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高宁 王喜忠
摘 要:贯彻落实《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是提升课程思政建设质量和推进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工作。然而,一些教师在实践中局限于《纲要》第五部分的具体要求,忽略了《纲要》的理论性、整体性和系统性,由此导致“教学理念的狭隘化”“教学内容的碎片化”“教学方式的单一化”等问题。贯彻好《纲要》工作,必须基于***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纲要》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等方面的要求,全力提升专业课程教学水平,全方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纲要》;理论性;整体性;系统性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全面界定了课程思政的内涵、意义、目标、主线、重点、体系、方式、保障等问题,为2016年以来关于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和理论探讨划定了新起点。在政治层面要求结束课程思政建设初期的盲目性;在实践层面为下一步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提供了基本规范;在学理层面为深刻理解新时代课程思政建设的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提出了明确方向。
然而,《纲要》的政策文件性质决定了它毕竟不能如理论著作一样,对各类实践要求之间的逻辑关系及其背后的理论内涵进行详细而系统地阐释。鉴于此,必须基于***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把握《纲要》的理论性、整体性和系统性,克服“教学理念的狭隘化”“教学内容的碎片化”“教学方式的单一化”等问题,着力提升课程思政建设质量。
一、全面把握《纲要》的理论性,克服教学理念的狭隘化
教学理念的狭隘化,是指仅仅从政治要求的意义上理解课程思政,简单地认为课程思政只是高校在意识形态前沿阵地争取青年学子,是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的迫切需要。诚然,教育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必然具有政治属性和政治要求。但是,教育活动有自身规律,课程教学有明确的专业内容。不同性质的学校、不同类别的课程,承担的政治教育责任是不一样的,落实政治要求的方式方法也是有区别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强调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的原因。反之,一旦生硬地将“同向同行”变成“合二而一”,将隐性教育变成显性教育,特别是对于许多没有受过科学的思想政治教学培训、没有一定思想政治教育经验的专业课教师来说,就只能通过“课前播新闻”“课后写感想”等方式将政治要求强硬“插入”课程教学,不仅耽误专业教育教学时間、干扰正常教学节奏、冲击科学内容体系、增加冗余学习负担,而且会增加学生对“思政教育”的厌恶,不仅没有起到立德树人效果,反而成了“低级红”。
克服教学理念的狭隘化,必须全面把握《纲要》的理论性。任何一种科学理论,都是真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纲要》的理论性,表现为科学教育理念与重大战略意义的统一。《纲要》用三个“影响甚至决定着”描述课程思政作为“战略举措”的重大意义。这是大家今天都能够感受到的,本文不再赘述。我们这里重点讨论课程思政作为一种科学教育理念的重要意义。
在教育理念层面,《纲要》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句话是课程思政的定义,更深刻揭示出“课程”与“思政”之间的辩证关系。一方面,通过对学生影响最大最深的专业课程和教师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洞察社会问题的现象与本质、明辨社会生活的主流和支流、把握历史趋势、确立人生方向,这是“课程”承载的“思政”内涵。另一方面,在“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背景下,“思政”对“课程”具有重要的提升作用,是实现新时代一流课程建设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内在要求。
首先,课程思政是一流课程实现“高阶性”的重要导向。《纲要》明确指出,专业教育的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科学合理拓展专业课程的广度、深度和温度,从课程所涉专业、行业、国家、国际、文化、历史等角度,增加课程的知识性、人文性,提升引领性、时代性和开放性”。这就意味着,一流课程的课程思政教育元素必须包括“国际先进水平是什么?我国目前差距是什么?国内优秀团队在做什么?我们应该学什么?”这些问题,以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忧患意识、创新勇气和担当精神,为课程实现“高阶性”目标注入强大而持续的精神动力。
其次,课程思政是一流课程实现“创新性”的重要内容。“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1]学术界越来越意识到,价值引领对于培养创新人才是不可或缺的。正如清华大学钱颖一教授所说:“创新的核心是具有创造力的人才;具有创造力的人才的核心,是人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不仅取决于好奇心和想象力,还与价值取向有关。所以,当我们讨论创新人才教育时,不仅仅是一个知识和能力的问题,也是价值观的问题。我们面临的一个具体的困难是急功近利,更一般地说,是短期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这对创造性思维是有害的。”[2]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使他们端正学习动机,明确学习使命和专业责任,树立崇高目标和远大理想,从而激发学习动力,使学生明大德、知大势、立大志、干大事。
最后,课程思政是一流课程实现“挑战度”的重要支撑。“挑战度”意味着课程的难度大大增加。这就必须在学习过程中锤炼学生应对挑战、攻坚克难的意志品质。一流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必须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义和利、群和己、成和败、得和失的关系,以可学可见的学科行业优秀人物特别是青年英才为榜样,去塑造学生朝气蓬勃、好学上进、视野宽广、开放自信的精神风貌,使他们乐于埋头苦干和艰苦奋斗,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去勇攀高峰。
二、全面把握《纲要》的整体性,克服教学内容的碎片化
《纲要》在第五部分的指导性与操作性极强,便于教师找到最佳“切入点”。但是,“切入点”不一定等于“重点”,更不是“全部”。教学内容的碎片化,就是指不同学科专业的老师,仅仅将第五部分的“切入点”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全部,孤立片面地局限于此,不仅会忽视课程思政建设的主线和重点,而且会错失很多对学生专业学习和全面发展极有助益的思想视野和思维方法。
1.全面把握《纲要》的整体性,要注重把握课程思政建设的主线和重点
《纲要》第三部分明确指出:“课程思政建设内容要紧紧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接下来,《纲要》从“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深入开展宪法法治教育”“深化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五个方面对课程思政的重点内容展开论述。
这里最需要注意的是“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问题。这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点内容,也是首要任务。然而,很多教师的困惑在于“这应当是思政课程的工作啊!我们专业课(包括公共基础课和通识课)怎么融入呢?”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博大精深,而且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我们在实践中的探索是,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专业课,可以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首先是基本的立场观点方法。立场观点方法,是思想体系的灵魂。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首先就是要使学生能够运用其立场观点方法,看待历史、现实和未来,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刘云山同志曾经将贯穿于***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概括为“坚定信仰信念”“鲜明人民立场”“强烈历史担当”“求真务实作风”“勇于创新精神”“科学方法论”六个方面[3]。黄坤明同志将贯穿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以及蕴含其中的精髓要义和思想风范概括为“人民至上”“崇高信仰”
“历史自觉”“问题导向”“斗争精神”“天下情怀”六个方面[4]。此外,江金权同志的相关概括是“风雨不动、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政治立场”“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敢上刀山、直面挑战的强烈历史担当”“科学的思维方式、思想方法”“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六个方面[5]。以上三种概括虽有细微差别,但精神实质是一致的。这是各行各业工作都必须贯彻而且是可以贯彻的,当然也是各门课程思政建设都应该而且能够落实的重点。
其次是核心內容和“金钥匙”。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是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金钥匙”。我们挖掘课程思政教育资源和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通过“金钥匙”来学习贯彻这些核心内容,按照《纲要》第二部分所要求的“紧紧围绕国家和区域发展需求,结合学校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将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融入专业课教学中。如果我们仔细研读党的十九大报告,就会发现其中明确提出许多“强国”目标,例如制造强国、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海洋强国、贸易强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等。围绕强国目标,***总书记对各行各业的改革创新都有明确要求。因此,老师们在设计课程目标和修订培养方案时,必须思考以上“强国”目标和国家政策有哪些具体要求、基本指标、人才需求、实现路径和建设方案。这既是我们学科专业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要求,也是课程思政育人目标的要求。
最后是***总书记对青年特别是大学生成长成才提出的具体要求和期望。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要素,很多都源于此。例如:“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锤炼高尚品格”[6]“勤学、修德、明辨、笃实”[7]“爱国、励志、求真、力行”[8]“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9]等。以这些价值观为基础,***总书记在很多场合和大学生的谈话谈心,以及给大学生的回信,都对青年成长同样极有助益。例如在考察中国政法大学时,***总书记指出,青年在成长和奋斗中,会收获成功和喜悦,也会面临困难和压力。要正确对待一时的成败得失,处优而不养尊,受挫而不短志,使顺境逆境都成为人生的财富而不是人生的包袱[10]。这些寄语朴实而真挚,教师结合专业教学,恰到好处地引用,一定能够起到很好的价值引领作用。
此外,我们把握课程思政的重点内容,还应当注意在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时,《纲要》对“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强调。“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并不外在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总书记多次强调“创新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因此,专业课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当然包括引导学生深刻理解自主创新对国家前途命运的重要意义,懂得“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道理,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2.全面把握《纲要》的整体性,要注重提升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
一些教育工作者在理解一流课程建设“坚持知识、能力、素质有机融合”这一目标要求时,对“素质”的理解可谓五花八门。我们认为,把握“素质”的基本内涵必须以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为依据。***总书记强调,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全面发展。”“要教育引导学生培养综合能力,帮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学会同他人合作、学会过集体生活,激发好奇心、想象力,培养创新思维。”“要把创新教育贯穿教育活动全过程”[11]。这是对“素质”的权威界定,也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遵循。其重要启示就在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绝对不是开设五门或五类课程,而是同一门课程必须蕴含的五个维度。这五个维度中的“德”,包括大德、公德、私德,其中“大德”的重点是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公德”的重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私德”的重点是以“三个学会”为基础的做人做事基本道理;“智”是指专业知识和能力;“体”是指必须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使学生的身体素质与思想素质同步提高,不要用过重负担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美”是指审美和人文素养;“劳”是指劳动精神和奋斗精神。
这里特别以“美育”为例,说明全面把握《纲要》的整体性、克服教学内容碎片化的意义所在。如果我们只看《纲要》第五部分,可能就会片面地认为美育仅仅是艺术类课程的事情,实则不然。《纲要》第四部分指出美育的重要功能之一在于“激发创造創新活力”。如前文所述,“创新创造活力”难道不是我们今天所有学科专业都要培养的基本素质么?
钱学森曾经回忆当年参加美国艺术与科学协会的经历以及影响:“我们当时搞火箭时萌生的一些想法,就是在和艺术家们交谈时产生的。”[12]在钱老看来,艺术创作是综合运用抽象(逻辑)思维、形象(直感)思维和灵感(顿悟)思维,这对于激活科技创新灵感非常重要。“科学上的创新光靠严密的逻辑思维不行,创新的思想往往开始于形象思维,从大跨度的联想中得到启迪,然后再用严密的逻辑加以验证”[13],因此,必须推进科学技术与艺术的交叉融合。钱老的切身体会启示我们,一定要立足“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整体把握《纲要》,为学生专业学习和全面发展提供极有助益的思想视野和思维方法。
三、全面把握《纲要》的系统性,克服教学方式的单一化
一些教师之所以产生诸如“我平时上课讲专业知识都没时间,哪儿有时间再加入思政元素啊?这样我的专业课还能讲完么?”的困惑,主要原因就在于教学方式的单一化:一是在教学方法层面没有找到课程思政的切入点;二是在教学实现途径层面仅仅局限于课堂,忽视了教育过程特别是信息化教学方式所具有的全程全方位育人功能。克服教学方式的单一化,必须全面把握《纲要》的系统性。
1.全面把握《纲要》的系统性,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
《纲要》开篇指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所谓“融为一体、不可割裂”,是指价值塑造必须在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过程中进行价值升华和价值引领,而不是附加于二者之外。因此,有的教师将思政课教材的知识点一一捡出,然后试图逐一融入专业课教学,这就混淆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各自的学科边界。每一门课程都是建立在学科专业的基础上,以概念系统、核心原理、思维方式、推理原则和实践方法等作为基本要素。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基本概念不同,如果将前者的基本概念直接移入专业课,让学生听后觉得像是思政课而不是专业课,这样的课程思政就失败了。
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首先,专业课教师要反思自己所讲授的课程和所在的学科专业对自己的“三观”塑造具有怎样影响,然后才是通过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这样的课程思政才能有人有己、情真意切、触动心灵。这就是“先当学生,后当先生”“教育者先受教育”的道理。其次,教师端正教学态度、提升教学理念、提高谋课、建课、授课能力。对待课程教学认真负责,对待作业试卷一丝不苟,对待学生困惑循循善诱,将自己的专业创新成果在课堂上分享,这本身就是在为学生无声地展示敬业精神和专业态度,也是课程思政最基本的要求。否则,自己的专业课都没有讲好,学生觉得浪费时间,那就根本谈不上课程思政。最后,“博学笃志、切问进思”。结合学科历史,讲好专业使命故事;结合行业发展,讲好中国赶超故事;结合学院沿革,讲好前辈创业故事;结合校史校情,讲好身边榜样故事;结合科研感悟,讲好教师自己创新故事;结合不良事件,讲好职业底线故事;结合国际比较,讲好理想信念故事。这是落实《纲要》“紧紧围绕国家和区域发展需求,结合学校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实现“润物无声”育人成效的有效方式。
2.全面把握《纲要》的系统性,必须开展全程全方位育人
《纲要》第二部分指出:“课程思政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全面”,不仅指向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所有教师、所有课堂,而且面向所有学生。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能以培养少数拔尖学生作为标志成果,而是要让每一个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教育不是制造“失败者”的。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禀赋、才能、爱好和特长不尽相同,不能只关注学习好的学生,使很多学生被忽视、被遗忘,体会不到学习的成就和成长的快乐,越来越没有信心。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信任学生、激励学生,公平公正对待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可塑之才,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和特长[14]。课程思政不能丢下任何一个学生,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当然,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让教师关照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身心状态无疑是异常困难的。我们在全面把握《纲要》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的同时,必须全面把握《纲要》对教学方式的要求。
《纲要》第六部分的重要性就在于,它揭示出要从全过程全方位的视角理解“课堂教学”,不仅要重视课堂授课,而且要注意教学各流程各环节、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教学模式,以及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综合运用。
落实《纲要》第六部分要求,要注重每一个环节,将课程思政的理念和内容,贯穿于教师谋课备课授课、课堂组织、课下答疑、师生研讨、学业辅导、作业考核全过程。要拓展每一种渠道,通过学术报告、榜样宣传、导学交流、班会团课、仪式典礼、宿舍建设等方式,灵活开展课程思政。要创新教学模式,通过课堂内外、网上网下,面向每一个学生,一生一策、因材施教,及时关注教学反馈、释疑解惑,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通过与学生开展多方面多渠道多途径的交流,在解决专业问题的同时,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精神焦虑、思想迷茫、情感紧张、厌学弃学、缺乏自信、缺少信任等思想问题,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注释:
①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在接受人民网采访时表示:专业课程是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高校教师的80%是专业教师,课程的80%是专业课程,学生学习时间的80%是专业学习。多年的调查表明,80%的大学生认为,对自己成长影响最深的是专业课和专业教师。http://edu.people.com.cn/n1/2020/0611/c367001-31743663.html.
参考文献:
[1] ***.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10-22.
[2] 钱颖一.大学的改革(第3卷)[M].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20:26,29.
[3] 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741-757.
[4] 黄坤明.深刻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要义[N].人民日报,2020-08-13.
[5] 江金权.牢牢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N].学习时报,2020-07-06.
[6] ***.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5-05.
[7] ***.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人民日报,2014-05-05.
[8] ***.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3.
[9] ***.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5-01.
[10] ***在考察中国政法大学时强调 立德树人德法兼修抓好法治人才培养 励志勤学刻苦磨炼促进青年成长进步[N].人民日报,2017-05-04.
[11]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652.
[12] 涂元季.科学与艺术的结合[J].前沿科学,2007(3):24.
[13] 涂元季,等.钱学森的最后一次系统谈话[J].今日科苑,2012(2):57.
[14]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653.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2016年度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16JDSZK104)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周晓燕]
高 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获2018年北京市“师德先锋”;王喜忠,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务处副处长。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