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何奕璋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510300)
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社会、经济结构快速调整,为适应产业升级转型,社会对于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愈加迫切,为更好地发挥职业教育对国家现代化发展的人才和智力支撑作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建设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基础性工作,是体现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指标,将直接影响着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质量[1]。
2019年以来,以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双高计划”)为契机,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 条”)[2]和《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师资12 条”)[3]两个重要政策文件为行动纲领,国家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双师型”教师素养的要求,从标准体系、保障机制、实施举措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如何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和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供师资支撑。这对新时代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赋予了新的内涵,意味着新时代“双师”队伍无论在数量、结构、质量上都要实现提升、优化,既要培养专业教师个体的“双师”素质,又要着力打造教学团队“双师”体系;既要做好“双师”队伍发展的统筹规划,又要创新机制体制保障和促进“双师”队伍的良性发展。
当前,“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仍存在“双证说”“双职称说”“双能说”等多种解释,国家政策、各省乃至各个学校对“双师型”教师的要求也不尽相同。“职教师资12 条”明确了教师专业标准体系要分层分类,这需要政府、学校、企业、行业的合力,“双师型”教师标准是评定和考核职业教育教师素养的基本准则,标准化和规范化将推动教师管理过程科学化,有助于促进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
“职教师资12 条”提出推进新教师准入制度改革,在职业教师教师资格考试中要以“双师”素质为导向,强化专业教学和实践要求,聚焦专业教师的“双师”素质构成,新教师须有为期1年的教育见习与为期3年的企业实践;公开招聘的专业教师原则上须有3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特殊高技能人才可放宽学历要求,可直接考察招聘等。高职院校需要进一步完善权益保障和激励机制,增强职业教育教师的吸引力,拓宽职业教育教师与企业技术人才的流动渠道,从而进一步丰富“双师型”教师的来源和结构优化[4]。
实践能力是职业教育教师的“硬”素质,部分高职院校对“双师型”教师的后续考核和实践管理尚有欠缺,缺乏具体可行的考核细则,难以激励教师自觉参加生产实践。“职教师资12 条”明确了高职院校教师每年至少累计1 个月以多种形式到企业生产服务一线参与实践锻炼,同时全体教师5年一周期进行全员轮训;加强“双师型”教师的考核评价,将教师实践教学、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实践锻炼、社会及技术服务等纳入考核内容,能够提升高职院校教师成为“双师型”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部分高职院校较多地关注“双师型”教师的认定程序、资历条件等管理环节,对于如何培养和培训“双师型”教师则较少提及,对“双师型”教师发展提升缺乏质量管理和长效机制,将“双师型”教师比例仅作为指标数据,单纯以取得职称或职业技能资格代替真正意义的“双师”素质,并未对“双师型”教师个体发展提升加以重视。“职教师资12 条”对此作了明确指引,高职院校要建立健全“双师型”教师的职前培养、入职培训和在职研修体系;着力推进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师培训、实践基地,实现校企人员交互学习,共享资源,逐步构建职教师资多元培养培训格局;同时,深化“双师型”教师的考评制度改革和职称制度改革,将体现职教特色的师德师风、工匠精神、技术技能等纳入考评要项,由职业院校、行业企业、社会机构(培训组织)联合展开考核评价。
企业兼职教师是“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决定了兼职教师是落实企业职业教育主体责任的主要实施者,专兼结合意味着兼职教师不再局限于弥补教师数量或联系企业的纽带,而是改善高职院校师资结构、提升实践教学质量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力量。“职教师资12 条”提出校企全面加强深度合作,打破传统的校企单向、线性的输出(如学校派人、企业捐物等),而是全方位深度融合,探索建立校企人员双向流动、相互兼职、共享共育的常态运行机制。
组建“双师型”教师团队是解决校企之间供给与需求不相适、个体发展和整体效能不同步、理论与实践不协调问题的重要手段,能够使高职教师之间、校企人员之间彼此优势互补,实现育人协同。通过打造高水平教师团队,将有助于示范引领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升高职教师模块化教学、课程标准开发、教学评价、团队协作和信息技术应用等能力素养[5]。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校”)于2019年入选国家“双高计划”院校建设单位,作为广东高职院校改革与发展的一面旗帜,面对“双高计划”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学校通过一系列师资队伍机制体制创新和改革探索,进一步优化“双师型”教师队伍结构,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助力学校“双高”建设。
学校首创国内高职教育教师资格认定制度,规定了高职教师应具备的四个基本条件。基于高职教育既姓“高”又姓“职”的“双重”属性特征,该制度规定了高职教师的四个条件:具有高校教师资格证;有2年企业一线工作经历;具备一定水平的本专业实践操作能力;通过高职教育教学能力测试[6]。四个条件充分体现和丰富了高职“双师”的内涵:一是“双证书”,即“高校教师资格证+高职教师资格证”;二是“双经历”,即“企业经历+学校经历”;三是“双素质”,即“专业素质+技能素质”;四是“双实践”,即“教学实践+企业实践”。
建立“双师”教学胜任力优胜劣汰机制。学校将教师获得“高职教育教师资格”与“双师”素质认定、任课资质、职称评聘等挂钩,通过对教师教育教学胜任力的全面考量建立了优胜劣汰机制。目前,学校具有“高职教育教师资格证”的专任教师达到90.5%,学校教师专业教学能力显著提升,同时形成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双师”认定标准,丰富了我国高职院校“双师”队伍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建立注重企业工作经历的公开招聘制度。一是严管理。制定《高层次人才引进和管理办法》和《人才类项目管理办法》。二是拓渠道。拓宽高层次人才引进渠道,推出引才标准程序和优惠政策,注重从行业企业中的能工巧匠和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企业人才中引进专任教师,重点引进大中型企业的技术负责人和核心项目负责人。三是重评价。探索实施年薪制、协议工资、项目工资等高层次人才市场化薪酬制度和考核评价制度。
持续推动协同创新型人才软引进机制。依据“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以任务为牵引,通过项目合作、建设产业学院、共建大师工作室等形式,聘用国内外知名大学、科研机构高精尖人才、老科学家、校友劳模、技能大师、行业精英等,实现高层次人才的共育、共享、共有。近年来,学校成立了全国高职首个高分子专业院士工作室,柔性引进国家级万人计划教学名师2 人,引进珠江学者讲座教授3 人。
践行“3+2”校企交替工作制度。学校制定了《教师专业实践管理办法》,实施院校两级管理,积极推动教师到企业生产服务一线顶岗,驻企业参与生产、研发、技术服务等,以及在校内参与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通过实施项目合作、目标管理、过程控制、校企双向考核等举措,保证教师能“领着任务去,带着成果回”,在为企业创造价值中升级专业能力。
落实5年一期全员轮训制度。学校认真落实教师5年一周期全员轮训计划,无企业经历的新进教师须实现6 个月的企业实践。制定支持和推动教师积极参加专业实践的激励措施:一方面为专业实践教师提供实践工作量补贴,将教师在企业开展专业实践、提供技术服务等方面的成绩折算成工作量;另一方面把专业实践经历及下企业开展技术服务的业绩作为教师职称评审、岗位聘用的必要条件,让教师深入企业一线,将专业实践与技术服务有机融合,大大提升了技术服务能力,提升了专业实践效果。
构建“四维三全”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学校在全省高职院校率先单独设置教师发展中心,聚焦教师“专业维度、教学维度、个人维度和组织维度”四个维度,践行“全周期、全方位、全流程”的“三全模式”,为教师发展创造条件、提供服务及保障,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与时俱进“量身打造”个性化教师培训,探索分类分层的教师培训模式。学校依据每年人员经费总额4%的标准设立教师专项培训经费,从教师入职起,根据岗位和专业发展阶段的不同,为每个教师制定“培训菜单”,促进教师终身学习。开展“师德建设工程”“师资国际化工程”“数字化素养提升工程”“卓越教学能力提升工程”,加强师德师风培训,推动思政课程、课程思政体系建设及能力培养;组织教师信息化和模块化教学培训,提高教师信息化素养;选派骨干教师到国外访学研修,拓展国际交流合作渠道;对接1+X 证书和三教改革的要求,组织国际先进专业认证标准的定制培训,鼓励教师考取高端企业认证证书。
升级”双师“骨干建设版本,搭建“双师”人才梯队。一是管理升级。深入实施“双师”结构教师培养计划,持续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运用“互联网+”,改革完善专任教师到企业进行专业实践的机制,实施信息化管理;二是标准升级。加强“双师型”骨干教师培养,学校实施“双师型”骨干教师的选拔培养办法,采用明确目标、滚动培养,及时增补,个性服务、严格考核、适当激励、落实改进的培育措施,培养具备“高职称+高技能”的“双师型”教师;三是遴选标准升级。加大评选校级名师、金牌讲师、技术能手的力度,在考核结果为优秀的“双师型”骨干教师中分批遴选,资助对口的教学、科研创新项目,帮助其组建教学科研团队;四是社会服务升级。制定“双岗型”教师考核认定标准,培养一批能驾驭学校、企业两个讲台的职业培训名师,以双向兼职、双岗一体形式打造高水平产教融合型职业培训师资库,畅通教学名师与大师名匠互转通道,促进“双师型”教师转变为“双岗型”复合型专家。
形成兼职教师师资库。根据“双高”专业群建设需要及现有专职教师队伍情况,实施“兼职教师建设工程”,完善“兼职教师师资库”,探索建立混编教师团队管理体系。目前学校共聘请兼职教师675 名,构建起结构合理、专兼融合、优势互补的“双师”队伍。
推进能工巧匠进校园。畅通高层次技能型人才兼职任教渠道,学校参照省级高技能人才标准创新性开展校级高层次技能型人才认定工作,目前认定并聘请省级、校级高层次技能型兼职教师70 余人;完善兼职教师聘用、考核与激励机制,制定《校企协同育人兼职教师分配方法》,提高兼职教师实践教学酬金标准,探索兼职教师灵活聘用和校企融合考核机制。
打造校企混编双师队伍。制定《校企师资共建共享办法》,构建校内教师深度参与产教融合和吸引企业人员深度参与学校发展的联动机制;建立专业教师联系兼职教师的常态工作机制,将教师常态化联系兼职教师纳入教师日常工作;鼓励校内教师以任务为导向与企业人员组建教学、培训或研发团队。
实施“三工程”建设“三团队”。大力实施“‘双师’结构教学团队”“技术服务与科研团队”和“创新创业导师团队”等三项团队培育工程,多部门协同,通过整合和利用社会资源,打造“三强”(强教学、强科研、强服务)创新服务团队。以人才培养为目标,通过有效的团队管理,承担重要教学改革、科技服务和创新创业项目,共同开发教学资源,发挥校企合作的纽带作用,实现校企共育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
建设“工作室”打造“三平台”。学校大力引进大师、名师,并设立大师(名师)工作室,组建大师引领下的教学团队,将真实生产项目、创新创业项目引入工作室,开展产教融合,弘扬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和创新精神,促进产教深度融合,打造成为“寓教于研平台”“教师发展平台”“创新创业平台”。大师(名师)工作室由相关领域的名师、名匠领衔并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坚持重点培养和普遍提升相结合,促进学校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目前,学校共立项建设71 个教师工作室,其中校友劳模(大师)工作室8 个、“名人名师工作室”5 个、“行业领军人物工作室”5 个、专家学者工作室5 个、校级“二级教授工作室”2个、团队命名工作室39 个、“双师型”名教师工作室1 个、省技能大师工作室2 个,院士工作室1 个。开展创建“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活动,认定3 个教师团队为“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未来,学校将继续健全“双师型”教师职业发展体系,立足高质量发展要求,创新机制、引育并举、重点突破、系统推进,以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为主线,以打造“三强”创新服务团队为重点,建设一支符合新时代高职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建成粤港澳大湾区轻工业转型升级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