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陈平
(南京审计大学国富中审学院,江苏 南京211815)
近年来,虽然本科生与研究生的招生规模越来越大,但文科生对于参与的科研主动性却不高,学生的科研积极性并被未很好地激发出来,对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急需完善[2]。目前,学界关于大学生科研创新绩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科研创新能力与团队科研创新绩效方面,包括内涵、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以及内外部影响因素等,研究对象多以综合性大学的工科类研究生为主,以商科类本科生为调研对象,研究个体科创绩效影响因素文献较少,商科类大学生科研创新不同于理工类学生,更多地是创新创业能力思维的体现,表现形式有各类学科竞赛获奖、论文发表、教师课题参与等。因此,本研究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以南京地区部分大学商科类本科生为研究对象,从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入手,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研究其对创新绩效影响的方向和程度,最终为提高商科类大学生科研创新绩效提出建议。
大学生的科研创新绩效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自主学习能力是基本的内在因素。大卫·肯伯等通过分析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后发现,除去较强的功利心动机,内在兴趣与激励也非常重要,自主性学习与科研创新能力的养成密切相关[4];陶金国等(2020)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学生自主性学习与科研创新能力显著正相关[1]。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H1:大学生自主学习可以提高科研创新绩效。
导师结合前沿知识和研究领域对学生进行指导能激发大学生科研创新兴趣,对学生科研创新方向的引导、科研创新思路的拓展和创新成果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王亚娜等(2019)研究发现,师生关系、导师专业素质显著影响学生的科研素质[3]。王雅琦(2020)经过实证研究发现指导老师指导频率对科创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5]。因此,本研究做出如下假设:
H2:导师指导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科研创新绩效。
学校的学术氛围、科研配套设施、科研资金投入、实验创新平台与资源、科研创新课程设置对大学生的科研创新绩效有显著的影响。蒋永荣等(2018)研究发现学科交叉实验基础平台的运用有利于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将科研创新能力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考核与评奖评优,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参与科研创新的主动性[6]。莫德清等(2018)认为学校通过建立科研创新平台,完善科研配套设施,制定学科竞赛和科研团队建设等政策,实现科研创新硬件和软件相配合,能够提升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绩效[7]。因此,本研究做出如下假设:
H3:学校的科研配套设施支持政策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科研创新绩效。
大学生自主学习与导师指导之间存在双向影响关系。一方面导师严格、频繁的指导及监督有利于学生科研创新绩效的提高,另一方面,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会提高导师的指导质量。马秀麟等(2016)在分析翻转课堂在激发大学生自主学习热情中的作用时发现,导师指导、师生间的良好互动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创新能力[8]。黄攸立等通过研究发现,导师指导效果受学生自主学习态度影响,学生自主学习动机越强,导师指导的效果就会越显著[9]。参考现有的文献,本研究做出如下假设:
H4:大学生自主学习和导师指导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
学校的政策支持和科研配套设施越完善,导师对学生科研创新指导的积极性就越强。鲍秀秀研究发现,科研配套设施的完善及评奖评优、科研经费的投入等制度的改进,能够明显提升导师科研指导的积极性与质量[10]。导师指导积极性提高,指导学生的频率和时间就会逐步增加,学校配备的各种科研平台就能得到有效利用,可以提升学生科研创新能力[11]。此外,导师在从事科研和指导工作时也会不断促进学校科研政策和设施的完善。基于此,本研究做出如下假设:
H5:导师的科研指导与科研创新支持政策及配套设施具有显著相关性。
1.问卷设计
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获得数据,调查问卷题项一方面来源于相关文献分析,另一方面是通过对南京地区部分高校有过指导科研创新创业项目、学科竞赛的38 位教师及部分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人员进行访谈汇总而成的,重点研究学生自主学习、导师指导、学校科研支持政策等因素对大学生科研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问卷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被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第二部分为科研创新绩效影响因素量表;第三部分为科研创新绩效成果评价量表。
2.预调查及问卷检验
以南京地区高校商科类大学生为调查对象,被调查者都有过参与科研创新经历,并获得过相关奖项,通过了解大学生科研创新绩效的现状和影响因素,来检验问卷的有效性。本研究通过问卷星展开调查,收集有效问卷563 份,运用Cronbach’s 对变量信度进行检验,结果显示所有潜变量的α 值均大于0.9,说明潜变量信度较好。通过分析调查问卷的效度,显示问卷的KMO 值为0.945,Bartlett 球形度检验P 值小于0.01,说明数据之间相关性强,可进行因子分析。设置因子的特征值大于1,提取到4 个成分,得到包含学生自主性学习、导师科研指导、学校科研配套设施与支持政策、科研创新绩效4 个变量的20 个题项总体累计方差解释率(75.642%),因子载荷均在0.6 以上,说明各题项均有有效的解释力,调查问卷效度良好。
本研究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对变量进行测度,在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四个维度均值中,最高的是自主性学习时间,均值达到3.33,最低的为自主学习态度,均值为3.16。在导师指导中,4 个维度的标准差为1~1.05。学校科研配套与支持政策8 个维度的均值平均值为3.5,标准差为0.86~0.98。大学生科创绩效4 个题项均值的平均值为2.21,标准差的均值为1.21,整体高于其他变量,说明大学生科创绩效差别较大,偏度为0~0.0003,峰度为0~0.277。综上所述,4 个潜变量的均值远远超过标准差,偏度接近于0,数值总体呈正态分布,适宜进一步分析,详见表1。
为验证上述假设,本研究运用Stata15.1 软件绘制了结构方程模型路径图。在模型中,学生自主学习、导师科研指导和学校支持政策与科研创新配套设施属于外生潜变量,分别对应学生自主学习态度、学生自主学习策略、学生自主学习评价和学生自主学习时间4 个维度的观测变量,导师科研指导的频率与方式、师生关系以及导师素质4 个维度的观测变量,学校的科研创新配套设施与支持政策对应学分激励、学术讲座频率、经费支持等8 个维度的观测变量;大学生的科研创新绩效属于内衍潜变量,对应参与创新课题数、发表论文数、竞赛获奖、大创项目参与4 个显变量。将问卷调查数据导入Stata15.1 软件,绘制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拟合,输出结果显示整体拟合度较好。从绝对拟合指数来看,RMSEA 为0.078,小于0.08,表示模型拟合情况良好,可以进行下一步分析与检验。最后结果如表2所示,大学生自主学习对科研创新绩效的路径系数为0.51,通过了显著性检验(P=0.000),说明自主学习对商科类大学生科研创新绩效有明显的正向影响,因此假设1 得到验证。导师对大学生的指导科研创新能力影响的路径系数为0.22 且通过了显著性检验(P=0.000),说明导师指导对商科类大学生科创绩效有显著影响,假设2 通过检验。在学校科创配套设施与支持政策对大学生科研创新绩效的影响上,路径系数为0.24,在0.05 的水平上显著(P=0.008),说明学校各项支持政策及创新平台对大学生的科研创新有正向影响,由此假设3 通过验证。导师指导与大学生自主学习的路径系数为0.18,通过了显著性检验(P=0.000)。基于此,说明导师的科研指导与学生自主学习间存在着明显的双向正影响,因此假设4 得到验证。导师科研指导与学校科研支持之间的路径系数为0.32,且通过显著性检验(P=0.000),说明导师科研指导与学校支持政策及科创配套设施之间也存在明显双向正影响,因此假设5 成立。
表1 描述性统计
图1 商科类大学生科研创新绩效影响因素实证分析模型
商科类大学生科创绩效的影响因素很多,本文主要从大学生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两大方面进行实证分析,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大学生自主学习对其科研创新绩效影响最大
如表2所示,大学生自主学习对其科创绩效影响的路径系数为0.51(P=0.000),高于导师指导与配套政策两个外部因素的路径系数,说明大学生自我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策略及投入时间对科创绩效的影响最大。大学生对科研创新的兴趣、认识等内驱力更容易激发其投入精力与时间参与科研创新创业,创造出更多科研创新绩效成果。因此培养大学生参与科研创新的兴趣,提高科研创新的积极性是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面临的关键问题。
表2 路径分析与假设检验结果
2.导师指导对大学生科研创新绩效有显著影响
导师指导对大学生科研创新绩效影响的路径系数为0.22(P=0.008),低于自主学习的影响。商科类大学生科研创新绩效因子中,学科竞赛绩效平均值高于其他因子,其中发表论文平均值最低,与研究生不同,本科生发表论文较少,大部分学生都是通过参加各类学科竞赛体现科研创新创业绩效,且商科类本科生多是通过“课、证、赛”一体化方式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因此指导老师更多以课堂教学方式进行指导,针对国家级科研创新竞赛项目如“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指导教师需要在科研选题、研究方法及创新等方面进行重点指导。师生关系、导师专业素质、指导频率等对大学生科研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提升作用,融洽且平等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师生间良性互动,教学相长,激励学生不断创新。导师指导对自主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也会产生不同效果。具有科研创新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会积极与导师进行学术交流,相对于被动性学习的学生,更容易从导师那里获得有益的学术性指导。
3.学校科研配套设施与支持政策完善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科研创新绩效
学校科研配套设施与支持政策与大学生科研创新绩效的路径系数为0.24(P=0.000),表明学校现有科创实训平台和资源为大学生的科研创新提供了完备的环境,有助于学生的科研创新绩效提升。学校的相关科创激励制度与学术氛围也提高了学生参与科研创新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的科研创新成果产出。科创绩效高的学校会重视场地与资源投入,形成良好创新氛围,创新绩效提升显著。
4.导师指导与自主学习存在显著的相互正影响
导师指导与自主学习相关系数达到0.18(P=0.000)。反映出导师指导与大学生自主学习相互良性影响。一方面,导师指导可以启发学生对专业新知识的探索,良好的师生互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科研创新的主动性;另一方面,学生的学习态度积极、自主学习能力强能与导师主动沟通探讨,导师的科研指导的频率和质量就会提高,从而对学生的科研绩效的提高产生正向影响。
5.学校科研配套设施及支持政策与导师指导间存在双向正影响
导师指导与学校科研配套设施及相关支持政策间相关系数为0.32(P=0.000)。说明学校的科研创新激励政策能有效提高导师对学生科研指导的频率与质量。学校创新创业平台、设施等的完善以及科研经费的保障有助于导师申报科研项目以及对学科竞赛项目的指导,因此,学生参与科研创新及学科竞赛的机会增多,学生科研创新能力明显提升。与此同时,导师积极申报科创项目与指导学科竞赛,学生会更主动地参与科创活动,对学校科研配套设施要求会进一步提高,从而推动学校支持政策及科研配套设施的日趋完善。
1.打造创新氛围,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商科类大学生科研创新不同于理工类学生,更多的是创新创业能力思维的体现,表现形式有各类学科竞赛参与及获奖、论文的撰写与发表、教师课题参与等。因此高校对商科类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注重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选择科创项目时,首先调研学生对各类科创项目的兴趣,结合调研结果指导学生选择适合的方向与选题。开展各类学术讲座与沙龙,利用学生各类学科竞赛、社团活动等进行宣传,营造创新创业氛围,激发学生科创兴趣,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
2.构建合理的导师指导奖励与评价制度
导师的学术科研水平及指导态度直接影响科研创新项目指导质量,高校对教师科研奖励制度普遍比较完善,教师职称评定与绩效奖惩的必备条件是教师科研成果,对学生科创指导的获奖成果作为参考条件,导致教师注重自己科研水平的提高,对学生各项科创项目的指导投入不够。为激励与提高导师指导质量,一方面高校应建立完善的科创项目导师指导奖惩制度,将学生科创指导获奖成果加入职称评审与绩效评价体系,作为部分科研项目的替代条件;另一方面将教师指导投入时间折算成教学工作量,根据获奖等级计算教学工作量。由于师生关系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高校应重视对青年教师科创指导能力的培养,青年教师投入时间与精力指导学生,既可以提升自己的科研业务能力,也可以加强对学生的了解,从而提高教学水平。青年老师与学生代沟较小,更易与学生沟通,教学相长,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科研创新绩效。
3.加大商科类科研创新软硬件投入,完善科研创新类课程体系设置
高校对工科类创新平台的投入远远高于商科类投入。目前,商科类科研实训平台普遍落后于经济环境的发展,使得导师与学生缺乏科研创新的基础条件。因此,学校应该加大创新创业科研平台的资金投入和场地支持,积极拓展与加深校企合作,为师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提供保障。加强对教师的创新创业能力培训,制定政策鼓励教师参加校内外创新创业实践培训,提高教师的创新创业业务能力。完善创新创业的课程体系设置,在商科类专业教学大纲中,除了设置创新创业选修课,还应建立相关的专业必修课,鼓励专业课教师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建立创新创业课程理论模块课程、实践模块课程,从完善课程体系方面将创新创业知识与业务能力培养渗透至专业课程学习中。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