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理论与实践

时间:2024-05-07

孔繁森

摘要: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仅要符合当今社会需求,而且还承栽着社会历史和个体发展的责任。本文通过理论和实践研究,提出了市场需求导向型、大学精神导向型和职业生涯规划导向型的复合型工业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并阐述了各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案。

关键词:工业工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最早于1993年招收工业工程专业的本科生,目前已有70余所院校开办了工业工程专业。吉林大学于2000年在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学科基础上着手組建了工业工程专业,实现了从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培养的连续跨越。专业成立之初,学生的培养模式是按照机械类四年制本科培养模式进行的,随着时间推移,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专业定位在哪里?培养什么样的学生?采用什么样的课程体系实施培养?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深入研究。本文密切结合吉林大学工业工程专业的教学实践,从市场需求、大学精神和职业生涯规划导向三个角度,阐释了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并提出了实现这三种模式的具体措施。

一、市场需求导向型人才培养模式

众所周知,制造业是我国当前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为了符合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高校的工业工程专业应以培养制造业急需的工业工程人才为己任,因此,吉林大学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懂技术、掌握管理科学知识的高素质人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以课程设置为着眼点,提出市场需求导向型人才培养模式。

传统课程设置侧重于工程学专业基础课。但针对学生毕业去向的统计分析表明:毕业生在企业所用无法尽其学校所学之长,用人单位大都把学生定位在生产管理部门,对于学生专业潜能的在岗开发比例较小。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用人单位对工业工程专业的“32程特性”认识不清;二是学生有强烈的从事管理岗位工作的意愿。为了适应上述的市场需求,我们对学生加强了项目管理和团队精神等专业课的相关训练,这些专业课的设置强化了团队完成的大作业、专业课程设计和实习等环节,其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首先,大作业的组织。即将全体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所需完成时间不同,由三到五人组成,并由组员轮值组长,负责分工、召集讨论等。每组写出工作总结,作为考核依据的一部分。考核成绩由论文、答辩、个人总结、自评和互评等组成。学生最后的成绩根据论文、答辩和自评与互评的排序给出,比较客观。

其次,专业课程设计的组织。传统的专业课程设计是由指导教师拟定题目,学生被动设计,效果不尽如人意。我们提出市场需求导向下的课程设计拟题方法,即教师启发式自主选题。这种选题方法兼顾了学生职业取向,不仅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而且提高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观察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

最后,实习和实践环节的组织。通过组建团队,到企业去实习,并为企业解决生产实际中的问题,即任务驱动型实习。执行方法:指导教师先和企业有关部门沟通,了解企业目前所面临的主要生产问题,然后让学生按自愿的方式组建团队,每个团队分配一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到企业中去实习,收集资料,研究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形成课程设计研究报告。考核方法:自评、互评、答辩。答辩委员会由现场专家和学校教授组成,最高成绩为团队成绩,个人成绩由队员按贡献大小互评决定。任务驱动型实习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已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大学精神导向型人才培养模式

1大学精神与工业工程

大学精神肩负着社会价值的引导功能,因此,大学必须有自己的精神和文化。大学精神由以下方面构成:第一是爱国精神和民族精神。这是大学精神的核心组成部分。在大学校里,要时刻教育我们的学生,牢固地树立爱国精神和民族精神。第二是学术精神。洪堡在1810年备忘录里有这么一段话:“国家不应该把大学看成是高等古典语文学校或高等专科学校,总的来说,政府应使大学在学术上有所提高,从而不断地开创更广阔的事业基础,并使人力、物力得以发挥更大的功能,其成效是远非政府的眼前布置所能预料的。”这就是说,保持大学与社会的相对超脱,是大学长远发展的前提。第三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实际上是如何真正实现人性与工具性的统一问题,大学不是只教给学生一个方面的技能,还要培养他们一种精神。第四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有很丰富的内涵,首先是一种顺应自然,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其次是在科学上的探索与幻想。

就一门专业谈大学精神的培养似乎有点太大,然而工业工程专业确实承载着大学精神的信息,承载着民族精神的信息。日本的丰田管理方式体现了日本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在日本企业所能达到的产能、质量和效率,在我们的企业中也需要培养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文化氛围。因此,在我们提出的工业工程专业培养目标中强调了大学精神的培养。

2大学精神导向下工业工程专业的教育模式

学术精神与科学精神的有机结合是实现研究型大学工业工程专业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为此,吉林大学提出工业工程专业本科硕士生连读式的教育模式。

综观国内外,美国的工业工程专业在工程学院,前两年的大学教育是不分专业的,后两年开始专业教育;美国淡化研究生入学考试,大多以推荐、自荐为主。我国现在的本科生教育实行的是四年制,前三年的教育主要是打基础,第四年才进入专业课教授的课题研究,第四年学生忙于找工作、考研,主要精力并没有放在专业领域的学习上。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吉林大学工业工程专业实行了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培养。

工业工程专业中,工程与社会科学的学科交叉性质非常明显,实行本科硕士生连读,中期淘汰是比较适宜的一种教育模式,即按前三年的学习成绩排名自然淘汰三分之一或一半,其余直接进入硕士生阶段的学习。这种教育模式,可以实现本科生进入教授的课题研究,它可以解决由于研究生学制缩短为两年所导致的研究生培养质量下降的弊病。

3大学精神导向下工业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

为了实现工程专业人才大学精神的培养,吉林大学工业工程专业课程设置的主要内容概括为三大部分,即工程通论、工程伦理学和工程方法论。

工程通论主要介绍什么是工程、工程师与科学家的区别、各类工程师的职业范畴、社会分工及其实现模式等。这部分内容的开设使学生拓宽了解各类工程专业、各类工程师的职业,为今后择业奠定了基础,充分体现了科学精神内涵。

工程伦理主要介绍作为工程师所应遵循的基本道德准则。一个合格的工程师不仅应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应具有基本的非技术性的素质。这些非技术性的素质涉及人、社会和自然诸方面的关系。这些素质会通过经济、道德、法律和艺术,传统习俗等不同形式表现出来,因而与专业素质一起构成了工程技术人才的整体素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干预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

人与自然的关系日趋对立。面对现实,人们在工程实践活动中不得不审慎地关注人、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近十年,英美各大学普遍开设了工程伦理课。我国工科学生加强工程伦理教育,是塑造未来高素质工程技术人员必不可少的环节。

工程方法论概括了诸如解决问题的方法,掌握及应用计算机、设计基础、数的表达,图表使用、牛顿定律、热动力学、测量、工程交流方法以及团队工作等工程师所需要的基本知识。这些内容的设置利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职业生涯规划导向型人才培养模式

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要注重社会需求导向,突出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职业生涯规划导向型人才培养模式强调以下三点:一是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必须以适应我国市场经济社会的需要为前提,目标的实现以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为归宿;二是职业生涯规划原则的确定过程,既要借鉴成熟的职业生涯理论,又要从权变的角度分析问题,密切结合我国市场经济社会动态需求;三是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需要运用目标管理理论,并在以人为本的职业生涯规划原则指导下,实施有效的目标分解、运行与控制。以下是该模式的具体实施模块。

第一,完善个人职业生涯开发体系。①开展职业测评。职业测评分为自我测评和生涯机会评估。自我测评是对自己作全面测试分析,进而认识自己和了解自己。其目的是寻找实现职业生涯目标的路径,为职业生涯目标的实现提供科学依据。生涯机会评估是针对环境条件的特点、环境的发展变化情况、个人与环境的关系、个人在环境中的地位、环境对个人提出的要求以及环境对个人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等的评估。进行生涯机会评估可以采用PEST和SWOT等分析工具。②确定职业生涯目标与路线。通过自我测评和生涯机会评估,在充分了解环境机会与威胁、个人的优势与劣势的基础上,扬长避短、趋利避害。从个人的价值观、信念、成就动机等角度,遵循SMART原则,确定职业生涯目标,然后实施目标分解,制定以目标为导向的职业生涯路线。需要强调的是,根据自身的情况与环境因素的变化,职业生涯路线可能出现交叉与转换。③激发和强化个人潜能。激发和强化个人潜能是大学生职业生涯成败的关键。在这一环节中,实行导师制是手段,指导生涯设计是前提,调整教学计划、改革教学方法是保障。因此,在导师的指导下,确立职业目标、生涯策略和生涯评估等环节,落实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教学实施方案。

第二,建立职业生涯管理体系。①强化高等教育理念。为了确保职业生涯规划导向的工业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从重塑教育理念开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个性化、多样化的培养模式,已成为我校人才培养的基础。智能教育的教育理念,强调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智能(获取知识的能力)的关系,这是我校人才培养的又一出发点。强调综合科学的重要性,强调文理科的互相渗透,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把人才的综合知识、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質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②提供相关制度保障。改革招生制度,允许学生有选择专业的权利,有助于学生形成个人的核心竞争力;实行学分制,建立学生自主选课制,加强引导和管理,不断修正和更新大学生的人生和职业发展目标;完善学籍管理制度,实行学习年限的弹性管理,推动大学生创业机制的建立,从制度上支持大学生职业规划目标的实现。③加强职业生涯规划基础建设。职业生涯规划要有个性化的特点,职业选择需要有个性化的咨询指导。高校现有的就业指导中心、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准备设立专门机构,承担职业生涯规划咨询工作。为保证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需要通过专、兼、聘等形式,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队伍。

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已经将这三种模式有机地融合在一起。8年的实践表明,我校提出的市场需要导向型的工业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是成功的,因为,我们的毕业生深受国内制造业主的欢迎。而我们所提出的大学精神和职业生涯规划导向型的工业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正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旨在达成百年树人的教育目的。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