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综合性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的当代转型与价值延伸

时间:2024-05-07

张榉文

摘 要:在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新时期,综合性大学的公共艺术教育在实施层面仍处于相对薄弱环节,出现孤立化、边缘化与延续性缺失等现象。培养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的问题意识,针对综合性大学进行本体设计与深化设计,以公共艺术课程的跨学科协同教学模式为研究路径,实现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的当代转型与价值延伸。

关键词:公共艺术教育;跨学科;协同教学;隐性教育;价值延伸

随着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艺术教育的价值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公共艺术教育在人才素质的全面培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但是,公共艺术教育在综合性大学教育体系中的孤立性,使其在实施层面仍处于相对薄弱的环节,产生一定的效能缺失现象。在综合性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的建设进程中,利用综合性院校的学科资源,顺应当代的跨学科整合趋势,建构跨学科协同教学模式,是推动大学公共艺术教育新时代转型与发展的重要路径。

一、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的跨学科协同教学模式

1.大学公共艺术课程的整合建构

公共艺术教育体现着广义艺术教育的价值取向,作为艺术的普及教育,其显性表现为非专业教育的模式建构。首先,教学对象的非专业性使“前教育”缺失下的课程模式构建具有特殊性。艺术教育的接受认知具有阶段进阶式特点,专业艺术教育强调艺术实践过程的自身探索与领悟进阶,这是对艺术者个体独特性追寻的培养模式,而公共艺术教育则由其通识性决定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学生内化的共同传授。在当代的教学改革中,各高校不断尝试多元的教学模式,并同样实践于公共艺术课程。然而,模式创新应遵循教育规律,以研究性学习的公共艺术教育研讨型课程为例,在推动课程革新、教学模式多元化的同时,也显露出一定的问题。如在课程中出现了对艺术作品、艺术观点等研讨的形式性过强,效果评估缺失;在学生艺术积淀不足的情况下,研讨深度挖掘不够等问题。那么,如何做到必要比重的艺术教学与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有效契合,而非形式嫁接,这是公共艺术教育中教育受体自身艺术建构环节缺失的特殊性要求。所以,新教学模式的深度挖掘、有效契合、效能评估是创新公共艺术教育模式的重心。其次,教学内容的孤立性使公共艺术课程在综合性大学显现出时间壁垒与效能缺失的问题。大学公共艺术教育不同于专业艺术教育,作为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其自身的教学内容往往孤立于学生修读的其他课程。加之一门选修课程的有限学时,使公共艺术教育在综合性院校的教育体系中处于延续性缺失状态,直接影响美育的效能

建构。

由此,公共艺术课程需要在大学教育体系中进行整合建构,结合公共艺术教育本质规律与综合性大学特点进行本体设计,这是美育延续性与效能扩展的有利途径。同时,也符合心理学的科学规律,学习者的心理具有整体建构知识的特征研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当提供对知识的运用机会和对知识的多重表征的时候”,“当给学习者提供能够使其产生与其个人相关联的问题的机会的时候”,学习者能够进行理想的学习[1]。针对整合建构对于教育价值的提升研究,在笔者讲授的公共艺术课程中,进行了艺术与其他学科融合的课题设计实践。以“感悟学科之美”为研讨主题,将相同或相近专业的学生划分为一组,提供切合学生自身学科背景的对美的体悟研究。例如,在50人的班级中,学生共分为13组,各组自拟的分主题分别为:“词牌之美”“数据可视之美”“临床之美”“物理之美”“计算机之美”“管理学之美”“数学之美”“经济之美”“德语之美”“化学之美”“医学之美”“代码之美”“技科之美”。其中“词牌之美”小组由来自汉语言文学与历史学专业的3名学生组成,他们体悟到“词牌之美,美在本源与意象。词牌的来源美带给人们一种共鸣感,词牌的意象美带给人们一种画面感”;“临床之美”小组由来自临床医学专业的4名学生组成,他们体悟到的是“感性的生命之美与理性的逻辑之美的融合”。在随后进行的课程调查问卷中,学生认为这种将艺术与他们自身学科结合的课题研究相较于单纯的艺术实践课题,不仅具有艺术学科学习的提高作用,而且使他们“从新的角度看待自己的学科,并加深对本专业的理解”,“增加了对自己学科的热爱”……

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的革新探索应该建立在对公共艺术教育的本质探寻与异质性特征的准确认知基础上,结合并利用院校特点与资源优势进行顶层设计。这种设计与整合方式也将推动全校公共课程的结构优化,进行相融的综合、交叉与渗透建设[2]。因此,利用综合性院校的学科资源,将艺术教育与学生的专业教育、其他素质教育相关联,利用学生心理发展的整体性,可以推动公共课程的综合性转向与公共艺术教育在大学教育体系中的整合建构。

2.跨学科趋势下“协同教学模式”的教育综合化路徑

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OECD(经合组织)在“大学跨学科教学与研究活动调研”中指出,跨学科是“两门或者两门以上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从思想的简单交流到较大领域内教育与研究的概念、方法、程序、认识论、术语、数据以及组织之间的相互联系”[3]。跨学科的教育融入本科教学也已成为趋势下的必然与课程综合范式转向的可行路径。

在当代大学公共艺术课程的建设中,如何顺应跨学科整合趋势,建构公共艺术课程的跨学科协同教学模式作为一个教育的现代命题,是将跨学科文化融入艺术教学体系,营建艺术学科与大学教育的统合逻辑。对于协同教学课程的形式建构,一种为共组课程模式,这类课程作为最基本的协同模式主要可以应用于艺术的跨领域融合与新兴的艺术交叉学科教学。共组课程的整合讲授是指由艺术与其他学科的教师合作规划设计整门课程,分工讲授与共同研讨实践相结合。如在综合性大学的艺术与自然科学两大领域的融合教学中,在“科学艺术家”复合型教学人员缺失的现状下,组建综合教学团队进行合作教学,并以复合型团队的学术研究、艺术与科学作品创作先行来带动教学。另一种可以由系列课程构建组合模式,由艺术学科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分别讲授各自学科的相关主题课程,再由教师共同开设一门研讨实践类课程,构成课程组群。如纳米艺术的教学,即可分别开设纳米科技、科学美学等方面课程,学生修读后再由教师合作开设纳米艺术审美与实践的课程并进行理论综合讲授与研讨、实践环节的开展,艺术学与纳米化学的教师共同对学生讨论、实验室实践进行指导。该模式由于采用进阶式课程,有利于跨学科协同艺术课程的深度教学。对于艺术与多学科的融合教学,可以构建领导小组进行整体设计,由一个大型主题的多学科课程分别讲授,再由相关教师定期整合,开设阶段式研讨交流会、实践活动等,提升跨学科协同艺术课程的广度

教学。

同时,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的跨学科协同模式也可以以更加灵活方式应用于公共艺术教育的不同层面,不仅可以作为公共艺术教育第一课堂的公共艺术课程的创新模式,还适用于第二课堂与校园文化艺术环境建设。由于第一课堂班级授课制的学时有限,公共艺术教育的第二课堂在综合性大学也发挥着重要的育人作用。在公共艺术教育的第二课堂中,通过艺术跨学科的讲座、展览、竞赛、读书小组、社会实践等形式,可以实施艺术素质与其他素质的融合,如开办艺术与科学学术讲座、新兴艺术交叉学科展览、艺术与科学融合的相关书籍研读讨论等。在发挥学生自主性学习社团的建设中,也可以创建跨学科的艺术社团,由不同学科的老师作为指导教师进行指导建设。

以笔者的教学实践为例,首先在传统的公共艺术课程中增加跨学科模式的实践教学,并相继开设艺术跨学科协同教学的课程。在传统公共艺术教育的第一课堂中,以加大公共艺术教育价值为目的,通过艺术跨学科专题的开设、跨学科实践课题的设置、跨学科创作实践的导入,进行教学理念与课程内容的重构。如在课程的讲授中,增设了“艺术与科学思维”“艺术家与科学家之达芬奇研究”“艺术设计中的创意思维”等内容。在实践课题的研讨中,进行艺术与学生自身学科背景的跨学科课题设计,以提升非艺术专业学生的艺术接受能力。并在所指导的学生社团中进行跨学科的第二课堂建设,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共同实施跨学科协同模式的艺术教育。如在环境艺术课程中关于上海城市景观部分的课程设计,以第一课堂的艺术学视角讲授,辅以第二课堂的城市史学研究,由学生社团邀请上海史研究的学者进行关于上海城市历史与文化的讲座,从历史学的学科视角,加以解读城市景观形成的城市历史与城市文化根源。

二、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的价值延伸与隐性教育转向

1.艺术思维、意志在公共艺术教育中的开发、培养与引导

建构艺术思维、意志在大学公共艺术教育中的开发、培养与引导,是从教育受体的内部层面进行研究,是艺术教育效果达成的本源。艺术教育是对人的审美、创造性等能力施教。在注重创新人才培养的今天,作为艺术通识教育的公共艺术课程,以非艺术专业学生为教育受体,其价值不再仅仅停留在艺术理论知识的传授、艺术作品的鉴赏、艺术技能的掌握等层面上,更应该是在建立全面文化心理结构与造就完整的、具有创造性的、个性的人方面发挥自身价值[4]。同时,艺术思维与艺术意志的开发、培养与引导能够解决公共艺术教育的延续性问题,是美育的深层化设计。在大学公共艺术课程的跨学科协同教学模式的建构中,艺术思维、意志将对此模式教育起到推动性作用。从教育接受者的思维、意志本源切入,有利于跨学科协同模式的非形式化、表面化的共建,形成学科思维、精髓的融合。

2.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的隐性教育转向

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提出:“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促进多学科交叉和融合。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在国家整体改革规划的背景下,建构艺术学科与大学教育的统合逻辑,以加大隐性美育的作用及美育的时效延伸。大学公共艺术课程中普遍出现的孤立化与延续性缺失现象,很多局限于课上显性教学课时量及与课下学生学习生活脱节,跨学科协同教学模式的探索可以在其他学科教学中融入美育,做到艺术延伸与隐性教育的开发。

大学公共艺术教育需要显性美育课程与隐性美育相结合,这是依附广义艺术教育的价值取向与公共艺术课程的外延建构。首先,在显性公共艺术课程中应加大隐性教育的营建。隐性接受有其不可预知性,但也可以通过教育者有意识地加以引导与影响。公共艺术教育的跨学科协同教学模式为隐性美育提供了载体与支持条件,可以在藝术所跨学科中进行审美思维与意志的介入,同时也可以在教学的组织中选取有利于隐性美育发生的教育内容。其次,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硬件共享。在全校范围内实现公共艺术课程的资源开放,硬件设备共享,建设艺术跨学科工作室,这些在推动大学隐性美育转向的同时,也为校园艺术文化氛围的营建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综合性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的建设中,传统模式已显现出一定的问题。顺应当代跨学科整合趋势,建构艺术学科与大学教育的统合逻辑是突破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问题,推动新时代发展的重要路径。然而,综合性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的跨学科协同教学模式研究仅是一个切入口,在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进程中,需要推进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的价值提升,提高我国高校的整体美育水平,实现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的当代转型。

参考文献:

[1] 张华.关于综合课程的若干理论问题[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6).

[2] 范慧慧,朱军.围绕课程的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和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0(5).

[3] 周朝成,李敏.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的内涵、特征与管理模式探析[J].复旦教育论坛,2013(3).

[4] 黄小明.浅谈高校艺术教育教学[J].艺术百家,2004(1).

[本文为复旦大学本科教学研究与改革实践重点项目 (2017ZD031)的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周晓燕]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