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警惕:泛娱乐化来袭

时间:2024-05-07

文 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现在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睡前抖音熬半宿,早上头条看世界。全家微信学养生,好友全刷拼多多。小视频用户调查显示,抖音上的用户百分之九十都在24岁以下,这个年纪或在读书或刚刚进入社会、进入职场。为什么不断刷小视频?因为在猎奇,在等待更新鲜的事物呈现在面前。刷多了小视频之后,会形成一种惯性:没有耐心和精力去读一本书,没有精力去思考某件事情。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如果只是选择靠这些软件虚度时光,那就没有更多的时间去提升自己了。

尼尔·波兹曼曾言:“一切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方式出现,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哪些认识和感想?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全班同学写一则倡议书,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导 写

1.情境限制内容思路。命题人已经对材料所述刷小视频的怪象设定好了立意方向,要求在这个方向上深入反思批判这种现象,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即提出具体的希望和建议。从娱乐至死的现象到本质,从危害影响到警醒反思建议,此为重心所在,不可偏离题旨,失却重心。

2.写作对象限制交流范围。倡议书的对象是“全班同学”,要有交流意识;要结合材料内容及同学们的学习生活实际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思考,并提出对全班同学的希望与建议。既然是倡议,语言就要有一定的鼓动性,有引导性。

3.价值判断限制文章立意。材料的价值倾向非常明显,即必须就这种“娱乐至死”的生活现象反对快餐文化和泡沫文化,反对虚度时光、浪费青春……并提出意见、建议。

4.文体的限制。写作任务要求体现“认识与思考”,提出“希望与建议”,因此,应当选择议论文。形式上必须符合倡议书的格式。标题、称呼、倡议内容、结尾呼吁、落款与时间,这五部分缺一不可。

5.倡议的角度与内容是开放的。可以从世界观、人生观的角度,倡议同学们树立高远志向,脚踏实地奋斗,摒弃泛娱乐化;也可以从规划时间的角度,倡议同学们以更有意义的行为代替网络娱乐;还可以从家国情怀的角度引导同学们勇担社会责任,摒弃娱乐至上的思想。总之,凡是合理有效的倡议均可。

他山之石

舍一朝风月,得万古长空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时代改革创新,科技迅猛发展,各种小视频软件异军突起,野蛮生长,三五分钟的视频不知不觉中偷走你的时间与精力,让你终日恍惚,虚度时光。所以我倡议:拒绝娱乐至死,不负美好时代,自我提升成长,认真学习。正如禅宗所言:“舍一朝风月,得万古长空。”

自媒体时代,“一切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形式出现,其结果使我们成为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物质文明十分发达的今天,精神文明却出现了碎片化,年轻的人们往往处于焦虑与浮躁之中,像困于牢笼已久的鸟儿,面对大地长空却无动于衷,用本该用来搏击长空的翅膀遮住了眼睛。同学们!你我正处于最好的时代,最好的年纪,为什么要把生命浪费在某音这些无益的自媒体上?英国唯美主义者奥斯卡•王尔德曾呼告:“当你拥有青春时,你就要认识到它。不要虚掷你的黄金岁月,去听冗长乏味的说教,试图弥补无望的失败,或把你的生命献给无知、庸常和低俗。这些是我们这个时代病态的目标,虚伪的理想。活着!活出你宝贵的内在生命。”

每个人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同学们!如果我们不明确自己的人生和方向,并脚踏实地地走下去,那么你将被所处的时代狠狠抛弃。只能“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台湾著名散文家张晓风在《林中杂想》中说:“少年振衣,岂不可作千里风幡看?少年瞬目,亦可壮作万古清流想。”同学们!如此风华绝代,如此心事当拿云的少年,怎忍将青春付诸滚滚长江东逝水?王朔在《致女儿书》文中写道:“你必需只有内心丰富,才能摆脱这些生活表面的相似。”我们因梦想而伟大,因学习而改变,因行动而成功!同学们!请你放下自我麻醉的小视频软件,捧起被你搁置许久的书本,读《诗经》里面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读王维的“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读鲁迅的“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看孔子周游列国,仁留千古;看嵇康打铁,广陵绝唱……

同学们!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山腰路更陡的时代,如果你把自己封闭于某某15秒的视频等网络娱乐世界,不去接受拥抱更广阔的现实生活,那么你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终会落下。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赫尔曼•黑塞有言:“我孤独,但不为寂寞所苦。”同学们!在被“睡前抖音熬半宿,早上头条看世界。全家微信学养生,好友全刷拼多多”绑架的娱乐世界里,总有许多不羁的灵魂在深阅读与精思考,在人人都在做着“网红”的梦想时,总有一些人想多走走脚下万里路。一座枯萎的城市文化,主要看地上有多少热闹的镜头;一座繁盛的城市文化,主要看天上有几抹孤独的云霞。有人把生命局限于迷茫徘徊、畏葸不前,有人把生命释放于大地长天、远山沧海。

“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不可选择抖音快手这些沉迷娱乐软件虚度时光,拒绝“娱乐至死”,请和顾城一起,“走进夜海里,去打捞失落的繁星”,得万古长空。

倡议人:小刘

2019年11月26日

拓展阅读

抖音1分钟,人间3小时:娱乐至死这事是真的吗

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我们最不缺的就是信息。

每天打开手机,我们会被各类信息所包围,视频网站上的各类综艺节目,新闻软件中的各种实时资讯,每天微博热搜上不是某明星结婚,就是某经济圈的大咖出轨,以及各种五花八门的游戏都在吸引着我们的注意力。

每一个热点新闻发生时,网站都能赚足一部分观众的眼球,靠流量变现赚得盆满钵满。但对我们而言,这些资讯又有多重要呢?其实有时候,我们明知道这些垃圾信息并没有多大用处,但就是忍不住点击阅读,沉迷其中不可自拔,这背后有什么原因吗?

小时候,家门口是一个丁字路口,车来车往难免发生交通事故,但绝大多数只是小的剐蹭。每次出事,当事人还没来得及下车,周围居民早已一窝蜂地围上去品头论足,饶有兴致地判个对错。作为群居性的动物,人类天生就有一种凑热闹的心态,这两年,虽然类似小时候围观车祸的场景已经越来越少见但这并不代表人们不爱凑热闹了,只不过是转移了阵地,把更多的时间、精力放在网上罢了。

每次热点新闻发生时,评论区都会涌入成千上万的网友。有些事情确实值得关注,但一些明星的私事,跟我们的关系又有多大?

互联网时代,信息呈几何倍数增长,在给我们带来极大方便的同时,也造成了信息的过载。不得不承认,人类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依旧有限,在无效信息的轰炸下,人们变得越来越焦虑,时间变得越来越碎片化,专注的能力也正逐渐消失。

美国著名的媒体文化研究者尼尔·波滋曼曾在其著作《娱乐至死》中写道:通过电视和网络媒介,娱乐得以达到至死的目的;一切都以娱乐的方式呈现;人类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最终成为娱乐至死的物种。”

娱乐至死的说法有点严重,但不可否认的是,过度娱乐对我们而言,是绝对有害的。

这两年,短视频类的APP越来越多。经常有人说,抖音1分钟,人间3小时,本打算打发下时间,随便刷一刷,但一眨眼的功夫,几小时就过去了。调侃的背后其实是娱乐公司的精心设计。比如令不少家长头疼的孩子沉迷游戏不可自拔。

抖音和嗑瓜子一样,几十秒的视频虽然短,但是,刷完一个自动蹦出下一个,倘若不喜欢的视频,手指轻轻一划,便立马有一个新的视频呈现在面前。而且不少互联网公司现在还可以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按照用户的兴趣爱好,推送给用户更多他感兴趣的内容,这就进一步增加了使用产品的时间。

所以啊,和类似抖音的产品设计相比,人类的自制力瞬间就能被碾成渣。

抖音巨大流量的背后也伴随着不少反对的声音,有不少家长就说,抖音毁了年轻人,应该封杀。在5月8号,抖音海外版TIKTOK就因为“抖音对孩子有害”的理由被印尼通信与信息技术部封锁。短期内,我国封杀抖音的可能性并不大,而且,就算抖音倒下,还会有“魔音”“跳音”或者其它娱乐软件出现。所有因为自制力不足而一事无成,却把锅甩给娱乐软件的人都是在自我麻痹,逃避责任。

说到底,抖音不过是一款产品,和大多数娱乐性质的APP一样,目的就是收割用户的注意力,抢夺用户时间,最终通过巨大的流量实现盈利。至于如何改变,如何从娱乐泛滥的软件中夺回注意力,当我们了解人类沉迷娱乐新闻、软件的原因后,自然就会有所醒悟。

比如嗑瓜子理论,它就提示我们想要坚持某件事,不妨尝试缩短它的反馈周期,以带给自己持续性的正向刺激,从而提高行动的力量。拿减肥这事来说,千万不要在成功的那一刻才想起来奖励自己,不妨将大目标切割成一个个小的目标,每达成一个小目标就送给自己一件小礼物,用这种持续性的正向刺激督促自己前进。

娱乐泛滥的年代,我们的注意力注定更容易被收割,但不得不承认,我们需要做出一点改变。当然,并不是怂恿大家两耳不闻窗外事,也不是说不能娱乐,只是说过犹不及,千万不要成为娱乐产品的牺牲者。

别在流行中失去自我

“高手在民间”的“炫技”拍摄,到跳、唱、抖不能停的“鬼畜”剪辑,以快手、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APP迅速征服了大量95后、00后。当深度用户捧着手机“刷一天根本停不下来”“坐地铁看走路也看”时,他们是在迷恋什么?

“记录普通人的生活”,某短视频APP如是宣称。只是放眼望去,那些十来秒的短视频中,真正的普通生活、优质记录倒在少数,多半还是自虐式吃异物、无意义搞笑以及刷底线猎奇。如果说此前网络上为人诟病的“三俗”内容还是打打擦边球、尚显“含蓄”的话,那么那些短视频无疑是在赤裸裸地进行感官刺激。回顾这些年网络流行的一些风向,不难发现其中也有一种趋势:载体从文字、图片到视频,浏览时间从以分计到以秒算,提供的信息日渐低俗,用户的时间被越切越碎,品位似乎也一降再降。若按这趋势发展,下一次的流行物是否会更让人大跌眼镜?

潮流代代不同、年年变化,不变的是年轻人始终能够敏感地追上潮流、乐在其中。古语有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年轻人正处于三观塑造期,他们所追逐的流行风潮,必将“润物细无声”般内化于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之中。相较于过往,如今的潮流风向标主要发源于网络,更新更快、花样更多,却也泥沙俱下、良莠不齐。如若不加选择地终日追逐,部分年轻人空虚迷茫的状态只怕更甚。

“人活着总要有个主题,使你魂梦系之。”当下,价值多元、选择爆棚,如果每次都随流行而去,任凭人生的主题被一次次冲散,那很可能就真的失去了自我。青年人朝气蓬勃、风华正茂,本应如“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般给人以希望。生命的这一阶段,正是学本领、长才干的黄金年龄,正是大展拳脚、实现抱负的关键时期。青年的生活,除了眼前的搞怪视频、偶尔的轻松娱乐,还应该有科学、文化、艺术等饱满且值得追寻的日常。与其在屏幕中“坐井观天”、被流行文化消费,倒不如躬耕于自己的人生主题,努力实现价值与尊严。

有媒体研究者曾说:“毁掉我们的不是我们所憎恨的东西,而恰恰是我们所热爱的东西。”“所热爱的东西”,直接影响着人生的主题能否深化。警惕“娱乐至死”,拒绝浮躁,静下来寻找值得交付的热爱,无论是一首好诗、一篇好文、一曲好歌,恐怕都比十来秒的视觉冲击有意义得多。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