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尝试家队结合 促进小升初衔接

时间:2024-05-07

上海市青浦区华新中学 李 峥

从小学进入中学,是孩子们学习生活的一次飞跃,也是人生历程中的一次转折。六年级孩子刚进入初中,需要适应新环境、新伙伴和新老师,以尽快适应初中学习和生活。在现实生活中,家长虽然明白小升初是孩子的一个重要转折,但主观上存在依赖性,以自己工作繁忙,应酬多,或自己已辅导不了初中的学科知识等种种理由,把孩子的学习推给学校;在家里教育孩子适应初中学习又缺少方法,心有余而力不足,无奈之下有个别家长在孩子房间安装监控,遥控监视孩子的学习,亲子关系的紧张程度可想而知。

一、以建立新中队为契机,引导队员适应初中生活

面临小升初的过渡,许多孩子出现诸多不适应,如物理环境、人际环境、学科增多、课堂教学节奏快、学习方法要求不同等等。我发挥少先队组织教育优势,进行家队结合的尝试。

1.优化组建小队消除陌生感

我们中队的队员来自华新、嵩华、凤溪等小学,本市户籍的占少数,大部分是外来务工者随迁子女,彼此之间比较陌生。

六年级一开学,我利用建立新中队的契机,让每个队员做一分钟自我介绍,以此增强彼此了解。然后指导小队优化组建,选举小队长,每个小队开展“八大员”岗位认领,如语言规范员、礼仪监督员、卫生检查员、作业督察员等。很快队员们互相熟悉了,陌生感消除了。

2.组建新中队增强集体归属感

基于队员之间缺乏了解的现状,开学之初我就着手建立临时“中队委”。首先翻阅《小学生毕业登记表》,初步了解每个新生的基本情况;然后在新生报到时进行现场观察,本着全面兼顾的原则,在新生原所在小学和各个层面的新生中,物色相对合适的人选。

一个月之后,在民主推荐和自荐的基础上,举行中队委员会投票选举。然后举行隆重的建队仪式,颁发中队干部标志,向中队长授中队旗。作为中队辅导员我当场寄语:“我们42位来自不同小学,不同班级,不同省市的队员现在组成了一个新的中队集体。我们中队就如同一个大家庭,每个人都是家庭成员,希望大家能在这个新集体中,结识新伙伴,尽自己的一份力,一起营造集体家庭般的温暖。”大队辅导员到会表示祝贺。

新中队的组建是全员参与、家队总动员的过程。在六年级新中队的建队过程中,征得家长的关注与支持,避免家长只关注分数,而忽视孩子参与中队集体的建设与管理的现象发生。我有计划、有组织地加强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增进彼此的了解与信赖。中队里开展小队优化组建,既遵循志趣相投原则,也提倡差异互补,同学们快速认识了新同学,交到了新朋友,还在中队里找到各自的服务岗位,在岗位服务中与小伙伴合作,培养了主人翁精神。队员在中队集体中分工合作更为默契,对团队目标认同更统一明确,不仅拉近了队员之间的心理距离,也增进了中队凝聚力,队员们较快适应了初中学习和生活。

二、 开展主题系列活动,指导家长做好小升初衔接教育

小升初对家长而言,也需要一个适应过程,为了缩短这一过程,在中队里开展了主题系列活动,适时指导家长做好孩子小升初的衔接教育,共同面对孩子的“转型期”。

1.举办专题讲座转变家长观念

在家长会上,举行“孩子进入初中,家长该怎么做”的专题讲座,一是让家长了解中小学的差异和孩子刚进入初中的种种不适应表现;二是使家长知晓“陪伴是最好的亲子教育”。好的亲子关系需要父母坚定而温情的陪伴和积极长久的关注,特别是当孩子心理上处在不安全状态时,父母的亲密陪伴更显重要。我特意向家长推荐了作家张文亮的诗歌《牵着蜗牛去散步》,希望家长在生活中去体会“教育孩子就像牵着一只蜗牛在散步……陪孩子静静体味生活的滋味”,指导家长面对自己与众不同的孩子,需要自身细腻的呵护和理解,而不是一味地指责和批评,努力转变家庭教育观念。

2.坚持跟踪调查,增进亲子情感

开展中队主题系列活动之初,我设计了“亲子关系”调查问卷,内容涉及“与孩子一起用餐”“陪伴孩子学习的方式和时间”“陪孩子一起运动的方式和时间”等。与此同时向家长提出“陪孩子学习,陪孩子玩耍,陪孩子运动”的要求,告知家长这份调查每月一次,会持续进行。

这个举措大大促进了家长关注亲子情感培养的主动性,亲子情感有了明显的改观,以9月份与12月份的数据比较为例,如下:

六(6)中队家庭教育亲子陪伴情况调查对照表(42人)

除了表格中的选项,调查问卷中还有“本月你和孩子一起参加什么运动?”“除了学习和运动,本月你还陪孩子一起做了什么?”等问题。

从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一是家长的陪伴意识明显有增强;二是能和孩子一起用餐,陪孩子一起学习和运动的家庭数量明显增多;三是陪伴孩子的时间都有增加。

如在陪孩子运动这一项中,中队42人中,9月份时只有约15 %的家长经常和孩子一起运动;到12月时,经常和孩子一起运动的家庭增加到了占比约80%,其中有9位家长能每天和孩子运动。运动的时间从9月份23人少于1小时,变化为12月只有2人少于1小时,有20多户家庭每月一起运动的时间在10小时左右。运动的类型也变得丰富多彩,除了一起散步外,还有打羽毛球、跳绳、做俯卧撑、游泳、跑步、打乒乓等,徐安琪队员一家还去参加了冰壶比赛。

跟踪调查促进了家庭教育观念的变化,从陪护内容和时间来看都有明显变化,显示出家长陪护孩子从被动变为主动,亲子沟通也增进了亲子情感。亲子关系的和谐,有效促进改善孩子小升初的忧虑和烦恼。

3.搭建平台交流亲子陪伴阶段性成果

中队主题系列活动从9月进行到12月,举行了“话说我们的亲子陪伴”中队主题会,进行展示交流。

作为中队辅导员,主题会上我及时反馈调查问卷情况,总结了陪伴活动对家庭教育带来的可喜变化;并且放手让队员畅谈自己的变化。队员高嘉诺说:“我以前放学都不急着回家,情愿在学校里多玩一会,或者在路上多逛逛,因为回到家里很闷也很无聊的,爸妈只管自己玩手机、打麻将,除了就问我作业做了没有,从不关心我的心理需求。现在我会立马回家,抓紧做好作业后,和爸妈一起出去运动。”

主题会邀请家长参与,家长也深有感触。王子瑜家长感叹道:“陪伴活动促使我放下手机,和孩子一起看看书,聊聊开心的事,讲讲趣闻轶事,家里充满了欢声笑语。”曹强的爸爸说:“我们的陪伴帮助孩子克服了刚进初中的焦虑情绪,言传身教,与孩子一起成长。”

活动持续了一个学年,家长们纷纷表示获益匪浅,有的家长表示刚开始并不十分愿意,只是碍于老师的面子无奈而为,但坚持了一段时间后,发现原来跟孩子有些紧张的关系缓和了,孩子与自己亲近了,话也多了,家庭氛围更融洽了,这才体会到了辅导员老师的良苦用心,表示以后再忙也要关注和陪伴孩子。也有的家长表示对孩子寄予厚望,给孩子报了很多补习班,自己来回接送很辛苦,但孩子并不领情,自己一直苦于不知该如何教育孩子。系列活动使自己明白了“陪伴是最好的教育”,学会了家庭中简单而可行的“陪伴”方式。

三、以“立志章”争章活动,加速小升初的衔接

学校与家庭是担负少年儿童教育的两个法定责任主体,构建和谐的家校关系、形成合作共育的格局,是促进其健康成长的根本保障,也是我国教育的基本理念。

红领巾奖章是少先队特有的实践活动,引导少先队员通过定章、争章、考章、颁章、护章,不断为自己确立新的目标,发现自己的潜能,看到自己的进步,证明自己的成功。

所以,在六年级开学之初,我就启动了中队的“立志章”争章活动,伴随着亲子陪伴共同进行。

1.引导队员寻找榜样立志向

队员们纷纷行动起来,积极参加争章活动。根据“立志章”达标要求“收集有关少年立志、报效祖国的1个小故事或5句警句格言,把你的理解和感悟与队员们分享”,有的队员们采访身边的党员老师或先进劳模,了解他们少年立志、报效祖国的故事;也有的队员们从书籍和网络上收集少年立志小故事和警句格言,召开十分钟队会进行交流分享。

(1)开设“立志小论坛”

开设中队“立志小论坛”,让队员们发表自己参加小队活动的收获和感悟。潘妮娜队员写道:“我们小队收集了许多名人少年立志的小故事,感触很深,我们要学习古人车胤孙康从小刻苦好学,我们敬佩乒乓冠军邓亚萍,为梦想从小苦练球技的精神,我们更为少年周恩来振聋发聩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而激动不已……”高嘉诺队员在和小队一起采访了自己学校的小伙伴——宋庆龄基金会奖学金获得者朱杨明后,被他身残志坚的事迹所震撼(九年级朱杨明队员腿部有残疾,并长期就医,但他成绩优秀,自律自强)。他写道:“本来以为只有伟人才会有远大的志向、优秀的品质,其实身边就有这样的榜样,而且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到,只要我们从小树立志向和目标,有为了目标直面困难的勇气和决心,一定会取得成绩。”

(2)开展“20年以后的我”系列十分钟队会

中队委举办了“20年以后的我”系列十分钟队会,引导队员畅想二十年后的自己将会成为怎样的人。喜欢花草的马逸凡队员说自己会成为一个培养新品种花儿的专家,将为美化城市培育出五彩缤纷的花朵;骆伟成队员一向对星空非常感兴趣,他想象二十年后的自己在遨游太空。褚秉阳队员虽然不清楚自己具体会做什么,但他说自己一定要成为精英,在社会上大展身手。

(3)引导队员追梦有计划

***总书记指出,每个人都是从孩子长大的。实现我们的梦想,靠我们这一代,更靠下一代。少年儿童从小就要立志向、有梦想、爱劳动、爱祖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长大后做对祖国建设有用的人才。

作为中队辅导员,我积极引导队员们从小立志,设立自己的努力目标,并采取切实的行动追求目标,为自己未来的成长打下扎实的基石。在队员们对未来充满憧憬时,我适时引导队员们了解从小立志并不容易,要实现自己美好的愿景,必须刻苦学习,努力拼搏。有的队员写下了自己的追梦行动。如骆伟成同学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会坚持长期锻炼身体,学习上要勤奋刻苦,还会经常到图书馆阅读相关书籍,时刻关注我国的航天发展等等。

2.家队结合,权变争章评价的方法与内容

初中阶段的四枚组织类基础奖章“立志章”“铭言章”“接力章”“珍爱章”,已被纳入上海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之中。

我遵循权变、灵活的争章原则,在自己中队的“立志章”争章活动中设计了“家”与“队”的两个结合,即由队员自评与伙伴的评价相结合,与家长的评价相结合,比较客观地进行“立志章”的争章评价。

(1)增设争章达标要求,将争章活动延伸到家庭

“立志章”启动后,我在家长微信群里提出“家队结合开展争章活动”的要求,把跟踪调查中的相关要求,纳入“立志章的”闯关评价,增加了“在家争当学习小主人”的评价指标,队员在家里自觉学习的情况,由家长进行评价,使争章活动延伸到家庭,并作用于小升初的衔接。设计了一张家庭评价表,请家长评价孩子在家的学习情况。

六(6)中队“在家争做学习小主人”闯关评价表

(2)家队结合的闯关评价,有助于良好学习习惯培养

家庭“立志章”的闯关评价,既有明确的要求,又有家长评价的依据,使家校教育趋同,也使小升初的衔接无缝对接。

● 家长督促孩子争章

家长对照闯关评价表上的指标对孩子每天放学后的学习状态和作业情况进行打星,孩子对照评价要求或在家长的提醒督促下努力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不断提升自己学习的自觉性,争做学习的小主人。每个星期家长都跟孩子进行评价表反馈交流,对孩子一周的学习表现进行适当的肯定和激励,强化良好的学习行为。

要很好地完成“在家争做学习小主人”的闯关评价,需要家长和孩子的共同努力。家长需要经常关注孩子自己的学习状态和学习习惯,这个争章活动和中队开展的“亲子陪伴”活动可以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不仅能使家庭增加亲子陪伴时刻,融洽亲子关系,还有助于队员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 家委会上阵做评价

双休日“在家争做学习小主人”的争章活动,我充分调动家委会资源,由家委会成员和热心的家长组成评价小组,把队员们按照居住的小区分成8个楼组小队,由评价小组的家长,安排楼组小队队员组织学习活动并作评价。这些家长都非常认真负责,不仅关注小队队员的学习表现,更安排了丰富的学习活动,如名著分享、阅读报刊等。

● 孩子自述家庭争章有进步

“在家争做学习小主人”的争章活动得到了家长的支持和队员们的积极响应。如赵翊庭队员说:“自从中队辅导员李老师开展家长的跟踪调查和评价,在家长微信群里提出了家庭自觉学习的要求以后,爸爸妈妈陪伴我学习的时间多了,指导我调整学习状态,每天做完功课就预习第二天的学习内容,所以我上课听讲针对性强了,做作业困难也少了,学习有了自信,爸爸妈妈现在经常夸奖我进步很大。”

● 队员自评闯关谈融入

队员自评是由参加闯关的队员自述争章表现,再由小队里的伙伴进行评价。如张绪恒队员在自述中这样介绍自己:“刚进入初中时,看到的都是不熟悉的同学和老师,融入集体比较慢。而初中学习的科目多,教学节奏快,学习内容比小学多,而且比较难,我有点忐忑不安。在争章活动中参加了家庭学习小组后,队员们在一起做作业,一起活动,我和队员们很快熟悉了,做作业有家长、队员的帮助,我不再担心害怕了。”

小升初的衔接不仅需要学校和老师的努力,更需要家庭的配合。我尝试以家队结合的争章活动架起小升初衔接的通道,共同关注孩子的学习习惯培养,尝试家队结合的闯关评价。全体队员都获得了“立志章”,李梦瑶、钟靖凯等五位队员获得了“争章之星”的称号。

家队共育不仅改变了家长的教育理念,更使孩子感受到家长关心爱护的真情,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则有助于孩子尽快地适应初中学习,加速了中小学的衔接。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