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彭玉娟 尹 雯 庞玉琨
摘要:本文探讨了经典阅读和实践活动这两种教学方法。前者是许多专家学者开出的良方,旨在将学生之“思”导向本源。后者则探索以教学实践活动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趣,在“做”中“学”,强调教师人格魅力对学生的感染和引领。
关键词:通识教育:教学方法;经典阅读;实践活动
甘阳先生最近几年旷野呼告般地倡导实行“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他认为“中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中心任务是要把从民国以来断裂的文化传统重新作现代整理,走‘中西并举的道路,……使中国大学成为中国文明的担纲者”。并进一步强调通识教育并非意味着我们能开出上百门的素质课,更为关键的问题是,我们怎样来推行通识教育?
曾获哈钦斯杰出贡献奖的芝加哥大学教授斯特劳斯似乎为我们指出了极好的路径:“我头脑中的改革方案较少注重教学科目,更关注教学重点和方法;能够扩展和加深理解力的教学就应该鼓励,不能鼓励那些最多也只能带来目光短浅的和无原则的效率的做法”。复旦大学、山东大学以及甘阳先生在清华大学的授课,都在通识教育方面做出了很好的范例,我们云南财经大学在借鉴他们的经验的基础上也有一些自己的尝试。因笔者主要参与的是通识教育人文学科的改革,故以下仅就这方面谈谈对教学方法的一些感受。
一、选择经典,引导阅读
蔡元培先生说得好:“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教育关乎人的灵魂,旨在养成高贵的气质和塑造卓越的品格。在这一点上,即便是非常实用的杜威,也毫无疑问地强调“教育是心灵的塑造”;即如斯特劳斯所言,它应该“按心灵的本性培育心灵,照料并提升心灵的天然禀赋”,唤醒个体的内在自由和卓越。但由于我国大学多年的实用性、技术性教育,使得高等教育“绝非意味着品德和人生理解上的长进”,而仅只是“技匠的培养”。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可以成为洞悉机械构造的工程师,精通商战技巧的经理,娴熟掌握法律条文的律师,但往往摆脱不了沦为‘残缺人的危险”。
在德性的化育方面,“没有比阅读古代经典更好的开始了”。这是斯特劳斯在芝加哥大学身体力行的一种教学方法,也是许多著名学者为通识教育开出的一剂良方。为了“摆脱专门化带来的狭隘”,我们的许多素质课程“对诸如普通文明课程这样的事物的浅薄化,将所有民族在经济、科学、艺术、宗教和政治所有方面的历史恰当地比作无休止的电影,以有别于挂满图画的画廊。由此提供的辉煌场景,最好也不过是令人兴奋和愉悦的,却并非具有启发和教益。希罗多德的一百页——不,十页著作,也比按我们时代统治思想所著众多的作品更能把我们引向‘一和人类事物多样性的神秘统一。”作为美国通识教育的重镇,芝大的一个优良传统就是瞄准“大书”,这也是它在深厚的学养方面异于美国其他大学的重要因素。“我们去解读经典,一般说来,不是因为它具有权威并因此对我们这个时代施展威力,而是因为它的内容依然吸引我们。”“这不仅因为现代性问题迫使学问回归古典智慧,更因为古典学问关乎亘古不移的人世问题”。人是一种历史的动物,从内心深处,他需要记忆,需要溯源。在无数次与本民族的精英在本质的深处交流对话之后,他才会知道“我是谁”,“我从哪里来”?他也才会在如此纷纭复杂的今天找到自己的定位。
所以,我校通识教育的改革首先以大学语文为切入点。《大学语文》精选的那些经典篇目传达了我们民族的文化精神和几千年积淀下来的人文素养和智慧,这里有一个民族的灵魂,有一个民族建立文化认同的记忆保证和情感纽带。我校将原来的每学期54课时增至72课时,把教学目标和重点定位在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及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如何涵养学生的良知与责任、尊严与使命;如何加强民族文化认同,化育学生的精神气质。然大学语文课程的时间、容量是有限的,为了避免大学语文在大学通识教育中包打天下的情况,我们以大学语文为基础,借鉴复旦大学的三个模块(文史经典传承、世界文明对话和审美气质化育),开出系列人文素养课程。《大学语文》的教材定位也是在经典阅读上,我们选择东南大学王步高主编的教材,其编写体例就是精选历代经典篇日(此为“经”);然后按照先秦两汉这样的时间顺序来进行串引(此为“史”)。这本教材很好地体现了甘阳所力倡的芝加哥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理念当然,这也是我国由来已久的经史传统。
雅斯贝尔斯说过,大学教育的“关键在于选择完美的教育内容,尽可能使学生之‘思不误入歧路,而是导向事物的本源”。我校大学语文课程安排在大一,全校必选。大学语文以一篇篇经典带领学生穿越历史的幽谷,艺苑摘花,珠海拾贝,在潜移默化中给学生留下了“根”的文化记忆。同时,这也牵涉到教学方法上的改革。在教学中,教师不只限于对大学语文篇目作字面上的讲解,更重要的是要穿透和把握语言背后所蕴藏着的微言大义,展现恢宏深厚的文化背景,体现一个“大”字;并将其与当下的生存境遇、学生的心理状态和价值困惑等联系起来,追问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这个时代如何从历史演变而来?我们的祖先是如何自我认同的?我从哪里来?我的内心渴求什么?什么是我存在的根基?
由于有原典的引领,大学语文就不同于概论通史一类的课程,蜻蜒点水,浮光掠影。它可以让学生通过作品感受文明传承的脉动,时代精神的变迁,对民族文化精神有个总体把握。并在其后的文史经典传承、世界文明对话和审美气质化育系列课程中,再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喜好的经典系统研读。云南财经大学传媒学院目前拟推出的经典阅读课有:论语导读、老庄选读、唐诗鉴赏、宋代婉约词选等十门课程。
二、结合教材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通识教育绝不仅仅是课程设置的问题,它更多是怎样教学的问题。
所谓学者,“觉悟也”(《说文》),“以觉所未知也”(《白虎通·辟雍篇》)。所谓习者,“鸟数飞也”(《说文》)。故学生学习并非只是到课堂去听课,学习还有一个“觉悟”和“练习”的必不可少的程序。亦即杜威先生所倡导的“从经验中学习,或者说从做中学”。赫胥黎也明确表示那种“仅仅在课堂里进行教学,而当学生离开教室之后就撒手不管并让他们自己去摸索的体制”是不适合学生的“”。
那么,我们能不能小班制,因材施教,互动式教学,有讨论,有比较多的阅读,有在学问上“通识”的老师,打破学科间的限制,用较多的可以让人变得比较聪明的办法来教学,在教学中不管上什么课程,学生都会变得有“通识”一些呢?
(1)激发兴趣,互动参与。现在的学生都喜欢自我表现,我们就安排一些实践环节,结合教材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诸如即兴演讲、改编剧本、组织表演、诗歌朗诵及辩论比赛等。
同学们最感兴趣的是话剧表演。我们组织学生改编、
表演和评论《史记·垓下之围》。同学们查阅相关资料,围绕项羽、刘邦、虞姬及众将士的价值选择及历史命运,思考司马迁及汉民族的英雄观和历史观,反思自己在现代社会的语境中应当做何种选择。他们反复讨论,甚至在被窝里打着手电修改剧本。演出时因陋就简,自己制作道具,制作PPT。有些班级甚至到外面租来戏服,自己拍照摄像,把演出过程制作成光碟。同学们还说,在排演过程中,培养了他们团结合作的精神,体验到了《诗经》时代那种“群”的快乐。
诗歌朗诵也是同学们十分喜爱的,他们挑选自己喜爱的诗歌,反复诵读,挑选配乐,制作背景图片,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于2007年底组织了首届全校性诗歌朗诵大赛。2008年又组织“全国中华经典诵读大赛云南赛区”选拔赛,经过初赛和决赛的筛选,选出15位学生进行集中培训。经过一个暑假的艰苦训练,于2008年9月参加云南省初赛,我校选手有3名脱颖而出,进入云南省赛区复赛,两名获得优秀奖,1名获得二等奖并被推选参加全国总决赛,获得全国总决赛入围奖。同学们在诗歌中感动,在感动中净化了灵魂。
(2)注重训练,培养能力。理想的大学“所呼吸的空气将充满着对真理的热爱和对诚实的激情,因为这是比学问更珍贵的财产,比获得知识的能力更高尚的素质。”所以教育活动应当关注的是,“人的潜力如何最大限度地调起来并加以实现,以及人的内部灵性与可能性如何充分生成。”
为此,我们准备了一些焦点和热点问题,主要涉及大学生的心理及当下的现代性问题,让学生随意抽签,每个同学就所抽到的问题即兴发言,老师再对之进行点评。除此之外,还围绕着“何为自由”、“屈原之死”等主题进行讨论和辩论,同学们踊跃发言,甚至课后还在发短信给老师继续讨论。这些实践环节在把学生之“思”导向“本源”的同时,也训练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训练则贯穿在经典阅读赏析及读书笔记的写作当中,当然,同学们也可在读书笔记中与老师讨论他们的疑惑和思考。
这类实践活动重在参与,重在思考,学生们非常喜欢。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锻炼了他们的合作精神,从多个层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力地推进了通识教育的实行。
(3)言传身教,潜移默化。所谓“教”者,“上所行,下所效也”;所谓“育”者,“养子使作善也”(《说文》)。教育是要使学生先做好一个人,所以赫胥黎认为:“许多价值必须同道德的影响联系起来——道德的影响同理智的影响一样重要。”
在我们的教学实践活动中,老师与学生有很好的交流与互动。在举办全校性的大赛及培训中,学生得以同老师朝夕相处,礼貌规矩,为人处世,知识学问,都能在老师的所言所行中习得。言传身教,言传的同时亦施“不言之教”;这使人想起孔子携弟子周游列国的传统式书院教学。这种教育“重视师生、同学之间的密切交往”,它有着“心灵的交流,人格的影响,性情的熏陶,精神的吸引与传递”。德行的教育从来都不是靠说教能有果效的,在这个领域,榜样的潜移默化是“不言说”的言说。美好的德行是“集义生焉”(《孟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是一点一滴做出来的。上行下效,养子作善,此即为“教育”也。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感染和引领是非常重要的,“教师总是真正上帝的代言者,真正天国的引路人。”
归根结底,通识教育的要旨并不只是要文科的学生懂点科学,理科的学生识点文学艺术,而是体现出某种大学的理念。大学到底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让我们用香港中文大学周保松先生的话作结:“是培养自由人。”这里“所说的自由……不是指人能不受任何外在限制,可以为所欲为之意。它更接近陈寅恪先生所说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人,更接近密尔在《论自由》中所说的有个性(individuality)的人,也更接近康德笔下那些勇于运用理性,对公共事务作出批评的启蒙人。说到底,更接近苏格拉底那种终其一生,不断对人该如何活着,该如何活在一起这些根本问题作出反省批判的人……人的高贵(如果有的话),系于人有这种自我的价值批判意识……这种意识愈得到发展,人愈自由。而人愈自由,才愈能知道自己想过什么生活,愈能感受到生命的天空海阔,也才愈能对既有制度作出反思,并令一个社会变得更多元丰富健康。”
[本文是云南省教育厅‘十一五规划课题“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定位与商业灵魂的现代拯救”的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甘阳.大学人文教育的目标、理念与模式[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7).
[2][5]斯特劳斯.自由教育与责任[A].刘小枫,陈少明.古典传统与自由教育[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3]高平叔.蔡元培全集(第二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4.
[4]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6]刘小枫等.大学改革与通识教育[J].开放时代,2005(1).
[7]陈嘉映.作品·文本·学术·思想[J].云南大学学报第一卷第一期。
[8]刘小枫,陈少明.《经典与解释》缘起[A].古典传统与自由教育[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9]雅思贝尔斯.什么是教育[A].大学文库(第一辑)[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10]姜文闵.杜威和实用主义教育学说评介[A].杜威.我们怎样思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11]赫胥黎.科学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12]钱理群.大学应该成为“精神圣地”[J].天涯,2008(5).
[13]杜威.我的教育信条[A].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
[责任编辑:陈立民]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