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培养知识分子特质:大学教师教学改革的一个视角

时间:2024-05-07

蔡亚平

摘要:要培养具有知识分子特质的大学生,教师在教学行为的理念层面上应重视人文精神与批判精神的培育,在操作层面上要注重学术性与思想性问题的结合、多视角分析的运用和讨论式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知识分子;教学行为;变革

知识分子,虽然不是大学明文界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却是世人对大学里走出来的人的一种期望。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蕴含着青年特有的激情、活力与朝气,铸就了对社会正义的理想化追求,对自身责任能力的强烈自信,对未来社会的无限憧憬。大学阶段是培育学生知识分子精神气质的关键时期,要使大学生具有知识分子的精神气质,课堂教学中,教师积极有效的教学行为的影响极为重要,但目前教师教学存在不少问题,亟待变革,本文就此作一探讨。

一、从知识分子的特质审视大学教师的教学行为

什么是知识分子?从上世纪中叶有了这个称谓始,百年来颇多歧义。广义的理解是指受过高等教育的群体。狭义的理解是指那些可以称之为人类价值守护者的人。作为知识分子一般具有以下三方面的特点:第一,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知识分子总是十分关注社会生活,并从自己的学术研究中探询社会困境与社会问题的症结与根源,竭尽心智地作出自己的思想探求与价值选择,因而常被人们称之为人类价值的守护者与社会的良心。第二,具有独立的批判精神。知识分子总是不满足于社会现状,企图按照理性和自己的理想改造或改良社会,这就使知识分子形成了一种批判性的倾向,正如当代美国政治学家博格斯所言:批判性是知识分子的本质特征。第三,具有道德激情。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学究与专家,可能拥有令人惊羡的学理知识,但如果他缺乏道德激情与社会敏感性,是不可能承担起知识分子的社会功能的,正是这些特质的有机结合,使知识分子具有了特殊的社会认知与社会功能,而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与知识分子所履行的社会功能密切联系在一起。

从东西方文化与社会发展史看,知识分子的出现一般都离不开大学的经历,可以说,大学是知识分子永远的发源地,承担着培育知识分子的神圣使命。但是现代性的发展使大学形态发生了根本的改变,诚如博格斯所言:现代大学正在从寻求真理和知识的自主性的领域,走向功利主义与实用主义的价值选择中。在这样的情境中,现代大学教师的教学行为的价值趋向与实践操作方式对年轻一代知识分子精神的培养极为不利。首先,强烈的专业主义与实用主义的价值取向,难以培养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知识分子。现代意义的大学,当它从中世纪的欧洲大陆崛起时,便是以“精神城堡”的英姿,昭示于世的。大学不是为社会输送一般的职业技术人才,而是要造就一个民族的中坚力量。但当前大学教育属于工具型、操作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理念过于注重专业教育和实用教育,教育内容过于强调科学知识与科学技能的学习,整个教育体系忽视人文精神对人成长的巨大作用,学生沉浸在狭窄的知识层面上,“没有机会甚至没有愿望去了解和思考专业知识层面之外的某些超越性的问题,更不用说那些有关宇宙、人生和真理的终极性问题”。人文主义的缺失已成为今日大学的一种结构性缺失,是大学精神丧失的主要原因。

其次,教学行为的操作层面上,教学设计“重术轻道”,教学方法存在着明显的灌授与控制,许多教师还是以积极的“独自”主宰着整个教学过程。在这种教学环境下,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被忽视,掌握知识的过程和方法受遗忘,思维程式化,人生态度庸俗化,行为方式出现畸变,教学尽管追求到了效率,却失去了理想,忘却了生活的真谛,大学生也就难以形成知识分子的精神特质,难以成长为以民族复兴为己任的知识分子,因此,我国目前高等教育教学的弊端必须变革。

二、培育知识分子特质的教师教学理念层面的变革

笔者认为,要培养具有知识分子特质的大学生,教师在教学行为的理念层面上应特别注重学生的人文精神与批判精神的培养。

1注重人文精神的培育

人文精神是以人为中心,追求美好,实现浪漫情怀,向往健全完美人格的价值理想与价值观念,包含对人的生存价值、人性的提升、人类的前途和命运等终极关怀的关注,它本质上是一种自由、自觉、批判的精神。人文精神来自中西方人类最宝贵的价值理念与理想,是知识分子的精神品质,也是大学绵延不绝的精神支撑。因而,笔者认为教学中教师要结合专业内容让学生关注人生与社会的问题,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教学中的人文内容越多,其教学内容越能满足学生的文化需求,增强学生对文化的认知度与和谐度,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陶冶高尚情操。教学中的人文渗透越深刻,就越能提高教师的文化品位,体现教师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较强的人文素养。诚然,人文精神并非只有人文课程才能培养。各门课程若能以人文精神贯穿教学,使学生对生命的意义、人性的提升、知识的探索等有所启发时,亦就达到人文教育的功能。为此,教师要充分体认到工作本身的文化传承以及净化社会的意义,采用人性化的教学设计,强调情意的教育价值,运用开放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具有人文情怀、人文视野和人文目标,为走向社会、走向博大、敢于担当,奠定坚实的价值基础。

2重视批判精神的培养

作为知识分子鲜明特征的批判精神,是社会充满活力的标志,也是大学生应有的科学思维方式。笔者认为批判精神意涵着一种“独立的理性精神”,它不畏强权,不人云亦云,不固守于某种特定的情感或者偏好,其剖析问题的背后起支配性的因素始终是一种学术的态度,批判精神隐含着一种“建设性的批判思维方式”,批判需要研究弊端、代价和失衡等问题,但研究的目的并非论证其肌体的不健康程度,而是探寻问题的症结所在并提出改进策略。因而,不能把批判理解为简单的否定和解构,更不能着重破坏而拒绝维护,强调摧毁而失于创建,否则会使批判精神发生严重的倾斜,蜕变成一种单纯的抨击性形式,进而固化了非理性的思维方式。批判精神内含着一种“超越性的批判态度”。它是以强烈的社会使命感与责任感,超越主体的得失、利弊与荣辱。不因权威的干预而改变批判的方向,也不因自身境遇的变化而改变批判的力度,它是对自我欲望的节制、对他人权威的不妥协、对主体命运的不屈抗争,超越性的批判态度也包括对主体自我的批判,自我怀疑、自我剖析,既是创新的必经阶段,也是为人的生活准则。这种批判精神的培养,使学生不仅有勇气去解构更善于建构,不仅能够求新求异而且更能够求真务实,逐渐养成知识分子在对社会承担责任时的那种独立态度与不依附世俗权势的精神气质。

三、培育知识分子特质的教师教学的操作层面的变革

培养知识分子气质的理念落到实践层面,就是要从教学内容的组织、讲解、交流、反馈等环节加以变革。

1注重学术性与思想性问题的结合

注重学术性问题的引导,可以改变大学教学长期以

来存在的对学生缺乏学术指导的现状,首先,通过专业性问题培养学生的专业眼光、专业思考与专业见解。专业性是需要运用系统的专业知识去论证或解决的学理问题,是各学科的研究对象以及所要解决的问题,教师通过专业性问题引导学生进入专业领域,感受专业话语,进行专业思考,积累专业素养。其次,通过理论性问题培养学生的学术理论素养。学术上的理论是指从专业的客观研究的视角形成较为系统的归纳与概括,教师通过理论性问题使学生了解学术源流,体验学术研究的问题与方法,探询自己的研究兴趣与研究问题。再次,通过预见性问题培养学生的学术敏感性。学术研究是以科学理论为指导,通过系统思考、综合分析,往往可预测事物发展的规律,教师通过预见性问题使学生了解学科发展的方向与新的生长点,了解学术的趋向。此外,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学术规范训练,逐步提高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让学生今后也能依凭专业知识对社会产生影响。

但是,笔者认为仅有学术性的引导是远远不够的,它只能培养专家和学者,难以培养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因为“从学术的角度看,专业主义可能造成视野狭窄,固步自封的状态,它像一条边境线,一方面阻止了无端的入侵者,另一方面,它也可能锁住了自己前进的道路”。因此,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将学术性问题与时代的、社会的根本问题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对时代与社会的根本问题的思考兴趣与能力,从而使学生在推进专业化的同时突破专业主义的局限性,养成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与批判精神。

2注重多视角分析的运用

所谓视角就是受主体立场和理论观点所影响的特定的视点,是观察、分析、研究社会现象与过程及其关系的特定的切入点。一个视角就是一种观察与分析社会现象的特定立足点,一种看问题的角度,一种分析与解释社会现象的聚焦点。多视角就是结合各种理论观点,从各种不同的主体立场来观察事物现象,揭示矛盾冲突背后所包含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准确把握其实质。为此,笔者认为,首先通过课程内容问题化,促使多视角分析的充分运用,也就是以问题为主线整合学科知识并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问题是选择知识的依据,也是学习的起点。有效的运作方式有:一是教师将课程内容按其逻辑关系设为若干具有思考价值、统领知识单元内容的问题,然后将这些问题链接起来,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建构知识。二是教师提供一些蕴含实际问题的与学习内容密切相关的学习材料,使学生在一种“真实任务情境”中围绕“主题”进行学习。由于问题尤其是“主题”性问题,关涉事物的不同方面与层面,能有效促使主体立场的变换和多种观点的运用。其次,重视逆向思维的方式诠释课程内容,使多视角分析更为深入。逆向思维侧重于用反向探求的方式对问题进行思考,从而提出新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由于逆向思维与正常思维程序相悖,因而它能打破思维定势,防止思维固化,在与横向、纵向思维发生联动的过程中,使思维在更广阔的空间里进行创造性的排列和组合,揭示现象与本质之间的奇异性,从而结出创新的果实。再次,重视多视角与特定视角的合理运用。多视角分析并不排斥对一些特定的社会现象进行某一视角的分析。选择何种视角取决于个体的学术背景、理论观点、研究目的以及研究对象的具体状况。只有使多视角与特定视角的灵活运用,才能使思维更具活力,更能发挥知识分子的批判精神。

3注重讨论式教学的实效性

从大学教学法的国际比较看,世界著名大学在教学中都十分重视讨论式教学的运用。讨论式教学旨在激发学生思维的张力与活力,在民主、平等、分享的场域中共同探索进而达成共识,生成新的知识。其基本特征是交互性、合作性与探究性。有效的讨论式教学,除了营造讨论的场域,选择具有思维价值与思想内涵的话题外,笔者认为教师应该特别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求学生准确把握事实与观点,避免谬误说理方法。观点是基于事实的判断,强有力的观点是通过对一系列事实的观察、比较、分析、归纳之后提炼出来的。很多差异与对立来自于人们对事实的不同程度、不同角度的理解。要通过充分的隐性对话区分事实和观点,要常常追问“在这方面,有充足的事实和有效的论点吗?”“作者的观点获得支持或经过验证了吗?”避免各种谬误说理方法,如运用名人的声望而非通过事实证实的权威效应;运用已经经过权衡的数据,宣扬“数字不会说谎”的数据效应;使用“大家一致认为”制造大众效应等,让学生学会用事实进行对话,并从求证事实的真实性和把握事实的视点出发,分析观点或主张的合理性,从而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观点所必需的洞察力、多元的视角以及探究事实真相的态度和能力。其次,在相互理解基础上进行观点碰撞。讨论不是各方交替进行的缺乏回应的自言自语,也不是积极的自我独白。讨论时,要求学生具有改变自己,力图理解与接纳对方观点的心理倾向;能积极倾听;具有运用他人眼光看待问题的能力;能根据对方的观点加以补充、质疑或批判;能检讨自己的观点,意识到自己的偏见对判断的影响;能通过比对各种观点,使不同的意义汇聚在一起,从来产生解决问题的新方法,生成新意义。再次,在多元观点基础上进行价值引导。面对同一文本,不同的主体赋予同一对象不同的意义,从而造就了理解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每一种理解都可能揭示了其内在品质的一部分,从这一意义上说,每种理解都可能是有效的。然而,这种有效并不等于已经完全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因而,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尽可能多地提出自己的见解,还要帮助学生不断克服由于自身认识局限所导致的主观偏差,引导学生的思维逐渐聚合到主题上。从而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与思维方法的必要优化相结合,将理解的个性化、独特性与理解的普遍性相统一,这既体现了对真理和人类共识的尊重,又体现了现代教育的规范与导向。

总之,从知识分子特质的维度探讨教师教学行为的变革,期盼大学教学始终以探求真理和学问为理想追求和核心价值,使大学生不仅“专业成才”而且“精神成人”。

[本文系教育部课程中心与杭州师范大学的合作项目“教师行为与学生发展”(项目编号:06-90号)和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教师有效课堂提问研究”(项目编号:DHA080096)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责任编辑:文和平]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