学比赛的成功,教师的职业自信也就逐渐建立起来。教师的改变,最终受益的一定是教师自己和学生。“用力做与用心做是不同的”“学会规划自己,不要等着被规划”“教育教学上追寻和而不同,求其卓越”,已经成为教师的共识。
教师专业成长和团队建设,如果缺乏力量就得借力,如果力量不够就需要助力;只有教师和团队能内生出无尽的力量,其发展才是自然的、可持续的。
1. 借力促成长
义亭小学新教师多,老教师少,骨干师资稀缺,教师专业力量匮乏,这就需要我们好好借力。
其一,专家名师,引领示范。几年来,学校先后邀请多位全国知名学者,二十多位省著名特级教师、省市教研员,还有少先队、班主任、教育科研等方面的名师专家,来校上课与诊断指导。除了得到他们高屋建瓴的指导,学校教师还有机会和他们平等对话、同台上课。每次活动,学校至少有一两位青年教师可以“晒一晒”课,有三五位教师可以与他们面对面“聊一聊”困惑与思考,有一大帮教师可以“听一听”“议一议”。
其二,首席导师,持续跟进。针对学校青年教师多、骨干教师少的现状,学校建立以首席导师为支撑、以课堂诊断为手段、以持续跟进为特征的长效性研修平台。学校签约聘请的首席导师,有大学、教科研机构的专家,也有名师、特级教师,还有班主任培训等领域的专业导师。首席导师体现了“分科侧重、错位指导、课堂诊断、持续跟进、专辅结合”的特征,旨在扶持新教师走好入门之路,帮助青年教师释疑解困,助推优秀教师快速成长,营造了良好的团队氛围。“基于首席导师制的教师专业发展校本研修”被评为金华市首届教师培训精品项目。
其三,跟岗轮训,名校取经。学校将“年龄轻、教龄短”视为教师成长的黄金机遇,有针对性地推出“外派名校跟岗实习制度”,通过多向选择将众多优秀青年教师有序安排到名校跟岗轮训两个月以上。名校的学校文化和教育精神深深地播在了参训教师心中,并带回义亭小学生根发芽!
2. 助力促成才
除了借助专业的力量,教师成长还需要注入同伴的力量。学校整合自身团队的力量,形成合力,助推教师专业发展。
其一,同伴协同,互帮互学。教师进教室办公后,不仅参与课堂互动,更是养成了写观察日记的习惯,在深度反思中学习其他教师的教学经验。如107班班主任徐老师(语数)写道:美术教师王老师一进课堂,孩子们就沸腾了。王老师只用一句话就让孩子们安静下来:“坐端正了就给你们发材料。”“唰”的一下,全班孩子都挺起了腰杆,坐得端端正正,让我好生羡慕。我也意识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许是我引导不够,没有让孩子们爱上语文。
其二,学科教研,初试锋芒。学科组教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如果说外来专家指导时,许多教师会有所顾虑的话,那么校内的学科组教研则是许多青年教师敞开心扉、舌枪唇战、初试锋芒的好时机。虽然观点可能很幼稚、言语可能很稚嫩,但这却是教师最本真的话语、最真实的状态。这些同伴的话语才是最贴近自己的、最接地气的。这时的话语系统是真正属于教师自己的,而进步的花朵就会在其中静静开放。
其三,值日校长,民主参与。为推进“人人参与”的学校管理模式,义亭小学从2015年9月开始实行“值日校长制”。每学期,全校每位教师都担任一天的“值日校长”。在这一天里,值日校长随同校长办公、开会、接待来访客人、处理学校事务,全程参与学校管理,同时完成“夸一个亮点、提一条建议、讲一段故事、办一件实事、留两张照片”等十件工作,并做好总结和反馈。该制度实施以来,学校的正能量得到弘扬,细节得到关注,工作获得理解,教师的归属感、全局观念、主体意识得到增强。
3. 生力促成功
学校教师和团队要想持续发展,最重要的是靠自己生出无尽的成长力量。
其一,做最好自己,自動自觉。教师的成长源于自身的教育理念和理想,源于自身对教育实践的不断超越和个性化品质的反复修炼。教师的成功,最需要依靠的是自身生长的力量。在义亭小学,学校对于教师追求个人专业成长的计划和行动总是给予最大的信任和支持。现在,发展已成为许多教师的内在需要,主动已成为许多教师的自觉行为。
其二,重团队建设,协力共进。在我校建设“三长队伍”(年级组长、学科组长、备课组长)的行动中,一位位学科组长正成为各学科的领军人物。音乐学科组长带领团队教师放弃一个个周末,夺得市舞蹈比赛一等奖第一名、市合唱比赛二等奖的历史最好成绩;美术学科组长带领团队教师以联盟第一名的成绩再次蝉联市美术展评大赛一等奖;几任语文学科组长接力,带领团队利用休息时间排练诵读节目,连续几届夺得市经典诵读大赛一等奖。现在,每每有教师要参加某项活动或比赛,不论是基本功、优质课、教坛新秀,还是指导学生竞赛,人们看到的都不会是一个人,而是学科组长带领下的朝气蓬勃的教师团队。
其三,建学科工作室,持续孵化。2015年以来,学校相继评选出2位省优质课获得者、3位地市名师培养对象、8位市教坛新秀、20余位市优质课及学科技能比武优胜者,一个个巾帼文明示范岗、青年文明号不断涌现。学校成立教坛新秀工作室,聘请12位市教坛新秀、金华市优秀班主任为工作室导师,带领36名青年教师,合力打造学科团队。从外聘首席导师到建立自己的名师工作室,学校实现了从完全借力到自我生力的成功转型。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