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本科高校就业实践的问题与对策

时间:2024-05-07

刘学忠

摘要:作为知识的一种类型,实践知识成为本科高校实施就业实践课程的理论基础。当前本科高校就业实践存在观念错位、师资缺乏、学时较短以及投入不足等问题,需要通过转变办学观念、优化师资队伍、调整实践环节以及完善规章制度等手段,强化高校就业实践教育。

关键词:本科高校;就业实践;实践知识

据调查,2008年毕业大学生就业率不到70%,2008年底有100万高校毕业生不能就业,而2009年又将有600万大学生面临就业问题。在没有就业的大学生中,以本科毕业生居多。我校作为普通本科高校,学生就业压力逐年加大。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学生就业与发展的现实需要,学校不断反思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增加实践性教学内容,加大实践教学改革力度,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性。

一、实践知识:就业实践的理论基础

在长期办学过程中,每一次学校大的改革都特别注重理论先行,发挥理论的先导作用。经过理论梳理与分析,我们认识到就业实践是实践教学的一种形式,是实践教学在特定时期的具体体现,它不仅依存于特定的环境,而且同知识类型多样化紧密相关,是实践知识理论同教育教学实践的有机结合。

有不少学者从教师实践知识角度印证了实践知识的重要性。施瓦布(Schwab)是“实践性知识”研究的鼻祖,他提出了“实践性样式”的术语,其特征就是以多元观点深入思考一件事物的技法和在做出实际决策时综合多样的理论与方法的技法。舍恩(Schon)通过对学校校长的研究,认为实践者存在两种反思方式,即“对行动反思”和“在行动中反思”。这种新的理解是通过同情景的对话,运用经验中培育的默会知识对问题反复建构与思考的结果。舍恩认为:当一个实践者进行这种反思时,他就会成为实际情景中的研究者,并在这种过程中获得正式的和严谨的专业知识。波兰尼(Polanyi)进一步划分了人类存在的两种知识:一种是“显性知识”,一种是“缄默知识”。缄默知识事实上支配着人的整个认识活动,为人们的认识活动提供了最终的解释性框架乃至知识信念,构成了人们认识和实践行为的必要基础,是所有知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经过实践知识的理论学习,我们认为实践知识存在于多种场景,大学教育教学有着许多生成实践知识的机会与可能。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提供更多的实践教学机会,拓展实践活动类型,推进就业实践,丰富学生的实践知识,提高就业实践能力。

二、现实困境:学校改革前就业实践问题

作为本科高校,我校同其他普通本科高校类似,与高职院校相比,大学本科生对就业岗位的了解较少,缺乏应有的岗位适应性。除了社会环境等因素外,这同本科高校自身的就业实践课程设计与运行方式有关,大学生就业实践环节存在一系列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观念错位

大学本科教育不同于高职高专,其培养目标与课程设计存在较大差异。实际上,从知识发展、社会需求与人的发展来看,本科教育与专业教育只是在学术层次、市场需求与人的发展规格上有所不同;但作为未来走向职场的个人,却没有质的不同。从大学培养目标及实践过程来看,目前对不同层次的大学生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其一,本科大学生以学术发展为主。从学位授予来看,只有具各初步科学研究能力的本科大学生才有获得学士学位的机会。本科学生只有在获取毕业资格,完成相应的学位论文,具有相应的科研能力,才能授予学士学位。由此,在教育教学观念上,以学术尺度把本科学生同专科学生区别开来,并延伸到课程体系中,使本科专业充分体现出学术性,通过课程论文及学位论文不断强化学生的学术能力。其二,本科大学生等同于专科学生。受就业压力的影响,学校为了提高就业率、适应招生需要以及获得新专业申报政策支持,有的主张压缩专业理论课程,增加实践课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过,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不仅压缩了理论课学时,而且要求全程参与岗位实践,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

之所以出现对立的教育观念,原因在于学术主导型把本科教育看作精英教育,以促进人的智力提升,适应知识进步的需要:技能主导型把本科教育看作专科层次的延伸,学习的目的在于增强岗位适应性,从而抹杀了技能培养的不同内容,忽视了本、专科的内在差异。

2.师资缺乏

与高职业院校的“双师型”教师的主体结构不同,我校多数以学术型教师为主。特别是近年来随着高学历毕业生不断增加,有些院系师资队伍出现了普遍高校非博士不进、非教授不进的现象。据笔者调查,省内其他高校在人才引进方面,学历职称门槛也不断提高。由此,除部分特殊专业外,本科高校师资配置以学术型占主导。尽管目前本科学生面临着较大的就业压力,但学校在人才队伍上并没有增加“双师型”教师的比例。

师资队伍中学术型师资占主导地位,同学校目标定位以及外界的评价方式不无关系。从目标定位来看,学校提出了多科性大学的发展目标,大学成为广大教师与学生追求的梦想,不断要求去学院化,升格为大学。不过,从当前政策来看,新的条款对高校的学术内涵提出了更高要求。对于已进入大学行列的高校而言,为了获取更多的科研经费,提高学校的外在声誉,在成为211或985高校后,以强化重大科研基地建设为依托,不断提高引进人才的学术含量。因此,学术目标对于大学或学院来说成为共同的追求。

3.学时较短

学校的课程设计按照学科逻辑、社会与文化需求的原则实施,通常包括公共课、专业课与通识课。在课程结构上,专业课占据主导地位,直接与就业紧密相关的实践课程较少,通常体现为以就业指导中心为主开设的就业指导课,有的课程由于缺乏实践性,沦为不实践的就业实践课。与岗位相关的实践课程除了较短时间的专业见习与实习外,没有纳入教学计划,因而以前的就业实践有名无实。

究其原因,除了学术取向外,也同办学成本及教师的利益密切相关。在办学成本上,适应职业岗位的课程具有较强的现场性与操作性,因而在人才培养方面需要加大实验教学投入、更新教学仪器设备、优化实践操作环境。不过,新增投入却同学校财务状况产生矛盾。在教学方式上,实验教学通常小班进行,从而加重了学校因工作量增加而产生的课时费,多数院系不得不采取大班教学的方式,减少学生实验教学的次数,学生动手机会受到限制。在教师利益方面,增加实践课程产生了两种矛盾,一种是打破了教师传统的教学方式,增加了教师的工作压力,使教师产生不适的心理体验:一种是减少了因理论课工作量计算方式带来的收入,基于现实的利益,在修订教学计划时,院系层面常有抵触情绪,不愿在教学计划方面有大的调整。

4.投入不足

同整个大环境一致,有一段时间学校经费也因办学规模扩张陷入紧张的困境,在这种情势下,难以投入更多的经费改善同课程相关的办学条件。这同高职院校形成了明显的比较劣势,尽管高职院校也在扩招,但高职院校的办学模式不同本科高校,初步实现了由普通教育

向职业教育的转型,但学校仍然没有及时转变观念,进行系统改革与调整。

学校对于实践教学所需的硬件及设施投入不足,一种是绝对不足,即无法满足学生专业实践课程的教学需求,实践教学的学时不足,特别是在技术更新不断提速的时代背景下,现有仪器设备落后于职业岗位的需要。这就要求高校结合岗位工作实际,加大适应新技术的仪器设备购置。另一种相对不足,即学校有自身办学定位,不完全等同于职业技术教育,需要更多的时间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对于岗位实践需要其他部门提供就业实践机会,学校的外部就业实践基地不稳。

三、发展对策:走向就业实践的教学改革

在就业问题日趋艰难的现实背景下,学校积极正视自身的困境与危机,以学生的生存与发展为本,结合现实资源条件,大力推进就业实践改革。

1.转变办学观念

办学观念是学校领导集体形成办学目标、推进教学改革、提高办学质量、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决条件,蕴含着学校集体行动的理论基础。它引导着学校的办学方向,制约着学校的改革举措,影响着学校的办学效能。作为本科高校我们从学理层面弄清本科在整体高等教育体系之中的地位,明确不同类型本科高校的定位,从学术、社会与人的发展需要角度认清本科教育的办学目标,进而从本科教育的基本要求入手,区分专科教育、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不同指向,努力做到在办学决策与运行中不越位,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具体而言,本科教育中的学术性要求学生通过课程及学位论文训练形成初步的研究能力,养成从事问题探究的观念、规范与方法,以及与此相关的初步学术能力。但这一阶段的学术能力发展又不同研究生阶段,其发展重心在后,更需要形成与职业相关的专业能力。然而这种能力又不同于紧跟市场的高职教育,它需要具有适应未来多种岗位工作的交流能力、合作能力与创新能力。为此,我们认为本科教学的理论课程与通识课程学习至关重要。学校领导适时了解本科高等教育布局与办学目标,结合现实就业问题,分析本科就业方向及产生问题的症结,把不属于高校内部的原因排除在外,理性应对就业压力。

2.优化师资队伍

打破本科教育中教师队伍纯学术化倾向,形成合理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以及学缘结构,使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满足专业实践的需求。首先,学校适度引进“双师型”教师,改革非博士不进的不良现象,针对特殊专业如表演、民族传统体育以及电子信息与技术等专业,放宽限制条件,大幅增加“双师型”教师比例,把那些有实践技能与一定专业基础的人员纳入教师系列,充实专业实践与就业实践指导教师队伍。其次,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借助重点大学实验室平台,增加教师短期访学的机会,重点学习实验教学技能,增强综合性实验与设计性实验的能力,为就业岗位的技能需求奠定基础。同时,抓住寒暑假等业余时间,激励教师走出校园,走进同本专业就业岗位相应的职业现场,熟悉职业工作的技能与专业需求,不仅丰富教师的社会经验,而且有助于提高教师了解就业岗位的实际情况,调整实践教学的内容,增加同就业岗位紧密相关的教学专题。最后,对于变化较快、技能性较强、学校难以切合的专业技术,通过在地方政府和省教育厅协调下,组建由不同学校、相应的企事业单位共同参与的专业实践联盟,使不同类型高校教师资源共享,使学校与相应的就业岗位的企事业单位资源共享,实行技能教师(师傅)走教制,提供更多的专业技术教学与就业实践的机会。

3.调整实践环节

在学习与探索过程中,我们发现作为不同于一般的实验教学或专项实践的实践教学形式,就业实践具有明显的职业针对性,其实践内容与形式充分结合未来职业岗位需求,灵活性较强。它既可以在校内进行,也可以在职业岗位上进行;既可以是具体的职业技能,也可以是围绕职业岗位的理论学习;既可以是单一的技术学习,也可以是综合性职业教育。可以说,所有围绕未来职业需求而进行的技术、理论与伦理等的实践教学形式都属于就业实践的范畴。

为此,我校从2005年在设计就业实践时,从宽泛意义上理解与构建,形成集相应的专业实验、就业教育、就业见习、就业实习、就业面试、就业模拟等综合的就业实践课程模块。在这些课程体系中,与就业岗位相应的实验教学渗透在平时的实践教学中,就业教育与就业模拟作为专门的教学时间纳入常规教学计划,计算在实践学时内,而就业见习、就业实习、就业面试等就业实践类型不纳入常规实践教学时数,结合寒暑假、专业实习以及毕业论文的空余时间进行,通过不同形式丰富就业课程类型,增加就业实践的课时总量。

4.完善规章制度

由于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的教育教学传统,基于自身的利益与行动习惯,在改革起步阶段,学校领导难以扭转“大学”目标思维的梦想与情结,教师难以转变学术主导型的教学方式。因而,注重加强制度建设,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不断完善规章制度,形成系统的就业实践规章制度。特别是依托教育部的有关硬性规定,如教育部明确规定文科类与理科类专业实践教学比例,无条件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强制推行。在制度落实过程中,建立信息反馈渠道,使就业模拟、就业教育与相关实验教学等接受学生的质量评议,把就业实践的学时安排纳入学生的监督范围,提高教学效能,增进规章制度的落实。同时,积极沟通与交流,努力改善外部环境,发挥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领导与协调作用,逐渐形成高校与高校、高校与市场资源共享体制,打造政府主导下综合性就业实践基地,明确分工,由政府或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定期考核,为大学就业实践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

责任编辑:余大品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