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程 醉
军舰建成后要举行下水仪式,同时进行命名,这是军舰首次对外亮相的机会。2017 年4 月26 日上午9 时,第一艘完全由中国自主建造、型号为001A的航空母舰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大连造船厂举行了隆重的下水仪式。
从古至今,人类在岸上建造的船舶总是需要移动到水里才能使用,这一过程就叫“下水”。而军舰下水是指当军舰在船台或船坞内完成大部分建造工程后,将军舰从总装区域转移到水中的过程。
通常来说,一艘航空母舰的建造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从动工到下水是第一阶段,主要是做舰体的建造焊接、动力系统的安装等工作;航空母舰下水之后进行舾(xī)装是第二阶段;舾装之后进行海试则为第三阶段。
目前,世界各海军强国大中型航空母舰的建造周期一般都在五到八年。比如说,美国的第一艘福特级核动力航空母舰从建造到下水就花了四年时间。下水实际上就意味着航空母舰的主体建造已经完工,它将离开船坞进入水中,再进行下一步的电子设备、武器系统等精密布置。
几乎所有的船舶在下水之际都需要进行大量的论证和计算,还要考虑到各种各样相关的因素。全世界军舰和民用船舶的下水方式归根结底无非就是机械下水、倾斜滑道下水、船坞下水以及我国首创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气囊下水这几种方式。
机械下水指利用升船机或起重机械,将船舶下放或吊放入水的下水方法,适用于轻小型舰艇。比如冲锋舟、快艇、巡逻艇等。气囊下水指将船舶或其他重物承托在特制的船用气囊上,从陆地移入水域的下水方法。目前,我国中小型船舶生产企业普遍采用气囊下水的方式。不过,这两种相对简便的下水方法对于数千吨、上万吨乃至于数万吨的中型、大型军舰来说显然是行不通的。
因此,对于包括航空母舰在内的大中型舰船一般采用倾斜滑道下水和船坞下水这两种方式。我国001A 号航空母舰也是采用的船坞下水方式下水。
有些国家由于历史和地理上的原因,一直采用比较传统的船台造船法建造航空母舰。所以,他们的航空母舰下水方式也不得不采用倾斜滑道下水。
船台就是造船厂中修造船舶的工作平台,它是修理和建造船舶的场所,是船厂中经人工处理的用于修造船的场地设施。简单地说,船台就是在海边建造一个斜坡,然后装上轨道,扎好支撑航空母舰的墩木和固定航空母舰的止滑木,这样就可以开始建造了。
当航空母舰需要下水时,要提前做好铺设钢木滑板、滑道支架,涂抹油脂等有助于船体平稳滑行的准备工作。在二战结束前,滑道上涂抹的油脂基本上都是牛油,跟我们现在吃四川火锅时加入的牛油完全一样,据说当时在用牛油时,还需要根据气温调整牛油的使用量,免得凝固过快。当然,现在是不会再用牛油了,而是采用一种新型的石蜡化合物。准备工作完毕后,在确认周围环境安全的情况下,再移除止滑木,松开滑道上的止滑器卡锁,航空母舰便会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沿着倾斜滑道缓缓滑入水中。
1934 年,英国人建造了一艘重3.7万吨的“玛丽女王”号豪华邮轮。但是它在从船台采用倾斜滑道方式下水之后,由于受到的冲击力太大,出现了船体板架变形的严重问题。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就相当于一个人的脊椎在受到外力碰撞之后突然变歪了,这可是有生命危险的。
吃一堑长一智,从那之后,美、英等国家都认为船台造船法已经不适用于建造数万吨级的大型舰船。特别是美国,自从二战之后,美国设计建造的航空母舰全部采用“干船坞造船法”。因此,其航母的下水方式也就自然变成了船坞下水法。
相比于简单的船台,建造船坞前期的投资要大得多,技术上的要求也要复杂很多。船坞其实是中国宋朝人张平的发明,据记载,当年他命民工在岸边挖一个大坑,在其中造船,船造好以后,掘开一个口子,引水入坑,船漂起驶入河中。这种大坑便被人称为“船坞”。
现在我们所说的“干船坞”,其实就是在海边或者河边先挖一个大坑,然后使用钢筋混凝土加固船坞底部和船坞四周的墙壁。其结构一般由坞门、坞室和水泵站三部分组成,原理大致是通过坞门把坞室和水域隔离开来,坞门本身设计有压载水舱和进、排水系统,水舱进水坞门就会下沉,在坞外海水的压力下能够紧紧地压在坞口。排掉坞门里面的压载水,坞门就会浮起来并脱离坞口。把坞门关上,利于水泵站抽干坞内的水,就可以在里面建造或者修理航空母舰。
当航空母舰下水时,首先将水注入坞室,让航空母舰浮起来。当坞内水位与坞外齐平时,打开坞门,再使用拖船将它拖曳出船坞。船坞下水法,简单点来说和我们现在长江上的普通船只通过船坞过三峡大坝的原理基本是一样的。
船台倾斜滑道下水对船体的冲击力比较大,并且滑行过程不好控制,容易发生意外。而船坞下水基本是水平位移,自然更加方便、安全。不过,有利就会有弊,船坞下水的整个流程比倾斜滑道下水更为复杂。航空母舰下水前的论证、船的重量、重心的计算都要严密得多,甚至在决定航母下水日期的时候,还需要综合考虑当天的风力、风向、潮汐等因素。
无论是船坞下水还是倾斜滑道下水,工作人员在下水前都要检查船底阀门、开孔的关闭、移动物体的固定情况,以避免船体发生碰撞或燃油泄漏等意外情况。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