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至高无上的道德准则—《中庸》

时间:2024-04-24

李荣胜

从严格的意义上说,《中庸》和《大学》一样,都称不上书,只能算一篇文章。《中庸》出自小戴《礼记》的第31篇。全文共3545个字,是“四书”中第二本篇幅最短的经典。

《中庸》的内容深刻,对于儒家核心思想的阐述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中庸》从汉代起就有单行本刊行。至南宋,理学家朱熹集前人研究之大成,写成《中庸章句》,纳入“四书”,成为儒学法定经典。足见《中庸》这部著作在儒学中地位的重要。

根据汉代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尝困于宋,子思作《中庸》。”就是说,当时被困在宋国时,子思写了《中庸》一书。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兄弟注疏《中庸》时,有这样的记载:“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笔之于书,以授孟子。”就是说《中庸》这篇著作,是孔子向门人学生传授核心思想的,子思担心时间久远了再传授会出现差错,因此动笔写成《中庸》一书,用来教授孟子。

这里要做个小小说明:二程这句话意思是孟子师从于子思。但从孟子和子思的生卒年龄上看,孟子是在子思去世30年后才出生。所以子思不可能教授孟子,而是子思的学生教授的孟子。这是宋代学者的一个疏漏。

南宋理学家朱熹在《中庸章句·序》中说:“《中庸》何为而作也,子思子忧道学失其传而作也。”朱熹告诉我们:《中庸》是为什么而写作出来的呢?是子思忧虑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失掉真传而写作的。上面的三则史料都明确地告诉我们:《中庸》的作者是子思。

大家知道,子思(公元前483-公元前402)是孔子的孙子,名叫孔伋,字子思。孔子的儿子孔鲤没有什么大作为,但孔鲤的儿子子思却自幼跟在孔子最有成就的学生曾子身边学习,可谓深得孔门真传,是战国时期继承和发展儒学的大思想家。在曲阜当地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子思的父亲孔鲤晚年卧病在床,已经成为思想家的子思守在床前侍奉尽孝。弥留之际的孔鲤感叹自己一生没什么大作为,但又非常得意自己的一生。他对子思说:“为父一生无人可比,你父不如我父,你子不如我子。”子思望着病重的父亲,品味着父亲的话,笑着点了点头。孔鲤含笑闭上了双眼。孔鲤说的是至理名言,他的父亲是圣人孔子,他的儿子是述圣子思,2500多年来,的确无人可比。

我们得从“中庸”这个词的涵意说起。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论语·雍也》)孔子说:中庸作为一种道德准则,是至高无上的。孔子把中庸认定为是道德准则,而且是最高准则。

“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这是北宋理学家程颐逐字解释 “中”和“庸”的一句话:不偏不倚就叫做中,不变就叫做庸。这个“中”,是天下万物运行最正确的法则;这个“庸”,是天下万物运行的确定不变的常理。

朱熹说:“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中庸章句》)朱熹的意思是说:中,是不偏斜、不旁倚,没有过份、没有不达到的表现;庸,则是指平常所行之理,即万物平时所运行的常年不变的法则。这与程子的解释有异曲同工之妙。

概括上面的解释,可以这样理解“中庸”:中庸是道德的最高准则;是天下万物运行的正确法则;是一种不偏不倚、没有过与不及的理念;这种理念是恒常不变的。这种理念是儒家修身养性、为人处世的最重要的理念之一。

了解了“中庸”一词的涵意,如果接下去再了解“中庸”的核心内容,你就会明白,今天生活中把“老好人”、“和稀泥”称作“中庸”,是多么大的误解!如果我们用一句话概括《中庸》一书:这是孔子的嫡孙子思撰写的一本阐述儒家人生哲学的经典著作。

《中庸》一书虽然只有3000多字,南宋理学家朱熹作《中庸章句》时,却按照内容区别,分为了33章。

第一章,是全书的总论。提出了“天”、“性”、“道”、“教”、“中”、“和”六大概念,并精辟地阐述了这六大概念的内在联系,确定君子的修为目标—“致中和”;君子的修为结果—“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第二章到第十二章,是作者子思引用孔子的话,从十个方面论证中庸之道的思想内容,以及在人们行为中实现和坚持中庸之道的艰难不易。

从第十三章到第三十三章全书结束,子思引用孔子的话,从八个方面进一步阐述中庸之道的思想内容,和每一个人正心修身不可须臾离开中庸之道的重要性与可能性;同时,从十个方面深入论证了“诚”是什么,天道与人道是什么关系,将中庸之道的核心理念—诚,阐述得淋漓尽致,也为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提供了理论基础。

《中庸》全书用了21个章节三分之二的篇幅论述中庸的思想内容和“诚”的理念,我们不难看出,中庸的核心内容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诚”字。这是中庸之道的核心价值,也是儒家的核心价值观。书中有两句精辟的论述,值得我们铭记在心。

第一句是:“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译成白话的意思是:“所谓诚,是天赋的道理,学习诚,是做人的道理。”这里精辟地阐明了“天道”与“人道”的关系。

第二句是:“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译成白话就是:“基于天赋的诚实,从而明达事理,这叫做本性;由于明达了事理,从而导致诚实,这叫做教化。秉性诚实就能明达事理,而明达事理也能导致诚实。”这一句精准地说明了人的本性与教育的关系。

《中庸》一书围绕“诚”,阐述了方方面面的儒家做人之道,其中许多美德都是值得我们今天继承的,甚至是今天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营养元素。

“诚”的美德在中国社会传承了2000多年,直至今天,仍在许多人身上闪烁着感人的光辉。其中,有一种“诚”,在做人方面叫真诚,在做事方面叫忠诚。我在中国作家协会工作几十年,有一位老作家,我十分敬重她的真诚与忠诚,她的名字叫丁玲。

早在20世纪20年代末,丁玲以一部中篇小说《莎菲女士的日记》震动中国文坛,也引起世界文学界的关注,以致蒋介石抓住她,也不敢随便处决她。

20世纪50年代初,她创作的反映解放区土地改革的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获斯大林文学奖。但丁玲的一生都极为坎坷。20世纪30年代在延安,已经成为共产党员的她就受到过批判;建国后担任了中国作协的领导,但1956年初便被打成了“丁陈反党集团”主要成员,19 57年又被错划成右派;之后是20多年的北大荒劳动改造。直到1979年,已届75岁高龄的丁玲才回到北京。

一位著名的旅美女作家十分同情丁玲的遭遇,专程到寓所看望丁玲。听着丁玲的谈笑风生,这位女作家大惑不解地问:“共产党整了你30多年,把你最有才华的年代荒废了,难道你不怨恨吗?”丁玲平静地说:“怨恨什么?如果你的母亲打了你,即使打错了,你能怨恨你的母亲吗?”

这就是一位党员作家对党的忠诚!

或许,正是这种流淌在中国人血脉里的“诚”的美德,造就了丁玲。她做人真诚,作事忠诚,使她成为五四运动以来中国文坛最杰出的女性作家之一。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