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要在课程、教材、师资建设上下功夫

时间:2024-05-07

受杜玉波会长委托,我谨代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对首届“中国大学课程教材报告论坛”的举办表示最热烈祝贺!热切希望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学研究分会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不断探索创新,努力将论坛办成研讨高等教育课程教材的品牌论坛,成为全国高校教学管理者、教师和课程教材研发、出版单位开展交流、共享课程教材建设与改革的重要平台,为构建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课程与教材新体系,提供新理念、新思想、新经验、新做法。

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也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今年两会对教育工作的部署主题很鲜明,现实针对性很强,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高教战线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主动对标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今年两会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切实把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穿到教育教学和各项工作的全过程,尤其要发挥课堂教学和教材建设的主渠道作用,坚持各类课程都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更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确保教育教学的社会主义方向。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在年初确定了2018年的工作思路和工作要点: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紧紧围绕党的十九大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按照教育部党组的统一部署,提升政治站位、找准职责定位、推动争先进位,坚持学术立会、服务兴会、创新强会、规范办会,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眼界、更强的责任,谋划推动学会工作上水平,完成好教育部“争先计划”相关工作,写好学会“奋进之笔”,努力开创学会工作新局面。

在此,我想结合高教学会有关工作和自己学习十九大精神和今年两会精神的体会,就课程、教材建设谈几点认识与思考。

***总书记强调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并以此来带动高校其他工作。”“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总书记的谆谆教导是我们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和课程教材建设工作的根本遵循。

大家都很清楚,课程是高校教学的基本单元,是人类文明、科技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载体。课程建设在大学教书育人过程中十分重要,搞好课程建设,对于进一步提高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大学教育教学改革及其成果必然在课程上有所体现,课程改革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开展教学活动离不开教材,教材集聚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是科学研究、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教学改革研究成果固化的重要载体。然而,课程、教材建设离不开教师,聚焦人才培养目标开展课程教学、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的师资是办学的核心。好的课程教学由好教材、好教师、好教法三要素组成,好教材是基础,好教师是核心,好教法是关键。因此,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要从课程、教材、师资抓起。

长期以来,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始终高度重视课程、教材建设及其应用,在各时期的教育政策、教育规划中,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相关政策和文件无不将课程、教材建设作为重要工作,比如,世纪之交的“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新世纪教学改革工程”“高等教育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中央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专项”等,以及从“六五”到“十二五”的教材规划,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等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14年,教育部为加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课程教材工作的组织协调和宏观规划,确保中小学校、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课程教材的质量和水平,决定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工作领导小组”更名为“教育部课程教材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课程教材建设的领导决策。

“十二五”以来,高等教育战线牢固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质量观,把提高质量作为发展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有力地推动了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不断提高,高等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基本形成;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突破,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显著增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结合更加紧密;高等学校管理制度更加健全;高等教育在落实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基本适应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课程建设方面,“十二五”以来,在已建的3 909门国家精品课程基础上,把握国际发展趋势,建成了近4 000門国家精品开放课程。2012年,作为互联网与教育教学结合的产物,慕课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兴起,教育部及时、果断地开展了慕课的探索和建设,积极推动和引导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经过近6年的建设,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我国慕课建设的规模和水平已跃居世界首位。可以说,我国慕课建设与应用在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形态创新、丰富教学资源、重塑教学流程、推动教学模式和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已得到高校普遍认同。在教材建设方面,以“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建设为示范,各类各层次教材建设工作稳步推进,教材出版规模不断扩大,教材门类逐步齐全,载体形式不断丰富,总体质量持续提升。回望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与教材建设所取得的成绩与经验,我们信心倍增、自信满满。展望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与教材建设面临的机遇与重任,我们要迎难而上、砥砺前行。

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与教材建设面临着新形势与新任务,如何紧紧围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这一主题,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着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服务人才培养,全面提升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必将是广大高校、教师、出版单位需要重点研究和狠抓落实的重要工作。这里我想讲八点建议。

一、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

2016年5月17日,***总书记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强调:“学科体系同教材体系密不可分。学科体系建设上不去,教材体系就上不去;反过来,教材体系上不去,学科体系就没有后劲。”总书记深刻阐明了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教材体系是用于培养人的,人才培养的水平和质量提高了,才能支撑和创新发展学科体系。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教材体系建设,以教材体系建设的新成果来体现、支撑和彰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新发展。同时,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明确要求,“要抓好教材体系建设,形成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立足国际学术前沿、门类齐全的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在教材编写、推广、使用上要注重体制机制创新,调动学者、学校、出版機构等方面积极性,大家共同来做好这项工作。” 我们的体会是,在建设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工作,教材内容尤其要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充分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富实践、充分反映本学科专业领域最新进展,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深入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二、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中心,推进高校课程、教材改革

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中心,是课程、教材改革的依据与核心。课程内容更新、教学设计重构、教材形态创新、课程教材融通性改革,都是为了适应新时期大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需求,强调学生是学习和自主发展的主体,高度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学生的内化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创造性,开发学生潜能,以价值观教育引领,服务于学生的能力提高和全面发展。

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就要做到“从注重教到注重学的转变”。要以信息化推动教学改革,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学生的学习为主线,突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地位,更多地关注和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为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相互合作等学习品质的形成提供教学环境和教学平台支撑。同时要以产业技术进步驱动课程改革,按照科技发展水平和职业资格标准设计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依据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的原则,整合相关的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核心课、专业技能应用和实验实践课,形成突出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群、课程模块和课程体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课程体系改革,支持应用型高校实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开发在线开放课程,建立课程共享联盟。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我们提出“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中心”,其目的在于强调,教学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学习方式、阅读习惯等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多样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觉、主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要实施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以项目驱动教学、伴随学习。实施以学生为本的启发式、合作式、参与式教学模式,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可自主选择专业、自主选择课程,运用“大数据”技术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信息资源。推动高校采用“嵌入式”教学模式,将企业员工培训内容有机嵌入专业教学计划。

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创新课堂管理模式和课堂组织方式。将在线课程元素融入教学,优化教学设计,满足新时期学生学习习惯,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志趣,服务学生成长成才。要充分发挥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和在线开放课程公共服务平台的共享功能,将在线课程引入高校课堂,加强在线课程与课堂教学内容的关联与链接,增强课堂教学获得感。

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整合、开发课程资源,培养学生基于网络开展自主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的能力,激发教师利用网络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的兴趣,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的能力,从而促进和带动学习型社会建设,形成时时、处处、人人学习的社会环境氛围。

要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建设,构建基于网络的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和技术资源,实现课程和平台的多种形式应用与共享,形成优质的、多层次的、交互式的高等教育资源服务体系。

三、必须注重基于融合创新的课程教材数字化一体化建设

4月23日,***总书记在致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贺信中指出:“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创新日新月异,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深入发展,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加快数字中国建设,就是要适应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以新发展创造新辉煌。”总书记的贺信精神,对于我们加快推进课程教材数字化一体化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我们要以教育信息化培育教学新动能,用教学新动能推动课程教材数字化一体化建设。

当前,国内高校正处于“教育信息化阶段”的高速发展时期,在这个阶段,网络技术、现代教育技术、信息化平台技术等被充分应用到教育教学过程中,“智慧校园”建设蓬勃发展,“智慧教室”扩大应用,教育信息化平台及应用星罗棋布,基于互联网的MOOC平台和资源日益丰富。比如,四川大学近年来加快智慧教学环境建设,手机互动教室、网络互动教室、多视窗互动教室、远程互动教室、多屏研讨教室,以及互动交流公共空间和信息技术服务支持系统建设,有力保障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现代教学需要,手机和电脑一样已成为学生学习的必备工具。教学资源得到有效利用,教学内容持续更新,教学模式不断创新,MOOC、SPOC、翻转课堂,引导式移动探究学习、协同知识构建、能力导向式学习等诸多模式、方法应用于课堂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效率不断提高。可以说,互联网技术对教育教学带来的影响日益凸显,必将要求我们深入思考,加快推进课程教材数字化一体化建设。

课程建设、教材建设要主动适应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现实需要,满足互联网时代学习者学习特性和终身学习需求,建设高质量多样化课程和新形态教材,实现教材形式创新、与教学过程融合,打造具有互动式教学特点的课程教材。不断创新与在线课程相融合的新形态教材,推动单纯纸介质教材向多媒质教材转型,实现课堂教学的提问、讨论、答疑等环节,全部在学生、老师的移动终端上完成,真正实现教材即课堂。要促进教材与课程紧密融合,真正拥有知识传递、交互和测验等功能特征,逐渐模糊课程与教材之间的界限,促使“课程型”教材更好地服务学生“学”的过程,有利学生随时随地学习,有效激发学生科学思维、学习潜能。

四、大力营造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新型教育教学生态

基于网络的教学,有利于营造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新型教育教学生态。基于网络的教与学,教师摆脱了时间、空间和个人知识孤岛的局限性,能够基于历年教学资料、同行教学状态和学生学习反馈的大数据有针对性地准备教案。学生摆脱了传统的课本学习和课堂统一同步的被动学习模式,可以得到基于大数據分析的适时、贴切的个性化指导,更加自主地学习。

基于网络的教与学,师生互动交流可以随时随处进行,声音、视频、文字、图像等各种交流工具随需而用,交流过程还可自动记录并根据需要回放复习。教学评价不再是纯粹的主观打分,而是基于师生教学互动和学生学习过程的大数据开展的多维、动态、全面、智能化的教学评价,并且可以指导学校按照教育教学规律不断完善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和模式,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培养,学生的学业进步、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与其个性特点和社会发展需要将更加贴切、更加科学

合理。

五、着力提升全体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适应信息化、网络化、数据化时代的教学,要求教师的专业智能和信息素养同步提升。要发挥高校、出版单位以及教育机构在发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中的作用,通过开展培训、进修、研讨等方式,对教师进行职后教育、在职培训,增强教学一线教师建设和应用在线开放课程进行教学的意识,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的能力和水平。

改革教学方法意味着教师必须对自身原本已经熟悉和习惯采用的教学方式进行重新审视。改革教学方法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比如,借助慕课开展混合式教学,知识学习在课堂之外、在线上,问题研讨在课堂、在线下,学生自己掌握学习进度,教学更加个性化。作为“数字移民”的一部分教师,面对“数字原生代”的全体学生,既遇到成长环境的尴尬,也面临信息技术缺乏的难题,课堂上学生思考提出的问题远远超出本课程的内容,这对教师释疑解惑是严峻挑战,这就要求教师扩大知识面,既要掌握学科专业知识,更要了解学科专业知识发展过程及其应用领域。不仅如此,信息技术已成为教师开展课程建设、教材建设与选用以及课堂教学组织设计的核心因素,教师需要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课程开发、学习评价,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因此,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和专业知识更新,同等重要、迫在眉睫,否则既会出现教师在智慧教学环境中束手无策的尴尬现象,又会导致大量先进教学设施资源的浪费。

六、加快研发基于大数据分析的评价体系

高等教育课程、教材建设是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建设之一,也是全社会科技创新和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我们进入信息化、网络化、数据化时代,课程教学、师生互动,教材编写、出版与应用,产生了庞大的物理数据和行为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针对性分析和应用,将对课程建设与应用效果,教材编写出版与应用反馈等产生极大地推进和提升作用。所以,我们应集中高校、教师、出版单位、学习者等多方面力量,着力研究多角色、多层级、跨学校、跨团队、跨平台的教育教学数据的采集技术;针对数据的非结构化、稀疏和高维特

点,研究多源信息融合和数据清洗方法;开发具有教育教学应用特色的数据挖掘和智能分析工具集;收集教师教学指标、学习者行为指标及学习状态指标,研究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教育过程量化标准和评价方法,构建基于“数据+证据”的课程、教材评价体系。

七、高度重视教育大数据的应用与安全

4月20日,***总书记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也难以得到保障。”“要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加强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安全防护,加强网络安全信息统筹机制、手段、平台建设,加强网络安全事件应急指挥能力建设,积极发展网络安全产业,做到关口前移,防患于未然。”“要落实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防护责任,行业、企业作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承担主体防护责任,主管部门履行好监管责任。”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做好教育大数据的应用与安全工作明确了发展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当前,构建新的教学设计和实施系统,进而释放教与学的潜力,创造新的教学动能,势在必行。随着课程、教材的发展变化以及与互联网的相融,基于网络的学习、阅读以及教学活动聚合了众多的教学数据,如在线学习平台、教务管理平台及各相关业务平台的数据,采集了大多数网上学习、教研与管理活动数据,尤其是师生交互信息、学习全过程识别性数据等。这些数据对于教学内容优化、学习方法改进、以学生学习和发展为中心的资源精准推送,以及教育教学评价中数据驱动决策的实现,都可以提供多方面、全过程、动态性、客观公正的数据支持,而且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新型数字化教学环境和在线教学平台,能够实时地将学习数据数字化,实现对学生学习全过程数据的采集,为实现基于数据分析与理性证据的教育评估与决策提供数据基础。同时,我们也必须密切关注、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大数据有效利用和信息安全。

八、全面提升教材出版质量

课堂教学,从教的角度来说有“四个教”的要素,就是教师、教材、教法、教风,其中教材是基础,教材是师生教与学互动的载体。就教材建设来说,根本在教材编写,重点在教材选用。这就需要负责组织教材建设工作的高校和教务部门的领导、编写教材的专家学者、出版教材的出版机构协同合作,进一步完善教材编写、推广和使用机制,为教材建设提供政策保障和经费支持,加快编写出版多形态教材、出版高质量教材,推动教师选用优秀教材,加强授课教师培训,促进教材编写、出版、使用和师资培训工作形成合力,取得更大绩效。

高校、教师和出版单位要协同做好相关工作,一要牢牢把住教材的意识形态关和政治方向。注重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问题,反映时代特点,把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点任务,贯穿到教材编写的全过程、各环节。二要严格规范教材编写及审定工作。实行高校及有关学科专业专家组织、行业组织推荐优先原则,优化教材选题。选择观点鲜明正确、学术造诣深厚、技术技能精湛、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编写教材。落实教材选题专家论证制度和教材内容专家审核制度。三要持续提升教材出版质量。出版单位要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适用性相统一,切实保证教材选题质量、内容质量和出版质量持续提升。

各位老师、同志们!教学研究分会组织的中国大学教学论坛和系列课程报告论坛,每次都是盛况空前、精彩纷呈,已经成为品牌论坛。“中国大学课程教材报告论坛”因需而生、因势而兴,今天隆重举办。我坚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这个论坛必将办成全国高校教师高度关注的新的品牌论坛。衷心祝愿首届“中国大学课程教材报告论坛”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本文为张大良副会长在2018年4月26日召开的首届“中国大学课程教材报告论坛”上的发言]

[责任编辑:夏鲁惠]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