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校企协同构建财会类大学生经济发展创新创业机制的研究

时间:2024-05-07

王应叶

(广西城市职业大学,广西 崇左532200)

一、财会类大学生创新创业需求分析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均在大规模扩招,毕业生的数量也随之大大增加。毕业生人数的高速增长也带来了就业领域的激烈竞争。伴随着金融机器人、智能经济、经济共享系统等新型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会计行业的价值也越来越大,会计行业的人员系统和要求产生了非常大的改变。此外,由于财经智能机器人在财经数字科学化方面的使用,改变了传统的会计基础方式与会计结构形式。因此,新型金融机器人可能会渐渐替代基础的会计工作者,这也是新的智能化发展方向。目前高校财会毕业生有着会计智能化与高校扩招政策的双层阻力,因此,毕业生必须主动寻求新的创新创业机会。

二、财会类学生创新创业的问题检视

(一)风险融资困难

一般创业的启动资金动辄几万元,对于普通学生来说,绝非轻易拿得出来的。根据调查显示,大学生寻求创业工作的基础启动资金大部分都来源于家里的帮助,少数大学生则是通过创业基金或者学校提供的创业资助,还有一部分大学生是把他们在上学之余赚来的资金作为创业的基础启动资本。天使风险的投资起点比较高,工作技术需求高,还有着被合并与收购的可能,因此,大学生对天使投资的信任度连续降低。大部分大学生都是依赖家里的支持才能完成大学学业,所以一般家庭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力度较小。另外,部分高校也并未有完整的支持赞助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环境,大学生贷款要求的条件也很高。

(三)缺乏可用的外部资源

未创业的大学毕业生一般都顾及了创业的难处。他们创业经验不足,也没有适宜的创业场所。普通大学毕业生的创业具有特殊性,创业经验和自主创业能力稍显不足。创新创业的场地位置也是阻止大学生创业的主要原因。现在,大多数高校都会给毕业生提供少量的创新创业条件,选择创新创业的大学生也逐渐变多,因此对创新创业条件的需要也越来越多。当下,学校关于创新创业指导的课程大多侧重理论知识部分,实践指导部分却很薄弱,所以高校必须尽量为毕业生提供实习机会。大多数选择创新创业的大学生在创业的初级阶段应先做市场考察,了解社会对商品的各种需求,制定自己的创新创业项目和产品。

(四)校企协同流于形式

校园企业协同创新是近两年国家推进的重要工作之一。这项工作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水平和成功率。校园企业合作创新需要一定的规则性和制度性,从校园本身的主体角度来考虑构建一些制度和机制。在增强校园企业文化的创新能力和有效性中,校园企业协同创新存在着阻碍和困难。主要表现为风险的承担机构不够完善,资源分配不够合理,资源共享机制还有一些缺憾,学校和企业之间的沟通还不够完善等。

目前来看,一些财会类高校在校园企业协同发展中的能力较弱,创业指导教师的队伍比较单薄、教育资源比较缺乏,校园企业文化缺失的问题也日益突出。投资公司和投资学院设立了“创业学院”和“创业经理班”,培养公司和学院已经转型为“创业大学”和“创业辅导营”。通过上述有效途径,企业家成为创意教父,传统的教师也可以成为创业导师,投资者担任创意比赛的评委,一些机构也开始举办创意大赛,这种办法激发了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但是从主体上来看这样的活动对大学生创业作用不大。

由于高校自身的研究能力不足,产业的研究机构还不能真正实现学校和企业的自愿合作的优点和缺点的互相补助,但是企业吸收文化知识能力太低,导致产业、学校研究和创新能力被拉低,利益分配、创新机制,两方面的缺失导致产业和学校研究验证难以形成良好的合作。

三、校企协同构建财会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机制的路径

(一)产学研协同创新培养大学生创业人才

创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需要三方面的调整:

第一,根据当地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专业机构。财会学校应根据当地的发展和产业构造来设置专业,学校方面要充分考虑产业与专业、学校、学习、就业、创业之间的关系,建立学科群和专业群。

第二,学校的课程体系和各个学科专业要紧紧围绕着创业教育和专业应用的技术技能教育开办专业课程,充分挖掘各类课程和创业教育的有利资源,改革学校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增强学生的创业精神和意识。

第三,学校应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学校要充分利用实验室培训中心开展一些实践教学项目,以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学校要积极和企业合作,构建、跨专业实践教学平台,使大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得以提高。

(二)产学研协同创新搭建大学生创业人才培养平台

教育培训机构有四点需要明确。培养优秀的企业人才;扩大教育普及范围;构建良好的教育平台;传承优秀的创业文化。社会上各个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联合搭建了以培养教育人才为主要目标的实践平台,开展了丰富的实践活动,包含了实践教育、文化传承、项目孵化等内容,让企业走入校园,通过自身实践详细了解企业文化、职业素养,协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应用。各大培育机构应通过教育平台在适当的环境下模拟开展实践建设、技术性研发、市场经营、财务管理等。帮助大学生完成创业教育技术培训。社会上的创业教育平台不仅提供了项目指导、创业融资的可能、入职实践培训的计划,还会利用机构的优秀资源帮助学生开展技术性、实际性的指导。学校企业共同搭建的教育平台,正式实现了改革有效、资源共享、新技术应用等成果,成为学生信赖、老师认可的好平台。

创业教育机构需要围绕学生,明确岗位需求标准,具体培训方案需要根据工作中的实际情况与教学相结合,增强对学生的技能培训;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往后的创业实践提供帮助。创业教育平台利用新技术编写新教程,采取新方式开展创业教育,能提升学生的创业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创业文化氛围,搭建舒适的教育环境。

(三)产学研协同创新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新模式

高校应把创新创业教育结合到应用型的办学实践中,想要改善不足之处,就需要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模式。

第一,共同构建新模式。多个学科,学校企业合作,开放交流,继续探究新型的办学模式和结构,建设和构建符合个新时代、新形式的“四创”教育理念和“互联网+”的办学形式。建设更好的大学生创业培养的体制结构,开设创新创业学校,增加创新创业的培养场地,给创新创业带来更多优惠政策,提供风险投资的帮助。学校企业双方资源应共享,人才培育和财会学互补,即能够实现五个连接,即学校专业与行业专业的连接;学校课程内容与职业培育的标准连接;学校学习过程和企业生产过程的连接;学历证书和专业职业的资格证书的连接;自身与职业培育的连接。

第二,开创新的教育培养模式。学校需要开发新的办学形式,如教育培养形式,教学形式与服务管理形式等,建立创新创业培育与工作模式的连接。学校可以跟政府、理事会、专业的学术会、各种管理机构合作,创办一种新型的办学教育形式。学校需要以教育为重点,大力建设对于高等人才的培育计划,集合通识课和专业课、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职业培训和创业培训于一身。基础创新创业型和应用型专业技术培育的人才可以产学研协创新培养能力为标准。他们有就业的能力,有创新创业的愿望,有良好的学习基础,具有发展的实力。学校需以模块化教学课程的构建为起点,完善课程结构,重新建立应用型的课程模式,实行项目培育,实践过程教学,使学习、实践、交流一体化,创新教学培育模式,审核评估方法,构建评估结构,提高“四创”能力的教育,创建新型的教学结构。学校要建设以学生为核心的服务管理制度,为学习服务,为生活服务,为创业服务,培育学生能力,加强学生思想建设工作,完善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构建教育培养新模式,实现新的服务体系。

四、结语

学校和企业应共同协作帮助创业的同学,此模式能够实现物质资源和知识经验以及专项技术技能的共享。财会类高等学校和企业间的合作能够帮助大学生成功创业,这不仅能提高大学生们的创业技巧和创业能力,也能激励更多的大学生积极参与到创业大军中来,有效解决就业问题。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