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摘 要:新型举国体制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集中体现,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对我国在百年变局之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积极应对国际挑战具有深远的意义。从新型举国体制的生成基础和运行轨迹、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来看,新型举国体制具有鲜明的传承性、时代性、创新性、人民性与世界性等内在特质。健全新型举国体制,需要科学把握其内在特质,以彰显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效能。
关键词:新型举国体制;内在特质;制度优势
中图分类号:G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23)08-0050-07
基金项目:2022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协同推进研究”(22BDJ085)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郑士鹏(1983—),男,山东滨州人,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共党史党建。
新型举国体制是以国家发展和国家安全为最高目标,科学统筹、集中力量、优化机制、协同攻关,以现代化重大创新工程聚焦国家战略制高点,着力提升我国综合竞争力、保障实现国家安全的创新发展体制安排,是站在国家高度,对我国总体发展的科学筹划,具有高度的国家价值和人民价值。《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1],突出强调了新型举国体制推进核心技术攻关的根本任务。***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完善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统一领导的体制,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优化配置创新资源,优化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定位和布局,形成国家实验室体系,统筹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强科技基础能力建设,强化科技战略咨询,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2],更加明确了新型举国体制作为国家战略的时代地位。从新型举国体制的生成基础和运行轨迹、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来看,其具有鲜明的传承性、时代性、创新性、人民性与世界性等内在特质,充分彰显出新型举国体制整体制度安排的优越性和先进性。
一、新型举国体制的传承性
新型举国体制根源于社会主义制度,成熟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鲜明的传承性特质。新型举国体制是基于制度优势对传统举国体制范式的传承,也是对传统举国体制“集中力量办大事”优势的传承,更是对传统举国体制坚持党集中统一领导的独特优势的传承。
(一)基于制度优势对传统举国体制范式的传承
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3]新型举国体制具有鲜明的传承性特质,在生成中辩证传承了传统举国体制运行范式,并在传承过程中形成了提升我国综合竞争力、保障实现国家安全的科学体制安排,既有深厚的历史基础,更兼具主动传承的卓越品质。新型举国体制之所以能够完整地传承传统举国体制的制度优势,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传统举国体制在利用制度优势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并取得了巨大成功。传统举国体制作为我国制度优势的助推产物,伴随着计划经济的实施而发挥作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面临着来自西方国家的各种威胁和压力,迫切需要在较短时间内建立起具有强大影响力的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因此构建举国体制成为特殊时期的必然选择。举国体制是适应我国发展的科学体制,新型举国体制自觉传承了传统举国体制推进民族复兴、聚焦民生福祉、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对发展资源和生产要素进行科学配置,高度凝聚人力、物力、财力,将发展力量倾斜到推进高质量发展上来。可以看出,新型举国体制并非脱离传统体制的完全的“新鲜事物”,而是以传统举国体制为基础,结合新时代的发展需要对传统举国体制的辩证传承,这种传承性特质决定了新型举国体制始终能够保持历史定力和历史主动,在传承中积淀出深厚的历史底蕴。
(二)对传统举国体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传承
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体现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水平。新型举国体制延续了传统举国体制的依靠制度、优化制度、落实制度的“集中力量办大事”优势。计划经济时代,传统举国体制在增强国力、提升社会生产力、维护国家安全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成功地为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夯实了制度基础。正如邓小平指出的:“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比较,它的优越性就在于能做到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保证重点。”[4]新型举国体制使传统举国体制的制度优势得以全方位作用到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让新型举国体制得以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基础,以更高的制度成熟度融入时代大环境。当前,随着世界交融程度的不断加深,加速演进的世界局势为各国的发展增加了大量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全球化正经历着以主权国家为单元主体的国家利益的新一轮激烈竞争。与此同时,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人类科技革命的最新成果迅速覆盖全球,使世界政治经济发展格局发生深刻变革。为此,充分發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推动构建新型举国体制成为时代必然。
(三)对传统举国体制坚持党集中统一领导独特优势的传承
新型举国体制的形成及其所以能够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发挥积极作用,关键在于其传承了传统举国体制坚持党集中统一领导的独特优势与依靠举国之力、依靠人民伟力创造历史的特殊品格。***指出:“能不能驾驭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能不能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从根本上讲取决于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得好不好。”[5]从治国角度而言,一个国家选择哪一个政党,政党的执政能力如何,往往决定着一个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前途命运。从世界发展的主流趋势来看,政党的领导优势已经成为国家整体竞争优势的基本前提和重要基础。新型举国体制传承了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优良传统,以历史主动精神认识历史、提炼历史、发展历史,实现坚持党的领导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统一。新型举国体制依靠党的领导优势,在战略层面上体现出深厚的历史底蕴和高度的自知自觉,在吸取教训的基础上去传承,在坚持实事求是中争取发展主动。从举国体制的演变来看,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举国体制获得成功的关键,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的制度优势。新型举国体制完整传承了传统举国体制的党的领导优势,使党全面领导了我国重大领域的建设和攻关,依靠党强有力的组织、协调和资源整合、人力动员等优势,形成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强大制度效应,充分地彰显出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二、新型举国体制的时代性
时代性是新型举国体制的一个突出特质,一方面,新型举国体制科学把握时代发展规律,在不断回应时代问题中坚持与时俱进;另一方面,新型举国体制立足百年变局,根据时代发展需求加快变革突破。此外,新型举国体制还克服传统体制的弊端,为新时代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注入发展活力。
(一)科学把握时代发展规律,在不断回应时代问题中坚持与时俱进
时代性是新型举国体制最突出、最鲜明、最具影响力的一个特质,主要体现为新型举国体制对时代发展规律的把握、对时代发展诉求的回应、对时代潜藏风险的前瞻性预判和对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庄严承诺。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举国体制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我国举国体制的形成、完善与创新,是在不断回应时代问题的过程中实现的,并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新型举国体制的提出和构建是国内创新发展的现实需要,同时也受到世界百年变局时代因素的深刻影響。新型举国体制通过正确处理国际与国内双重环境,统筹协调国际与国内两个市场,包容多种差异文化,推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这一过程中,我国在科技领域的技术攻关与“超级市场”的结合,将形成新时代强国建设的绝对优势,更有利于全面拉动内需,激发国内科技产业创新的动力与活力,使我国更加广泛地参与国际竞争,争夺科技产业的市场份额,对内有力地推动自主创新产业的新一轮变革与突破。正如***指出的:“任由国际风云变幻,始终充满朝气生存和发展下去。”[6]新型举国体制对时代发展需求的积极回应,可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顺利开展,使我国在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基础上,抢占世界科技革命的新高地,实现对时代的先发领跑。
(二)立足百年变局,根据时代发展需求加快变革突破
新型举国体制的时代性特质突出体现在对市场化、信息化、全球化等时代特点的把握上,其深植于时代,是我国有信心、有能力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砝码。在世界各国命运空前连结的时代,新型举国体制不断为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注入动力,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体现出了鲜明的时代性特质。新时代中国不会像历史上错过工业革命机会一般,再次错过变革突破的机遇,而将立足百年变局与时代发展需求,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历史机遇,运用新型举国体制的制度优势,实现在关键重大领域的变革突破,为强国建设、增强中国的世界话语权而蓄势发力。为此,新型举国体制动员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稀缺资源促进协同实践,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宏观层面上的国家治理现代化与新型举国体制的整体协同。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新型举国体制的运行始终处在时代动态发展的视阈下,通过一系列有力措施,助推新时代国家治理各项战略决策落地见效,确保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更契合时代发展需要。
(三)克服传统体制的弊端,为新时代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注入发展活力
新型举国体制的运行,可广泛调动社会多领域的力量,合理资源优化配置,通过政、产、学、研、用相互之间的功能作用和在实践层面上的有效衔接,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克服传统体制与时代发展不符的弊端,以协同联动与统筹推进为新时代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注入发展活力,体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新型举国体制的时代性体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科技创新的发展趋势,使政府、高校、企业单位、研发机构及群众等多元主体的力量得到整合,促进社会领域合作关系、利益分配、市场竞争等多元要素的协调。新型举国体制的这种协同优势,不仅有利于实现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功能互补与价值链嵌合,还可有效“降低全社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加快清理各级政府对市场经济和各类企业不合理的干预行为”[7]。新型举国体制完善了新时代国家创新体系和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强化了国家整体战略科技力量,为各个参与主体找到了在新型举国体制运行中的角色和定位,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国家治理单纯依靠政府一元主导的局面,使构建多元主体协同共治的新时代国家治理新范式具备更高的可行性。新型举国体制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也是时代发展的结果,其以大量的时代元素为支撑,并以实践检验着新型举国体制的理论正确性和时代适用性,凸显出新型举国体制的时代价值。
三、新型举国体制的创新性
新型举国体制最突出的特质就是创新,其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来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创新特质在科技创新领域得到充分彰显。此外,新型举国体制坚持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有机统一,极大地促进了国家治理各类参与主体的融通创新。
(一)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
近现代以来,我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遭遇了种种因科技落后、创新能力弱化而带来的发展困境,在无法计数的重重技术封锁之下,我国之所以能够发展至今,依靠的是举国之力的团结奋斗和极具感染力的创新精神。正是由于物质创新和精神创新双重要素持续融入新型举国体制价值体系,才使新型举国体制的形成和运行得以始终保持发展活力,围绕创新与科技两个核心关键因素,获得与时俱进的创新发展。新型举国体制从增强创新驱动的现实需求出发,成功解决了传统举国体制与当前我国各领域推动协同创新之间的矛盾,逐一对传统举国体制的弊端进行针对性施策,使新型举国体制在创新驱动的引擎拉动下实现创新发展。强大的创新驱动作为新型举国体制的动力引擎,正在基础研究领域、战略性高新技术领域、高端产业领域、民生科技领域以及国防科技等诸多领域发挥力量拉动和激活作用。如载人航天技术的研发成功、“嫦娥五号”的顺利奔月,以及网络通信技术的遥遥领先,均表明新型举国体制有着鲜明的创新性特质,这种特质为其超越历史创造了无法比拟的条件。新型举国体制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实现对传统举国体制的理论和实践创新,彰显了国家创新发展的核心实质。
(二)创新特质在科技创新领域得到充分彰显
实践证明,无论是应对国家安全与发展风险、维护社会的长期稳定,还是在激烈的科技创新竞争中抢占制高点、掌握主动权,均离不开关键核心技术的强大支撑。***指出:“实践反复告诉我们,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8]只有依靠自主创新,才能使我国在激烈的世界竞争中实现科技自强。从长期发展来看,不论是加快提高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领域战略科技力量与战略储备能力,或是完善国家治理体系、推进“两个大局”协调共进,都更加需要新型举国体制的创新性特质。从实践来看,新型举国体制不只是一种对特征、本质的界定,更具有深刻的实际创新意义。但从客观发展现实来看,由于我国在发展创新科技过程中遭遇了巨大外部挑战,加之在高精尖技术研发上起步较晚,因此在很多关键核心技术上仍然相对落后,包括深海探测技术、精密仪器研发、高端材料研发等方面仍然受制于发达国家。而要改变这种被动局面,则需要激活新型举国体制的创新特质,通过集中力量攻克“卡脖子”问题等务实举措,激发科技领域的创新活力和热情,重点解决威胁国家总体安全的重大项目难题,使新时代党的领导优势、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协同优势、市场优势等多重优势转化为创新驱动。因此,从这一视角而言,新型举国体制的创新性特质是推进制度优势向实践成果有效转化的强大动力,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三)新型举国体制坚持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有机统一
从理论视角来看,新型举国体制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理论指导,其建立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的基础上,具有指导思想、理论依据的创新性和先进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为新型举国体制科学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提供了行动指南,使新型举国体制在理论上实现了对传统举国体制的创新超越。从实践视角来看,新型举国体制在目标定位上更加高远,依托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抢占科技创新与竞争的制高点,掌握融入世界发展的主动权,以更具创造性的实践有力地维护国家利益。从核心任务来看,傳统举国体制重点服务于经济建设,而新型举国体制则以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主要任务,使实践范围更加具体,切中的是强国建设中更加关键的“卡脖子”环节。在资源配置上,新型举国体制不同于传统举国体制的统一资源调配,而是创新性地在资源配置中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在实践上更加灵活和动态。新型举国体制遵循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依靠市场实现产业链同步发展,使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规划充分作用到活跃市场上来。可以看出,新型举国体制正通过多重创新,实现着对传统举国体制的理论和实践超越。
四、新型举国体制的人民性
新型举国体制是我国强国建设和实现人民福祉的体制保障,具有鲜明的人民性特质。一方面,新型举国体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聚焦增进民生福祉;另一方面,新型举国体制坚持“全国上下一盘棋”,以创新突破创造人民幸福生活。同时,新型举国体制还凸显和发挥了人民团结的力量优势。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聚焦增进民生福祉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是中国共产党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生动表达和价值追求,同时也是新型举国体制的根本立场。这一根本立场是由党的根本宗旨、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和人民的历史地位决定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仅是一个理论命题,同时也是基本方略,新型举国体制充分凸显了人民性这一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发展目标,充分彰显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人民历史地位的精髓要义。新型举国体制遵循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国家利益、民族发展、人民福祉的价值指向,高度汇聚党领导下的政府、市场和社会力量,发挥出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与此同时,新型举国体制依靠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和关键领域跨越式、突破性进步,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从长远战略效益来看,新型举国体制聚焦增进民生福祉,推动实现共同富裕,始终以人民的整体公共利益为基础,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发展思路,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更宏观的顶层发力。新型举国体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体现出鲜明的人民性特质,通过动员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稀缺资源,使更多市场要素向民生领域快速流动,推动形成更为广泛的协同实践,在持续丰富人民性特质的过程中,使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作用于民生建设。
(二)坚持“全国上下一盘棋”,以创新突破创造人民幸福生活
从传统举国体制到新型举国体制,贯穿其中的人民性特质始终没有变,新型举国体制结合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传统举国体制和分散管理模式之间寻找出更为合理的平衡点。新型举国体制维护的是公共利益,根本目的是最大程度上改善人民生活条件,使科技发展所形成的社会福利惠及全体人民。新型举国体制遵循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真理,通过实践的大量检验,验证了其人民性目标的科学性。近年来,我国在国防科技、智能科技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和国家认同空前增强,新型举国体制的制度安排已见成效。与此同时,全国上下一盘棋的人民团结伟力进一步彰显,来自人民群众的创新创造实践和伟大的人民首创精神,为新型举国体制落地见效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从人民生活的诸多细节来看,包括人民群众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均因新型举国体制的作用而向着更好的方向改变。人工智能技术、量子信息、生命健康等领域的协同攻关,与人民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特别是在来势汹汹的新冠疫情之下,举国家之力的疫情防控与疫苗研发等行动,充分彰显了新型举国体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特质,体现出新型举国体制增进民生福祉的价值旨归。
(三)新型举国体制凸显和发挥人民团结的力量优势
在人民力量的作用下,新型举国体制的一切实践,均能够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的切身利益和根本权益,以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解决了其是服务于政府还是服务于社会、是完全依靠制度本身还是依靠协同合力的问题。新型举国体制运用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推进关键核心技术的强势攻关,用系统观念和全局思维谋划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使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特征更加鲜明。从近些年来我国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显著成就来看,无论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布局或是“中国天眼”的投入运行,新型举国体制通过大量的创新实践,正在从根本上改变人民的命运、国家的命运和民族的命运。在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下,新型举国体制团结人民力量,掀起了全国上下一盘棋的实践热潮,形成了推动技术攻关和经济发展的强大合力,确保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能够为民生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让更加高效协调、精准发力、执行快速的国家治理造福人民,充分展现出新型举国体制人民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发展逻辑。新型举国体制的人民性特质贯穿于其形成和发展的始终,使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的创新实践成为新型举国体制运行的强大动力。***强调:“我们最大的优势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9]这一法宝要利用新型举国体制作用到共同富裕上,作用到增进人民福祉的具体实践上,这也是新时代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现实要求。
五、新型举国体制的世界性
新型举国体制所蕴含的制度价值和治理经验极具世界意义,具有鲜明的世界性特质,一方面,新型举国体制以开阔的世界视野为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注入动力;另一方面,新型举国体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推动建立全球价值链的共生格局。此外,新型举国体制在把握时代规律积极融入世界的过程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以开阔的世界视野为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注入动力
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可通过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调整,进而影响到上层建筑的格局。因此,无论对哪一个国家而言,参与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都是改变国家命运的重要机会。当前,世界局势充满不确定性,诸多不安全因素使世界人民深刻地认识到和平发展是人类唯一的出路。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在综合实力空前强盛、最接近民族伟大复兴的时刻,始终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角度,以维护世界运行的合理秩序,带动更多落后国家走向进步为己任,一切的发展行动已不仅仅具有单一的国家属性,更兼具了世界属性。“构建新型举国体制是新发展阶段有效应对国际竞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制胜武器”[10],是党立足百年变局与时代发展需求,为了加快变革突破作出的科学战略安排,具有广阔的世界视野。从世界局势来看,当前世界正在经历新一轮的科技革命,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与智能化发展势头强劲,人类社会因全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而改变了运行的方式,大国竞争日趋白热化,而竞争燃点在于科技。然而,我国在参与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却遭遇了重重阻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试图限制中国融入世界科技革命洪流,为我国和世界之间筑起层层壁垒。因此,我国须以更加开阔的世界视野,依靠新型举国体制实现技术上的自主突破,从容把握世界竞争的主动权,全面融入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其注入强劲动力。
(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推动建立全球价值链的共生格局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为新型举国体制提供了具有基础性、科学性的工作方法指导,使新型举国体制以全面系统、普遍联系的哲学思维,摆正了我国在参与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的角色定位,并实现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的有机统一。基于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科学运用,我国通过新型举国体制的科学顶层设计,在维护国家总体安全的同时,运用系统性、联系性的发展思维,兼顾国内国外,使整体与局部、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实现协调统一,更在合作交流中,在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科技合作中保持了自立自强。从历史上看,我国的诸多国家行动从不是狭隘的,如杂交水稻技术为世界减贫作出的巨大贡献、新冠肺炎疫苗研发成果向世界的无私供给,中国的举国体制始终有着鲜明的世界性特质,而新型举国体制则将这一特质提升到最高境界,实现了自主创新与开放创新的有机统一。越是在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刻,越是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状面前,越是在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挑战下,新型举国体制越是展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世界价值,打破了在同一时代环境下而在不同起跑点上的困局,推动建立了全球价值链的共生格局,为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贡献了独特的“中国方案”。当前,世界正处于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和持续加速阶段,恰逢我国正在向着第二个百年目标迈进,前所未有的世界格局和发展局面,意味着新型举国体制必然要与世界产生紧密联系。为此,新型举国体制尝试通过重大项目的攻关,为重构世界治理秩序、维护世界公平正义作出贡献,并通过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双重发力,在涉及人类社会发展的工程技术、科技人才培育、高精尖技术研发等领域汇集起举国力量,使优质的制度资源、物质资源、文化资源、产业资源及人才资源持续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倾斜。基于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所建立起的中国国家实验室,也将成为造福人类社会的科技创新基地,一切科研攻关成果将为人类文明不断走向更先进的形态提供支持。
(三)在把握时代规律积极融入世界的过程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新型举国体制孕育于中国,但必然在世界和平发展中产生巨大影响,其怀着与世界各国共同繁荣的愿景,展现出了对多边主义的坚定支持态度。在复杂的世界环境下,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盛行及局部动荡等危机,使世界人民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不平等和脆弱性等发展问题,也更加确信一国的发展必须依靠世界整体和平发展,依靠多国之间的合作互助。***强调:“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1]因此,从更高层次的价值目标来看,新型举国体制的时代性与世界性特质共同作用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世界整体进入动荡变革期,人类社会发展面临更多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则是我国在世界变局之下自觉担负起大国责任和时代责任的一种决心和态度。新型举国体制秉持了我国一如既往推动世界发展的美好意愿,持续积蓄创新力量,携手世界人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努力重建世界竞争与发展的新格局,为更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发展、公平参与世界竞争创造良好的条件,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新型举国体制的提出和构建,是我国向世界人民发出的团结合作的信号,也释放了我国希望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以柔性手段引领世界共生共荣的美好意愿。随着新型举国体制制度安排的不断落地,世界领域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的阴霾也将消散,新型举国体制必将为更多发展中国家提供实现现代化赶超的方法体系,真正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13.
[2]***.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35.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669.
[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6-17.
[5]***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325.
[6]***.深入学习坚决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N].人民日报,2021-01-12(01).
[7]曹睿卓,董贵成.新型举国体制:概念、内涵与实现机制[J].科学社会主义,2021(4):83-90.
[8]***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248.
[9]***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126.
[10]黄新华,石术.论作为国家治理制度优势的新型举国体制[J].新视野,2021(4):42-48.
[11]習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16.
【责任编辑:张亚茹】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