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对比手法在高考记叙文中的运用

时间:2024-05-07

《论语·雍也》有言:“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句话告诉我们,文章中质朴和文采同等重要。在高考记叙文写作中,运用对比的修辞往往会使作文的文采和内容增色不少。那么,高考记叙文哪些方面可以运用对比修辞呢?

一、故事情节方面的对比运用

袁枚《随园诗话》中有云:“文似看山不喜平。”文章要有点曲折变化,尤其是记叙文,故事情节的波澜起伏会让读者阅读欲罢不能。在故事情节上,运用对比手法能让故事曲折吸引人,而且也更能突显人物的形象。如2018年全国新课标Ⅱ卷一位黑龙江考生的《看得见的数字》中的片段:

某名牌大学给了向明中学一个定向招生的名额……校长说:“……要杜绝暗箱操作,一切要让数字说话。”随即公布了工作程序:自己报名,班级推荐,群众评议,领导审核。

经过前两个程序,终于确定了两个人选,2班的李辉和6班的张明。李辉的父亲是县里的宣传部长,而张明的父亲就是一对普通的打工者……

看来只能用“点球”了,校长想。“我的一票还没有投呢,在高一的时候,我也教过他们。”于是李辉名下的数字由25变成26,名牌大学定向招生的名额就这样根据数字确定了。

这篇文章中,因为一个定向招生名额的确定让情节起伏波折,事情在故事前后对比中落幕,校长的形象从神坛突然跌落尘埃。读者啼笑皆非的同时不由深思:这种冠冕堂皇、热衷形式主义的做法怎么可能是真正的公平公正?

二、人物塑造方面的对比运用

一般而言,人物是记叙文的灵魂。人物形象的塑造成功与否直接决定了文章水平的高低。正面描写人物一般从外貌、肖像、语言、行为、心理活动等角度入手,多体现在细节描写上。侧面刻画则可以通过他人来对比或类比。对比手法在刻画人物时使用灵活度较高。可以单独从某一角度使用对比修辞,也可以从不同角度使用对比手法。

1.对比运用于外貌肖像方面

外部特征明显的人给读者的印象会更加深刻,比如伽西莫多。外貌描写时使用对比手法更能彰显人物形象的外部特征。如2018全国新课标Ⅱ一位内蒙古考生的《耀眼的高岭之花》中的片段:

她很美。白里透红的皮肤,一双如秋水般的美目,又粗又直的横眉,稍稍上翘的眼尾,勾勒出万种风情,英气十足,只可惜远离了淑女形象。

作者原本对女孩皮肤的和美目的描写让我们眼前浮现一位窈窕淑女形象。谁知,笔锋一转,这位女孩竟然有着粗直的横眉,形象大陡转,由淑女变巾帼,这一转折让女孩的形象在对比中越加鲜明起来。

2.对比运用于语言方面

人物的语言是人物与外在世界交流的工具。同一人物可以前后语言形成对比,但更多的运用在不同人物之间。地位不同、性格不同、受教育水平不同的人说出的语言都有各自的思维特点。在语言表达方面尤其可以形成对比。如2018年上海卷一位考生的《修表师傅的谢意》中的片段:

“不可能,我的手表不会有问题。我卖出的每一块手表都不可能有问题,一定是你们摔坏的!”老板理直气壮地说。……

就在我们困惑紧张的时候,老板站起身,连声说:“对不住,实在对不住,这是我的失误。”

文中小作者巧用“误会法”将手表店老板刚开始生气时激烈的语言与误会解开后诚心道歉的话语对比,成功地塑造了一位诚实守信的修表师傅形象。

3.对比运用于行为方面

人物的行为是人物心理活动的外化表现。因此,在写人物行为时运用对比手法,可以突出人物特征。如2018年上海卷一考生的《快乐的老卞》中的片段:

(老卞)虽已人到中年……他灵活地舞动着,头抬得高高的,俨然一个气派的舞蹈家。……那时,他被查出肝上长了肿瘤,一度崩溃消沉,终日以酒精麻痹自己,希望在虚幻的世界里得到快乐。

老卞前后行为的巨大变化可以看出他心态的转变,从酗酒度日到乐观生活,让读者在对比中深切地体会到老卞的喜怒哀乐。

4.对比运用于心理活动方面

人物的内心活动是隐形的,也最能体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如上所述,行为可以与心理形成对比。同一人物心理活动可以前后有对比,不同人也可以形成心理对比,以突显某一人物品格。如2017江苏高考卷一位考生的《旧车》中的片段:

一想到这两辆车要与它们为伍,我的心中很不是滋味。……看着它,心里涌起一股微微的喜悦,舒心快乐。……犹记得我当时听到这席话时心中涌动的不满,转而又舒了一口气,接着得意这两辆车留给自己的美好记忆。

对着自己曾经的爱车,“我”的心理不断的对比中变化着,有不舒服,有舒心快乐,有不满,还有得意。心理活动的变化正是“我”对处理旧车的挣扎反映。在比较中读者揪心于旧车的命运,同样看出文中“我”的念旧情怀。

上述对比手法在实际操作中还可以一起使用,如外貌与心理,语言与行为等。考生可以根据行文需要,选择最能展示人物形象的方面搭配使用。

三、环境描写方面的对比运用

一切景语皆情语。环境的描写既是为故事的展开交代背景,也是为故事的发生渲染气氛。有时,环境的描写更是人物心情的曲折反映。所以,环境的铺叙同样不可忽视。在环境上,一般而言,要么是故事前后的环境形成对比,要么环境与人物心情和境遇形成鲜明对比。记叙文中这两种角度运用对比描写环境最普遍,也较易操作。如2019年北京卷一位考生的《绿水青山图》中的片段:

妈妈告诉我,以前,我们的村子里猪啊牛啊,到处方便,又臭又脏。蚊虫乱飞,疾病传播得厉害。如今大家都感受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所以都种上了花草。

这里环境前后的对比表现了村民价值理念的变化和心情的变化,也显示了时代的进步。效果一目了然。

当然,记叙文中也是有一些抒情或议论性文字,抒情、议论通过对比,能让文章主旨更鲜明。

综上所述,在高考记叙文写作中,如果考生善用对比修辞,作文就能迅速吸引阅卷老师眼球,让他们在阅卷的同时读到趣味性和深刻性,也读到考生的巧妙构思与内涵修养。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