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刘向东
课程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学校课程体系的构建是整体性撬动学校育人模式变革的重要载体。面向未来,我国中小学课程建设正逐步从碎片化的课程要素变革向整体性的课程体系建构发展,以充分发挥课程的整体育人功能。从实践来看,当前学校课程体系建设仍面临着许多发展性问题,亟须在实践探索中予以思考和解决。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梅沙小学引入未来学校的建设思路,基于“固本培元、全人成长”的办学理念,借助课程融合、课堂变革和空间再造等策略,初步构建起面向未来的“成长课程体系”,希望在破解学校课程体系构建发展性问题上走出一条具有校本特色的路径,由此推动学生综合素养的持续发展。
当前,很多中小学的课程体系构建与本校的育人目标存在“两张皮”现象,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对于育人目标关注不够,既无法发挥育人目标对课程体系构建的指引作用,也无法发挥课程体系对学生素养培养的支撑作用。其中,校本课程与学生素养发展的离散性尤为突出,校本课程建设往往只是“为了开发而开发”,低水平重复、简单模仿现象普遍存在,而课程本身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功能定位如何、对本校学生素养培养有何独特价值都不是很清楚,难以支撑学校特色育人目标的实现。
学校的课程建设一定要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展开,要站在“整体育人”的高度去设计课程体系。以梅沙小学为例,作为盐田区着力打造的一所“未来学校”,学校如何通过构建面向未来的课程体系,描画培养未来人才的蓝图,就成为我们重点思考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摒弃简单的特色课程“加法”逻辑,以整体观念,围绕育人目标,精准把握课程体系设计的功能指向;在此基础上,以国家课程为基准,以地方课程为纽带,整合富有特色的一些校本课程,打通各类、各学科课程之间的逻辑联系,形成相互支持的课程体系。
为此,学校围绕“仁智少年”的育人总目标,基于培养学生“勤健体”“宽胸怀”“博才艺”“善思考”“会创造”五大基本品质的定位,整合已有的学科课程、活动课程、探究课程和职业课程,将其划分为身心类、品德类、艺术类、人文类、科创类五大课程模块,设计了成长课程框架。例如:品德类课程以道德与法治(品生、品社)和班会课程为基础,整合国学经典诵读、德育主题活动,国学吟诵社和中国历史社等社团活动,以及茶艺等职业体验课等内容,旨在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德育内容,让学生在体验中“宽胸怀”、厚德性、学仁爱,实现道德成长。
这一课程体系立足学校已有基础和办学定位,指向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同时也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出新要求。因此,我们将其定名为“成长课程体系”,也以此寄望师生的共同成长和学校的良性发展。
学校课程体系构建包含课程开发、实施、评价和管理等相关要素的系统推进。在实践中,一些学校对于相关课程要素的关注程度有着较为明显的偏失现象,制约了课程体系的整体性构建。不少学校将重点放在课程数量的增加上,不重视课程品质的提升,导致课程建设只注重课程开发环节,而忽视或轻视课程实施环节。同时,由于对课程评价环节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缺乏有效的课程评价方式,学校对课程建设的推进状况难以进行有效的反馈与改进,导致课程体系构建陷入“僵化状态”,难以持续进行调整和优化,制约了学生素养的持续发展。
为了改变此种局面,梅沙小学尝试进行课程实施与评价的整体性优化建设,鼓励和支持教师开展“课堂革命”,在课堂组织形式、教与学方式和评价方式上进行深度变革,构建起具有鲜明特色的“全人成长”课堂教学范式。
其一,借助新技术再造课堂流程,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学校将信息技术与教学进行深度融合,推动课程实施模式的重构,形成“成长课堂”基本教学范式:“检查预习-对学、群学-汇报展示-师生点评-练习巩固”;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学生动手实践和体验感悟的机会,引导学生用完整的视角去发现与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在此基础上,各学科教师根据自己学科的特点,适当进行调整与变通,制定适合本学科的教学范式。例如:语文学科将基本范式定位为“预习-展示-探究-合作-拓展”;数学学科的基本范式为“检查预习,提炼问题-合作学习,探究问题-汇报展示,互动质疑-巩固练习,拓展延伸”。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帮助教师们厘清教学思路,把握学科教学的基本要求,而且有利于青年教师尽快“上手”,掌握基本的教学方法。此外,在“基本式”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学科及不同课型,各科组教师还探索形成了相应的“变通式”,从而让“教”与“学”更加有实效。
其二,基于大数据开展“全景式评价”,提升课程育人精准度。只有建立起完善的课程评价系统,才能及时反馈课程实施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重新反思和改进课程设计中的预设和猜想。鉴于此,学校充分发挥大数据的作用,构建了学业评价大数据系统,全方位、立体化、个性化呈现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效果;同时采用学生电子档案袋等多元评价方式,帮助学校和教师把握课程建设中的问题和不足,同时也激励教师不断改善教学活动。目前,学校已经制定了《梅沙小学学科学业素质评价实施方案》,推进基于教育大数据的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全景式评价”,充分关注学生个体发展差异,对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心理等多方面进行个性化指导,提升课程育人的科学性和精准性,从而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收获。
目前,“成长课程体系”教学模式与评价系统的深度变革相互促进、相互支撑,有效推动了学生的深度学习,也促使学生逐步从“要我学”走向“我要学”,从“我要学”走向“我能学”,从“我积累”走向 “我创新”,从“我介入”走向“我投入”,让学习过程不再仅仅属于认知、理性的范畴,而是扩展到情感、生理和人格等领域,使学生在全身心投入的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升能力、发展素养。
课程实施离不开课程资源的强大支持。在实践中,一些学校仍停留于传统的课程资源观,忽视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研究。大多数教师的课程资源开发意识仍很薄弱,因此资源的开发往往较随意,要么仅局限于某一门学科,要么只框定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显得单一凌乱;未能很好地整合、利用周围的课程资源,将学生的学习和探究由课堂延伸到课外,由学校延伸到社区和所在地区,让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都成为学习的课堂。
未来学校的课程建设需要联合校内外的课程资源,使学习空间得到最大程度的延伸,形成突破时空的立体学习场。为此,梅沙小学探索系统推动空间资源的相互转化,把非正式学习纳入课程建设的重要议程,为学生营造更多智慧学习和活动成长的空间环境。
其一,空间再造,拓展学习边界。我们在新校园建造过程中,通过扩展学校的公共空间,打破固定功能的设计思维,弥合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之间的界限。一方面,学校设计打造了未来创新中心、社会践行中心、未来学习中心、未来艺术中心、国学启慧中心、生活体验中心、未来体能中心、情绪行为中心八大学习空间,配备可移动、易于变换的桌椅设施,支持教师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和学生间的互动交流。另一方面,整合各种与教学空间相邻的非正式学习场所,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学校将教学空间尽可能地集中布局,以最大限度地形成“留白”,模糊室内、走道、连廊、屋顶平台之间的界限,释放出尽可能多的开敞空间,形成充裕的學习、活动、交流、展示空间。例如:美术教室由三间大教室的空间组成,设计为可敞开、与外部空间连接为一体的美术展厅形式。当折叠门合上时,可以形成独立的教室空间;当将其敞开时,则可成为开放的美术展厅,随时欢迎师生参观。
其二,连接生活,重构学习路径。未来学校是一个开放的教育生态系统,需要实现校内外课程资源的有机联合,建立起学校与外部真实生活世界的有效联系。为此,学校充分依托周边优质课程资源丰富的地理优势,积极与周边场馆达成合作关系并签订合作备忘录,以推进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为主线,将周边优质的场馆资源与国家课程有效对接,引领学生走出校园,前往东部华侨城、梅沙湾海滩、人工湖湿地等场地感受大自然的神奇美丽,让学习成为建构世界和探索自我的鲜活实践。教师也可以最大限度地整合附近的社区资源,带领学生开展主题式学习。例如:三、四、五年级分别开展了“东部华侨城—认识茶叶”“梅沙湾—认识海水”“人工湖湿地—认识植物”等项目式学习活动,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世界开展探究,可以更高效地掌握学科知识、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编辑?谢?凡)
注释:
① 本文系广东省深圳市教育科学规划2018年度课题“学校课程建设的自觉表达方式研究”(课题批准号:zjzz3p010)的研究成果。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