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生态下的诗意栖居——从生态角度解读《瓦尔登湖》

时间:2024-05-07

江苏省苏州市第三中学 黄 颖

生态下的诗意栖居
——从生态角度解读《瓦尔登湖》

江苏省苏州市第三中学 黄 颖

梭罗的伟大尽体现于《瓦尔登湖》这部充满反思和内蕴深刻的伟大作品之中。《瓦尔登湖》中蕴含着深刻的生态思想,是梭罗对于当时的工业文明的反思的产物。他提倡简单的生活方式,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将物质生活简单化,强调人的精神生活的重要性。他的生态思想在生态危机四伏的当下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梭罗 瓦尔登湖 生态

亨利·大卫·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1817—1862)是19世纪美国超验主义文学家和自然保护主义思想家。《瓦尔登湖》是美国文学史上公认的一部杰作,它记录了梭罗在瓦尔登湖畔长达两年多的独居生活。梭罗的伟大在于他自给自足,完全脱离当时的工业文明,利用大自然给予的一切,从而达到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满足。他独自阅读、思考,产生了这部凝结他毕生思想的《瓦尔登湖》。虽然这本书看似只是记录了梭罗的日常生活,其内容却博大精深,尤其在生态危机越演越烈的今天,重新阅读《瓦尔登湖》,不禁为梭罗的洞见和胸襟感叹。《瓦尔登湖》是一部倡导回归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书,书里的一花一草、一山一水都具有生命力,它们不被人类所主宰,它们是人类亲密的伙伴,这里没有嘈杂的机械声,没有工业化带来的急功近利、物欲横流,有的只是一份恬静,读者便是在这份恬静中似乎亲身感受着梭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美好生活。

一、自然诗意的生态哲学观

《瓦尔登湖》的字里行间都充满着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在瓦尔登湖畔的两年多的时间里,梭罗劳动、阅读、思考、观察、倾听以及想象,最终融汇成了一个整体的哲学思想,就是生态哲学观。而这生态哲学观的基础就是与自然和谐相处。整部作品都能感受到梭罗已经与大自然融为了一体,他观察动植物,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与麻雀、土拨鼠做朋友。梭罗欣赏、赞美、享受大自然的一切,这不禁和我们如今急功近利,把大自然当成赚钱的工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于是大自然在我们眼里失去了生命,我们也失去了发现美的眼睛。在这里,我将自然作为一个整体和一个意境,将个体划为自然中的一个极小的部分,而不是万物的中心,自然的主人,这样我们更能体会自然的美妙。“和谐生存呈现人的诗意性生存,人在诗意的生存体验中真正认识到人的存在本性,并在家园共生中体验到生命存在的自由感。”

二、物质简单、精神丰富的生活

在《瓦尔登湖》中,我们可以看到梭罗在竭尽全力向读者描述一种简单朴素的生活方式,一种他乐在其中的生活方式。在他每天远离尘嚣的简单生活中,他逐渐形成了对世界的批判性的态度,他思考着更加适合人类生存的生活方式。其实,那不是娱乐,因为它是劳作的结果。它只是一种明智的而非铤而走险的表征。在梭罗看来,过分地追求物质生活,就会把自己囚禁在欲望的牢笼中,从而给自己戴上了“一副金银的镣铐”。他认为,人们只需要满足自己的基本需要,只需要为了生活必需品而劳作,而不应该追求奢侈品。

梭罗在提倡简单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强调,只有精神的富足,生活才会充实、高尚、幸福。人的思想是支撑人有意义地存在的根本。他认为“你的衣服可以卖掉,但要保留你的思想。”“当今之日,哲学教授满天飞,哲学家却一个都没有。然而教授头衔令人羡慕,因为有教授头衔可以过上令人羡慕的生活,不过要做一个哲学家的话,不但要有深邃的思想,甚至要建立起一个学派来,而且要对智慧情有独钟,从而对其内涵心领神会,过着一种简单、独立、大度、信任的生活。”例如“中国、印度、波斯和希腊的古哲学家都是一种类型的人物,外部生活比谁都贫穷,内心生活却比谁都富有。”这就是梭罗所赞赏的生活方式。贝特有这样一段经典的解读: “梭罗的‘审慎地生活’就是说要生活得有思想、有观察,将思想的语言和外部的世界协调起来,要承认尽管我们借助于语言认识事物,我们也不能与世界脱离而生活。因为文化和环境结合在一张复杂而精致的网中。”

梭罗认为阅读是使人的思想走向深邃与高尚的唯一途径,“为我们自己和子孙积累财富,成家立业,以至于沽名钓誉,在这些方面我们都是凡人;可是在研究真理的时候,我们变得神圣,不再因为得失和灾祸担惊受怕。”“他的木屋比大学来得更加自由,宜于思考,也更宜于严肃地阅读。”阅读在他的眼里是一项伟大的事业,“读一本好书,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在真实的精神中读真实的书,这是一种训练,能够使人崇高。”梭罗为人们指明了一条通往幸福自由王国的大道,他自己也正是以实际行动证实着这条道路的正确性。

在物质财富高度发达的今天,自然环境陷入了深深的危机之中,人们的精神也被推向了无边的深渊,精神生活的匮乏,是人类麻木不仁,缺乏幸福感。然而,这一切都可以在《瓦尔登湖》中找到答案,我们的幸福源于精神的富足,多读一本好书吧!

三、对工业文明的反思

梭罗的生态观是对当时工业文明的深刻反思,他逃离了喧嚣的都市,就是为了逃离工业文明席卷的角落。对于工业文明,由此可见,物质的发展与社会的文明程度并没有成正比,并且可以这样说,物质的高度发展反而会造成文明的倒退,人类彻底沦为科学技术的奴隶和工具,人类的精神也被牢牢地束缚住了。现在的人们已经很难再体会当年梭罗在瓦尔登湖畔阅读的乐趣。生活的节奏的加快,人们已经无暇审视自己的内心,一个个都在追着时间的脚步奔跑,生活的意义何在呢?

梭罗并没有以一个学者的身份系统地向我们陈述一个体系,他是一个文学家,他的智慧需要从他的所描述的日常生活和感悟中去发现和体会,这种智慧也为后来的学者提供了思路。在怀特海的《科学与近代世界》中就系统地阐述了过去的三个世纪,“科学方面所产生的世界观压到了其他方面所形成的旧观点而独步一时”,那就是所谓的工业文明的时代,但是怀特海对这种科学技术主导的工业文明深表怀疑,科学技术的力量是无穷的,但也是具有摧毁性的。其中他强调了哲学的批判宇宙观的功用,这也是为生态学家思考生态的世界观奠定了基础。

【结 语】

在西方的文学史上,梭罗的《瓦尔登湖》独树一帜、自成高格。他的思想超过了他所生活的时代,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在那个年代,他面对的是“汹涌澎湃的工业化浪潮对传统农耕社会的全面冲击,是高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与市场经济对人的心灵的物化,人心与自然环境同时遭遇现代化的胁迫”,然而他却抵制了一切的诱惑,隐居于瓦尔登湖畔,静静地沉思,享受着阅读与大自然给他带来的乐趣,沉浸在精神的充盈之中。在简单朴素的生活下,他的呐喊也是真诚而质朴的:“热爱生活吧,哪怕一贫如洗。”是啊,他说:“比起爱情、金钱、名誉,我更想拥有真理”,而面对先进的科学技术,工业文明的不断肆虐,他更想如陶渊明一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吧!

【1】【美】亨利·戴维·梭罗,李暮译.瓦尔登湖【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

【2】王诺.欧美生态文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3】鲁枢元.文学与生态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1

【4】【美】A.N.怀特海.科学与近代世界【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5】【美】蕾切尔.卡森.寂静的春天.吕瑞兰李长生译【M】.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

【6】张岩,孙立言.诗意栖居与精神守望:梭罗《瓦尔登湖》生态思想论析【J】.华南大学学报,2013

【7】盖光.生态文艺推进人的和谐性生存【J】.江淮论坛,2007

【8】苏贤贵.梭罗的自然思想及其生态伦理意蕴【J】.北京大学学报,2002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