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关注文本的语言表达 架设向读学写的桥梁

时间:2024-05-07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圩塘中心小学 顾华杰

关注文本的语言表达 架设向读学写的桥梁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圩塘中心小学 顾华杰

纵观当下的小学生写作的现状,读写能力不尽人意,教师要关注文本的表达方式,引导学生感悟文本语言的表达效果,将阅读与写作巧妙结合,促进读写间的相互转化,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提高。

语言表达 向读学写

纵观当下的小学生写作现状,仍然有一大部分的学生在布局谋篇、选取素材、遣词造句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困难,虽然老师在阅读和作文教学中花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学生的读写能力依然不尽人意。阅读教学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达到“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境界。因此,教师要关注文本的表达方式,引导学生感悟文本语言的表达效果,将阅读与写作巧妙结合,促进读写间的相互转化,来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提高。

一、仿照结构,积累学写的经验

阅读教学中的课文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在思想内容、情感态度、写作技巧、文笔文风各方面都堪称为后学垂范。教师应重视对学生语言表达积累的指导,这对于丰富学生的言语,提高学生的言语应用水平,都具有深刻的影响。

例如在教学六下《广玉兰》一课时,在学习课文重点段落第三自然段的时候,引导学生思考:这段文字究竟写了广玉兰的哪几种形态?学生找出后媒体再分别出示广玉兰花形的四幅图片,学生欣赏、朗读相关花形的句子。此时再来强调描写一种花或者植物的时候,我们不仅要就眼前所看到的来描写,更要认真观察,分不同时段、不同季节来进行描写。最后设计了这样一个主题:描写一种你喜欢的花,给的提示是:注意从不同的角度描写花的外在美,更要用自己的眼睛去发掘它的内在美。让学生在学习文本独特的结构设计时能学会迁移运用,积累表达的言语素材。

二、研读文本,挖掘学写的资源

教师解读教材的能力对拓展语言实践内容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甚至直接影响着学生语言实践效果的优劣。在教学中教师除了让学生掌握基础的语文知识外,还要充分挖掘出读写结合点,给予适当的指点,让学生在读中悟写。

例如在教学四下《第一次抱母亲》一课的第二自然段中描写母亲的句子时,学生很难进入情境,特别是体会儿子的内疚,我设计了这样的环节:读文章。让生读,并换位思考为母亲想一想,在养育儿女的过程中母亲会遇到哪些困难呢?

孩子们经过默读,若有所思:“母亲拉着我,背着妹妹,走山路时会困难重重,妹妹很小,饿了会哭,母亲还要去哄她。”“母亲不是只做了这样一天,而是做了十几年,而且默默无闻、任劳任怨,她真伟大。”

此时此刻,我引导孩子们进入文本,把文中的母亲看作是自己的母亲,去真切地感受她的辛劳和她为儿女付出这么多,做儿女的却不知道,内疚感也油然而生。

抓住这个练笔契机,我让孩子写写自己的母亲,结果很意外,平时一些孩子们认为母亲理所当然该做的事情,也成为了他们感动的源泉,情感在文字间流淌。

引导学生与作者对话,披文入境,使学生与文本之间产生了情感共鸣,获得最真实的情感体验,从而情动辞发,语言文字的生命活力也焕发出来了。

三、关注表达,掌握学写的技巧

《新课标》指出:要体会文本当中关键的词句在表达情意的作用。因为只有悟出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学生自我表达的内涵才能丰富起来。关注表达就是要求学生从课文的整体出发,读懂文本,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谋篇布局的巧妙,梳理文本的脉络,课文中语言结构的特点。

例如教学三下《荷花》一课,课文中语言朴实简洁,想象丰富,富于感染力,是这篇课文表达上的主要特点。文本里观察、描写、叙事的写作特点,和富有童趣的情感表达,给作文起步的孩子以很多的启示。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积累、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学习独特的写作方法,尝试练笔。教学中,我就抓住第二、三自然段描写荷花生长的各种优美的姿态展开教学,在带领学生赏读三种荷花的不同姿态后,引导学生领悟文章写法,并进行了归纳小结,然后出示同学们比较熟悉的花的姿态图进行欣赏,让学生自由选择其一,模仿课文中的写法进行仿写练习。

根据文本表达特色建立语言表达的可视化范式,让实践运用文本表达技巧的语言训练目的更明确,过程更明晰,成效更显著,促进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高。

四、品读文字,提高学写的实效

品读文字,就要以字词句等言语材料为抓手,细致分析言语的表达、修辞等手法,层层解剖言语内在的组织结构,全力挖掘言语多方面的内涵特点,正如叶圣陶所说“一字未宜忽,读读悟其神”。 在阅读中,教师既要带着学生“潜进”语言文字中,又要领着学生“走出”语言的丛林整体观望,真正触摸到文本精妙的用词,有温度的文字。

在教学六下《螳螂捕蝉》一课时,针对文中“听了少年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连声说:‘对!对!你讲得太有道理了!’”这一句,老师设计出这样的填空练习:听了少年这番话,吴王心里想( ),他恍然大悟,连声说:“对!对!你讲得太有道理了!”

这样的设计,目的是训练学生能运用少年讲述的这个故事中的语言,和这个故事说明的道理中的语言进行补写,在补写中运用课文的语言。它的训练的方式是多样的,共同之处是源于课文又高于课文。学生在补写时,立足点虽然在课文,是运用课文的语言文字,但又不仅仅是课文语言文字的简单复制,而是在课文语言文字基础上的拔高性训练。

教师在教学中只有注重语言文字的表现方式和表达效果,把握住读与写的契合点,引导学生把阅读教学中学到的基本功灵活运用到写作中去,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升。

【1】刘永霞.基于“写作本位”的高效课堂教学策略之研究

【2】黄富春.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实践探索

【3】曹玉华.“随文练笔”——阅读教学中的美丽风景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