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课程思政”背景下啦啦操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影响研究

时间:2024-05-07

周勇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柳州545616)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元素。2012年,教育部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文件。啦啦操是一项体育与艺术相结合的运动项目,其于20世纪伴随着NBA赛事传入我国以来,深受师生喜爱,其引领体育时尚潮流的现实价值和人文价值对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以啦啦操价值和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对象和任务,本研究通过对中国知网和国际互联网GOOGLE 等搜索引擎检索,搜集啦啦操价值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相关文献98 篇,并对搜集到的文献进行分类整理。在啦啦操价值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相关文献中,大部分认为啦啦操运动深受学生喜爱,具有较大的运动价值和人文价值,是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上述文献为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2.实地考察法

本研究走访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湖南理工学院等21 所高校,通过座谈、问卷等方式实地了解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及啦啦操的开展情况,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现实依据。

3.专家访谈法

专家访谈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对学校领导访谈,另一部分是对啦啦操带队老师访谈。通过半结构化访谈学校领导15 人,带队教练37 人,收集他们对啦啦操运动对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建议,为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二、啦啦操价值分析

啦啦操价值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定义。从“需要”和“满足”角度定义,啦啦操价值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满足主体需要,对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作用,即实用价值;另一部分是一种主体和客体长期演进中的生存状态方式变迁,它的功能属性在满足人类自身发展需要过程中形成抽象关系,即人文价值。

(一)啦啦操的实用价值

1.健身价值

啦啦操的健身价值主要体现在增强运动体质,提升运动体能。长期坚持啦啦操有利于改善运动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1]。在具体的技术中,啦啦操具有肢体动作发力快、准、短,肢体语言丰富,动作多样化等特点,对长期参加啦啦操的人来说,运动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长时间运动不容易产生疲劳。运动中,各种高低冲击运动,如跨跳、踢腿、旋转等技术动作,可以有效提高运动者心肺功能,增强下肢力量,加强肌群协调,优化大脑皮质转换能力,达到增强运动体质、提升机体耐力、促进健康发展的目的。

2.健心价值

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校园探讨的一个重要话题。学生在校期间,形成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对学校和学生而言至关重要。啦啦操被称为“欢笑运动”,在心理健康建设方面,其通过音乐、动作、团队配合等方式让学生展现自我,调节参与者不良情绪。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口号,集中体现团队的集体主义精神,有利于提高成员的心理健康水平。啦啦操作为高校一项被大众普遍接受的体育运动,其勇于挑战、展现自我、团队协作的运动特质,有利于实现学生心理健康的调节和完善。

3.娱乐价值

啦啦操来自生活,也是一种娱乐方式。啦啦操最初通过呐喊、做出肢体动作等方式,给人传递希望、信心和力量,后来这些演变成赛场上给运动员呐喊助威的一种方式。啦啦操发展至今,已经风靡全球一百多个国家,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一个体育项目。创编后的啦啦操融合了大众喜闻乐见的舞蹈、技巧、嘻哈、民族等各种元素,成为人们生活娱乐的一种重要方式。啦啦操中的呐喊具有感染情绪作用,可以帮助运动者把自身情绪通过面部表情、肢体语言和声音传递给裁判和观众。这种积极向上、充满活力、青春阳光、健康乐观的情感表达能迅速感染裁判和观众,能够带来愉悦的享受。

(二)啦啦操的人文价值

1.育人价值

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的大环境中,校园体育文化作为育人的重要一环,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受社会上一些不良因素影响,集体主义精神缺失、自私、任性等不良意识在高校学生中普遍存在,这与党的育人目标相悖。啦啦操的育人价值主要体现为全过程育人。一套完整的啦啦操表演是对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的集中展示。过程中,团队配合协作有利于学生团队意识的养成,引导学生规范自我行为,消除狭隘自私自利思想,填补任性、散漫和随意等性格缺陷;增强集体荣誉感,树立集体主义世界观,促进学生自我完善与发展[2]。在校园开展的啦啦操,对学生自我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育人价值。

2.审美价值

啦啦操是一项体育与艺术完美结合的运动项目,具有较高的美育价值。一套完整的啦啦操表演集合了音乐、舞蹈、体操、技巧、口号等内容,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3]。比赛或表演中,运动员运用多彩道具,身着亮丽服饰,在欢快的音乐伴奏下,做出各种造型、动作,勾勒动态画面,组成了一幅美的画卷,给人带来精彩的视觉盛宴。这对运动员和现场观众是一种美的享受和体验,有利于人们形成正确的审美取向,提高审美能力。

3.社会价值

社会化是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每个人都必须经过社会化才能规范自己的社会行为,使之符合社会标准。啦啦操根据规则角色,有教练员、运动员、裁判员之分,它是一个缩小的“社会”[4]。在这个“社会”里,每个人的位置不同,扮演的角色也不同,项目对其要求的运动能力也不同。如何找到合适自己的位置?队员要及时有效沟通、通力合作,才能更好地完成各种技巧、造型及展示。啦啦操队员需在这个“社会”里学会找到自己的位置,扮演不同的角色,有利于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促进人的社会化。

三、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现状

校园体育文化是一种独特的体育文化现象,它是以校园为空间,以体育运动项目为主要内容,以学生为参与主体,具有时代特点的一种体育文化。

(一)重视程度不够

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颁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背景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德树人”等教育观念提出背景下,校园体育文化发展获得了巨大的政策空间。但在政策落地过程中,出现了顶层重视、基层形式的错位现象。国内部分高校对校园体育文化认识不足,领导不够重视;运动设施缺乏,体育场馆简陋,现代化体育管理、服务体系不完善;人力、财力的投入无法满足学校体育文化发展的需要[5];管理层对体育的认知停留在传统的体育课教学,忽略了体育的内涵和外延,阻碍了其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巨大促进作用。

(二)缺乏人才保障

校园体育文化建设,需要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作为保障。在重专业、轻体育的观念下,高校体育教师整体数量配备不足。体育教师数量的不足会使基础的教学任务繁重,教师课后没有时间和精力指导学生,从而导致体育教师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发挥。现有的师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专项结构存在着很多不合理之处,难以满足学生健身健心、审美育人、陶冶情操、追赶潮流的发展需要,难以保证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特色性和有效性。

(三)形式内容单一

校园体育文化缺乏创新驱动,导致内容单一,受众面窄。传统的思维观念认为,校园体育文化就是体育比赛,把学校的运动会办好了,就是把校园的体育文化建设好了[6],这是一个不完整的观念。如果学校运动会仅有小部分体育精英参加,就忽略了校园体育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的作用:不仅要服务体育精英,还要服务广大师生员工。大众的参与度不高,一是由于体育项目没有创新,内容单一;二是由于其身体体能无法满足竞技类项目需求,缺乏兴趣。现阶段,随着各种流行文化传入校园,校园体育文化应该紧跟时代步伐,满足师生休闲、娱乐、竞技、观赏的需要。体育文化的内容要与时俱进,多方关注,开设一些紧跟社会潮流的一些新兴课程,扩大受众面,提高师生的参与度。校园文化的管理应该是多维度的,要充分发挥学校社团、校内二级管理部门,学校团委、工会等部门的作用,形成体育部门牵头、师生积极参与、各维度齐抓共管的局面,推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四)参与动机不科学

通过对师生的访谈和调查分析发现,不少高校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体育健康观念,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呈现多样化。体育课教学时间有限,更多的是需要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锻炼意识。有的学生参与体育运动是为了拿学分、评优评先参加运动;有的学生因为学校要求参加不得已而为之。这种学生“被动”参与的体育运动,限制了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教师作为校园体育文化的主体之一,要丰富教学内容,注重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的情感培养和自觉锻炼意识的养成,改变单一的评价方式,让学生积极主动融入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学校要为师生搭建平台,提供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管理和服务,开设学生感兴趣的项目,满足学生健身、健心、娱乐和交际等需求。

四、啦啦操价值对校园体育文化的影响

(一)啦啦操价值有利于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啦啦操是一项体育与艺术相结合的运动项目,在高校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它不局限于场地、练习者人数以及体能,人人都能参与其中。啦啦操融合了众多的潮流元素,深受师生喜爱。不同类型的啦啦操为校园师生提供了选择的可能,打破了校园体育文化内容单一、枯燥乏味的局面。如技巧啦啦操难度大、要求高,适合体育精英参加;舞蹈啦啦操难度小,适合普通学生参加;爵士、花球、街舞等啦啦操适合不同兴趣人员参加。

校园体育文化的主体是学生。啦啦操使学生在团队意识、集体认同感、规则分析基础上,形成自我规范和行为约束,从而使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可以得到稳定提升。啦啦操比赛是大家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进行努力拼搏,成员通过相互配合增强自我归属感和荣誉感。随着啦啦操在校园的普及,其早已成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引领着校园师生追求运动健康的文化潮流。

(二)啦啦操价值有利于形成特色校园体育文化

啦啦操通过对教育、体育以及文化的稳定融合,充分展现出其特色的体育文化价值。啦啦操的融合性和张扬性,有利于融合东西方文化和时尚流行元素,促进具有啦啦操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形成[7]。啦啦操传入中国之后,具有一定的国外体育文化形式。在这种背景下,啦啦操促使本土民族文化精髓对校园体育文化重新构建。融合了民族文化的啦啦操充分展现出中国啦啦操在世界文化中的艺术价值。重构后的校园体育文化,通过啦啦操与民族文化的稳定融合,实现了创新发展。校园体育文化中,融合了东方文化的啦啦操,实现成套艺术动作的稳定创新,使民族文化的气息得到充分展现。系统的设计创新使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啦啦操形式得到广大师生的一致喜爱。啦啦操在校园体育文化创新过程中,提高了校园体育文化的融合力和创新力,使自身的价值有效地渗透校园体育文化中,形成鲜明的校园体育文化。

(三)啦啦操的价值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展现体育文化主体特性

学生是啦啦操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主体。在校园体育文化传承及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将学生作为主体,让学生传承和发展校园体育文化。啦啦操刚柔相济、热情奔放的形式符合大学生的个性,能够激起大学生的探索欲望和好奇心,引起广大学生的关注,激发大学生学习啦啦操的热情。啦啦操成套动作内容丰富,融合了舞蹈、体操、跳跃、技巧等动作类型。它通过调节运动强度、运动量,改变运动节奏,变换音乐风格,为运动者创造激情热烈的运动氛围,最大限度地发挥运动者的学习能力。啦啦操音乐是啦啦操的灵魂,在欢快的音乐中享受运动的乐趣,使参与者在运动中培养乐观向上的精神[8],这符合运动生理学规律,能够更有效地达到帮助运动者健身健心的目的。

(四)啦啦操的价值有利于提高学生审美意识,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创新发展

学生是校园文化的主体。在校园体育文化创新发展的背景下,高校需要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丰富学生的课间娱乐生活。就啦啦操而言,它是体育与艺术的结合,是各种文化的交融。啦啦操成套动作对艺术性、完成性、一致性要求十分严格。在啦啦操价值分析的过程中,其基本的艺术形式与体育运用存在着差异性,大部分的体育运用会侧重竞争,而啦啦操的艺术性比较浓厚。啦啦操的步伐、服饰、编排根据规则都有一定的要求,能使观众获得美的感受。啦啦操通过肢体语言演绎不同文化,彰显青春个性,表达艺术之美。啦啦操员在运动中配合团队需要,找准位置,理解音乐、动作、服饰表达,提高审美意识,其对校园体育文化主体的熏陶,有利于促进校园体育文化的创新发展。

五、结语

啦啦操在高校是一项深受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其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具有深远影响。啦啦操的健身价值、健心价值、娱乐价值、育人价值等通过学生这条纽带,对校园体育文化起到推动创新作用。因此,加强啦啦操价值的研究,能够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提供必要参考,有助于推动校园体育文化创新和蓬勃发展。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