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学生党支部建设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

时间:2024-05-07

岳帅

(东莞城市学院,广东 东莞 523109)

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实施,全面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高校提升教学质量、发挥教育价值的重点,必须紧抓大学阶段这一关键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为社会进步提供高质量人才。而在高校价值观教育中,学生党支部的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促使学生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处于中心位置,不仅能够有效联合高校师生参与思想道德教育,还能够进一步提升价值观教育质量和水平,构建和谐校园氛围,让每一位学生、教师都成为正确价值观的建设者和践行者。学生党支部对青年党员、高校学生具有直接作用,因此必须重视完善自身建设,紧抓时代脉搏,从意识形态领域对大学生予以正确引导,充分显示和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建设和谐校园,培养高素质人才。

一、学生党支部建设的必要性

(一)学生党支部能够有效践行党的根本宗旨

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造福人民为目标,以服务群众为任务,这就要求党支部重视基层建设,深入基层。这既是要求基层党组织达成的目标,也是对高校学生党支部提出的更高要求,需要学生党支部坚定完成党组织建设任务,在大学生价值观培养中起到引导作用。此外,学生党支部属于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重要载体,对党组织建设起到重要影响作用。建设中的学生党支部可以将党的核心价值观直观展现,而面向全体高校学生举办的各项模范性活动更是能够更大程度激发学生党员参与积极性,促进个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价值观树立,在引导学生党员坚定践行党的宗旨的同时为高校其他学生树立榜样,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二)学生党支部能够落实高校任务

高校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是立德树人,而学生党支部的建立则能够促使高校更加有效地落实这一任务,这是因为学生党支部是高校与学生沟通的重要桥梁,在落实价值观教育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能够促使高校学生主动接受正确价值观引导,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深入了解党史党章,反向促使党支部高质量建设[1]。学生党支部需要承担起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抓手角色,加强学生党员建设,建立起高质量、高素质的具有正确价值观的学生党员队伍,并以此为动力促使高校不断发展进步。

(三)学生党支部能够提升学生党员党性修养

在全球化发展背景下,国际形势愈发复杂,多种文化相互碰撞,如何在这一形势中保持学生党员思想的先进性以及纯洁性是党基层建设必须考虑的问题。党性修养直接展现学生党员形象,是加强学生群众对于党认知的关键一环,必须予以充分重视。学生党支部是连接党组织和学生群体的关键枢纽,加强学生党支部建设能够有效提升群众特别是入党积极分子的道德素养,相互交流沟通也能够反向帮助学生党员确立工作目标、提高综合素养,继而促使学生党员坚定政治立场、提高政治责任感和党性修养,在高校学生价值观建设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二、学生党支部建设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党支部建设存在的问题

1.管理体制待健全

作为基层党组织,学生党支部必须受到院系党组织领导。而在具体建设过程中,学生部门与党委组织部门工作交叉的现象并不罕见,使管理职能交叉。二者在学生党建工作上仍存在协同度不高的问题,组织、辅导员以及学生支部书记在党支部建设中也存在定位不清、职责不明的问题。不仅如此,在制度管理上,由于学生党员并无明确管理制度约束,因此学生党员可能存在入党前后差别较大的问题,对此,多数高校会出于保护学生的考虑选择柔性处理方法。另外,学生党支部书记也存在自身综合素质及能力不足以承担责任的问题,造成党支部建设质量不高。作为学生党组织直接负责人,党支部书记的组织能力、思想素质以及党性修养等都对党支部建设水平具有直接影响,处于学生党员管理的核心位置,加上管理体制待健全,学生党组织建设面临困境。

2.学习活动形式较为单一

高校需要通过开展党政活动促使学生党员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但是当前多数高校存在党内政治活动形式单一的问题。定期开展方针政策学习、组织生活会成为固定项目,活动组织为完成上级任务流于形式。即使开展党课也多是由党支部书记进行党政思想和政策的讲解,学生党员参与积极性不高,学习态度略显消极。且高年级学生面临考研、毕业、实习等现状,因此在党政活动组织中也会出现人员缺乏的问题,活动开展面临阻碍。

3.学生党员服务意识不强

学生党支部的建设意在践行党的宗旨、服务群众,但是部分学生党员在具体工作过程中并未真正领会党的根本宗旨,服务意识不强,弱化服务理念。有少数学生存在入党前后表现差异较大的状况,入党前积极主动,入党后则难以保持党性修养的纯洁性,存在功利化现象,态度也趋向散漫,服务热情缺乏,不能够在学生群众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模范带头作用[2]。由于需要为期两年的考察期,所以大学生入党过程较长,大三、大四的学生成为学生党员的主体,但是此部分学生工作压力、实习压力、考研压力均较大,难以全身心参与到服务型党支部活动中,也难以发挥自身服务意识,不能够体现党支部建设的服务性特点。

(二)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存在的问题

1.价值观教育环境愈发复杂

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在良性文化信息环境中较易实施,但是互联网信息网络的快速发展使得多媒体平台大量出现,裹挟信息数据渗入大学生学习、娱乐的各个环节。但是其中不仅包括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优质信息,也包括大量不良信息、垃圾信息,且传播速度极快。正处于价值观建立关键阶段的大学生极易受到外部环境影响,对于利益取舍以及价值判断也并不清晰,因此易受到不良信息影响,不利于正确价值观的建立[3]。多媒体信息平台多种思想及信息广泛传播,易出现思想碰撞,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拓宽学生视野,帮助学生树立辩证思维,但是信息评论的匿名性也会增加信息发布者的随意性,极易出现谣言传播、虚假信息广布、负面情绪肆意宣泄等问题,若大学生辨别能力不强就会受到负面影响,这些都为价值观教育的顺利实施带来了巨大挑战。

2.党性观念教育不足

部分大学生家庭并不重视家庭素质教育,将学习成绩作为关注的重点,因此,在进入大学接受价值观教育时可能会出现抗拒情绪,不利于高校价值观教育的顺利实施[4]。此外,多数学生人生阅历较少,社会经验缺乏,因此难以清楚分辨获得的信息,可能会被误导,价值观教育深刻性不足也会造成学生立场不坚定。高校方面,党性教育不足、价值观教育流于形式也是学生正确价值观树立的阻碍因素,未通过价值观引导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不利于学生长远发展,也不利于学生党支部的健康建设。

三、学生党支部建设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策略

(一)学生党支部建设方面

1.建立健全管理体制

健全的管理体制是高质量建设学生党支部的关键,能够为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制度保障。其中主要包括三点:其一,工作评价机制,需要注重群众意见的听取,对学生党员的各项工作展开质量考核,以此不断提升党员业务能力、丰富活动形式,全面提高党支部工作水平和效率[5],学生党支部还需要建立科学客观的奖惩机制,鼓励学生党员积极参与党支部各项活动,按照活动表现根据客观标准对学生党员进行打分,综合考虑学生群众意见,对党员得分情况统一记录,并在学年结束后对表现优秀、评分靠前的学生党员进行表彰,授予优秀党员荣誉;其二,服务主体培养机制,利用自身专业知识确定服务主体并为群众提供专业性、针对性服务是学生党员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高校学生党支部需要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专业知识,建立起服务主体培养机制,展现党支部服务型特点,打造专业服务品牌,扩大影响力[6];其三,架构完善机制,学生党支部需要通过多样性活动发挥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而架构完善的机制能够帮助活动有序进行,按照流程顺利完成活动,并在结束后总结经验,在之后的活动中加以改善。

2.创新学生党支部活动形式

详细了解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尊重学生党员学习力强、创新性强、思维活跃的特质,合理安排党支部活动,同时考虑社会热点,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积极性[7]。具体需注意以下几点:其一,丰富党支部活动类型,除传统的学习会、讲座外,还可开展读书会、知识竞答以及辩论赛等体验式活动和互动式活动,创新形式,吸引学生注意力,鼓励学生党员积极参与[8];其二,充分发挥榜样作用,学生党支部可以积极挖掘学生党员在科研、创新、管理、学习等领域的先进模范代表,树立典型,充分发挥其先进带头作用;其三,综合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进行智慧党建,学生党支部需要紧抓时代脉络,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党建工作中,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加强学生对于党政的了解,积极参与各项活动,这对于外出实习、准备考研的高年级学生党员来说尤为适用,能够打破时间和空间局限,线上开展党建活动,保证各项活动有序进行。

3.明确高校党支部建设指导思想

高校党支部在高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中起到监督作用,需要保证高校意识形态领域中马克思主义的领导地位,对学生展开正确价值观引导和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思想信念根基,真正做到立德树人,完成高校教育最主要的任务[9]。学生党支部在新形势下必须维护党中央的统一领导,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落实党的教育方针,配合高校从价值观教育等方面完成立德树人目标,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

(二)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方面

1.以学生党支部为保障开展价值观教育

学生党支部在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高校要学会以学校党支部为桥梁建立起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体系[10]。高校要重视学生党员队伍建设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在价值观学习中的模范作用,促使大学生整体构建正确价值观,有效开展各项价值观教育活动。学生党支部在高校价值观教育中地位的凸显不仅能够加强党支部科学建设,也能够有效拉近学校与学生、党组织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将价值观教育与学生日常生活和谐融合,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价值观学习过程中,全面培养自身综合素养和思想道德观念[11]。需要注意的是,高校在此阶段需要充分考虑大学生心理特点,从大学生的思想需求出发,合理选择价值观教育内容,将理论知识与学生实际相联系,切实提升价值观教育质量,在学生党员的带动下拓宽群众学生政治视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价值观教育全过程。

2.加强思想及政治教育

“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开展就是高校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最主要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充分了解国家时事政治和方针政策,促使学生在了解大政方针的基础上树立责任意识,提升学生对于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感和对于民族的自豪感,培养爱国之情,建立起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培养出与时代发展相契合的高质量人才。在价值观教育过程中,高校需要重视教育活动的开拓创新,突破传统教育形式,通过辩论赛、知识竞答等活动的拓展提升教学质量,在该过程中可充分发挥党员的带头作用[12]。大学生群体是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必须要通过高质量价值观教育促使其树立起正确道德观念,积极主动提升自身综合实力,为社会建设提供助力。高校需要通过党员榜样形象的树立提升全体学生的参与积极性[13]。

四、结语

高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立德树人。对此,在新的发展形势下,面对更加复杂的价值观教育环境,高校必须认识到传统教育模式存在的弊端和学生党支部建设的重要性,通过构建高质量学生党支部,发挥学生党员的带头作用,全面提升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与时俱进,创新教育模式,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升综合素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助力。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